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血浆脂蛋白磷脂A2和高敏C反应蛋白与急性脑梗死相关性。方法选取83例急性脑梗死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3组;另选3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轻度、中度与重度组的血浆脂蛋白磷脂A2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变量间的关系。结果观察组血浆脂蛋白磷脂A2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轻度、中度和重度组间的血浆脂蛋白磷脂A2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差异显著(P<0.05),血浆脂蛋白磷脂A2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随着急性脑梗死严重程度增大而提高;血浆脂蛋白磷脂A2和高敏C反应蛋白与急性脑梗死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541,0.493,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存在高水平的血浆脂蛋白磷脂A2和高敏C反应蛋白,且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通过监测血浆脂蛋白磷脂A2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对于指导治疗、评估预后、疗效均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脂蛋白磷脂酶A2 高敏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患有冠心病的患者当中,患者血尿酸、高敏C-反应蛋白以及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A2的具体水平情况,以便为患者诊治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3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85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对象,再选择同期内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85名健康人作为参照组对象,两组实验对象都需要接受血尿酸、高敏C-反应蛋白以及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A2的检测,对两组实验对象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水平均要明显高于参照组对象,两组实验对象的数据在接受相关计算后结果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冠心病患者而言,其体内血尿酸等主要指标要明显高于健康人,医生在对冠心病患者进行诊断等的时候可以参照相关临床指标,以保证患者诊治的科学性。

  • 标签: 冠心病 血尿酸 高敏C-反应蛋白 磷脂酶 血浆脂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2糖尿病患者接受利格列汀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在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于我院接受2糖尿病诊疗患者中,共计选择86例为研究对象,并在随机数字表法作用下均分为两组,每组各43例,参照组接受二甲双胍治疗,研究组同时联合利格列汀,比较两组的降糖效果与用药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空腹及餐后2h血糖在治疗后均低于参照组,两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利格列汀对2糖尿病患者实施治疗的降糖效果优良,安全性高。

  • 标签: 2型糖尿病 二甲双胍 利格列汀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并归纳牛肺磷脂注射液与猪肺磷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我院新生儿中挑选54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纳入研究,挑选时间起始和终止时间分别为2016年1月和2017年12月。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54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分为三组,比较三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健康状况以及患儿住院时间。结果进行各自治疗以后,应用了牛肺磷脂注射液与猪肺磷脂注射液的牛肺磷脂组和猪肺磷脂组患儿在临床治疗效果,健康状况以及患儿住院时间方面,均远优于行常规基础对症治疗的对照组,且牛肺磷脂组在临床治疗效果,健康状况方面,均远优于猪肺磷脂组,组间体现为P<0.05的最终检验定论,探析价值突出显著。结论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时,牛肺磷脂注射液与猪肺磷脂注射液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且猪肺磷脂注射液的有效率明显高于牛肺磷脂注射液,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牛肺磷脂注射液 猪肺磷脂注射液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对社区护理干预2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探究选取2017年3月到2018年2月间在本社区医院收治的2糖尿病患者136例作为本次探究主体,使用抽签法将全部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78例,实验组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糖尿病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控制情况以及糖尿病知识知晓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糖尿病知识知晓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糖尿病患者通过社区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习惯,使患者能够适当运动,并将血糖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社区护理干预应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 标签: 社区护理 2型糖尿病 空腹血糖
  • 简介:摘要糖尿病是现代社会代谢疾病,其严重影响健康但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在遗传因素方面,基因突变仅造成很低的变异,因此环境因素尤其是肠道内环境成为影响2糖尿病的重要因素。特定的益生菌可以通过改善肠道菌群固有结构及其代谢影响肠道微生态,改善2糖尿病的疾病状态、宿主的代谢及免疫状况。探究2糖尿病与益生菌的作用机制及与益生菌治疗相关医学领域的发展,可以来预防和治疗由肠道菌群紊乱引起的相关疾病。

  • 标签: 2型糖尿病 益生菌 肠道菌群 疾病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糖尿病合并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和生存状况,研究两种疾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637例终末期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对两组间的性别、年龄、肿瘤类型分布、生存期等临床特点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病组患者以消化系统肿瘤发病率最高,其中肝胆系统肿瘤及胰腺癌最常见;非糖尿病组以肺癌及结直肠癌最常见。对两组间的生存期进行比较,糖尿病组的生存期显著低于非糖尿病组,其中高龄人群(≥60岁生存率)更低。在校正了年龄、性别、心血管疾病情况、肿瘤治疗手段等因素的影响后,糖尿病组患者的生存期仍低于非糖尿病组。结论糖尿病患者更易合并消化系统肿瘤,以肝胆系统及胰腺癌最常见,这与非糖尿病组肿瘤类型构成不同。肿瘤合并糖尿病的患者预后更差,其生存期明显低于未合并糖尿病患者。

  • 标签: 糖尿病 恶性肿瘤 相关性 生存分析
  • 简介:摘要黄连素是目前临床中主要用于肠胃疾病治疗的中成药,是一种从黄连、黄柏等药材成分中所提取的生物制剂,具有较强的消炎、抗感染作用。近年来,随着黄连素在临床治疗中应用范围的扩大,不断有相关研究结果指出黄连素人体血液内血糖、脂肪的代谢功能具有较好的调节作用,并能够通过自身生物碱成分的释放,提升胰岛素细胞活性,促进胰岛素的生成和释放,对2糖尿病及相关并发症能够起到较好的症状缓解和治疗作用。因此,本文将对黄连素在2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治疗方面的研究及文献予以概述,为黄连素在2糖尿性实际治疗中的应用作以参考。

  • 标签: 黄连素 2型糖尿病 糖尿病并发症 胰岛素
  • 简介:摘要为了分析2糖尿病的社区防治模式以及防治效果,本文选取我社区2017年1月至2017年10月期间的100例2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选取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2糖尿病患者不采取任何社区防治措施,试验组2糖尿病患者采用社区防治模式,观察两组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对糖尿病风险因素的控制情况。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对于糖尿病判定指标、肥胖于糖尿病的危害、摄食总热量的控制、糖尿病的危害以及糖尿病的治疗方式掌握程度分别为96.0%、94.0%、92.0%、94.0%和96.0%,对照组患者对于糖尿病判定指标、肥胖于糖尿病的危害、摄食总热量的控制、糖尿病的危害以及糖尿病的治疗方式掌握程度分别为48.0%、60.0%、22.0%、64.0%和6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对多吃不动、吸烟、饮酒、高血压以及不按时用药等风险因素的存在程度分别为32.0%、8.0%、10.0%、24.0%和8.0%,对照组患者对多吃不动、吸烟、饮酒、高血压以及不按时用药等风险因素的存在程度分别为62.0%、28.0%、22.0%、36.0%和3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2糖尿病患者采用社区防治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患者体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改善不良生活习惯,降低糖尿病风险因素。

  • 标签: 2型糖尿病 社区防治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对降低2糖尿病患者手术后切口的感染率与术后切口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2月—2015年7月期间收治的88例2糖尿病患者,将其术后护理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全体护理人员的细心护理工作,全部2糖尿病术后患者中,发生感染的病例共4例,感染率为4.5%,均经积极地配合治疗全部痊愈。患者7~14d切口愈合率为76.1%(67/88),明显高于14~20d和7d以内患者,该三组患者的愈合时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人员通过对2糖尿病的患者术后进行相关知识的宣教,对患者的饮食控制与营养支持的正确指导,以及降糖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与切口的正确清洁方式等方面的精心护理,能够有效地预防了患者切口可能出现的感染,加速切口愈合的速度。

  • 标签: 糖尿病 术后护理 切口感染护理
  • 简介:摘要2糖尿病患者的主要特征是高血糖,该病主要是由于蛋白质、脂肪、葡萄糖代谢紊乱,进而造成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胰岛素抵抗,传统的治疗该病的药物,极易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副反应,例如心血管风险、体重增加、胃肠道反应以及低血糖等,所以加强对新作用机制和新靶点的研究显得至关重要,本文主要针对治疗2糖尿病药物最新研究展开了综述。

  • 标签: 2型糖尿病 药物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尾加压素Ⅱ(UST2)及内皮一氧化氮合(eNOS)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二科的人群,行一般查体、全面的神经系统体格检查及影像学检查,证实为缺血性脑卒中进行筛查。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用药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治疗。用药前行头部磁共振扫描、弥散加权像(DWI)、血管成像(MRA)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两组患者均连续用药14天,于治疗前后评定临床治疗效果,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进行测定血清尾加压素Ⅱ及eNOS水平,并分析其尾加压素Ⅱ及eNOS水平的变化情况,同时详细记录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1.实验组实验者尾加压素Ⅱ表达水平及评分均高于对照组。2.实验组内皮一氧化氮合(eNOS)表达水平及评分均高于对照组。3.丁苯酞对脑梗死血管内皮因子尾加压素Ⅱ(UST2)及内皮一氧化氮合(eNOS)的作用及预后效果起正性改变。

  • 标签: 丁苯酞,急性脑梗死,UST2,eNOS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败血症合并2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以便尽早发现诊治,降低死亡率。方法选择败血症合并糖尿病患者70例为实验组,败血症患者70例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实验组患者革兰阴性菌感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病情重者例数较对照组多,并发感染性休克、DIC、MODS的发生率、未愈和死亡率均较对照组高(P均<0.05)结论败血症合并2糖尿病患者以革兰阴性菌感染为主,病情重,应尽早针对性治疗。

  • 标签: 2型糖尿病 败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门诊2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门诊在2016年1月到2017年4月收治的2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52例,将所有患者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26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基础治疗方法进行常规的降糖降压治疗,对照组患者配合氨氯地平进行治疗,观察组配合缬沙坦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以后,患者的血压状况和血糖状况,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将两组患者的血压血糖状况纳入统计学软件进行比较,结果显示,P<0.0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门诊2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在治疗的时候,在常规的基础治疗上为患者选择采用缬沙坦进行治疗,治疗效果更好,能更好的稳定患者的血糖和血压,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门诊 2型糖尿病 双下肢水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结核合并2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做到早期诊断,积极治疗,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预防并发症,提高治疗的有效率。方法我院2017年收治的因肺结核合并2糖尿病在我院传染科住院的7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37例,采用整体护理;对照37组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肺结核治疗情况、血糖控制情况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试验组肺结核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控制良好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能有效提高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肺结核 糖尿病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2糖尿病眼底病变临床症状及病发因素。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收治的80例2糖尿病伴有眼底病变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2糖尿病无眼底病变的7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在年龄、糖尿病病史上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肌酐、尿蛋白及尿素高于对照组,肾小球的滤过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脂蛋白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糖尿病眼底病变的产生与糖尿病发病龄、糖尿病病程、血糖的控制程度、蛋白质上升等有关,必须引起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掌握2糖尿病眼底病变产生的因素,为其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 标签: 2型糖尿病 眼底病变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社区护理服务用于2糖尿病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本社区接收的2糖尿病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A组与B组,前者实施常规护理服务;后者实施社区护理服务。对两组护理的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B组护理总疗效高于A组,血糖水平优于A组,P<0.05,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性明显,有临床可比性。结论社区护理服务应用在2糖尿病患者中能够起到确切的降糖效果,对改善患者病情有重要作用。

  • 标签: 社区护理 血糖 2型糖尿病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芪术饮加减治疗2糖尿病初期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本院2016年3月到2018年3月就诊的86例2糖尿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芪术饮加减)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各43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症候(倦怠乏力、口干口渴、脘腹胀满和大便干结)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症候(倦怠乏力、口干口渴、脘腹胀满和大便干结)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两组症候(倦怠乏力、口干口渴、脘腹胀满和大便干结)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2糖尿病采用芪术饮加减治疗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2型糖尿病 芪术饮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2糖尿病与高尿酸血症关系密切,大量文献报道高尿酸血症是2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且2糖尿病易合并高尿酸血症,本文就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旨在为2糖尿病的防治探索新的研究方向。

  • 标签: 2 型糖尿病 高尿酸血症 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