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自体输血技术在血液保护中的相关应用及保护机制。方法根据患者意愿及患者身体状况分为自体输血组与异体输血组。自体输血组采用的是自体输血技术,主要包括回收式自体输血、储存式自体输血及稀释式自体输血,对于异体输血组则采用常规的异体输血方式。根据患者术后的各项生理数据及输血费用,判断两组患者的疗效,并对两种输血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自体输血患者的输血费用明显低于异体输血组,其他生理数据显示也基本优于异体输血组。因此自体输血能够在血液保护中起到积极作用,且具有较高性价比,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自体输血技术 血液保护 应用对象及范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体血回输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我院2006年~2012年使用美国Cell-Saver5自体血液回收机对150例骨科手术患者术中采取自体血回收,统计了不同的骨科手术回收量。结论与输异体血相比,自体血回输能避免疾病传播,降低免疫介导的溶血、发热及过敏反应的发生,无需验血和交叉配血,减少了异体血配型的各种环节,避免了输错血的可能,减少了异体血的输入,节约了血源,对术中大出血可做为首选。自体血回收技术操作简单,经济实用价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自体血回收 骨科手术 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异位妊娠腹腔内出血实行自体血液回输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对48例异位妊娠伴有腹腔内出血实行自体血液回输,共回输40800ml血液。观察输血时生命体征情况,术后第1天、第5天取静脉血复查血常规,分析手术前后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变化情况。结果48例患者无一例发生凝血功能障碍,无一例发生输血反应及切口感染,术后复查血常规Hb均在6s/L以上,无再输血。结论异位妊娠腹腔内出血实行自体血液回输是安全的、可行的。

  • 标签: 异位妊娠 自体血液回输
  • 简介:自体血液回输技术最大的优点是可以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无输血反应,无需验血,缓解血库压力,解决特殊血型患者输血的要求,尊重部分宗教人士的信仰。术中我们进行自体血液的采集、分离、清洗和回收;解冻血细胞的分离、清洗和回收,可以在短时间内应用到紧急患者急救治疗中,特别是在库存血短缺时患者的急救中应用效果更加显著。

  • 标签: 自体血液回输 患者 应用 护理 手术 血液回输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寻找延长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内瘘的方法。方法制定并认真执行患者自体内瘘术前、术后及长期使用的精心维护方案。结果312例自体内瘘患者,204例内瘘使用良好。结论医-护-患的共同努力可以大大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达到最佳的透析治疗效果。

  • 标签: 血液透析 自体内瘘 维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中自体血液回收技术在骨科手术中分两步骤连接回收管路的作用。方法对我院2012年4月始共筛选手术级别在三级以上且考虑术中可能出血较多骨科常规手术30例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80%的病例顺利完成了自体血液回收,生命体征平稳,无输血反应,无感染等并发症。平均每例患者自体血液回输(750±250)ml,共回收自体血液18200ml。结论术中自体血液回收再回输方便,安全,即解决了血源短缺问题,又可避免输入异体血而引起的输血反应和引发感染病的可能性,分两步走有利于避免出现术中出血不多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 标签: 自体血回输 两步骤连接 体会
  • 简介:目的:自体血液回收技术在脑外伤手术中的应用。方法:收集36例脑外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自体血液回收技术的应用及效果。结果:36例患者共回收42700ml血液,回收后3h内全部回输,未见输血不良反应。结论:脑外伤手术中自体血液回输安全、有效,并发症低。

  • 标签: 自体血液 回收技术 脑外伤手术 应用
  • 简介:目的:观察失血性休克患者自体血液回收中输注不同晶体溶液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以106例失血性休克急诊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将106例患者分为醋酸组和乳酸组,奇数入醋酸组,偶数入乳酸组,每组53例,在自体血液回收时醋酸组应用醋酸林格氏液,对照组应用乳酸林格氏液。监测所有患者术前、自体血回输后2、24h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毛细血管充盈时间(CFT),以及静脉血红细胞(RBC)、血红蛋白浓度(HGB)。观察2组患者术前失血量、术后回收血量及术中输血反应情况,比较2组患者术前和术后24h血乳酸水平、血小板计数(PLT)及肝功能(GTP)情况。结果:①106例急诊手术患者术中自体血均经血液回收机回收,回输后MAP比术前明显增高,HR比术前明显降低,CFT比术前明显缩短,而RBC、HGB与术前相比均有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②2组患者术前失血量、术后回收血量及术中输血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前血乳酸水平、PLT及GP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醋酸组血乳酸水平、GPT术后24h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乳酸组术后24h比术前明显升高(P〈0.01);醋酸组术后24h血小板计数明显升高(P〈0.01),与乳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体血回收中应用醋酸林格氏液可改善血液质量,防止血乳酸水平明显升高,同时对血小板和GTP也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标签: 失血性休克 自体血液回收 醋酸林格氏液 乳酸林格氏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术中自体血液回输在基层医院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9年1月至2023年5月收治116例急诊抢救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组各58例,对照组采取术中异体输血法,研究组采取术中自体血液回输法,比较两组的血常规、不良反应等观察指标。结果:术前两组的血常规指标差异不明显,P>0.05。研究组术前后的血常规指标水平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对照组术后的血常规指标低于术前,P<0.05。术后对照组的血常规指标低于研究组,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率(1.72%)低于对照组(12.07%),P<0.05。结论:术中自体血液回输法安全可靠,在基层医院的应用价值突出。

  • 标签: 急诊抢救手术 基层医院 自体血液回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中自体血液回收的应用及护理体会。方法对我院2007年7月至2011年2月应用自体血液回收的2463例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97%的病例顺利完成了自体血液回收,生命体征平稳,无输血反应,无感染等并发症。平均每例患者自体血液回收(585±250)ml,共回收自体血液1438000ml。结论术中自体血液回收再回输方便,安全,即解决了血源短缺问题,又可避免输入异体血而引起的输血反应和引发感染病的可能性。

  • 标签: 自体血回输 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体动静脉内瘘的护理措施。方法正确指导患者对新瘘的自我护理,评估、正确使用新瘘,做好拔针后的处理。结果结论通过科学的护理措施,延长了自体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寿命,提高患者透析质量。

  • 标签: 血液透析 自体动静脉内瘘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瘘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60例实施自体动静脉内瘘形成术的患者,分析其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前、术后、穿刺及并发症护理措施。结果对60例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进行护理,25例患者未见严重并发症,35例患者的痛苦程度明显降低。结论通过自体动静脉内瘘的护理,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及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提高医疗救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血液透析 自体动静脉内瘘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就自体血液回输在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本次入选人员均选自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行剖宫产术的产妇,术中出血应用自体血液回输。结果:患者术中接受自体血液回输后,其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及血小板计数水平呈良好趋势,输血后24h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术后恢复良好。结论:针对剖宫产术中出血产妇而言,自体血液回输的应用价值明显,安全性较高,值得进一步 推广。

  • 标签: 自体血液回输 剖宫产 术中出血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就自体血液回输在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本次入选人员均选自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行剖宫产术的产妇,术中出血应用自体血液回输。结果:患者术中接受自体血液回输后,其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及血小板计数水平呈良好趋势,输血后24h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术后恢复良好。结论:针对剖宫产术中出血产妇而言,自体血液回输的应用价值明显,安全性较高,值得进一步 推广。

  • 标签: 自体血液回输 剖宫产 术中出血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延长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寿命的意义。方法将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规律血液透析患者64人,作为临床观察对象,通过对内瘘不同时期的精心护理,大大提高了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寿命。结论对内瘘不同时期实施护理干预,对延长动静脉内瘘使用寿命,保证血液透析效果,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长患者寿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