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川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6年6月收治的川崎病小儿患者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给予患儿丙种球蛋白常规剂量治疗,观察组给予患儿丙种球蛋白大剂量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不良反应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18例,显效13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患儿18例,显效4例,有效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72.2%;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黏膜充血消退时间、淋巴结肿大消退时间、发热消退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和对照组患儿分别出现1例寒战,症状较轻,未经治疗自行消失,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川崎病疗效显著,缩短疗程,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丙种球蛋白 小儿 川崎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应用免疫球蛋白检验的临床研究 。 方法:随机选取 2018 年 10 月至 2019 年 10 月本院收治的 76 例乙型肝炎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常规组 38 例,观察组 3 8 例, 对所有参研人员实施免疫比浊法进行检测,测定对比免疫球蛋白 IgM 、 IgA 、 IgG 水平 。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免疫球蛋白 IgM 、 IgA 、 IgG 水平明显高于常规组( P< 0.05);治疗后,观察组 IgM 、 IgA 、 IgG 水平低于治疗前( P< 0.05)。 结论:通过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能够明确对乙型肝炎进行疾病分型,值得推广。

  • 标签: 乙型肝炎 免疫球蛋白 临床 检验
  • 简介:目的:探讨首次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无反应性川崎病(KD)的发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总结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KD患儿的临床资料,IVIG无反应性KD定义为首次IVIG治疗无效,36h后体温仍超过38.5℃,根据对首次大剂量IVIG有无反应分成IVIG敏感组和IVIG无反应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特点。结果:515例KD患儿纳入研究对象,其中IVIG敏感者476例,IVIG无反应者39例,发生率为7.57%(39/51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白细胞、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CRP)、血沉、ALT、白蛋白及IVIG用药方案是IVIG无反应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7.57%KD患儿对初次IVIG治疗无反应。血白细胞、血红蛋白、CRP、血沉、ALT、白蛋白及IVIG用药方案是IVIG无反应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川崎病 丙种球蛋白 静脉注射 无反应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预防早产儿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两组基础治疗相同,且不用其它免疫制剂及血浆治疗,治疗组生后48h内应用静脉丙种球蛋白400mg/kg,1次/周,连用2~3周。分别观察感染发生率、抗生素使用天数、体温稳定天数、病情稳定天数。结果治疗组感染发生率为8.0%,对照组为2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抗生素应用天数分别为(3.12±1.13)d、(5.23±1.53)d,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体温稳定天数及病情稳定天数均较对照组缩短,两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早产儿预防性应用静脉丙种球蛋白,可减少感染发生率,缩短抗生素应用天数、病情稳定天数,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丙种球蛋白 早产儿 感染
  • 简介:目的:为探讨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微粒抗体(TMAb)在桥本甲状腺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方法(RIA)对桥本甲状腺病30例,其他甲状腺病100例(患病组)及3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组)进行了血清TGAb、TMAb测定并作比较。结果:①TGAb、TMAb血清测定水平(%)桥本组(49.8±9.9、36.8±7.7);其他甲状腺病组(14.5±5.6、8.9±5.2)与正常组的(7.4±4.5、5.8±4.6)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②按TGAb>30%;TMAb>15%定为阳性,30例桥本甲状腺病患者TGAb阳性28例(93.3%);TMAb阳性29例(96.7%);二项阳性27例(90%)。100例其他甲状腺病患者。TGAb阳性1例(1%);TMAb阳性12例(12%),无两者同时阳性。正常组两项抗体均阴性。结论:血清TGAb、TMAb联合测定对鉴别桥本与其他甲状腺病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微粒抗体 桥本甲状腺病 诊断 放射免疫方法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球蛋白检验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入院收集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0例作为客观研究对象,设置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来院检查的健康人员设置为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好转患者16例,恶化患者14例,对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免疫球蛋白检测,分析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不同预后效果之后对好转组与恶化组患者对比免疫球蛋白检测效果。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IgA、IgM、Ig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免疫球蛋白 检验 临床意义
  • 简介:婴幼儿重症肺炎是儿科的一种常见病,病情重、进展快,是3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重要原因,常规抗感染治疗效果差。根据国内资料报道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静脉滴注后,能迅速提高患儿血液中的IgG水平,增强机体抗感染能力和免疫调节功能,使患儿病程和住院时间缩短。我科选择2003年6月至2006年5月住院患儿60例,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IVIG静脉滴注.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 静脉滴注治疗 疗效观察 婴儿重症肺炎 婴幼儿重症肺炎 抗感染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婴幼儿重症肺炎使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的治疗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1年4月在我科住院的重症肺炎患儿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仅予抗生素等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丙种球蛋白(IVIG),剂量每日400mg/kg,连用3天,记录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胸片、并发症恢复情况的改变。结果婴幼儿重症肺炎辅助应用IVIG者,临床症状改善、体征消失、胸片炎症吸收均较对照组快(P<0.05)。结论婴幼儿重症肺炎早期运用IVIG有助于改善病情,提高治愈率。

  • 标签: 肺炎 婴幼儿 丙种球蛋白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的临床检验价值。 方法: 此次研究 于医院内部选取 2018 年 10 月~ 2019 年 1 0 月收治的 90 例 乙型肝炎 患者 ,以及同期的 90 名体检健康人员 作为研究对象, 将其分别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 两组人员均接受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 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 ,并进一步分组对比疾病严重程度不同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 。结果: 实验组的 免疫球蛋白 G ( IgG )、 疫球蛋白 M ( IgM )以及免疫球蛋白 A ( IgA )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 P < 0.05 ); 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的

  • 标签:
  • 简介: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用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炎症性疾病的治疗,其作用机制包括对自身抗体的作用,抑制补体结舍。阻止膜攻击复合物形成,调节巨噬细胞Fc受体,抑制致病性细胞因子和其他免疫调节分子等。该药不反应反应较少,主要有皮肤过敏反应、无菌性脑膜炎、血浆黏度增加和血栓形成以及肾功能损害等。

  • 标签: 静脉用免疫球蛋白 作用机制 不良反应
  • 简介:本文用放射免疫法对37名肝病患者血清中β2-MG的古量进行了测定,井与对照组比较,认为测定血清中β2-MG古量,可以作为评价肝脏功能的辅助诊断指标。现将结果介绍如下。

  • 标签: 肝病 血清 Β2-微球蛋白 测定 放射免疫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免疫球蛋白在小儿重症肺炎上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入院的100例小儿重症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基本治疗方法,进行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治疗,对缺氧患者进行吸氧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额外的免疫球蛋白治疗,观察、记录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较好,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符合医学临床统计学标准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发热、咳嗽逐步消失,X光胸片显示炎症吸收较好,IgG观察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临床差异符合统计学研究标准。结论免疫球蛋白对小儿重症肺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小儿退热、啰音消失、0058射线显示的炎症逐步减退等效果,患儿的血清中IgG水平明显减少,因此在临床中使用免疫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免疫球蛋白 小儿 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免疫球蛋白水平的意义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乙型肝炎患者,对其血清免疫球蛋白进行检测,并将检测值与40例健康者对比。同时结合病情变化,对改善患者以及恶化患者的免疫功能水平水平进行检测。观察和比较各组检测值。结果慢性乙肝患者的IgG、IgA以及IgM水平相比健康者要高,差异明显,P<0.05;慢性重型乙肝患者的IgG、IgA以及IgM水平相比慢性乙肝患者更高,差异明显,P<0.05;改善患者的的IgG、IgA、IgM以及TBIL水平明显比恶化患者高,且PTA明显比恶化患者低,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免疫球蛋白进行检测,能够通过检测值大小对肝细胞的受损情况进行评估,在患者肝功能的评估上具有显著作用。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免疫球蛋白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免疫球蛋白G对于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在2019年1月到2020年12月以我院接受检查的糖尿病肾病患者70例以及健康体检者70例进行研究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免疫球蛋白G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免疫球蛋白G指标水平。结果:疾病组的免疫球蛋白G指标的平均结果明显高于健康组,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组,P<0.05;疾病组患者糖尿病病程5年内阳性率明显低于病程达到5年患者,阳性率数据差异较大,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免疫球蛋白G具备较高的应用价值,诊断结果本身具备较高的准确性,值得推广。

  • 标签: 免疫球蛋白G 糖尿病肾病 早期诊断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狂犬免疫球蛋白(HRIG)使用情况,为狂犬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1年无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狂犬病预防接种门诊的暴露人数、Ⅲ级暴露人数、Ⅲ级暴露人数中HRIG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1年无锡市CDC狂犬病预防接种门诊暴露人数15224人,Ⅲ级暴露5057人,狂犬免疫球蛋白接种率48.33%,且HRIG接种率与季节、年龄有一定的关系;在拒绝接种HRIG的人群中存在多处受伤、动物未接种疫苗、头面部受伤等比较危险的患者。结论来无锡市CDC狂犬病预防接种门诊Ⅲ级暴露患者中,有接近一半的应接种HRIG的患者拒绝接种HRIG,对于狂犬病防治工作非常不利,应该引起重视。

  • 标签: 狂犬病 狂犬病疫苗 Ⅲ级暴露 狂犬免疫球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乙型肝炎患者施以免疫球蛋白检验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 2014年 08月~ 2016年 09月收治的 32例乙型肝炎患者作为实验对象;依据所有乙型肝炎患者病情表现不同,分为 E1组(慢性轻中度乙型肝炎)以及 E2组(慢性重型乙型肝炎)。同阶段选择健康体检人员 15例作为实验 E3组(对照组);对三组研究对象均施以免疫球蛋白检验,最终回顾性分析免疫球蛋白检验结果。结果 :在 IgG水平、 IgM水平以及 IgA水平几方面, E2组高于 E1组以及 E3组非常明显( P<0.05); E1组高于 E3组极为明显( P<0.05)。结论:对于乙型肝炎患者施以免疫球蛋白检验,对于患者的病情程度表现可以加以判断,并且对于乙型肝炎疾病的预后可以进行对应性评估,最终对于乙型肝炎疾病确切治疗方案的研究奠定基础。

  • 标签: 免疫球蛋白 乙型肝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大剂量免疫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冲击治疗重症天疱疮的护理方法。方法36例重症天疱疮患者,采用大剂量免疫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并辅以精心的皮肤、黏膜和饮食调护理,保护性隔离,包括出院健康指导。观察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36例重症天疱疮均临床治愈,无护理并发症,住院日19~28天,平均住院日23天。结论大剂量免疫球蛋白联合冲击治疗重症天疱疮的护理关键是皮肤护理,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预防继发感染,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日。

  • 标签: 天疱疮 免疫球蛋白 糖皮质激素 免疫抑制剂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在肝衰竭诊断中的效果。 方法:我院将 2017年 7月至 2019年 7月收治 21例肝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 21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并且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后再次检测观察组的血清免疫球蛋白,对比治疗前两组研究人群的检查结果,以及观察组治疗前后的检查结果。 结果:观察组的 IgA、 IgG、 IgM均高于对照组,并且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 p值< 0.05)。 结论:肝衰竭诊断中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的效果显著,能够作为诊断肝衰竭的依据,并且可以作为治疗效果的评判标准,适合在临床进行展开。

  • 标签: 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 肝衰竭 诊断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乙型肝炎患者实施免疫球蛋白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择60例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组,60例同期健康人员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检验结局。结果:两组IgA、IgC、IgM等指标相比,研究组均较优(P<0.05)。结论:实施免疫球蛋白检验可以对乙型肝炎患者的病情进行准确判别,从而提高诊断准确率,具有显著临床效果。

  • 标签: 免疫球蛋白检验 乙型肝炎 诊断准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