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4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老年社区获得肺炎是危害老年人群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目前随着其诊断以及治疗方式的不断完善,对于老年社区获得肺炎的认识也逐渐的清晰。但是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社区获得肺炎的方法尚未得到完善。本文对老年社区获得肺炎的中西医诊治进展情况进行介绍。

  • 标签: 社区获得性肺炎 老年患者 中西医结合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人社区获得肺炎(CAP)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本院呼吸内科住院确诊CAP且年龄≥18岁患者共342例,分为老年组(≥60岁)与非老年组(<60岁),比较2组肺炎患者临床数据的差异。结果老年组患者临床表现中胸痛、咯血、发热少见,消化道症状、意识障碍等多见;合并症以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多见;实验室检查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肝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电解质紊乱、呼吸衰竭多见;治疗中经验性抗生素治疗失败、需有创机械通气、需抗真菌药物治疗及死亡比例高,以上数据与非老年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CAP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合并症与并发症多,经验性治疗效果差,死亡风险高。

  • 标签: 社区获得性肺炎 老年人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留置鼻饲管与医院获得肺炎相关性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留置鼻饲管的213例患者的临床特征。分为肺炎组147例与对照组66例,应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吸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术前GCS评分、出血量、术前呕吐误吸、气管插管时间、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时间、放置胃管时间、低蛋白血症、入住NSICU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气管插管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出血量、入住NSICU时间、低蛋白血症、留置鼻饲管时间是并发HA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留置鼻饲管时间是HAP的独立危险因素,长时间留置鼻饲管可增加HAP的风险。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留置鼻饲管 医院获得性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本地区医院获得肺炎(HAP)的病原学及流行病学特征,为该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合理的循证医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015年间182例HAP患者病历资料,了解HAP常见病原学及流行病学特征。结果HAP的发病率与性别无显著差异(P>0.05),与年龄、住院时间、季节有显著差异(P<0.05)。HAP主要病原菌肺炎克雷伯菌(56株,23.14%)、铜绿假单胞菌(38株,15.70%)、大肠埃希菌(42株,17.36%)、金黄色葡萄球菌(16株,6.61%)、白色念珠菌(31株,12.81%)。结论HAP患者病原菌种类较多且易产生耐药性,应当针对合并高危因素患者加强病房管理及防范措施,并及时进行病原学检查。

  • 标签: 医院获得性肺炎 病原学 流行病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重症监护室获得肺炎进行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患者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期间我院重症监护室获得肺炎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法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对症治疗,高热的患者使用物理降温,对照组给予莫西沙星静脉滴注;观察组给予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两组患者连续用药治疗1周。观察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情况,根据患者的治疗症状及临床指标情况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和患者住重症监护室的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2周的药物治疗,对照组40例患者,治愈12例,显效12例,无效10例,总有效30例,总有效率75.0%;观察组40例患者,治愈21例,显效12例,无效2例,总有效38例,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两组数据差异统计学显著(P<0.05)。结论喹诺酮类药物具有较好的抗菌作用,用于治疗重症监护室患者获得肺炎治疗效果确切,可缩短患者康复时间,值得推广。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药物治疗 获得性肺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社区获得肺炎(CAP)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水平及其预后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110例老年社区获得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RDW水平分为正常水平组(RDW≤14.5%)与异常水平组(RDW>14.5%),正常水平组有81例,异常水平组有29例;根据患者预后状况分为存活组与未存活组,存活组有83例,未存活组27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将两组患者的临床一般资料进行记录,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PCT、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对比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RP、RDW水平对比有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I评分分级随着RDW异常率增加而增加,Ⅰ~Ⅱ级为7.14%,Ⅲ级为20.00%,Ⅳ级为33.33%,Ⅴ级为60.00%,两组患者对比具有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RDW、PSI分级均是引起患者出现的死亡的高危因素,存在明显相关性。结论老年社区获得肺炎(CAP)患者的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水平对评估患者预后情况有很大临床价值,有助于临床工作者作出相对应的治疗措施,缓解患者病情。

  • 标签: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 红细胞分布宽度 预后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阿奇霉素治疗社区获得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到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社区获得肺炎患者158例作为研究对象,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退热缓解时间、咳嗽缓解时间、肺部啰音缓解时间、白细胞正常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分析阿奇霉素治疗社区获得肺炎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158例患者治疗后痊愈的占87.3%,有效的占9.5%,无效的占3.2,临床总有效率为96.8%。患者的退热时间为(2.14±0.85)d,咳嗽缓解时间为(4.81±0.95)d,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为(5.26±1.05)d,白细胞正常时间为(5.64±2.01)d。治疗后出现6例胃肠道不良反应,5例皮疹,3例静脉滴注疼痛,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9%。结论阿奇霉素治疗社区获得肺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患者患者的临床症状,安全性比较高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阿奇霉素 社区获得性肺炎 抗菌药物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阿奇霉素治疗社区获得肺炎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1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5例社区获得肺炎患者,按照数字随机划分法分为A组(n=37)与B组(n=38),A组采用头孢呋辛治疗,B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6.49%,显著低于B组治疗总有效率97.37%,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41%、5.26%,两组之间数据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阿奇霉素治疗社区获得肺炎的疗效突出,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药物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阿奇霉素 社区获得性肺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炎琥宁联合抗菌药治疗儿童社区获得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7月-2016年6月儿科收住入院治疗的50例社区获得肺炎患者为临床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种,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患者,对照组常规选用抗菌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上加用炎琥宁注射液治疗,观察临床症状缓解情况,治疗前后7天的外周白细胞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获得肺炎采取炎琥宁联合抗菌药物治疗可改善CAP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炎琥宁 社区获得性肺炎 疗效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左氧氟沙星与头孢曲松联用阿奇霉素治疗社区获得肺炎疗效。方法将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89例成人社区获得肺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45例)接受左氧氟沙星序贯给药治疗,对照组(44例)接受头孢曲松联用阿奇霉素治疗,两组疗程均为7~10d。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1.1%,对照组有效率90.9%,两组治疗疗效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治疗社区获得肺炎与头孢曲松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疗效基本一致,但单用左氧氟沙星序贯治疗可以减少费用,提高患者依从性。

  • 标签: 左氧氟沙星 头孢曲松 阿奇霉素 社区获得性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护理对社区获得肺炎患者中的干预效果。方法将2015年10月至2016年9月94例社区获得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按照健康教育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疾病知识掌握程度为93.6%,高于对照组的8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5.7%,高于对照组8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社区获得肺炎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对疾病认知情况,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标签: 社区获得性肺炎 健康教育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热毒宁联合抗菌药治疗社区获得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1月至2016年4月急诊内科救治的50例社区获得肺炎患者为临床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种,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患者,对照组常规选用抗菌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上加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观察5天后复查患者血常规、CRP及胸部CT。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为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获得肺炎采取热毒宁联合抗菌药物治疗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缩短症状与体征消失时间,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热毒宁 社区获得性肺炎 疗效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哌拉西林-舒巴坦钠治疗社区获得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分组法将100例社区获得肺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哌拉西林-舒巴坦钠治疗,治疗组给予哌拉西林-舒巴坦钠联合热毒宁治疗,疗程均为10d。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和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治疗组在体温恢复正常及咳嗽好转时间上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上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哌拉西林-舒巴坦钠治疗社区获得肺炎疗效优于哌拉西林-舒巴坦钠。

  • 标签: 热毒宁注射液 哌拉西林-舒巴坦钠 社区获得性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合并出现社区获得肺炎患者提供抗生素联合治疗的疗效。方法将我院于2016年2月-2016年12月间收治的98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合并社区获得肺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划分为普通组49例与观察组49例,为普通组患者提供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采用头孢唑肟钠治疗,评价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总结住院时间。结果普通组患者用药后,治疗有效率为71.43%,观察组患者用药后治疗有效率为93.88%,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普通组,P<0.05。普通组患者住院用时平均为(13.25±2.10)d,观察组患者住院用时平均为(10.14±2.05)d,观察组患者住院用时明显低于普通组,(t=7.418,P=0.000)。结论临床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合并社区获得肺炎患者提供头孢唑肟钠治疗,临床治疗有效率较高,且患者住院时间较短。

  • 标签: 抗生素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 社区获得性肺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不同糖皮质激素对COPD合并社区获得肺炎患者肺功能、糖代谢的影响来为COPD合并社区获得肺炎患者全身激素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6年11月回、汉两族各60例COPD合并社区获得肺炎患者,分别分为三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感染、解痉平喘、祛痰、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一般治疗,试验1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地塞米松7.5mg/日抗炎,试验2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甲基强的松龙40mg/日抗炎,治疗5天,治疗前后检查肺功能(FEV1)和动脉血氧分压(PaO2),糖代谢指标并记录数据,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甲基强的松龙组和地塞米松组,近期肺功能(FEV1,FEV1%)和动脉血氧分压(PaO2)改善,远期变化亦有统计学意义。回汉两族经不同激素治疗后,糖代谢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地塞米松和甲基强的松龙对COPD合并CAP患者近期及远期肺功能、氧分压均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地塞米松对近期血糖的影响大于甲基强的松龙,远期无差异,适用于临床使用。回汉两族经不同激素治疗后,糖代谢变化无统计学意义。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病 社区获得性肺炎 回汉两族 糖皮质激素 糖代谢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合并阿奇霉素、美洛西林钠/舒巴坦合用左氧氟沙星治疗社区获得肺炎的效果及临床药物费用。方法以2015年1月—2016年6月于我院治疗的CAP患者为研究对象,累计纳入患者76例,其中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合并阿奇霉素治疗的患者40例,设为A组,美洛西林钠/舒巴坦何用左氧氟沙星治疗36例,设为B组。回顾性研究患者用药情况与临床转归。结果A组与B组在治疗效果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Z=0.537,P=0.446)。A组患者平均药物费用为2634.5±1257.6元,B组平均药物费用为1365.6±711.5元,t检验分析结果显示B组的治疗费用相对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32,P<0.001)。A组C/E=39.1,B组C/E=19.8,B成本效果比值相对较低。结论美洛西林钠/舒巴坦合用左氧氟沙星时具有更高的临床获益,可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 标签: 社区获得性肺炎 哌拉西林钠 美洛西林钠 成本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获得肝脑变性的临床表现和发病机制。方法对60名AHCD的患者临床资料实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的年龄在45~74岁之间,平均年龄是(61.5±10.2)岁;病程是3~35个月,平均(8.6±3.5)个月;患者肝病史时间在3~28年。临床表现出精神症状的患者有25名,认知功能障碍13人,震颤11人,不自主运动情况8名,构音障碍2人,共济失调患者1人。在MRI中都显示存在异常改变,主要表现为双侧苍白球(5人)、豆状核(5人)、壳核(7人)、尾状核(5人)、红核(6人)、脑桥(8人)、大脑脚(6人)部位对称T1W高信号,T2WI信号正常32人、稍高信号(15人)、高信号(13)人。结论AHCD患者临床特点是慢性肝病患者出现精神行为、智能障碍以及帕金森综合征;影响学特征是双侧以及基底节和脑干部分存在MRIT1WI高信号,MRI检查可以帮助诊断AHCD。

  • 标签: 肝脑性脑部病变 肝硬化 临床表现 MRI 发病机制
  • 简介:摘要本文对老年吸入性肺炎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并探讨相关的预防及整体护理问题,旨在引起健康工作者的重视,应用整体护理相关知识及技能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 标签: 吸入性肺炎 老年患者 预防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过敏性肺炎的X线诊断和鉴别。方法选取2000年0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行X线检查的过敏性肺炎患者30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分析过敏性肺炎的X线诊断和鉴别方法。结果过敏性肺炎的X线显示病灶的形态、发生部位及范围等均有一定的规律。病灶分布以肺外围部为主,肺尖部很少受累。病灶形态以浸润性阴影、小结节状阴影等表现为主。中心透亮,有时会出现假性空洞,由内向外吸收消散。其中急性过敏性肺炎表现可见弥漫性结节影,边界不清,或者斑片状毛玻璃影,或者实变影,分布以双侧中下肺野为主。亚急性过敏性肺炎表现可见网结节影,由细线条纤维束、结节共同形成的;慢性过敏性肺炎表现可见网状影、粗线条状纤维影、结节影,分布以中上肺野为主。结论对于过敏性肺炎患者来说,应用X线检查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可进一步诊断与鉴别过敏性肺炎,为临床下一步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X线 过敏性肺炎 诊断 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