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分析对糖尿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后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选取100例糖尿高血压患者,并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比组,给予两组患者不同的护理方案,对比组(50例)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试验组(50例)患者予以社区护理,之后对两个小组患者通过两种护理方式后的血糖水平、血压水平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各组患者血糖水平显示:试验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控制情况更高于对比组(P<0.05);调查各组患者血压水平情况显示:试验组患者血压水平恢复情况更好于对比组(P<0.05)。结论:为了改善患者的护理效果需要对其实施社区护理予以干预,其可以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及血压水平,临床效果较为显著。

  • 标签: 糖尿病 高血压 社区护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给予糖尿高血压患者社区护理干预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21年5月~2022年6月期间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就诊的高血压糖尿患者76例,使用随机法进行平均分组,各38例。基础组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满意程度及干预前后血糖控制水平。结果 护理前,两组血糖控制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试验组的护理满意度及血糖控制水平均显著优于基础组(P

  • 标签: 糖尿病 高血压 社区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说明糖尿高血压疾病患者采纳社区护理干预的效果及价值。方法:纳入研究对象共计80例,均选自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内在我社区进行治疗的糖尿高血压患者,运用单双数字分组方式,均分为两组,分别行常规护理(对照组)、社区护理干预(研究组),对比分析干预后两组患者相关数据差异。结果: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数据之间,均呈现差异明显,且研究组显示较高优势,体现P<0.05,表明统计学意义。结论:社区护理非常适合糖尿高血压患者临床应用,且体现较高可行性,有效性,建议推广。

  • 标签: 糖尿病高血压 社区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欧洲糖尿研究协会(EASD)第57届科学年会于2021年9月27日至10月1日以线上形式召开,本次大会公布了糖尿流行学、遗传与免疫学、糖尿并发症、肥胖、脂肪肝、心衰以及糖尿治疗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本文介绍此次会议涉及糖尿及代谢性疾病的相关学术进展和研究热点。

  • 标签: 糖尿病 代谢性疾病 治疗 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年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小RNA-210激动剂(agomiR-210)对糖尿肾脏(DKD)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36只5周龄雄性SD大鼠被分为正常对照(NC)组、agomiR-NC对照组、agomiR-210对照组、DKD模型组、DKD+agomiR-NC组和DKD+agomiR-210组,每组6只。采用高脂饮食联合腹腔注射链脲菌素(STZ)法构建糖尿大鼠模型,持续喂养12周后建立DKD大鼠模型。于持续喂养期的第2周至第4周给予DKD+agomiR-210组大鼠尾静脉注射agomiR-210(20 nmol/kg),每周2次。定期检测空腹血糖、24 h尿白蛋白(Alb)和尿微量白蛋白(MAU)水平。实验第12周末处死大鼠,留取肾脏组织。HE、PAS和Masson染色法评估肾组织病理学改变;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肾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和IL-6的mRNA和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胶原(Col-Ⅰ)、Ⅳ型胶原(Col-Ⅳ)和纤连蛋白(FN)的分布与表达;Western印迹和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中磷酸化(p)-Smad3和p-核因子κB p65(p-NF-κB p65)蛋白的表达。结果与DKD模型组比较,DKD+agomiR-210组大鼠肾组织病理学改变明显改善,血糖水平、糖原沉积和胶原蓄积均显著降低(均P<0.05),尿Alb与MAU排泄均明显减少(均P<0.01);肾组织TNF-α、IL-1β、IL-6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α-SMA、Col-Ⅰ、Col-Ⅳ、FN、p-Smad3和p-NF-κB p65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均P<0.01)。结论agomiR-210可减轻大鼠DKD肾脏病理改变和减少尿Alb、MAU排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Smad3和NF-κB活性有关。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大鼠 炎症 纤维化 miR-210 肾组织病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居民糖尿防治知识的知晓率以及与防治糖尿的关系。方法选取本社区具有正常认知能力的200例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糖尿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进行分析性及描述性研究。结果200例研究对象中糖尿知晓率良好的有35例,糖尿防治知识知晓率一般的有120例,糖尿防治知识知晓率较差的有45例;测试结果显示糖尿基础知识回答正确的有115例,并发症知识回答正确的有173例,有关药物治疗回答正确的有189例。结论社区居民有关糖尿知识的知晓率较差,社区应当广泛开展糖尿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全面提高居民糖尿的知晓率。

  • 标签: 知晓糖尿病 防治糖尿病 关键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糖尿糖尿患者根管治疗术后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第82届美国糖尿学会(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学术会议于2022年6月3日在美国新奥尔良正式召开。本次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内容涵盖了糖尿研究、预防和治疗方面的最新前沿进展,其中不乏有我国研究者的最新研究成果亮相。本篇会议纪要精选了大会的重要研究成果,包括大会奖项颁布、药物研究进展、并发症/合并症的管理、指南/共识更新、以及其他代谢性疾病进展,以期为我国糖尿的临床管理提供参考价值。

  • 标签: 糖尿病 并发症/合并症 代谢性疾病 研究进展 指南/共识 美国糖尿病学会
  • 简介:摘要巨噬细胞在不同环境的刺激下可分化为不同的表型,在糖尿肾脏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过程中发挥不同的作用。本文综述了参与巨噬细胞极化过程中的相关信号通路及其调节剂在糖尿肾脏病中的作用,以及干细胞靶向巨噬细胞极化在糖尿肾脏治疗中的最新研究进展。

  • 标签: 糖尿病肾脏病 巨噬细胞极化 表型 干细胞
  • 简介:目的检测口服木糖醇对实验性1型糖尿模型大鼠血糖及肾脏IGF-Ⅰ表达的影响。方法链脲佐菌素(STZ)一次性尾静脉注射造1型糖尿大鼠模型,将成模大鼠随机分为糖尿对照组(DC),糖尿5%、10%、20%木糖醇(Xy)喂养组(D+5%、10%、20%Xy),另外设置正常对照组(NC)。喂养中分别在饲料中添加不同比例的木糖醇,开始分组喂养前留取血糖结果,第8w末处死,处死前测量血糖。通过SABC免疫组织化学和定量分析方法观察各组大鼠肾脏IGF-Ⅰ表达的平均光密度(MOD)。结果血糖结果≥16.7mmol/L证实模型构建成功。差异性喂养8w后,各糖尿组(DM)血糖与NC组相比仍升高(P〈0.05),DC组血糖较0w升高(P〈0.05),而各D+Xy组8w较0w无明显变化。肾皮质/髓质IGF-Ⅰ表达的组间变化趋势一致:DC组较NC组IGF-Ⅰ表达量高;相比于DC组,随着饲料中添加木糖醇以及浓度的升高,IGF-Ⅰ表达量有逐渐降低趋势;皮质D+20%Xy组较DC组降低(P〈0.01)且已与NC组无差异,髓质三个D+Xy组的IGF-Ⅰ表达量介于NC组、DC组之间。糖尿大鼠在口服不同浓度木糖醇8w后血糖与肾脏IGF-Ⅰ的表达量高度相关,r皮质=0.981(P=0.019),r髓质=0.998(P=0.002)。当血糖t∈28~35mmol/L,皮质/髓质回归曲线方程可分别表示为y=186.036-705.932/t(R2=0.977,P=0.012),y=122.038+13.157lnt(R2=0.997,P=0.002)。结论口服一定剂量木糖醇可稳定血糖及抑制肾脏IGF-Ⅰ表达,具有一定保护肾脏的作用。

  • 标签: 木糖醇 IGF-Ⅰ 糖尿病 大鼠 肾脏 胰岛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定量评估糖尿(DM)肾脏铁负荷的价值。方法将32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DM组(n=20)和对照(NC)组(n=12)。经耳缘静脉注射5%四氧嘧啶溶液(100 ml/kg)建立DM模型,最终入组12只,NC组按同样方法注射同等剂量生理盐水。DM组和NC组经肌内注射60 mg/kg右旋糖酐铁。分别于注射铁剂后立即(0周)和饲养12周后行左肾MRI扫描,12周扫描结束后处死取左肾行HE、普鲁士蓝染色及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检查。以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量的铁含量结果为金标准,评价SWI定量评估肾脏铁含量的价值。在SWI相位图上沿肾皮质走行区手动绘制感兴趣区,将所测相位值换算成角弧度值。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两组的血糖值及在0周、12周的角弧度值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的铁含量差异;采用参数Wilcoxon符号秩检验分别比较DM组0周和12周、NC组0周和12周的角弧度值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研究角弧度值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结果的相关性。结果DM组血糖值[28.0(10.6)mmol/L]明显高于NC组[6.5(1.9)m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0,P<0.001)。0周时DM组[-0.04(-0.02)]和NC组[-0.02(0.06)]角弧度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105.50,P>0.05);12周时,DM组角弧度值[0.22(0.17)]高于NC组[0.17(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5.50,P<0.05)。DM组和NC组在12周的角弧度值均高于0周的角弧度值,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鲁士蓝染色提示铁主要沉积于肾皮质,DM组蓝染较NC组明显。DM组12周时SWI图像上肾皮质信号较0周明显减低,NC组稍减低。DM组和NC组铁含量分别为(171.39±20.13)、(116.21±28.90)mg/k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28,P<0.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角弧度值与铁含量呈正相关(r=0.67,P<0.001)。结论DM肾脏铁沉积较正常肾脏多。SWI作为一种无创的、简单方便的检查技术,有定量评估DM肾脏铁负荷的潜力。

  • 标签: 糖尿病 肾脏 磁共振成像
  • 简介:目的:观察蝉花菌丝对糖尿肾病(DN)大鼠肾小管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表达及肾小管损伤的影响,探讨蝉花菌丝延缓DN进展的作用机制。方法: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大鼠高血糖,糖尿所致肾损伤的大鼠模型(DN)与正常大鼠一起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蝉花组、DN组、DN+蝉花组,饲养24周。观察DN大鼠肾间质α-SMA、SIRT1表达及纤维化程度,检测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白蛋白、24h尿蛋白、尿白蛋白肌酐比(UACR)、肌酐清除率(Ccr)、肾脏指数。结果:DN大鼠肾小管SIRT1表达显著下降,α-SMA表达明显上调,肾小管纤维化加速,BUN、尿白蛋白、尿白蛋白排泄率、24h尿蛋白等均显著增加;蝉花菌丝治疗能显著提高DN大鼠肾小管SIRT1表达,延缓肾小管纤维化进程,降低BUN、尿白蛋白、尿蛋白及尿白蛋白肌酐比;蝉花菌丝对糖尿大鼠上述指标无显著影响。结论:蝉花菌丝可改善DN肾小管病理损伤、延缓DN进展,从而发挥肾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肾小管SIRT1表达有关。

  • 标签: 蝉花菌丝 糖尿病肾病 SIRT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