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5 个结果
  • 简介:患者男,35岁。因发热8d,皮疹5d,意识障碍及双下肢活动受限3d,于2007年2月25日收住入院。

  • 标签: 麻疹 脑炎
  • 简介:目的提高对慢性肺曲霉病诊断意识及诊治水平。方法检索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2006年1月-2012年6月慢性肺曲霉病病例,总结其临床特点并分析误诊原因。结果慢性坏死性肺曲霉病7,慢性空洞型肺曲霉病5。最常见基础疾病是陈旧性肺结核(8/12)、活动性肺结核(2/12),从发生肺结核到确诊肺曲霉病平均历时(7.4±6.2)年。最常见临床表现包括咳嗽咯痰(10/12)和咯血(9/12)。病变最常见部位依次为双上肺(6/12)、左上肺(3/12)及右上肺(3/12)。实验室检查中性粒细胞比值下降6、红细胞沉降率升高4;C反应蛋白均不高。病理切片显示窄洞型曲霉病5、累及肺组织或支气管7。所有患者HIV抗体检测、梅毒血清学检测皆阴性。患者抗真菌治疗疗程为0~6个月。结论目前临床及病理科医师对慢性肺曲霉病诊断经验不足,可能是导致慢性肺曲霉病诊断率偏低主要原因。上肺空洞性病变抗结核治疗效果欠佳应警惕该病可能。

  • 标签: 肺曲霉病 临床特点 诊断
  • 简介:2006年12月1日至2007年5月1日,我科共收治小儿麻疹22,现总结分析如下。

  • 标签: 麻疹 分析
  • 简介:布鲁菌病是由布鲁菌(Brucella)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性变态反应性疾病。当前,该病在我国流行区域甚广,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疫情与奶牛、羊只等流动情况关系较大,新发患者主要分布在牧区和半农半牧区。布鲁菌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有明显季节性,羊种布鲁菌(马耳他布鲁菌)病春季开始,夏季达高峰,秋季下降;牛种布鲁菌病以夏、秋季发病率较高。

  • 标签: 布鲁菌 感染 血培养
  • 简介:临床资料患者女,53岁,已婚。因间歇发热、咳嗽、咯痰半年,胸闷、胸痛、气短1个月于2012年3月26日入院。患者于2011年10月开始无诱因出现发热、咳嗽,咯白色黏稠痰,伴畏寒,无寒战,体温最高达39.6℃,自服退热药后出汗,热可退,数小时后体温又升高,于当地医院诊治,未见好转。

  • 标签: 新型隐球菌 感染
  • 简介:目的了解ESBLs细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体外敏感性与该药物治疗ESBLs菌株感染临床疗效。方法采用CLSI推荐ESBLs初筛和确证实验方法,收集各研究中心从临床送检各类标本中分离出ESBLs菌株共134株,进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体外药敏试验及患者临床用药治疗评价。结果可行最终评价120患者,感染ESBLs菌株中大肠埃希菌为82,肺炎克雷伯菌为38。经治疗后,有效率为91.7%(110/120),无效率为8.3%(10/120)。感染部位以肺炎最为多见,共59,有效率为88.1%(52/59),无效率为11.9%(7/59)。可行细菌学疗效评价菌株,细菌清除率为82.5%,未清除21株3由敏感转变为耐药。结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均有较好抗菌活性,可用于临床治疗ESBLs菌引起感染性疾病。

  • 标签: 大肠埃希菌 肺炎克雷伯菌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 简介:目的探讨血液病患者合并侵袭性真菌病(IFD)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血液科2008年2月2010年2月收治12血液病合并IFD患者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治疗情况。结果12患者确诊(proven)1、拟诊(probable)8、疑似(possible)3,分别给予氟康唑、两性霉素B脱氧胆酸盐、伊曲康唑121服胶囊或伏立康唑治疗,并同时予以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升高白细胞。治疗后确诊组1死亡、拟诊组8死亡3、完全缓解2、部分缓解3;疑似组3死亡、完全缓解及部分缓解各1,总病死率为41.7%。结论血液病合并IFD病死率高,在治疗IFD同时,应用G-CSF对于血液病患者有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或粒细胞缺乏症,及早配合抗真菌药物应用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 标签: 血液病 侵袭性真菌病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治疗
  • 简介:患者男,59岁,电工。因'反复发热2个月余,咳嗽1个月'入院。患者在2008年9月受凉后出现发热,以午后低热为主,晚上最高体温达39℃,次日晨可自行退热,伴大汗,无畏寒、寒战、腹痛、腹泻、尿频尿急、咳嗽咳痰等伴随症状,3d后就诊于当地医院,查血常规:WBC3.8×109/L,N0.80,

  • 标签: 持续性发热 脾结核 上呼吸道感染 午后低热 高体温 尿频尿急
  • 简介:目的分析肠球菌血流感染临床特征及病原菌分布,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2月厦门某三甲医院50肠球菌血流感染患者资料。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药敏结果统计采用WHONET5.6软件。结果50肠球菌血流感染患者中分离病原菌包括26株粪肠球菌和24株屎肠球菌;患者基础疾病包括肿瘤17、2型糖尿病5、急性胆管炎3等。易感因素包括导管留置29、手术19、低蛋白血症6、粒细胞减少5、入住ICU7、使用呼吸机5。23患者存在原发感染病灶,其中感染肠球菌例数/感染例数比56.5%(13/23):尿路感染6/7、手术部位感染4/4和胆道感染1/4等。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和替加环素全部敏感。粪肠球菌对青霉素和氨苄西林全部敏感,而屎肠球菌对奎奴普丁’达福普汀100%敏感。对高浓度氨基糖苷类敏感粪肠球菌菌株分别为庆大霉素50.0%(13/26)、链霉素65.4%(17/26);屎肠球菌为庆大霉素25.0%(6/24)和链霉素62.5%(15/24)。46在血培养结果回报前经验性使用了抗菌药物,41经验抗菌治疗不合适(占89.1%)。32患者根据药敏结果针对性调整用药,17好转,2死亡。结论对于肠球菌血流感染,临床经验抗菌治疗常不合适,预后并不理想;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抗菌药物敏感性存在一定差异,及时根据药敏结果针对性抗菌治疗对感染控制及患者预后有着积极意义。

  • 标签: 血流感染 肠球菌 药敏试验
  • 简介:患者男,29岁。因车祸致左下肢损伤截肢术后伴无尿3d,于2007年8月29日由外院转入我院。患者既往身体健康,无特殊疾病史。入院后体格检查:T37.3℃,BP139/92mmHg。神清,对答切题,右肘关节前部见约12cm×8cm瘀斑,右下肢后部见大面积瘀斑,右踝内上方见一长约6cm伤口,已缝合,少许渗出,左大腿残端伤口敷料渗血较多,周围皮肤青紫,心肺听诊无异常。

  • 标签: 毛霉病 多发伤 皮肤
  • 简介:1病例资料患者男,50岁。因“胆管癌术后16个月,伴发热20余天。”于2016年4月7日入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住院治疗。患者2014年12月2日因“胆总管下端占位”于外院行“肝胰十二指肠切除+肝门部胆管成型+广泛肠粘连松解术”。术后病理示胆管癌,后多次在外院行“伽玛刀”治疗。2016年3月15日“伽玛刀”治疗后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40℃,伴有畏寒、寒战、恶心、腹痛。

  • 标签: 亲水气单胞菌 肝脓肿 胆管癌术后
  • 简介:目的分析布鲁菌病流行病学、临床特点、治疗和转归,以提高对布鲁菌病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08年我院感染科收治9布鲁菌病,并作文献复习。结果9患者均有明确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均有发热、多汗、乏力,其中5患者除上述症状外分别伴有脑膜炎、关节痛、尿路感染、睾丸炎和游走性肌痛表现。血培养阳性5,血清抗体阳性9。9患者经内科积极治疗后均治愈。结论布鲁菌病临床表现多样,对长期不明原因发热应结合流行病学特点考虑布鲁菌病可能,血培养和血清抗体检测是有效诊断手段。多西环素联合链霉素、庆大霉素或利福平是有效治疗手段。

  • 标签: 布鲁菌病 流行病学 临床特征
  • 简介:目的总结急性肾盂肾炎合并肾脓肿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结合文献同顾性分析急性肾盂。肾炎合并肾脓肿14患者临床资料,均诊断明确,治疗及时。结果14急性细菌性肾盂肾炎患者经抗生素治疗痊愈。结论急性肾盂肾炎合并肾脓肿应与单一急性肾盂肾炎和伴有发热或坏死液化肾癌相鉴别,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肾输尿管返流或引流不畅患者为发生此病高危因素,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治愈此病关键。

  • 标签: 肾盂肾炎 肾脓肿 细菌性
  • 简介:曲霉是条件致病真菌,多在免疫功能缺陷的人群致病。发生于无任何基础疾病、免疫功能正常宿主侵袭性肺曲霉病称为原发性侵袭性肺曲霉病,临床罕见,且病死率高,极易误诊。现报道我院收治原发性侵袭性肺曲霉病2,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以提高对原发性侵袭性肺曲霉病诊断意识。

  • 标签: 原发性 肺疾病 曲霉病
  • 简介: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acquiredpneumonia,HAP)是目前医院感染中最常见病种,是导致患者死亡重要原因。迟发HAP(入院≥5d后发生肺炎)由于多重耐药(MDR)菌感染比例增高使其治疗更加复杂。为此,本研究对我院2000—2006年HAP患者临床特点和病原学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材料与方法一、病例选择我院2000—2006年确诊为HAP患者。二、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HAP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1],诊断标准为:①新近出现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加重,并出现脓性痰,伴或不伴胸痛;②发热;③肺实变体征和(或)湿性啰音;④WBC>10×109/L或<4×109/L,伴或不伴核左移;⑤X线胸片显示片状、斑片状浸润影或间质性改变,伴或不伴胸腔积液。以上1~4项任何一项加第5项,且符合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感染潜伏期,入院48h后在医院内发生即诊断为HAP。三、调查方法及观察指标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观察:①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入院日期和发生HAP日期。②高危因素,HAP发生前存在基础疾病、抑酸药物应用、应用抗菌药、鼻胃管置入及是否接受侵袭性操作。③...

  • 标签: 医院获得性肺炎 分析
  • 简介:人苍白杆菌(Ochrobactrumanthropi)是一类条件致病菌,自Appelbaum等报道第1人苍白杆菌引起胰腺脓肿病例以来,其致病性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和微生物学家重视,我院2007年收治了2人苍白杆菌致免疫功能正常人败血症患者,现报道如下。病例1患者女,23岁。因畏寒、发热伴咳嗽、咯痰、恶心、呕吐、腹泻11d入院。患者受凉后出现发热,体温38.5℃,伴畏寒、咽痛及咳嗽,咯白色泡沫痰,无寒战。当地医院查血常规正常,予克林霉素、头孢呋辛等抗感染治疗4d,仍反复发热,体温最高达39.4℃,并出现恶心、呕吐,吐出胃内容物,伴腹泻,呈糊状或水样便改用奈康唑、利巴韦林和头孢吡肟治疗4d,腹泻好转,但仍有发热等其他症状,体温波动于38.0~39.5℃。

  • 标签: 人苍白杆菌 败血症 免疫功能正常人
  • 简介:近30年来,克雷伯菌属已逐渐成为亚洲地区细菌性肝脓肿主要病原体.近年研究发现引起肝脓肿是-种高毒力/高黏液表型肺炎克雷伯菌(hypervirulent/hypermucoviscousK.pneumoniae,hvKP),可引起侵袭综合征,包括眼内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坏死性筋膜炎等,引起前列腺脓肿少有报道.而前列腺脓肿主要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本文报道1肺炎克雷伯菌引起肝脓肿并发肺脓肿、前列腺脓肿病例,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认识.

  • 标签: 侵袭综合征 肺炎克雷伯菌 前列腺脓肿
  • 简介:利福平是一线抗结核药物,属于全杀菌剂,具有强大抗结核作用,其疗效确切,应用广泛,以异烟肼、利福平为主短程化疗方案已经成为肺结核患者初治标准方案。但临床应用,利福平不良反应也较多,常见有发热、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损伤、肾脏损害、皮肤黏膜损害等。其中,以发热和皮疹最为常见。本文通过分析1应用利福平后出现重症药疹个案。

  • 标签: 利福平 重症多形红斑 过敏反应
  • 简介:目的分析结核性脑膜炎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特点,以提高埘该病正确诊治率。方法对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2006年7月-2009年10月收治65结核性脑膜炎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断及预后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65结核性脑膜炎多呈慢性或亚急性起病,临床表现仍以发热、头痛、呕吐为主,脑脊液改变以压力高、白细胞高、蛋白升高、低葡萄糖、低氯为主。49%合并颅外结核。头颅CT或MRI检查异常11,表现为脑积水、结核瘤、脑室扩张、多发病灶等。经正规抗结核治疗,52患者治疗后好转,10未见好转,自动出院或转院治疗,3死亡。结论患者临床表现、脑脊液、头颅CT或MRI检查、是否合并颅外结核感染以及正规抗结核治疗是否有效,是诊断结核性脑膜炎重要依据。

  • 标签: 结核性脑膜炎 临床分析 脑脊液 诊断 预后
  • 简介:目的1.评估Trizivir^TM(AZT+3TC+ABC,TZV)治疗中国HIV/AIDS患者疗效和安全性;2.HIV/AIDS患者依从性;3.考察中国社区内HIV/AIDS患者服用固定剂量三联片治疗可行性。方法80HIV/AIDS患者进入治疗组。是一项单中心、开放式、无对照临床试验。患者接受36个月治疗,在治疗1,2,3,4,5,6,9,12,18,24,30和36个月按时到门诊随访。结果57(71.3%)患者完成36个月治疗随访,23(28.7%)在治疗过程因药物不良反应、机会性感染复发、依从性不好或治疗失败而退出。57治疗36个月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平均增加252/μL,93.0%患者显示病毒载量〈400拷贝/mL。在36个月治疗期间,有4患者出现耐药。结论TZV抗病毒效果显著,对于病毒载量〉500000拷贝/mL患者也有很好效果,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显示明显增加。TZV不良反应较少,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较少,服用方便,患者服药依从性好,对某些患者尤其有毒瘾不失为一种可以选用治疗方案。

  • 标签: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 三协唯 有效性 安全性 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