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盐酸氨柔比星中的对映异构进行测定。方法采用手性色谱柱高效液相色谱法PhenomemexLuxCellulose-1(250×4.6mm,5μm),以磷酸盐缓冲液(pH7.0)-乙腈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nm,流速为每分钟1.0ml下。结果盐酸氨柔比星与与对映异构体能得到良好的分离,出峰时间合适,峰面积与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作为盐酸氨柔比星对映异构的检测方法准确、可靠。

  • 标签: 盐酸氨柔比星 对映异构体 液相色谱
  • 简介:目的:为了探讨普罗帕酮(PPF)对映在人体内是否存在立体选择性相互作用及其作用规律,方法:以2,3-二对甲苯甲酰酒石酸为拆分试剂,得到单纯对映(R)-PPF和(S)-PPF,建立以GITC柱前衍生化反相HPLC测定血浆中两对映浓度的方法。随机双盲,交叉给药,测定8名健康受试者多次口服等剂量的(R/S)-PPF·HCL,(S)-PPF·HCL,(R)-PPF-HCL及安慰剂片达稳态后的一个给药间隔的药时数值,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比较以消旋和以单纯为映给药的药动学参数差异,结果:以消旋给药,(R)-PPF竞争性抑制(S)-PPF的体内消除,使两对映的CL,AUC和Css/D值与以单纯对映给药的值相比,有显著性改变。结论:普罗帕酮对映在人体内存在立体选择性相互作用,为临床合理应用手性药物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 标签: 普罗帕酮对映体 立体选择性 相互作用 RP-HPLC 药代动力学 心律平
  • 简介:摘要:采用手性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一种测定伊德利塞对映异构的方法,用于S-构型伊德利塞光学纯度的分析研究。检测方法采用硅胶表面共价键合直链淀粉-三(3,5-二甲苯基氨基甲酸酯)填料(CHIRALPAK IA)为固定相,以正己烷-甲醇-乙醇(80:10:10)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70 nm,柱温25℃。该方法下S-伊德利塞与R-伊德利塞之间的分离度为6.15;R-伊德利塞质量浓度在0.50~9.96 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方程为y=38.122 x-6.397,r=0.999;R-伊德利塞的定量限和检测限浓度分别为0.25 μg/mL和0.09 μg/mL;低、中、高3个浓度的R-伊德利塞回收率(n=3)分别为100.3%、104.7%、103.2%,RSD(n=9)为2.7%;供试溶液在室温放置8小时内稳定性良好。经检测,多批次S-伊德利塞中R-伊德利塞的含量为0.15%~0.20%。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方法经方法验证可准确可靠的测定伊德利塞中的对映异构

  • 标签: 伊德利塞 喹唑啉类化合物 恶性血液病 对映异构体 手性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摘要:建立了一种测定酒石酸阿福特罗对映异构的手性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于R,R-构型阿福特罗光学纯度的分析研究。采用α1-酸性糖蛋白键合手性柱(CHIRALPAK®AGP,4.0 mm×100 mm,5 μm)为色谱柱,以磷酸盐缓冲液(取磷酸二氢钠2.34 g和磷酸氢二钠4.33 g,加1000 ml水使溶解)-10%异丙醇(95:5)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10 nm,柱温为25℃。该方法下S,S-阿福特罗与R,R-阿福特罗之间的分离度大于3.0;S,S-阿福特罗质量浓度在0.10~2.52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方程为y=1.3587x+0.0146,r=0.999;S,S-阿福特罗的定量限和检测限浓度分别为0.10 μg/ml和0.05 μg/ml;低、中、高3个浓度的S,S-阿福特罗回收率(n=3)分别为92.2%、95.5%、100.0%,RSD(n=9)为3.7%;供试溶液在室温放置24小时内稳定性良好。经检测,四批酒石酸阿福特罗中仅一批检出S,S-阿福特罗0.02%,其余三批均未检出。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方法经方法验证可准确可靠地测定酒石酸阿福特罗中的对映异构

  • 标签: 酒石酸阿福特罗 对映异构体 手性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用β-环糊精作手性流动相添加剂、或手性固定相,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首次拆分了抗胆碱能新药盐酸戊乙奎醚、盐酸苯环壬脂和盐酸卡马特灵,3个手性药物四对对映完全达到基线分离。求得其包络常数、包络比和分离度,结合其它结构类似的化合物,从构效关系的角度研究了其拆分机理。并详细研究了影响容量因子和分离度的各种因素。

  • 标签: 手性识别 环糊精 对映体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的药物治疗现状和药学干预的实施效果。方法选择60例2016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给予药学干预,对照组不实施药学干预,比较两组血糖控制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FPG、2hPG以及HbAlc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对照组为26.67%,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药物治疗患者实施药学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血糖水平,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药物干扰 2型糖尿病 检验结果
  • 简介:摘要凝血四项作为术前必查项目,其指标精准度对判断患者止血功能有无缺陷及防止术中出现突发事件具有重要影响。而作为反映内源性凝血系统状况的重要指标APTT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大。本文重点研究APTT异常的影响因子,同时对各类干扰因素进行深入研究以求最大限度的还原APTT真实性,为患者术前提供精准医院检验参考。

  • 标签: APTT 干扰因子 研究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ongnon-codingRNA,lncRNA)干扰后,在人支气管上皮细胞(thehumanbronchialepithelialcells,16HBE)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real-timePCR方法检验lncRNA-ENST00000414355干扰效果。结果正常16HBE细胞中ENST00000414355干扰48h后,三条阳性序列的实验组ENST00000414355表达均下降,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01;在氯化镉转化16HBE成瘤细胞中ENST00000414355干扰后,第一条阳性序列转染下达到沉默效果,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1;在氯化镉转化16HBE第35代细胞在ENST00000414355三条阳性序列转染下没有出现沉默效果所示。结论ENST00000414355在正常16HBE细胞中干扰效果最明显,在氯化镉转化16HBE成瘤细胞中只有一条序列有干扰效果。

  • 标签: 实时荧光定量PCR,LncRNA,16HBE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溶血对临床血生化检验的干扰。方法择取2012年4月至2015年3月在本院接受体检的100例健康人群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血生化检验,将每份血液分至两个试管中,其中,100例正常血清样本为对照组,另100例血清经诱导处理后发生溶血反应的样本为观察组,对两组样本的血生化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溶血血清样本与对照组正常血清样本的TG、BUN、UA及Cr检测结果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而观察组溶血血清样本中AST、CHOL、K+、LDH测定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正常血清(P<0.05)。结论正常血清在溶血后会对临床血生化检验有着明显的干扰,临床医师应严格遵守操作流程,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从而提高诊疗质量。

  • 标签: 溶血 血生化检验 干扰
  • 简介:血清中存在能凝集木瓜酶、菠萝酶处理过的红细胞抗体,可凝集自身及同型人的红细胞,干扰酶介质配血.笔者在采用木瓜酶常规配血时,发现1例患者血清与多名ABO、Rh同型供者红细胞交叉配血不合.经反复检查,发现患者血清中存在"唯酶”抗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患者,女,58岁,血型为B型.一年前行子宫癌手术.1998年8月1日因腹胀、乏力、浮肿、腰痛来院就诊.化验结果:WBC3.4×109/L,Hb68g/L,PLT89×109/L.

  • 标签: 抗体 红细胞 血清 交叉配血不合 患者 木瓜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动态干扰电治疗肩周炎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48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使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动态干扰电治疗。治疗前后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及肩关节疼痛与功能障碍指数(SPADI)进行评分,然后采用spss统计软件将两组治疗前后的评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到结果。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SPA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3周治疗后三组症状均有显著改善(P

  • 标签: 动态干扰电 动态关节松动术 肩周炎 镇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的干扰和影响。方法:入选300例血液样本主要于2019年8-2021年8月在本院采集,其中发生溶血有50例作为溶血组,未发生溶血有250例作为非溶血组,两组接受相同生化检验后观察结果。结果:溶血组胆固醇、肌酸激酶、白蛋白、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总蛋白指标明显高于非溶血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指标明显低于非溶血组,P<0.05;两组肌酐、三酰甘油、血尿酸、尿素氮指标并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溶血会干扰及影响临床生化检验,应尽可能规避溶血影响因素,提高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及客观性。

  • 标签: 生化检验 溶血 干扰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阴道栓与干扰素肌注联合使用治疗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110例宫颈高危型HPV感染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65例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注射液肌肉注射+人干扰素α2β阴道栓治疗。对照组45例不给予治疗。3个月后复查两组HPV感染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5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3.33%,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重组人干扰素阴道栓与肌肉注射联合使用治疗宫颈高危型HPV感染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HPV感染 重组人干扰素阴道栓 重组人干扰素肌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