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2糖尿病(DM)患者凝血、抗凝及纤溶活性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及发色底物法测定2DM患者血中凝血酶原片段1+2(F1+2)、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复合物(SFMC)、抗凝血(AT)、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活性。纤维蛋白原(Fbg)测定为Claus法。结果:①2DM患者的Fbg、F1+2、SFMC、及PAI-1较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增高,AT和t-PA表现为显著性降低(P〈0.05);②DM有并发症组与DM无并发症组相比较,上述凝血、抗凝及纤溶各指标间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各指标改变的幅度随病变的程度增加而加重。结论:2DM患者的凝血活性亢进、抗凝和纤溶活性降低,导致凝血-纤溶功能紊乱,表现为血液高凝状态,当DM患者有并发症存在时更为明显。为临床上对糖尿病患者使用抗凝剂及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2型糖尿病 凝血 抗凝 纤溶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脂联素(APN)及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水平在2糖尿病(T2DM)大血管病变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T2DM并发大血管病变者36例(Ⅰ组)、单纯T2DM者38例(Ⅱ组)和健康体检者32例(Ⅲ组),采用ELISA法检测其血清标本的APN和RBP4浓度,同时检测血糖血脂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浓度。结果:Ⅰ组血清APN的浓度为(3.5±0.8)mg/L,显著低于Ⅱ组(7.8±0.9)mg/L和Ⅲ组(11.6±1.6)mg/L;Ⅰ组血清RBP4浓度为(23.1±2.8)mg/L,显著高于Ⅱ组(13.6±1.5)mg/L和Ⅲ组(10.2±1.7)mg/L。APN浓度与空腹血糖、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HbA1c水平呈负相关(r=-0.402、-0.322、-0.316、-0.518和-0.469,均P〈0.05);而RBP4与上述指标呈正相关(r=0.486、0.347、0.396、0.401和0.355,均P〈0.05),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r=-0.426,P〈0.05)。结论:血清ANP和RBP4检测对T2DM大血管病变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 标签: 2型糖尿病 脂联素 视黄醇结合蛋白4
  • 简介:目的:探讨3种碳青霉烯检测方法——改良hodge试验、CarbaNP试验、碳青霉烯类失活法(mCIM)筛选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肠杆菌科细菌的差异。方法:对23例待测菌株分别用3种方法进行检测并记录,然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改良hodge试验17株阳性,阳性率为73.9%;CarbaNP试验19株阳性,阳性率为82.7%;mCIM试验20株阳性,阳性率为87.0%。结论:改良hodge试验步骤简单易行,结果稳定,阳性率高,但用时较长,可用于试验结果的再次验证,也可用于大量临床住院标本。CarbaNP试验前期准备及步骤复杂,对操作者技术要求高,但它最短30min内出现结果,颜色对比显著,可用于实验初期的快速检验。mCIM试验操作简单,符合率和特异性高,结果易于观察,可用于常规实验室碳青霉烯类的检测。

  • 标签: 改良HODGE试验 CARBA NP试验 mCIM试验 碳青霉烯酶
  • 简介:目的:比较ML/FAME与URANUSAE150两种全自动免分析系统ELISA检测结果一致性。方法:在相同的工作环境下,使用相同厂家的同批号试剂,分别采用XANTUS加ML/FAME组合与URANUSAE150两种全自动免分析系统对质控品标本和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HBsAg、抗-HCV、抗-HIV、抗-TP四项检测,并采用统计学方法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两种不同厂家的全自动免分析系统对同批次连续20个质控品和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的四项检测结果是一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不同厂家的全自动免分析系统检测结果具有一致性,可以同时应用于采供血机构的免疫项目的检测。

  • 标签: 全自动酶免分析系统 质控品 无偿献血者 HCV HIV TP
  • 简介:目的:探讨第4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原抗体联检测试剂在血液筛查中的质量。方法:分别使用第3代联试剂和第4代试剂检测HIV10.5NCU/ml质控血清、卫生部HIV室间质评标本及72693例无偿献血者标本的HIV标志物。结果:对质控血清的检测显示第4代试剂灵敏度大于第3代;对72693例献血者标本HIV初筛检测,第3代试剂初筛阳性32例,阳性率0.0440%,第4代试剂初筛阳性为53例,阳性率0.0729%,显示2种试剂初筛阳性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8,P〈0.05),但2种试剂的敏感性均为100%。在特异性方面,第4代试剂(99.94%)略低于第3代试剂(99.97%)。结论:未开展核酸检测的采供血机构,使用第4代HIV抗原抗体联试剂用于血液的常规筛查,能有效降低HIV传播风险,保证血液安全。

  • 标签: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酶联检测试剂 质量评估
  • 简介:在ABO血型系统中最常见的亚型是A亚型和A2B亚型,而B亚型和AB2亚型比较少见。本文介绍的1例通过血清学鉴定的,并经上海血液中心血型参比实验室确定的AB2亚型。1病例介绍患者,女,23岁。于2013年8月25日就诊,在门诊检查时发现正反定型不一致:正定型为AB,反定型为B,转来输血科做血型鉴定。

  • 标签: AB2亚型 血清学鉴定
  • 简介:目的:探讨输血前开展A2/A2B亚型和Rh弱D血型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对2009年1-12月献血者中初筛Rh(D)阴性324人次、A15123人次、AB6049人次为基数,计算A2/A2B亚型和Rh弱D血型的检出比率;χ2检验比较2008年与2009年A和AB输血患者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率、无效输血发生率。结果:本地区Rh(D)阴性中Rh弱D比率为11.11%;A2亚型比率为2.06%;A2B亚型比率为2.13%;2008-2009年A、AB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率分别由0.098%、0.136%降为0.037%、0.039%;无效输血的发生率分别由12.37%、17.35%降为7.67%、8.04%。结论:输血前开展A2/A2B亚型检测,为患者提供更相合的血液,可以大幅度降低临床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率,降低临床无效输血发生率,确保患者输血安全,提高临床输血效果;Rh弱D血型检测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稀有血型患者的输血安全,节约宝贵的血液资源。

  • 标签: 血型 A2/A2B Rh弱D 输血
  • 简介:目的:了解老年患者肺部感染凝固阴性葡萄球菌(CNS)的分布和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抗生素。方法:对2010—01—2011-12临床分离菌,采用合肥恒星HX-2l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分析,纸片扩散法(K—B法)对药敏试验进行补充。结果:300株CNS检出耐甲氧西林凝固阴性葡萄球菌(MRCNS)221株(73.7%)。药敏结果显示MRCNS的耐药率显著高于甲氧西林敏感凝固阴性葡萄球菌(MSCNS),未检出对万古霉素耐药的CNS菌株。结论:MRCNS的高检出率及多重耐药性逐年增高,给临床治疗及控制医院感染造成极大压力。万古霉素可作为多重耐药CNs感染治疗的首选抗生素。

  • 标签: 老年患者 痰培养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甲氧西林敏感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耐药性
  • 简介:目的:分析不同统计学方法对试剂评价的差异,为选择试剂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采用ELISA方法对62416份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标本进行双试剂初复检,并用不同的统计学方法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并根据评价差异对HBsAg2种试剂性能做进一步评价。结果:4项检测双试剂符合率均大于99.8%;χ2检验分析显示,HBsAg2种试剂χ2=29.81,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3项2种试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Kappa一致性检验表明,4项检测均具有双试剂一致性,一致性程度均较高。为了排除样本阴性、阳性率分布差异,本文对Kappa检验进行校正,校正后的结果显示4项双试剂一致性均为极强。试剂性能试验显示,χ2检验唯一具有统计学差异的HBsAg2种试剂在精密度、准确度、灵敏度方面均相差不大。结论:χ2检验与Kappa检验结论矛盾,但反映了试剂性能的不同方面;Kappa检验对于试剂性能一致性的评价更加客观;对于不同试剂的评价应当结合性能试验和多方面因素综合分析。

  • 标签: 试剂评价 χ2检验 Kappa检验 综合分析
  • 简介:ABO亚型虽少见,但给临床血型鉴定、配血、输血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近期我们在患者标本中发现1例罕见类孟买血型(B_m~h),对其进行了家系调查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现报告如下。

  • 标签: 佤族 家系调查 类孟买血型
  • 简介:目的:研究ABO血型基因分的意义。方法:采用聚合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基因定型方法对已知ABO血型进行验证和ABO正反定型不符样本进行检测。结果:对20例已知ABO基因的DNA标本进行基因定型,证实文中的ABO基因定型方法可靠;对3例ABO正反定型不符血型基因定型,结果与血清学所定表型完全符合。结论:ABO血型基因分技术可以应用于ABO血型疑难样本。

  • 标签: ABO血型 吸收放散试验 PCR-SSP
  • 简介:目的:探讨新鲜冰冻血浆(FFP)制备质量的效果。方法:分别使用双面冷板速冻技术和三洋双压缩空气介质速冻技术进行FFP速冻,观察FFP融化后纤维蛋白及絮状不可逆聚集析出情况。结果:不同冷冻技术制备的FFP,纤维蛋白及絮状不可逆聚集的发生率有显著差异性,三洋双压缩空气介质速冻技术纤维蛋白及絮状不可逆聚集率为2.53%,制备FFP时的冷冻速度对FFP质量有显著性影响。结论:使用双面冷板速冻技术进行FFP速冻效果更好。

  • 标签: 新鲜冰冻血浆 速冻 纤维蛋白 絮状不可逆聚集物 效果
  • 简介:目的:评估Amicns3.2版本软件,比较Amicus与Trima采集双份血小板的时间。方法:平均分配献血员,保证献血员条件无差异情况下统计Amicus和Trima双份血小板采集时间。结果:在产品和产量抽样均合格,平均体重、身高、采前血小板计数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的前提下,平均采集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icus3.2版本软件缩短了双份血小板的程序时间,Amicus3.2版本采集时间上优于Trima。

  • 标签: 血细胞分离机 血小板 采集时间
  • 简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以红细胞异常增殖为主的克隆性慢性骨髓增殖性肿瘤。患者多为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临床特征有皮肤红紫、肝脾肿大以及血管与神经性症状。发病率为0.4~1.6/10万人〔1〕,临床并不常见。笔者于2011年临床工作中,发现同时伴有WBC及PLT增高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2例,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骨髓增殖性肿瘤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细胞形态学 血常规检查
  • 简介:目的:对比分析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CMIA)检测血清中丙肝抗体(抗?HCV)灰区结果,减少漏诊误诊。方法:运用CMIA和ELISA对系列稀释的质控血清进行检测,绘制浓度响应曲线,评估2种方法的灵敏度。分别用CMIA和ELISA检测A、B2组灰区样本,分析2种方法筛查的灰区样本结果。此外,对B组样本检测HCV-RNA,并作分析。结果:CMIA法较ELISA法有更高的灵敏度(t=2.36,P〈0.05);以ELISA法为对照组CMIA法为试验组检测A组灰区样本,2组阴阳性符合率为56.00%(42/75),2种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67,P〈0.01)。以CMIA法为对照组ELISA法为试验组检测B组灰区样本,2组总符合率为33.33%(10/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39,P〈0.01)。A组中ELISA法48.28%(28/58)的样本CMIA结果为无反应性;B组中CMIA法88.00%(22/25)的样本ELISA结果为无反应性,且其中27.27%(6/22)核酸检测为阳性。结论:CMIA的灰区设置为1.00-4.99,而ELISA的灰区设置为0.80-4.00,并对灰区范围的样本进行进一步复测,以有效减少假阳性率和漏诊率。

  • 标签: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 灰区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TAFI编码区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心肌梗死(MI)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链反应-限制性内切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PCR-RFLP)检测100例MI患者和90例正常对照者的CPB2基因2个位点G505A和C1040T的多态性。结果:CPB2基因G505A位点的3种基因(G505G、G505A、A505A)频率在MI组和对照组分别为35(35%)、54(54%)、11(11%)和32(35.6%)、46(51.1%)、22(24.4%),等位基因G、A频率在MI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24(62.0%)、76(38.0%)和110(61.1%)、70(38.9%);C1040T位点的3种基因(C1040C、C1040T、T1040T)频率在MI组和对照组分别为32(32%)、53(53%)、15(15%)和31(31.4%)、49(54.4%)、10(11.2%),等位基因C、T频率在MI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17(58.5%)、83(41.5%)和111(61.7%)、69(38.3%),2组之间基因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505A位点:χ^2=1.6757,P=0.8524;χ^2=0.7881,P=0.6973;C1040T位点:χ^2=0.6482,P=0.3958;χ^2=0.7231,P=0.5291)。结论:编码TAFI的CPB2基因2个位点G505A和C1040T的基因多态性与MI没有明显关系。

  • 标签: 纤溶抑制物 凝血酶激活 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 心肌梗死
  • 简介:目的:探讨母婴血型不合的孕妇血清中IgG抗A(B)与新生儿溶血病(HDN)的关系。方法:分析2011-06—2013—06在剂门市石化医院输血科、检验科进行检查的41例夫妇血型不合ORhD(+)孕妇及其相应的新生儿标本的检测结果。结果:通过母体效价检测卡检测ABO系统IgG抗A、抗B的效价:在检测的41例夫妇中,效价≥64的有35例,其中HDN(+)的有13例,HDN(-)的有22例;在高效价(≥256)的16例中,HDN(+)的有9例,HDN(-)的有7例;效价〈64的6例中只有1例HDN(+)。用ELISA方法检测孕妇和新生儿血清中抗A(B)IgG亚型:在41例新生儿标本中,IgG1亚型的浓度在HDN(+)组和HDN(-)组中有显著性差异,而其他亚型无显著差异。在41例0孕妇血清中,IgG1亚型的浓度在HDN(+)组和HDN(-)组中有显著性差异,而其他亚型无显著差异。结论:孕妇血清中IgG抗A(B)的抗体量与新生儿溶血有一定的相关性,母亲体内血型抗体IgG1的含量过高,胎儿发生HDN的可能性也比较大,通过这些检测,可以指导临床采取有效的预防和干预措施。

  • 标签: IgG型抗A(B)效价 IgG1亚型 新生儿溶血病
  • 简介:以往在血型血清学疑难配血中往往通过血型定型(AB0正反定型、RhDCE定型等),抗体筛查(筛选细胞、谱细胞等),抗体Coombs及吸收放散实验等步骤一般即可完成相应的配血过程。但在血清学检测条件不充分时如稀有血型抗体缺乏、谱细胞的谱不全时等,对于稀有表型及存有高频抗原抗体的血液的配,常规的检测方法与路径有时就显不够。此时如配合以血型基因分检测可能的血型表型基因并判断相应的抗体存在,应当是解决问题的一个路径。我室最近在Diego系统抗体缺乏、谱细胞谱不完全的情况下,结合基因分的方法,解决了2份存有抗高频抗原Dib抗体的定型与输血问题。

  • 标签: Di(a+b-)血型 抗体筛查 序列特异性引物扩增反应
  • 简介:安尔碘皮肤消毒液是碘与增效剂、缓冲剂和干燥剂等合成的一种络合剂,具有缓慢释放碘分子而达到快速杀灭,持久有效的作用,目前国内已应用于临床皮肤穿刺消毒。为了解安尔碘能否应用于献血人群的皮肤消毒,笔者就安尔碘与当前采供血系统常规应用的碘酊消毒液在献血人群中皮肤消毒效果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安尔碘 碘酊 皮肤消毒 献血
  • 简介:目的:比较分析2011-2015年南宁市互助献血与自愿无偿献血者输血相关传染病检测结果之间的差异,为采供血机构制定有效措施提供统计学支持。方法:对南宁市2011-2015年无偿献血者588194人次(自愿无偿献血者375023人次,互助献血者213171人次)的血液标本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抗-TP)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1-2015年互助献血人数呈逐年增长的趋势(P〈0.05);尽管互助献者HBsAg(P〈0.05)和抗-TP(P〈0.01)的阳性率呈下降的趋势,但互助总的阳性率(1.90%)显著高于自愿无偿献血总阳性率(1.11%)(P〈0.01),OR=1.709,95%CI=1.640-1.780。结论:过高的互助献血比率,其潜在的输血风险性高于来源自愿无偿献血,采供血机构应该依法推动无偿献血工作,加强互助献血管理,严格控制互助献血启动的条件、标准和范围,不断降低互助献血率。

  • 标签: 互助献血 输血安全 输血相关传染病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