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CD25单抗在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4年10月—2011年6月有18例白血病接受了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humanleukocyteantigen,HLA)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采用改良白消安与环磷酰胺方案。根据移植物宿主病(GVHD)预防方案分为CD25单抗组及胸腺细胞球蛋白(ATG)组,每组9例。CD25单抗组为环孢素A+短疗程甲氨蝶呤+吗替麦考酚酯+CD25单抗,ATG组为环孢素A+短疗程甲氨蝶呤+吗替麦考酚酯+ATG。观察两组造血重建情况、急慢性GVHD发生情况、药物不良反应、复发及无病生存情况。结果两组均获稳定的造血重建,重建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GVHD发生情况、复发及无病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TG组中有8例发生药物不良反应,CD25组未发生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在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中,以CD25单抗替代ATG预防GVHD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可作为预防GVHD的一种有效方案。

  • 标签: 造血干细胞移植 移植物抗宿主病 抗体 单克隆 抗胸腺细胞球蛋白 白血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淋巴浆细胞淋巴瘤/华氏巨球蛋白血症(1ymphoplasmalyticlymphoma/Waldenstrom’smacroglobulinemia,LPL/WM)是一种少见的血液系统肿瘤,约占所有血液系统肿瘤的2%,好发于老年人,男性居多。现报道1例LPL/WM的典型病例,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以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认识。

  • 标签: 华氏巨球蛋白血症 细胞淋巴瘤 文献复习 血液系统肿瘤 典型病例 LPL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免疫球蛋白的检验。方法对采集到的样本进行检验,从而为医生诊断提供可靠依据。结论免疫球蛋白(Ig)是具有抗体活性和(或)抗体样结构的一类球蛋白,它存在于机体的血液、体液、外分泌腺及某些细胞膜上,约占血浆蛋白总量的20%。它是机体免疫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又是机体进行自我调节的重要因素。

  • 标签: 免疫球蛋白 检验
  • 简介:目的:探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疗效及对患儿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治疗的70例重症肌无力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序号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给予甲泼尼龙联合丙种球蛋白,对照组仅给予甲泼尼龙,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免疫球蛋白和补体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3%明显优于对照组74.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症状明显缓解时间(6.55±1.35)d以及总住院天数(17.15±3.65)d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肌无力,可以明显改善患者肌无力症状,获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激素 丙种球蛋白 重症肌无力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临床面对重症肺炎患儿时,给予其实施丙种球蛋白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儿科近期内收治的110例重症肺炎患儿随机分为A、B两组,给予A、B两组患儿实施一般性的常规治疗,在此治疗基础上给予B组患儿增加实施丙种球蛋白的静脉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A、B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4.55%、94.5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在各项临床记录数据方面比较,B组患儿均显著优于A组患儿(P<0.05)。结论临床给予重症肺炎患儿实施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治疗是安全、可行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重症肺炎 丙种球蛋白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免疫细胞化学的方法通过胸腔积液诊断胸腺大B细胞淋巴瘤的特点。方法对一个胸腺大B细胞淋巴瘤胸腔积液的病例进行常规细胞学涂片,沉渣包埋,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胸腔积液涂片细胞丰富,见大量异型增生淋巴细胞。由单个散在或松散聚集的细胞组成。细胞大,单核、双核或多核,核浆比明显增高。核大,部分核异型,染色质深,颗粒状,免疫标记瘤细胞CD19,CD20,CD22,CD79,阳性。CD30弱阳性,IgM,ALK,CD10,CD5,P53阴性。结论通过胸腔积液诊断胸腺大B细胞淋巴瘤少见,细胞学诊断难度高,对免疫组化依赖程度高。

  • 标签: 胸腺大B细胞淋巴瘤 胸腔积液 免疫组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β2微球蛋白(β2-MG)在肺结核病中的诊断意义。方法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86例菌阳肺结核、86例菌阴肺结核病人血清β2-MG含量,并与84例健康人作比较,统计学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比较其组间差异。结果无论菌阳或菌阴肺结核,血清β2-MG较健康人组均明显升高,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β2-MG测定对肺结核诊断有较大参考意义,但与病变进展的相关性程度尚需进一步探讨。

  • 标签: 肺结核 &beta 2-MG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亢患者β2-微球蛋白检测情况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甲亢患者54例以及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间治疗前后各激素水平(FT3、FT4、TSH)及β2-微球蛋白含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β2-微球蛋白、FT3、FT4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下降(P<0.05),TSH则出现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不同方法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其血清β2-m、FT3、FT4、TSH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β2-微球蛋白与FT3、FT4、TSH水平以及疗效间存在一定对应关系,可成为甲亢患者诊断和病情评估的重要指标。

  • 标签: 甲状腺功能亢进 &beta 2-微球蛋白 甲状腺素 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静脉用人血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难治性肺炎疗效。方法将确诊为肺炎并经常规抗感染、止咳、化痰、雾化等综合治疗15d以上仍无效或病情反复、迁延不愈的5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继续采用相同的综合治疗方法,治疗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静脉滴注人血丙种球蛋白,剂量为400mg/(kg•d),治疗3d,比较两组间总有效率及住院天数。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提高,住院天数明显缩短(P<0.O1)。结论静脉用人血丙种球蛋白可明显提高难治性肺炎的临床疗效。

  • 标签: 人血丙种球蛋白 难治性肺炎 总有效率
  • 简介:目的观察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心脏型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G416S突变导致肥厚型心肌病的特点。方法在100例HCM患者中对心脏型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基因(MYBPC3)的所有外显子及其侧翼内含子序列进行基因扫描,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目的片段,双脱氧末段终止法测序。分析携带基因突变患者的表型特点。结果在一例患者中发现MYBPC3第8697G〉A基因突变,该突变位于外显子15,造成了心脏型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第416位的甘氯酸转变成丝氨酸(G416S),该位置位于保守区。患者65岁时出现活动后胸痛不适,无高危因素。结论心脏型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G416S错义突变能够导致HCM,携带该突变的患者表型轻、预后好。

  • 标签: 肥厚型心肌病 心脏型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 G416S错义突变 表型
  • 简介:目的:总结小儿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pneumoniae,MP)脑炎临床特点与诊断方法,探讨阿奇霉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儿童支原体脑炎的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以随机对比方法观察儿童支原体脑炎的临床资料,观察阿奇霉素单药治疗(对照组)与阿奇霉素联合丙种球蛋白(观察组)治疗儿童支原体脑炎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积极的治疗之后,无死亡病例。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94%(31/33),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2.73%(24/33),差异有统计学差异(字2=5.82,P〈0.05);观察组患儿的发热、抽搐、意识障碍、肢体活动、脑脊液检查等主要症状与体征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效果优于阿奇霉素单药治疗。

  • 标签: 儿童 支原体感染 脑炎 诊断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β2微球蛋白血清水平在临床上诊治肾脏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自2012年3月-2013年5月我院接诊的肾脏疾病患者70例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健康者70例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的血清β2微球蛋白进行对比分析,研究β2微球蛋白血清水平在诊治肾脏疾病的应用价值。结果两组生化检测分析比较,观察组的β2微球蛋白血清含量明显比对照组高(t=8.3709,P<0.05),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血尿素氮(t=0.6375,P>0.05)和血清肌酐(t=1.0463,P>0.05)含量稍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测定肾脏疾病患者的血清β2微球蛋白,对患者的临床诊治意义重大,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肾脏疾病 血清水平 &beta 2微球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内黄县人民医院院自2009年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各48例,两组均给予综合治疗,观察组加用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治疗周期均为6天,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痊愈31例,显效14例,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痊愈20例,显效16例,总有效率为75%。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观察组免疫学指标改善亦比对照组好(P<0.01)。两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丙种球蛋白 静脉滴注 毛细支气管炎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采用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提升小儿重症肺炎治疗效果与水平。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2012年间我院收治的220例小儿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两组患儿分为两组.一种对照组,一组为治疗组,每组各为110例,在治疗过程中,对照组采用抗生素、抗病毒、吸氧、纠正心力衰竭及维持酸碱平衡等常规治疗,而治疗组则需要对照组所采用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滴免疫球蛋白,采用静脉滴注,药物的用量控制在O.49•kg-1•d,需要连续服用3天,同时,在治疗过程,随时观察患儿的疗效以及各项体征和症状的改善情况,并且针对患儿治疗前后的各项体征值进行对照分析,如IgG、IgA、IgM等的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45%和94.55%,两组患儿之间存在差异统计学意义(x2=7.71,P<O.05),根据治疗结果以及病理学分析,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如住院时间缩短、心衰、退热、肺部哆音、咳嗽等症状明显改善,P<0.05,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而且在治疗过程中,经过对两组患儿的仔细观察发现,均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采用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治疗小儿重症肺炎,既安全又有效,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 标签: 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 治疗小儿重症肺炎 临床疗效
  • 简介:背景:老年人肌肉蛋白质代谢出现了负平衡状态,这被认为是老年人肌肉丢失和肌肉功能衰退的重要原因。近年来的许多研究都证实,阻训练和蛋白质补充可以有效地改善老年人肌肉蛋白质代谢的负平衡现象,并提高老年人肌肉质量,改善其肌肉功能。目的:综述老年人阻训练、蛋白质补充以及阻训练结合蛋白质补充对老年人肌肉蛋白质代谢和肌肉功能的影响,探讨改善老年人肌肉功能和抑制肌肉丢失的可行办法。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和PubMed数据库(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与肌肉蛋白质代谢、蛋白补充及阻训练对老年人肌肉蛋白质代谢影响的相关文献。检索词分别为“蛋白质代谢;肌细胞;肌肉丢失;阻训练;蛋白补充”和“muslcecell,resistancetraining,Sarcopenia,proteinmotablism”。结果与结论:在检索到的81篇文献中排除22篇不符合标准的文献,最终纳入59篇文献进行了分析、综述。结果表明,老年人肌肉蛋白质代谢的负平衡状态是导致老年肌肉丢失的直接原因。阻训练和给予富含亮氨酸的蛋白质补充能够有效增强老年人肌肉蛋白质合成代谢水平,并改善老年人肌肉功能。但老年人肌肉蛋白合成代谢对抗阻训练和蛋白补充的反应能力远低于年轻人。

  • 标签: 组织构建 组织构建综述 肌肉丢失 抗阻训练 肌纤维类型 肌肉蛋白代谢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小剂量静丙对难治性老年ITP患者的疗效。方法54例老年ITP患者随机分为A组(经典治疗组)、B组(小剂量静丙组)。分别于治疗后1、2、4、8、12、16、20、24月监测血小板计数、出血事件发生率、空腹血糖、收缩压变化幅度。结果单用小剂量静丙的患者其出血事件发生率与经典对照组并无明显差异。经典治疗组的优势亦仅仅体现在治疗初期,但治疗中后期血小板提升并不优于小剂量静丙组。结论小剂量静丙治疗老年难治性ITP可有效控制出血事件的发生率,且副作用小,花费小,患者易耐受,值得推广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