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足月儿高胆红素血症对肾功能的影响及其与胱抑素(CysC)、视黄结合蛋白(RBP)的关系。方法选取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10月至2019年11月108例高胆红素血症足月新生儿作为观察组,依照患儿血总胆红素水平分为轻、中、重度三组,另选取同时间40例健康非高胆红素血症足月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比较不同组别尿素氮(BUN)、肌酐(Cr)、尿酸(UA)、CysC、RBP水平差异,分析各指标与血总胆红素的关系。结果轻度、中度、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患儿BUN水平低于正常组(P<0.05);轻度、中度、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患儿Cr、UA水平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胆红素血症严重程度与血清BUN、Cr、UA水平无相关性(P>0.05);高胆红素血症重度组血清CysC与RBP水平高于正常组、轻度组、中度组(P<0.05),中度组高于正常组、轻度组(P<0.05),轻度组高于正常组(P<0.05);高胆红素血症严重程度与血清CysC及RBP水平呈正相关(r=0.331、0.375,均P<0.05)。结论高胆红素血症影响足月新生儿的肾功能,且高胆红素血症严重程度与血清CysC、RBP水平呈正相关。

  • 标签: 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 足月分娩 肾功能 胱抑素 视黄醇结合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在晚期难治性乳腺癌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以及分析其治疗安全性。方法随机选择自2015年3月—2017年4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90例晚期难治性乳腺癌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全部为三线化疗以上,对患者应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治疗,对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等发生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该次参与研究的患者治疗效果良好,但该次未出现完全缓解的患者,A组、B组、C组ORR分别为50%、61.33%、53.33%,B组与A组、C组比较均有统计意义(P<0.05);DCR分别为83.33%、90.00%、76.67%,B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安全性均较高,本次观察中,患者所发生的不良反应较少,且基本为1~2度;以恶心呕吐、乏力、肌肉关节痛等症状为主;较严重时所表现的不良发应主要以血液毒性为主。结论白蛋白结合型紫杉治疗晚期难治性乳腺癌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临床推广价值大。

  • 标签: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 晚期难治性乳腺癌 疗效及安全性
  • 简介:目的:探讨滋阴补肾法配合吸入皮质对哮喘模型豚鼠血清骨钙蛋白(osteocalcin,BGP)的影响.方法:除正常动物对照组外,5个给药组均以卵蛋白福氏不完全性佐剂腹腔注射致敏,卵蛋白生理盐水鼻腔注入激发,建立哮喘模型.从致敏的同一天开始,给药组必可酮喷雾给药,六味地黄丸灌胃给药,正常组和模型组灌服蒸馏水.3个月后,分别测各组豚鼠的血清骨钙蛋白.结果:单用必可酮组血清骨钙蛋白明显低于正常组和哮喘模型组,其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单用或合用六味地黄丸后血清骨钙蛋白明显升高,其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能升高血清骨钙蛋白的水平且有拮抗必可酮降低骨钙蛋白的作用.

  • 标签: 哮喘 血清骨钙蛋白 滋阴补肾法 实验研究 六味地黄丸 吸入皮质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视黄结合蛋白4(RBP4)水平与肥胖的相关性,探讨RBP4在儿童肥胖相关高脂血症中的作用。方法招募来自2004年入组北京儿童青少年代谢综合征队列(BCAMS)的1 875名6~18岁的超重肥胖儿童青少年。测定RBP4、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指标。脂代谢异常包含以下一项或以上:TC≥5.18 mmol/L;TG≥1.70 mmol/L;LDL-C≥3.37 mmol/L;HDL-C≤l.04 mmol/L。采用偏相关分析法分析RBP4水平与血脂等代谢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RBP4水平与高脂血症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人群中,超重肥胖儿童脂代谢异常的检出率为34.5%(647/1 875)。肥胖相关脂代谢异常的患儿血清RBP4水平显著升高[36.65(30.63,44.08)比33.24(28.42,39.98)μg/ml,P<0.01]。RBP4与体质指数(BMI)、TG、TC、LDL-C和HOMA-IR均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079、0.216、0.192、0.180、0.135,均P<0.01),与HDL-C无相关性(P>0.05)。相对RBP4水平处于最低四分位的超重肥胖儿童,RBP4处于最高四分位的儿童出现脂代谢异常[比值比(95%可信区间)为2.05(1.53~2.75),P<0.01]、高TG血症[比值比(95%可信区间)为3.22(2.10~4.95),P<0.01]、高TC血症[比值比(95%可信区间)为2.34(1.36~4.02),P<0.01]及高LDL-C[比值比(95%可信区间)为2.51(1.65~3.83),P<0.01]的风险明显增加。进一步校正BMI及HOMA-IR,RBP4与血脂异常仍具有相关性(均P<0.01)。结论RBP4水平增加与肥胖儿童血脂异常密切相关,有望成为血脂异常潜在的早期生物标志物和干预靶点。

  • 标签: 肥胖 高脂血症 儿童 视黄醇结合蛋白4
  • 简介:采用常规生物技术方法,比较分析和测定正常(体质量20~30g)和早熟(95~130g)雄性河蟹Eriocheirsinensis的副性腺蛋白和血淋巴中17β-雌二醇和睾酮浓度的差异。结果表明,正常雄性河蟹和早熟雄性河蟹的副性腺中蛋白质的种类无明显差异,但是,早熟雄性河蟹副性腺中分子量在66.4~97.2kDa的蛋白表达量明显少于正常雄性河蟹。早熟雄性河蟹血淋巴中睾酮和17β-雌二的浓度显著低于正常雄性河蟹。分子量在66.4~97.2kDa间的河蟹副性腺蛋白质、睾酮及17β-雌二含量低可能是雄性河蟹性早熟的重要原因之一。

  • 标签: 河蟹 性早熟 副性腺 血淋巴 SDS—PAGE凝胶电泳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白藜芦对胆管癌细胞QBC939增殖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MTT比色法检测白藜芦对胆管癌细胞QBC939增殖的影响;Westernblotting法检测白藜芦对p21和p27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白藜芦对胆管癌QBC939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P<0.05);白藜芦明显上调p21和p27蛋白的表达,并呈浓度依赖性(P<0.05)。结论白藜芦能明显抑制胆管癌QBC939细胞的增殖,其机制可能与调节p21和p27的表达,对细胞周期进行负向调节有关。

  • 标签: 白藜芦醇 胆管癌 增殖 p21 p27
  • 简介:摘要: 目的 评价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Sleep apnea syndrome,SAS)患者外周血视黄结合蛋白检测对SAS的诊断价值。 方法 将研究对象分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组、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组、睡眠低通气综合征组和正常对照组。各组采集空腹外周静脉血3ml,通过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ELISA法) 检测视黄结合蛋白浓度。 结果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组外周血视黄结合蛋白浓度明显高于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组、睡眠低通气综合征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根据试验结果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组ROC曲线下面积为0.881。 结论 外周血视黄结合蛋白是一种有诊断价值的评价SAS的血清学指标,尤其对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 标签: 视黄醇结合蛋白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ROC曲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治疗晚期难治性乳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对象为本院2019年2月-2021年1月诊治的晚期难治性乳腺癌患者,共46例,随机分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分别采用常规治疗和白蛋白结合型紫杉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及副作用发生情况,明确白蛋白结合型紫杉临床使用价值。结果:对两组治疗的缓解率比较,观察组为86.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5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晚期难治性乳腺癌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甘露联合白蛋白及呋塞米治疗脑外伤(脑出血)后脑水肿的疗效。方法 以50例脑外伤(脑出血)后脑水肿患者为对象,分为两组,参照组应用甘露联合呋塞米治疗,研究组添加白蛋白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

  • 标签: 甘露醇 白蛋白 呋塞米 脑外伤(脑出血)后脑水肿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肺鳞癌患者使用白蛋白紫杉联合卡铂和替雷利珠疗效。方法 依据随机排列表法将本院收治并筛选的2021年9月-2022年9月期间患者(n=20),分为常规组(卡铂和替雷利珠,n=10)与联合组(白蛋白紫杉联合卡铂和替雷利珠,n=10),观察两组疗效,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干预后联合组疗效优于常规组(P<0.05)。干预前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基本一致(P>0.05),干预后联合组指标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白蛋白紫杉联合卡铂和替雷利珠不仅可有效治疗肺鳞癌患者,还可以降低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且副作用少,应在临床大量推广。

  • 标签: 肺鳞癌 卡铂和替雷利珠 白蛋白紫杉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动脉栓药物可用药的新方法和新途径,逐步提升大脑整体动力功能的康复速度。方法选取入院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治疗组采用插管方式,抽取患者脑动脉血少量,100毫升至200毫升,加入肝素抗凝剂,注入适量的尿激酶,放置在40℃水温的浴箱内部,模拟人体的内部实际环境,使尿激酶可以在体外实现激活,完成线维酶原的溶解,转变为纤酶。选取50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式进行对比。结果当选用导管尖端到达实际理想部位的时候,注入纤酶血液,实现对病变位置的高浓度给药,药物滞留在血栓位置,血栓可以得到迅速的熔接。治疗组的治疗效果良好。结论脑血栓的药物介入治疗,可以有效的避免局部血栓的形成,对局部给药,加强药物的浓度,降低药物的计量量,逐步缩短治疗时间,提升治疗的靶向性,在临床治疗上具有广泛的治疗意义。本文将针对原始用药的治疗方法,对药物的体内反应过程进行分析,避免药物与血液之间出现反应,造成药物随血液远离病灶,药物无法到达病灶,血液出现回注现象,形成线维血,即线维酶。采用病灶局部给药的方式,提升局部药物的浓度,实现精准靶向血栓溶解,在临床用药上具有良好的反馈效果。

  • 标签: 自体血液 纤溶酶 脑动脉溶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静脉栓与动脉栓在临床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对比效果分析。方法选取100例患有急性脑梗死的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其中静脉栓组的患者50例,动脉栓组的患者50例,将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方式的治疗办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实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根据两组患者实际的治疗效果,准确的分析患者神经功能水平,判断脑梗死存在严重性的缺损问题,对比分析治疗前后是否存在明显的变化,实际指标是否有所降低,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价标准需要得到有效的差异对比分析,具有统计学标准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采用尿激酶治疗,在动脉栓治疗上相比静脉栓治疗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具有良好的推广性价值和应用效果。

  • 标签: 静脉溶栓 动脉溶栓 急性脑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院内栓与急诊栓的临床价值。方法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两组,根据患者发病状况分为急诊栓和院内栓,观察组40例发病严重,难以控制实施急诊栓,发病到接受栓治疗不超过2h。对照组20例患者入院后能控制予以院内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通过栓治疗,观察组冠脉再通率87.5%高于对照组的70.0%,心力衰竭发生率的5%低于对照组的15%(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需要在最短时间栓,避免病情恶化疗效确切,提高抢救成功率,值得推广和运用。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溶栓治疗 早期
  • 简介:【摘要】:奥美拉唑是一种胃黏膜保护剂,目前市面中常见剂型为奥美拉唑肠片、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胃型奥美拉唑仍旧处于开发阶段。文章主要针对肠型奥美拉唑、胃型奥美拉唑展开探讨。

  • 标签: 奥美拉唑 质子泵抑制剂 作用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白蛋白及球蛋白测定。方法对样本进行临床检测。结论白蛋白(Albumin,ALB)相对分子质量为66300,是人体内最重要的结合和转运蛋白,为正常人体血清中的主要蛋白质组分,占血浆中蛋白的40%~60%。半衰期l5~19d,白蛋白由肝实质细胞合成,通过肝静脉进入循环。合成的白蛋白从细胞内被分泌到细胞间质,再通过淋巴管重新被回输,每天的循环量约为蛋白质合成量的l0倍。

  • 标签: 白蛋白 球蛋白 测定
  • 简介: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兔脂肪细胞分泌组织因子(TF)和纤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的影响。方法取正常兔脂肪组织分离培养脂肪细胞,实验设对照组、ox-LDL干预组、阿托伐他汀干预组及联合干预组,除对照组外,其余3组分别以不同终浓度的ox-LDL和阿托伐他汀进行单独或联合干预,孵育24h。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TF和PAI-1蛋白含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脂肪细胞TF和PAI-1mRNA表达。结果ox-LDL使脂肪细胞分泌TF和PAI-1显著增加,TF和PAI-1mRNA表达升高,并呈剂量依赖性。阿托伐他汀呈浓度依赖性地抑制兔脂肪细胞TF和PAI-1mRNA表达及蛋白产生。联合干预组与ox-LDL组比较,阿托伐他汀使TF和PAI-1mRNA表达及蛋白分泌降低,但仍高于对照组。结论阿托伐他汀对ox-LDL诱导的兔脂肪细胞表达凝血和纤因子异常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 标签: 脂细胞 脂蛋白类 LDL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 阿托伐他汀
  • 简介:目的:构建一个牛dSl酪蛋白调控序列指导人溶菌酶(hLYZ)基因组序列的杂合基因座。方法:采用本实验室发明的连续3步缺口修复技术。将6个无痕连接的同源臂插入以pBR322为载体的骨架中,构成能进行3次连续基因抓捕的载体,利用Red同源重组系统介导的缺口修复技术,分别抓捕牛aSl酪蛋白3’端调控序列(9kb)、hLYZ基因座序列(5kb)、牛axSl酪蛋白5’端调控序列(20kb),使这3个基因片段自动无痕地连接在基因抓捕载体上,形成牛oLSl酪蛋白一hLYZ杂合基因座。结果:实验经过PCR扩增、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验证和序列测定,验证了hLYZ的基因组序列对牛仪S1酪蛋白编码基因组序列的精确置换。结论:这种修复技术为乳腺生物反应器高效表达大载体的制备提供了可行的思路及方法。

  • 标签: 牛αS1酪蛋白 人溶菌酶 杂合基因座 缺口修复技术
  • 简介:华东地区进口乙二出罐报价8650—8750元/吨,成交价8650元/吨;华东二乙二市场价格小幅回暖。江苏贸易商试探性报价多集中在出罐7150元/吨,市场明确报价不多,买家延续昨日心态,观望居多,成交情况暂时不甚明朗。

  • 标签: 二乙二醇 报价 华东地区 市场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