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采用急诊内科治疗干预,观察其有效率和死亡情况。方法:本组研究中,观察时间开始于2021年1月,结束于2022年12月,将100例患者分为常规组和为急诊组,分别采用临床常规治疗和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美托洛尔治疗,对比两组心功能指标和治疗有效率、死亡情况。结果:(1)常规组和急诊组心功能指标对照中,急诊组心排血量、B型利尿钠肽、心脏指数、LVEF水平均优于急诊组,(t=7.096,p=0.015),两组结果有差异。(2)常规组和急诊组治疗有效率和复发对照中,常规组治疗有效率为82.00%、急诊组为96.00%,常规组死亡为14.00%、急诊组为0.00%,(x2=13.666,p=0.008),两组结果有差异。结论:对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采用急诊内科治疗干预效果优越,值得推荐。

  • 标签: 老年 重症心力衰竭 急诊内科治疗 有效率 死亡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对急诊心肌梗死患者的作用效果。方法: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本院急诊科接收的120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各实施预见性护理、常规护理。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抢救成功率。结果:实验组并发症总发生(5.00%)显著比对照组(18.33%)低,抢救成功率(95.00%)明显比对照组(83.33%)高(P<0.05)。结论:给予急诊心肌梗死患者预见性护理干预,能降低其并发症发生死亡风险。

  • 标签: 并发症发生率 抢救成功率 心肌梗死 预见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疼痛护理对冠心病重症监护室中患者死亡的影响。方法:收录于2022.8-2023.8,收治的100例冠心病重症监护室患者。采用摸球法规范性分为2组,每组50例样本。对照组常规干预,观察组疼痛护理,分组探究干预的效果。结果:对照组疼痛50.00%、死亡24.00%,观察组16.00%,6.00%,结果比较P<0.05。对照组满意度76.00%,观察组96.00%,结果比较P<0.05。结论:疼痛护理在冠心病重症监护室中对患者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通过减轻疼痛和不适感,疼痛护理可以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状态,降低其死亡

  • 标签: 疼痛护理 冠心病 重症监护室 死亡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调查疼痛护理干预模式的应用在冠心病监护病房护理中的作用效果,主要探究其对于患者死亡的影响。方法:本次实验期间,将于我院冠心病监护病房2022年1月至12月之间接待的众多冠心病患者中选出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之划分为两组,分别利用差异化的护理方案展开干预,其中对照组应用常规干预方案,研究组则需要应用疼痛护理干预方案,组间对比干预效果。结果:组间对比疼痛发生死亡,研究组测定的数值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冠心病监护病房中的患者实施治疗的同时应用疼痛护理干预模式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情况,并且还能够降低死亡风险。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疼痛护理模式 冠心病 死亡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针对性护理联合舒适护理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方法:参与研究的42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我院于2022年1月到2023年5月所收治,随机分成对照组(常规护理,n=21)、观察组(针对性护理联合舒适护理,n=21),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死亡、72h后再出血更低,与对照组差别程度显著(P<0.05)。干预前组间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接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别显著(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舒适护理能够降低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再出血死亡,对其生存质量提升有显著作用。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舒适护理 肝硬化 上消化道出血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按时科学服药,才可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避免药物的副作用。根据人体的生物节律,结合药物的动力学特点,科学、合理的选择最佳给药时间,以最小的剂量达到最佳疗效,提高用药效果。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一些常用药物的正确服用时间剂量

  • 标签: 常用药物 服用时间 剂量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病人昼夜死亡分布特征,预见性地做好救护防范措施,增加病人的救治机会.方法查阅123份住院老年病人死亡病历,≥60岁者为入组标准.应用百分比对死亡时间分布进行描述.结果老年住院病人死亡时间呈不均匀分布,表现为明显的夜间集中趋势,3:00~6:00是高峰时段.结论老年病人死亡时间呈夜间集中趋势,高峰时段在午夜至凌晨,应采取相应的治疗护理对策,加大护理力度,加强巡视病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减少老年病人夜间死亡.

  • 标签: 老年病人 死亡时间 护理对策
  • 简介:目的探讨诺和胰岛素笔皮下注射不同剂量短效胰岛素皮下停留的合适时间。方法选择2010年1-8月使用诺和笔注射短效胰岛素患者200例,注射8U患者100例,注射12U患者100例,早餐前遵医嘱剂量注射胰岛素,第1天针头在皮下停留6s,第2天停留10s,第3天停留15s,观察漏夜情况。结果不同注射剂量在不同停留时间的漏液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注射8U胰岛素在停留10s可有效减少漏液,而延长至15s时,所有患者均无漏液:注射12U胰岛素在停留6s与10s时,均有漏液,停留15S时漏液较少。结论注射8U胰岛素时最佳停留时间为15s,注射12U胰岛素时停留时间以15s为宜,但最佳停留时间有待进一步探讨。注射剂量增大时,延长皮下停留时间可减少漏液。

  • 标签: 胰岛素 皮下注射 漏液 停留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当前助产士心理护理用于产妇的效果开展深入分析,判断助产士心理护理在产妇分娩上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9年1月到2020年12月来我院产科生产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现研究借助助产士心理护理干预对产妇进行护理,探究其对自然分娩、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的影响。方法 择80例于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期间我院自然分娩产妇,依照数字随机法将其均分两组,后对比不同护理效果。结果 根据数据分析比对,观察组在产妇分娩情况、产妇剖宫产两项数据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其产妇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达到p小于0.05,存在对比性。结论 对于自然分娩产妇介入助产士心理护理,可在最大程度上缩减产妇产程时间,帮助产妇消除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可有效减少其产后出血量,使其顺利完成自然分娩,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自然分娩 助产士心理护理 产程时间 产后出血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小儿静疗质控对留置针留置时间及非计划拔针的影响。方法:选择96例采用留置针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均于2022年5月-2023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8例)和对照组(n=48例)。对两组静脉留置针使用率、家属护理满意度、一次穿刺成功率、留置针留置时间、非计划拔针进行观察和对比。

  • 标签: 小儿静疗质控 留置针 留置时间 非计划拔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研究使用口令式+拉玛泽呼吸法进行护理干预,对初产妇第二产程时间、侧切及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选取180例2022年4月-2023年4月期间在我院产科分娩的产妇为研究对象,经不同分娩护理措施,两组初产妇第二产程时间、侧切及产后出血和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研究组第二产程为(32.29±5.64)min,侧切是7.78%,产后出血为1.11%,参照组依次为:(38.78±7.42)min、21.11%和4.44%,且研究组新生儿窒息情况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通过使用口令式配合拉玛泽呼吸法对初产妇第二产程进行护理干预,可帮助其顺利生产,有效缩短第二产程的时间、侧切及产后出血,同时降低新生儿窒息情况的发生。

  • 标签: 初产妇 使用口令式 拉玛泽呼吸法 第二产程时间 侧切率 产后出血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手术室护理在对长时间侧卧位患者压疮发生的影响。方法:本院选取100例长时间侧卧位手术患者分析,研究时间起始点范围:2018.12-2021.12,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50例患者)、观察组(手术室护理、50例患者),统计各项指标(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压疮发生、压疮风险管理能力)分析。结果:在护理满意度项目中,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在护理质量项目中,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在压疮发生项目中,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在压疮风险管理能力项目中,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通过规范有效实施具有降低压疮发生、提高压疮风险管理能力、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效果,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护理水平,在临床中具有借鉴及应用推广价值。

  • 标签: 侧卧位 手术室护理 压疮 护理满意度 护理质量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对初产妇运用产前产后护理对其母乳分泌时间及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产科住院治疗的6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奇偶数分组法,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30例,实验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则实施产前产后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护理方法对初产妇母乳分泌时间及母乳喂养的影响。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产妇乳汁分泌时间<24h人数和>72h人数,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初产妇乳汁分泌时间为24~48h人数多于对照组,乳汁分泌时间为48~72h人数少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具有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母乳喂养显著高于对照组,混合喂养、人工喂养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初产妇运用产前产后护理能有效缩短母乳分泌时间,提高母乳喂养,可在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初产妇 产前产后护理 母乳分泌 喂养率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产前产后护理对初产妇母乳分泌时间与母乳喂养产生的影响。方法 随机入选我院收治于2020年8月/2022年2月(开始/结束)94例初产妇为研究观察对象,将初产妇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采用产前产后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母乳分泌时间、母乳喂养、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母乳分泌时间短于对照组,实验组母乳喂养、各项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初产妇采用产前产后综合护理干预,护理后母乳喂养、护理满意度更高,产妇母乳分泌时间更短,可推广应用。

  • 标签: 初产妇 产前产后综合护理 母乳分泌时间 母乳喂养率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肿瘤科护士对死亡教育缓解死亡焦虑的效果评价。方法:采用网络问卷星的方式选取我院肿瘤科30名护士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死亡教育,比较两组死亡焦虑评分(T-DAS)。结果:观察组T-D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

  • 标签: 死亡教育 肿瘤科 护士 死亡焦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为血液透析患者感染控制中实施预防性护理后,对感染与住院时间的影响效果。方法:将2022年11月至2023年11月间收用的100例血液透析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预防性护理)与参照组(常规护理)各50例,比较护理后感染发生、生活质量水平与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感染低于参照组,生活质量水平高于参照组,住院时间更短,呈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干预能够实现对感染情况的控制,提高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健康的恢复可予以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预防性护理 血液透析 感染控制 住院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风险预警模型的靶向护理对全身麻醉患者躁动发生及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0年7月我院收治的138例全身麻醉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两组基础资料具有匹配性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基于风险预警模型的靶向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躁动、行为改变情况及不良事件发生的变化。结果:实施基于风险预警模型的靶向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躁动评分、躁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行为改变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总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全身麻醉患者实施基于风险预警模型的靶向护理后,可有效缓解患者躁动程度及行为改变程度,降低患者躁动及不良事件发生,值得临床应用并推广。

  • 标签: 风险预警模型 靶向护理 全身麻醉 躁动发生率 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个性化综合护理干预用于新生儿肺炎的价值。方法:2020年1月-2021年6月本科接诊肺炎新生儿144名,随机均分2组。研究组采取个性化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复发等指标。结果:针对住院时间,研究组(6.45±1.02)d,比对照组(7.98±1.79)d短,P<0.05。针对总有效率,研究组98.61%,比对照组84.72%高,P<0.05。针对复发,研究组1.39%,比对照组16.67%低,P<0.05。结论:于新生儿肺炎中用个性化综合护理干预,利于疗效的提升,住院时间的缩短,及复发的降低。

  • 标签: 新生儿肺炎 复发率 个性化综合护理干预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优化个体护理干预在ICU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观察对象:ICU老年重症肺炎患者,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展开研究,纳入100例患者,按照护理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50,优化个体护理干预)与对照组(n=50,常规护理)两组,比较不同护理方案的临床效果。结果:临床症状(气喘、发热、咳嗽、肺部啰音)缓解时间对比,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护理期间并发症发生对比,观察组患者(2.00%)低于对照组患者(14.00%),(p<0.05)。结论:针对ICU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实行优化个体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预防并发症发生,可行性价值高。

  • 标签: 优化个体护理干预 ICU 老年重症肺炎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