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性免疫球蛋白轻链淀粉样变性(AL)初治患者的外周血免疫细胞表型特征及其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多参数免疫荧光分析技术,对36例AL初诊患者和28名健康供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表面抗原CD3、CD56、CD4、CD8、CD25、CD45RA、CD28、CD57及核内抗原FOXP3进行检测和比较。根据梅奥2012分期对AL患者进行分期,比较Ⅰ~Ⅱ、Ⅲ~Ⅳ期患者的免疫细胞表型差异。分析λ轻链型AL患者T细胞亚群比例与多项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AL患者的外周血T(CD3+CD56-)和NKT(CD3+CD56+)细胞比例,T细胞中的CD4+CD8-、CD4-CD8+、Treg(CD4+CD25+FOXP3+)细胞比例与健康供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L患者的CD4-CD8+细胞中,CD57+细胞的比例较健康供者显著降低(P<0.05),但CD45RA+和CD28+细胞的比例在AL和健康供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Ⅰ~Ⅱ期和Ⅲ~Ⅳ期AL患者T细胞及其亚群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λ轻链型AL患者中,外周血CD4-CD8+细胞的比例与24 h尿蛋白和血肌酐呈正相关(P<0.05),与eGFR呈负相关(P<0.05),与其他临床指标无显著相关性。与此相反,CD4+CD8-细胞的比例与eGFR呈正相关,而与24 h尿蛋白和血肌酐呈负相关(P<0.05)。结论AL患者外周血的T细胞亚群与健康供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CD8+ T细胞的比例与肾脏损伤程度呈正相关,提示CD8+ T细胞的比例在评估AL患者肾脏预后中具有一定的价值。

  • 标签: 系统性免疫球蛋白轻链淀粉样变性 免疫表型 多参数流式细胞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丙种球蛋白治疗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观察及相关指标。方法选择我院100例2017年2月-2018年5月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治疗,丙种球蛋白组则采取常规方法+丙种球蛋白治疗。比较两组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控制率;淋巴结缩小、咽峡炎消失、体温恢复正常和肝脾缩小的时间;治疗前后患儿白细胞计数水平、CK-MB监测值、ALT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毒副作用。结果丙种球蛋白组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控制率、淋巴结缩小、咽峡炎消失、体温恢复正常和肝脾缩小的时间、白细胞计数水平、CK-MB监测值、ALT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相比较对照组更好,P<0.05。丙种球蛋白组和对照组毒副作用相似,P>0.05。结论常规方法+丙种球蛋白治疗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效果好。

  • 标签: 丙种球蛋白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相关指标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晚期肿瘤患者在输注红细胞前后IgG、IgM、IgA及C3、C4含量的变化。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间我院肿瘤科收治的已确诊的晚期肿瘤患者50例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非肿瘤患者进行过输血的5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输血前、后血清IgG、IgM、IgA及C3、C4含量。结果 晚期肿瘤患者输血前的IgG、IgM、IgA水平与对照组的相比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红细胞输血 晚期肿瘤 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过表达多亮氨酸重复区免疫球蛋白蛋白1(LRIG1)通过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TLA-4)调控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影响神经胶质瘤细胞增殖、迁徙和侵袭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选取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8年9月至2020年6月手术治疗的103例患者的神经胶质瘤组织和癌旁组织为研究对象,癌旁组织为对照组。培养胶质瘤U251细胞,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T-qPCR)、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LRIG1、CTLA-4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利用Flag-LRIG1质粒构建LRIG1过表达细胞模型,命名为对照组和LRIG1组。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两组细胞增殖能力,细胞划痕及Transwell实验检测两组细胞迁徙和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PI3K、Akt蛋白表达水平。组间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胶质瘤组LRIG1表达水平(1.54±0.11)明显低于癌旁对照组LRIG1表达水平(2.11±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70,P<0.01)。胶质瘤组CTLA-4表达水平(3.82±0.09)明显高于癌旁对照组CTLA-4表达水平(0.51±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90,P<0.01)。Flag-LRIG1质粒转染后LRIG1组LRIG1蛋白表达水平(2.83±0.17)高于对照组LRIG1表达水平(1.41±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090,P<0.01)。LRIG1组细胞吸光度值(0.51±0.04)低于对照组细胞吸光度值(1.11±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550,P<0.01);划痕实验24 h LRIG1组细胞迁移面积[(9.52±0.12)% ]低于对照组细胞迁移面积[(12.05±0.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20,P<0.05);Transwell实验LRIG1组细胞迁移数量[(43.15±5.17)个]低于对照组细胞迁移数量[(70.13±6.13)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30,P<0.01)。LRIG1组CTLA-4蛋白表达水平(0.50±0.08)低于对照组CTLA-4蛋白表达水平(0.83±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50,P<0.05)。结论LRIG1通过下调CTLA-4表达来调控PI3K /AKT通路从而抑制脑质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 标签: 胶质瘤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
  • 简介:2003-01~2006-02我们用丙种球蛋白佐治老年重症肺炎,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收治老年重症肺炎患者63例,全部符合重症肺炎诊断标准^[1]。治疗组30例,年龄(70.2土6.8)岁,男28例,女2例,发热29例,肺部罗音29例,痰培养阳性12例,I型呼衰11例,Ⅱ型呼衰7例,存在一种基础疾病9例,二种8例,

  • 标签: 肺炎/药物疗法 丙种球蛋白类/治疗应用
  • 简介:人们早已认识到人和哺乳动物母体可将其抗体通过胎盘屏障传给胎儿,从而使子代获得对疾病一定程度的免疫力。尔后发现,母鸡也可将其产生的抗体通过产卵的方式垂直传给子代而储存于卵黄中,从而使子鸡获得一定的免疫力;而且,鸡卵黄中抗体的含量要比母鸡血清中的高。此后,对于鸡卵黄免疫球蛋白的研究不断得到发展。本文就国内外有关鸡卵黄免疫球蛋白的研究从下面几个方面作一综述。

  • 标签: 鸡卵黄免疫球蛋白 哺乳动物 血清抗体 多克隆抗体 鸡血清 单向免疫扩散
  • 简介:摘要:免疫球蛋白在儿科临床中具有重要的疗效作用。通过补充免疫球蛋白,可以增强儿童的免疫功能,提高抵抗力,减少感染发生率。此外,免疫球蛋白还能够调节免疫系统功能,对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也具有重要意义。免疫球蛋白的作用机制多样,包括抗体中和病原体、抑制炎症反应、调节免疫细胞活性等。未来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免疫球蛋白在儿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以及更深入地了解其作用机制。

  • 标签: 免疫球蛋白 儿科临床 治疗作用
  • 简介:摘要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是一类少见的惰性非霍奇金淋巴瘤,以免疫球蛋白M型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和淋巴浆细胞浸润为主要特征。多数患者治疗后仍不能达到完全缓解,所以也被认为是一种不可治愈的疾病。近年来,随着对WM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及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新型靶向药物的研发不断取得成果,为WM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靶点及方案,临床预后得到了显著改善。本文对WM的诊断与治疗进展进行相关综述。

  • 标签: 华氏巨球蛋白血症 BTK抑制剂 蛋白酶体抑制剂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肿瘤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检测,了解肿瘤患者血清IgG、IgA、IgM的含量。方法选择肿瘤患者175例,同时以健康对照组做对照分析,测定血清IgG、IgA、IgM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肝癌组血清IgG、IgA、IgM含量差异显著(P<0.05);结肠癌组血清IgG含量差异显著(P<0.05);卵巢癌组血清IgG、IgA含量差异显著(P<0.05);而IgM含量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肿瘤患者的体液免疫功能受到一定影响,但与免疫球蛋白含量不成正相关。

  • 标签: 肿瘤患者 免疫球蛋白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采用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对于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78例小儿重症肺炎患儿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综合治疗方式给予静滴头孢噻肟钠和纳洛酮,然后进行吸氧、纠正心力衰竭、纠正酸碱平衡和纠正电解质紊乱等;观察组在此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静滴200mg/kg的丙种球蛋白,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为92.30%,对照组为69.23%,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儿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肺炎临床疗效良好,可以借鉴使用。

  • 标签: 丙种球蛋白 小儿重症肺炎 纳洛酮
  • 简介:鱼粉是目前水产饲料中主要的传统动物蛋白源,高质量的鱼粉仍普遍应用于水产养殖业中的饲料中,特别是名特优鱼类和虾类。然而,在国际市场中,鱼粉是一种价格不稳定的商品,其价格在一年中的变动可能相当大,这种波动对水产养殖业的饲养成本有重大的影响。

  • 标签: 鱼粉 水产饲料 血球蛋白 饲养成本 虾类 鱼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麻疹肺炎患者采用丙种球蛋白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在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40例麻疹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20例。常规抗感染治疗用于对照组患者,丙种球蛋白治疗用于观察组患者,治疗周期为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1人无效,8例好转,12例治愈,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8例无效,5例好转,7例治愈,总有效率为27.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丙种球蛋白治疗麻疹肺炎临床疗效较好,值得推广。

  • 标签: 丙种球蛋白 麻疹肺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静脉用丙种球蛋白(IVIG)是从大量健康人混合血浆分离提出的免疫球蛋白G(IgG),近年来,由于提炼生产和血浆内感染因子监测与杀灭技术的提高,国产IVIG已达到国家血的制品监查质量标准,可供静脉注射,目前临床已应用IVIG治疗儿科多种疾病,疗效疗效良好,副作用少,在危重症的抢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静脉用丙种球蛋白 细胞因子 抗体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男性血清胎球蛋白A水平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106例年龄≥60岁的老年男性,采用酶联免疫(ELISA)试剂盒测定血清胎球蛋白A水平,分析其与年龄、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清钙、肾脏病膳食改良试验(MDRD)公式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以及血糖的相关性。结果:①血清胎球蛋白A与年龄、血清hs—CRP、BUN及Scr呈显著负相关;与血清钙以及eGFR呈显著正相关;在校正年龄、hs—CRP、eGFR及血清钙后,血清胎球蛋白A水平与空腹血糖(FBG)及餐后2h血糖(PBG)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2319,P=0.025;r:0.2525.P=0.016)。②PBG、eGFR和血清hs—CRP是血清胎球蛋白A的独立影响因素(p值分别为0.517、0.282和-0.371,以胎球蛋白A为因变量的多元回归方程为血清胎球蛋白A(g/L)=0.243—0.002x血清hs—CRP+0.001×eGFR+O.011×PBG。③高胎球蛋白A组(≥0.45g/L)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明显高于低胎球蛋白A组(〈0.45g/L)(52%比32%).且有统计学意义(Χ^2=4.003.P〈0.05)。结论:胎球蛋白A水平与老年男性的血清hs—CRP呈负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eGFR的下降而下降;胎球蛋白A与血糖水平呈正相关,高胎球蛋白A水平可能与老年男性患者代谢综合征的发生相关。

  • 标签: 胎球蛋白A 老年男性 高敏C反应蛋白 肾小球滤过率 代谢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在儿科临床治疗中应用免疫球蛋白的效果和价值。方法:选取 2019年 1月至 2020年 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重症肺炎患儿 100人平均分成两组。一组实验组,对患儿采取常规治疗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一组对照组,对患儿采取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与患儿家长对治疗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儿治疗的有效率为 94%,对照组患儿治疗的有效率为 80%,实验组患儿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实验组患儿家长对治疗的满意度为 96%,对照组患儿家长对治疗的满意度为 78%。实验组患儿家长对治疗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患儿在临床治疗中应用免疫球蛋白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提早患儿家长对治疗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免疫球蛋白 儿科治疗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小儿川崎病采用丙种球蛋白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川崎病患儿100例,均为佛山市顺德区妇幼保健院儿科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采用随机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为2组:阿司匹林常规治疗组(对照组,n=50)与加用丙种球蛋白治疗组(观察组,n=50)。比较2组治疗后血清ZgA、ZgG、IgM水平及淋巴结肿大消失时间、黏膜充血消失时间、退热时间。结果观察组血清IgA指标、IgG指标、IgM指标在治疗后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淋巴结肿大消失时间、黏膜充血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临床收治的小儿川崎病患儿,在阿司匹林常规治疗基础上,取丙种球蛋白加用,可显著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有效提高机体免疫力。

  • 标签: 丙种球蛋白 小儿川崎病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探讨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药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重症药疹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应用甲基强的松冲击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丙种球蛋白,观察比较两组起效时间、疗效、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总疗效达到3.33%,明显高于对照组总疗效56.67%,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发热消退时间、黏膜皮疹治愈时间、躯干四肢皮疹治愈时间、肝肾功能恢复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病种球蛋白治疗重症药疹,可提高治疗效果,缩短疗程,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丙种球蛋白 重症药疹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