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1储存库与HIV感染/艾滋患者发生免疫重建不良的相关性,探讨HIV-1储存库对免疫重建功能的影响。方法筛选抗反转录病毒治疗2年以上、HIV RNA低于检测下限的HIV感染/艾滋患者219例,其中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195例,商丘市立医院12例,周口市传染病医院12例。采取横断面调查,采集外周静脉血检测HIV RNA和T淋巴细胞亚群,并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进行HIV-1 DNA检测。统计学方法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和秩和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采用拟合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HIV-1储存库对HIV感染/艾滋患者发生免疫重建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免疫重建不良患者121例,免疫重建良好患者98例。免疫重建不良组的HIV-1 DNA为(2.50±0.52)拷贝/1×106 PBMC,高于免疫重建良好组的(2.11±0.66)拷贝/1×106 PBM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8,P<0.001)。免疫重建不良组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为192(139,227)/μL,低于免疫重建良好组的573(457,730)/μ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2.68,P<0.001)。HIV-1 DNA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均呈负相关(调整年龄和抗反转录病毒治疗时间的影响后r=-0.277、-0.316,均P<0.001);HIV-1 DNA预测免疫重建不良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679(95%可信区间为0.604~0.750),临界值为100拷贝/1×106PBMC时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0.13%和42.91%;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预测免疫重建不良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05(95%可信区间0.863~0.942),临界值为0.536时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7.68%和89.84%。结论HIV-1储存库与HIV感染/艾滋患者免疫重建不良的发生相关,HIV-1储存库高于100拷贝/1×106PBMC且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低于0.536可作为发生免疫重建不良的预测指标。

  • 标签: HIV-1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HIV-1储存库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免疫重建不良
  • 简介:摘要随着抗逆转录病毒联合治疗(cART)的应用,艾滋相关淋巴瘤(ARL)的发生风险有所下降,但是其仍是最常见艾滋(AIDS)相关肿瘤,其中基本以B细胞来源为主。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AIDS相关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HIV/AIDS-DLBCL)是其中发病率最高的亚型,临床表现可伴有B症状及结外器官受累等特点。cART联合利妥昔单抗的化疗方案能够显著提高HIV/AIDS-DLBCL患者对化疗的耐受性,并且改善患者预后。笔者拟就HIV/AIDS-DLBCL的流行学、发病机制及治疗策略进行介绍,旨在进一步加深临床医师对于HIV/AIDS-DLBCL的认识。

  • 标签: 淋巴瘤,艾滋病相关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淋巴瘤,大B-细胞,弥漫性 抗HIV药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高效 利妥昔单抗
  • 简介:摘要2017年,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艾滋学组和中华医学会热带病与寄生虫学分会艾滋学组共同制订并发布了第1版《HIV合并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诊治专家共识》。2021年,中国性病艾滋防治协会HIV合并结核专业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对第1版共识进行了修订和更新。新版共识更新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艾滋患者的结核预防性治疗、结核的分子诊断、耐药结核的治疗、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启动时机与方案、结核相关免疫重建炎症综合征的诊断及处理、不良反应等方面的进展。本共识将根据最新临床研究证据定期进行更新。

  • 标签: HIV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诊治 共识
  • 作者: 陈虹(黑河市人民医院黑龙江黑河164300)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09-12-22
  • 出处:《健康文摘》 2009年第19期
  • 机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Y)又称艾滋病毒,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即艾滋病(acpuiredimmunodeficiencysyndrome,AIDS)的病原体,属逆转录病毒科(retroviridae)的慢病毒(lentivinrs)亚科,形态为典型的D病毒,主要通过性传播途径、血液传播途径和母婴传播途径传播。HIV有HIV-1和HIV-2两种类型,目前在世界广泛流行的是HIV-1型。HIV基因有高度的变异性,目前在全球流行的HIV-1毒株已出现3个组,即M组、O组和N组,其中M组又分为A到J十个基因型。HIV-2是逆转录病毒中的另一个病毒,也可引起人患上艾滋病,但症状多较HIV-1引起的为轻,HIV-2主要在西非国家流行,其与HIV-1在血清学上有一定的交叉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云南省4个艾滋主要流行地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 1,HIV-1)毒株gag基因序列的变异特征。方法利用完全随机抽样法抽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云南省昆明市、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和临沧市抗病毒治疗定点机构进行随访治疗的480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艾滋患者,收集其流行学信息,采集血浆标本后送至云南省传染病医院进行分析,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扩增HIV-1 gag基因,并进行基因分型,采用MEGA 6.06软件构建系统进化树,采用VESPA在线分析工具分析特征性氨基酸,采用Distance程序计算gag,以及gag蛋白不同区段的基质蛋白p17、衣壳蛋白p24、核衣壳蛋白p7及p6蛋白的基因距离。采用SNAP程序分析同义突变频率与非同义突变频率比值(Ks/Ka值)。多组间统计学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结果404例患者成功获得gag基因序列,其中以男性居多(250例,61.9%),年龄为40~59岁者占59.7%(241/404),传播途径主要为异性性传播(61.4%, 248/404)。主要流行的HIV-1亚型依次为流行重组型(circulating recombinant form, CRF)08_BC 155例(38.4%),CRF01_AE 74例(18.3%),独特重组型(unique rebombinant form,URF)52例(12.9%)、CRF07_BC 39例(9.7%),C亚型34例(8.4%),其他亚型28例(6.9%),B亚型22例(5.4%)。构建系统进化树发现,CRF08_BC亚型形成了2个主要传播簇,2个传播簇间共有8个位点的特征性氨基酸分布存在显著差异,分别为第79、93、121、122、151、363、395和396位点。CRF01_AE、CRF07_BC和CRF08_BC的gag基因距离分别为0.090±0.004、0.088±0.004和0.078±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8.33,P<0.001)。3种主要亚型中,gag区段的Ks/Ka值分别为4.003±1.309、4.141±0.860和4.514±1.2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5,P<0.001);p17区段的Ks/Ka值分别为2.590±0.186、2.831±0.496和2.936±0.4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9,P<0.001);p24区段的Ks/Ka值分别为12.579±1.116、10.185±0.494和8.522±0.5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1,P<0.001);p7区段的Ks/Ka值分别为10.850±0.711、9.717±0.932和8.522±0.0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24,P<0.001);p6区段的Ks/Ka值分别为3.122±0.134、3.040±1.498和4.841±0.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68,P<0.001)。结论云南省4个地区中主要流行的亚型为CRF08_BC亚型,CRF08_BC的不同传播簇形成了不同的氨基酸组成模式,不同亚型gag基因不同区段的变异程度不同,应加强对HIV变异毒株的监测,控制其流行蔓延。

  • 标签: HIV-1 亚型 传播簇 遗传变异
  • 简介:摘要以2004—2018年国家艾滋(AIDS)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湖北籍的22 980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阳性(HIV感染)/艾滋(AIDS)者为研究对象,纵向观察其恶性肿瘤发病率、死亡率及标化发生率(SIR)。22 980例HIV感染/AIDS者共随访113 164人年,年龄(47±11)岁,其中男性80 635人年、女性32 529人年,明确诊断恶性肿瘤者323例(男性217例、女性106例),其中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宫颈癌、肝癌、肺癌和卡波西肉瘤(KS)者占70.0%(226/323);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为285.43/10万(男性269.11/10万,女性325.87/10万),死亡率为169.67/10万(男性184.78/10万,女性132.19/10万)。广泛开展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后,HIV感染/AIDS者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与本地区普通人群相似,KS、NHL、霍奇金淋巴瘤和宫颈癌是本地区艾滋相关肿瘤,需注意在艾滋相关恶性肿瘤患者中完善HIV筛查。

  • 标签: 人免疫缺陷病毒 肿瘤 发病率 死亡率 标化发生率
  • 简介:<正>谁都未曾料到,20世纪80年代,人类疾病目录中会增加一种令全人类恐惧的传染病,即被人们称为“人类的恶魔”、“世界瘟疫”的艾滋。一、什么是艾滋艾滋是一种由艾滋病毒(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侵入人体后破坏人体免疫功能,使人体发生多种不可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后导致被感染者死亡的一种严重传染病。这个界说表达了艾滋的完整概念,具有以下三个特点:(1)从病因看是获得性,也称后天性,它区别于先天性,表明艾滋是后天获得而不是先天就有的。(2)从发病机制看由免疫缺陷免疫系统的保护能力降低、丧失所引起的疾病。(3)从症状看是一种综合症,它包括由免疫缺陷所引起的一系列症候群。总之,艾滋是指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通常所说的艾滋人是指血

  • 标签: 艾滋病宣传 免疫缺陷 被感染者 人体发生 人类疾病 病毒感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究酶联免疫吸附法在检验艾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择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内在我疾控中心的疑似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患者中的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接受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验,以蛋白印迹检测法结果作为诊断HIV抗体阳性的“金标准”,分析该方法与蛋白印迹检测法在HIV抗体阳性诊断中的一致性及诊断价值。结果:蛋白印迹检测法HIV抗体阳性检出率与ELISA法HIV抗体阳性检出率,数据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检测结果的一致性良好。结论:在艾滋临床检验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筛查检验技术具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灵敏度、准确度较高,可作为HIV感染初期筛查的重要检验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艾滋病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法 检验筛查 临床价值
  • 简介:大约在两年多以前,我在《社会科学报》上第一次提出厂中国艾滋的“社会免疫缺陷论”。我的基本观点是:从生物医学的角度来看,艾滋病毒是一个生命力相当弱、且传播力也不强的病毒;从公共卫生的角度来看,国际上预防艾滋的所有有效措施在技术层面上的亦不复杂。但为什么我们至今仍然防不住这个

  • 标签: 艾滋病病毒 免疫缺陷 生物医学 公共卫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大家好,12月1日是世界艾滋日,我是来自病毒家族的“HIV病毒”。我想很多人应该都对我的大名并不陌生吧?没错,我就是臭名昭著的“艾滋”,

  • 标签: 艾滋病病毒 自白 艾滋病日 HIV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调查未启动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HIV/AIDS)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s,CVD)的风险因素,为患者后续ART方案选择,以及CVD的监测和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对2018年11月至2020年1月于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感染与免疫科门诊就诊的372例未启动ART的HIV/AIDS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根据结构化问卷调查内容,收集HIV/AIDS患者的基本信息、吸烟状况、高血压、糖尿、CVD家族史和HIV相关因素等。分别使用弗雷明汉风险评分和HIV感染者抗病毒药物的不良事件的数据[data collection on adverse events of anti-HIV drugs,D∶A∶D(R)]评分对纳入患者进行10年内发生CVD风险评估。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10年CVD风险评估≥10%的影响因素。结果372例患者中,男339例(91.13%),女33例(8.87%),年龄为34(18,80)岁。12.20%(41/336)的患者有高血压病史,5.71%(21/368)的患者有糖尿病史,30.16%(111/368)的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μL。368例进行血脂指标检查的患者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降低者199例(54.08%),三酰甘油升高者136例(36.96%),总胆固醇升高者44例(11.96%),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者36例(9.78%)。他汀类药物使用率为9.09%(4/44)。365例符合D∶A∶D(R)评分要求的患者10年CVD风险评估≥10%的影响因素有年龄≥50岁[比值比(odds ratio,OR)=216.71,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72.70~749.01,P<0.01)和HDL-C<1.0 mmol/L(OR=6.35,95%CI 2.22~18.09,P<0.01)。233例符合弗雷明汉风险评分要求的患者10年CVD风险评估≥10%的影响因素有年龄≥50岁(OR=7.79,95%CI 3.24~18.75,P<0.01)和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μL(OR=1.88,95%CI 0.10~3.56,P<0.05)。结论未启动ART的HIV/AIDS患者发生CVD的相关风险因素较多,10年内发生CVD的风险高,但对高脂血症干预率低。年龄≥50岁、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μL和HDL-C<1.0 mmol/L的患者发生CVD风险相对更高。CVD风险因素的筛查与评估应纳入未启动ART的HIV/AIDS患者的临床管理常规。

  • 标签: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心血管疾病 风险因素 风险评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了解四川省艾滋高流行地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感染孕产妇社会支持和生命质量现状。方法选取2014年凉山州HIV感染孕产妇187名和正常孕产妇243名为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对比分析两组孕产妇的社会支持和生命质量现状及其相关联因素。结果两组孕产妇在文化程度、职业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V感染孕产妇的社会支持总分和生命质量的健康总体自评(GH)、躯体疼痛(BP)、活力(VT)、社会功能(SF)、精神健康(MH)领域中的得分低于对照组孕产妇(P〈0.05);但在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情感职能(RE)领域中的得分以及生命质量总分高于对照组孕产妇(P〈0.05),HIV感染孕产妇社会支持和生命质量主要与RP、BP、SF、RE、MH相关(P〈0.05)。结论凉山州HIV感染孕产妇的社会人口学特征明显,生命质量和社会支持具有相关性。

  • 标签: HIV感染孕产妇 社会支持 生命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艾滋(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前列腺组织病毒储存库的情况,以及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 HAART)对HIV感染/AIDS患者前列腺组织中HIV-1 DNA表达的影响。方法纳入2017年7月至2019年10月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的前列腺增生合并HIV感染需要行手术治疗的12例患者,收集患者的血液和前列腺组织标本,分别检测患者血浆HIV-1 RNA、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前列腺组织HIV-1 DNA水平。统计学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曼-惠特尼U检验。结果12例患者中,6例尚未开始进行HAART的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为(519.8±121.5)/μL,前列腺HIV-1 DNA为2 602(365,10 700)拷贝/106细胞数;6例经HAART超过6个月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为(182.8±69.7)/μL,前列腺HIV-1 DNA为144(36,563)拷贝/106细胞数,两组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前列腺HIV-1 DNA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889,Z=-2.082;均P<0.05)。结论无论HIV感染/AIDS患者是否接受过HAART,前列腺组织均可作为HIV-1储存库。HAART进行免疫功能重建后,可以降低前列腺组织病毒储存库的大小。

  • 标签: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高效 前列腺 CD4阳性T淋巴细胞 HIV-1 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