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索应用蛋白芯片技术检测肝癌患者血清磷脂酰肌蛋白聚糖3(glypican-3,GPC-3)的可行性。方法应用Nano-PlotterTM-压电式微量喷墨点阵制备系统制备GPC-3抗体蛋白芯片,用伯乐成像仪检测成像信号。结果应用蛋白芯片技术检测肝癌血清46份,健康人群血清18分。其中35份肝癌血清检测到GPC-3阳性表达信号,阴性对照及健康人群血清未检测到阳性信号。结论本研究成功地建立了检测肝癌患者血清GPC-3的蛋白芯片方法,可用于肝癌患者GPC-3的检测,是一种切实可行,经济、便捷、省时、有效的方法。

  • 标签: 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 蛋白芯片 肝细胞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白蛋白结合型紫杉在治疗晚期宫颈癌中的效果。方法选择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晚期宫颈癌患者,共计选择64名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采用不同治疗方式。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紫杉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采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进行治疗。经过一段时间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一段时间治疗,两组患者疾病情况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晚期宫颈癌患者,应当采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进行治疗,治疗效果较好,加速患者健康恢复。

  • 标签: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 宫颈癌 晚期 疗效
  • 简介:摘 要:近年来国内 1 , 4 丁二发展迅速,产能已超过 200 万吨,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整体开工率只有 50% 左右,随着新增产能的不断释放,行业竞争持续加剧,不少企业生产线成本倒挂被迫停产。优化产品结构,开发下游产品也成为行业每个企业的迫切需求。 1 , 4 丁烯二售价是丁二的两倍以上,丁炔二加氢生产丁烯二联产丁二是企业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企业竞争力抢占市场先机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1 , 4- 丁烯二;联产;效益     1 , 4- 丁二有很多的生产方法,但是真正投入工业化生产的方法只有有数的 5 、 6 种。德国 Reppe 开发了用乙炔和甲醛作为生产原料来生产;日本公司三菱化成开发了用丁二烯和醋酸来生产 1 , 4- 丁二;在美国用环氧丙烷来生产的烯丙醇法;还有英国和德国公司合作开发的用 C4 馏分作为原料的生产工艺,这种工艺的生产成本比较小,竞争力也较强。随着工艺技术的发展,产品的竞争愈加激烈。    从国内外行情来说, 1 , 4- 丁二的发展前景会很大,自 2001 年起,其生产的年均增长率大于 10% , [1] 然而每年的需求量却小于 10% ,这说明它的供求关系是供过于求。再来看我国,我国研究 1 , 4- 丁二生产技术是从六十年代开始的,利用的是 Reppe 的工艺方法,但是其产量却很低,只有每年 300 吨。到了八十年代,国家开始加快研究力度,建设了产量为每年 2000 吨的大型装置,但是仍不满足需求。直到九十年代引进了新技术 Davy-Mckee ,产量有了突飞猛进的提升,大约为每年 1.5 万吨。    我国的 1 , 4- 丁二主要消费在 PU 、 PBT 、 THF 、 BGL 等方面,在 2000 年 1 , 4- 丁二的消耗量约 4 万吨,其中, PU 占 15% , PBT 占 37% , GB 占 15% , THF 占 19% 。 2005 年 1 , 4- 丁二有 7 , 5 万吨的消耗量,并且这四种化合物的生产比例基本一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栓治疗后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8年10月8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4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栓前伴C反应蛋白和/或降钙素原增高患者归入观察组,40例静脉栓前C反应蛋白和/或降钙素原正常患者归入对照组。于患者入院后静脉栓后12h、24h、48h、72h测定患者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水平以及进行NIHSS评分。结果观察组静脉栓后血清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水平和NIHSS评分均较对照组更高;NIHSS评分与各时间段的PCT水平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水平均呈现正相关(r=0.767、0.589,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栓患者治疗后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的变化与患者的NIHSS评分密切相关,上述指标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起到判断依据。

  • 标签: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静脉溶栓 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变化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GPC-3和CK-19联合免疫组化检测对肝细胞肝癌诊断与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4年7月—2018年8月巴中市中心医院病理科收治的100例肝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实施GPC-3和CK-19联合免疫组化检测并分析结果。结果在实施GPC-3免疫组化检测处理后,患者肝细胞肝癌、肝内胆管细胞癌、肝细胞肝癌伴随肝内胆管细胞癌的阳性检测率分别为84.8%、17.4%、100.0%,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GPC-3和CK-19联合免疫组化检测对肝细胞肝癌诊断与鉴别诊断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肝细胞肝癌 磷脂酰肌醇蛋白多糖-3 细胞角蛋白-19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人血白蛋白、甘露、呋塞米联合应用治疗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68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有34例患者。对照组予以甘露+呋塞米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人血白蛋白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白蛋白(ALB)水平和颅内压水平,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颅内压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后颅内压降低更加显著,研究组患者治疗后AL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预后良好率为61.7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4.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血白蛋白、呋塞米与甘露联合治疗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值得进行临床的大力推广。

  • 标签: 重症颅脑损 人血白蛋白 甘露醇 呋塞米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 人血白蛋白、甘露、呋塞米联合应用治疗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 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2016 年 1 月 -2018 年 12 月收治的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 68 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 ,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 组,每组各有 34 例患者 。对照组予以甘露 +呋塞米治疗,研究 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人血白蛋白治疗,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白蛋白 (ALB)水平和颅内压水平,比较 两组患者 的预后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颅内压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后颅内压降低更加显著,研究组患者治疗后 ALB 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患者的预后良好率为 61.76%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44.1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人血白蛋白、呋塞米与甘露联合治疗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值得进行临床的大力推广 。

  • 标签: 重症颅脑损 人血白蛋白 甘露醇 呋塞米 临床效果
  • 简介:院外静脉栓治疗AMI方法 ,静脉栓治疗AMI简单,一院外诊断AMI需要快速、准确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简要列举了诺氟沙星胶囊出度实验所需的材料与仪器,从测定波长的选取、溶液稳定性测试、检测空心胶囊对测定的影响、曲线制备及出度的检查五个方面,论述了诺氟沙星胶囊出度实验方法与结果,并详细讨论了诺氟沙星胶囊出度实验,以期为诺氟沙星胶囊出度测定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 标签: 诺氟沙星胶囊 溶出度 实验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院内静脉栓、急诊院前静脉栓治疗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8年10月在我院接受静脉栓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50例,将50例患者分为院内组和急诊组,急诊组患者行急诊院前栓治疗,院内组行院内栓治疗。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栓处理,急诊组发病至栓间隔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院内组(P<0.05);院内组冠脉再通率(72.00%)显著低于急诊组(92.00%)、院内组病死率(20.00%)显著高于急诊组(4.00%),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给予急诊院前静脉栓治疗有利于保障其临床疗效、降低病死率。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院内溶栓 急诊院前溶栓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院内静脉栓、急诊院前静脉栓治疗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8年10月在我院接受静脉栓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50例,将50例患者分为院内组和急诊组,急诊组患者行急诊院前栓治疗,院内组行院内栓治疗。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栓处理,急诊组发病至栓间隔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院内组(P<0.05);院内组冠脉再通率(72.00%)显著低于急诊组(92.00%)、院内组病死率(20.00%)显著高于急诊组(4.00%),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给予急诊院前静脉栓治疗有利于保障其临床疗效、降低病死率。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院内溶栓 急诊院前溶栓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栓的围栓期开展临床护理干预的价值,以此为临床提供相关指导。方法采取抽签法将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我院5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参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5例,两组患者均进行静脉栓治疗,其中参照组给予围栓期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围栓期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参照组护理前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参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数据对比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4.00%)例低于参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6(24.00%)例,数据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栓期间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全面改善其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高其整体生活质量,其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也相对较低。

  • 标签: 围溶栓期 脑卒中 静脉溶栓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栓的围栓期开展临床护理干预的价值,以此为临床提供相关指导。方法:采取抽签法将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2月 我院50例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参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5例,两组患者均进行静脉栓治疗,其中参照组给予围栓期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围栓期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参照组护理前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护理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参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数据对比统计学意义存在 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 1( 4.00%)例低于参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 6( 24.00%)例,数据对比存在明显差异 P<0.05。结论: 针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栓期间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全面改善其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高其整体生活质量,其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也相对较低。

  • 标签: 围溶栓期 脑卒中 静脉溶栓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蛋白质是组成人体的重要物质,是生命活动的直接执行者,参与生命的所有过程,如遗传、发育、繁殖、物质和能量的代谢、应激、思维和记忆等。蛋白质能提高人体免疫力,但目前国民所接触到的仅是传统工艺生产出来的变性蛋白质,至于用高新技术创造发明出来的高活性蛋白质了解者则甚少。

  • 标签: 蛋白质 高活性 弱碱性
  • 简介:目的测定国产血竭胶囊的出度,国产血竭胶囊出度,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国产血竭胶囊的出度

  • 标签: 出度考察 溶出度 胶囊溶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土壤易盐试验的常见问题,并提出试验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以供借鉴。

  • 标签: 易溶盐 实验 问题分析
  • 简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不同厂家的三黄片的出度进行测定和比较,不同厂家三黄片的出度比较使用SPSS中的GeneralLinearModel分析不同时间点下不同厂家三黄片的出度数据,  实验结果表明5个不同厂家相互之间的出度有显著差异(Sig.<

  • 标签: 三黄体外 体外溶 出度考察
  • 简介:摘要针对河北石家庄良村热电有限公司两台330MW汽轮机,凝结水氧超标问题,进行针对性分析,发现了引起凝结水氧大的原因,制定出系统改造方案,项目实施后收到了良好效果。

  • 标签: 汽轮机 凝结水 溶氧 节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