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腺细胞球蛋白应用在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中配合有效护理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 70 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为 2016 年 0 5 月至 2018 年 07 月, 均采用 胸腺细胞球蛋白 治疗, 按照抽签方法分为两组,即观察组给予 针对性护理 、对照组给予 常规护理 ,各 35 例,且对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浓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观察及评估。 结果:观察组血小板计数及血红蛋白浓度高于对照组 ,P < 0.05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 < 0.05 。 结论:于 胸腺细胞球蛋白 治疗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中配合 针对性 护理 干预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够在提高 血小板计数及血红蛋白浓度的同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

  • 标签: 抗人胸腺细胞球蛋白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护理
  • 简介:大鼠胸腺和脾脏细胞凋亡百分比,表2中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的胸腺和脾脏细胞的凋亡率,减少胸腺细胞凋亡[10]

  • 标签: 凋亡大鼠 功能影响 大鼠脾脏
  • 简介:T3除了增加V1肌球蛋白异构体,V3肌球蛋白异构体的表达使得心脏降低收缩耗能,V1肌球蛋白异构体和SERCA2泵数量增加导致甲亢时心脏ATP消耗明显增加

  • 标签: 心脏功能 肌球蛋白心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发性流产采用淋巴细胞主动免疫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80例(例数是否太多)2017年4月-2018年11月封闭抗体阴性的复发性流产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观察组则采取淋巴细胞主动免疫+丙种球蛋白治疗。比较两组成功妊娠率;住院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NK细胞水平、白介素-10水平、CD3+以及CD4+;流产概率。结果观察组成功妊娠率、住院的时间、NK细胞水平、白介素-10水平、CD3+以及CD4+相比较对照组更好,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流产概率相似,P>0.05。结论淋巴细胞主动免疫+丙种球蛋白治疗复发性流产效果好。

  • 标签: 复发性流产 淋巴细胞主动免疫 丙种球蛋白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thyroidnodule,TN)患者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hyroglobulinantibody,TgAb)与各类甲状腺癌(thyroidcancer,TC)患病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TN良恶性的确定依据术后甲状腺组织常规病理活检,血清TgAb的测定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2015年9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甲状腺外二科行手术的1257例TN患者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水平。使用回顾性分析,采用Pearsonχ^2检验等分析血清TgAb阳性者及阴性者,TN的良性率及恶性率之间的差异。结果纳入分析的1257例,TgAb阳性者196例,其中术后组织病理发现良性结节者94例,恶性结节者102例,良性率47.96%,恶性率52.04%;TgAb阴性者1061例,其中术后组织病理发现良性结节者654例,恶性结节者407例,良性率61.64%,恶性率38.36%。对于PTC组,χ^2=23.1019,P<0.01,OR=1.7218,OR的95%CI为(1.3829,2.3754);对于滤泡癌(follicularthyroidcarcinoma,FTC)组,连续校正的χ^2=0.2875,P>0.01;对于髓样癌(medullarythyroidcarcinoma,MTC)组,P样本观察值=0.0423,P=0.0489>0.01。结论在TN患者中,检出血清TgAb阳性者患PTC的可能性大于血清TgAb阴性者,其患滤泡癌及髓样癌的风险并未检测出大于血清TgAb阴性者。

  • 标签: 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甲状腺癌 风险
  • 简介:  目的研究当归对β-淀粉样蛋白引起的SH-SY5Y神经细胞中尼古丁受体亚单位在蛋白质水平降低、细胞损伤及脂质过氧化的拮抗作用,尼古丁受体α3亚单位蛋白质表达水平半定量结果10μMAβ25-35处理细胞后引起尼古丁受体α3亚单位蛋白质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尼古丁受体α7亚单位蛋白质表达水平半定量结果10μMAβ25-35处理细胞后引起尼古丁受体α7亚单位蛋白质表达水平明显降低

  • 标签: 作用研究 引起神经细胞 当归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丙种球蛋白治疗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观察及相关指标。方法选择我院100例2017年2月-2018年5月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治疗,丙种球蛋白组则采取常规方法+丙种球蛋白治疗。比较两组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控制率;淋巴结缩小、咽峡炎消失、体温恢复正常和肝脾缩小的时间;治疗前后患儿白细胞计数水平、CK-MB监测值、ALT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毒副作用。结果丙种球蛋白组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控制率、淋巴结缩小、咽峡炎消失、体温恢复正常和肝脾缩小的时间、白细胞计数水平、CK-MB监测值、ALT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相比较对照组更好,P<0.05。丙种球蛋白组和对照组毒副作用相似,P>0.05。结论常规方法+丙种球蛋白治疗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效果好。

  • 标签: 丙种球蛋白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相关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诊断乙肝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患者共计160例,其中对照组80名患者,所有患者肝功能均正常。研究组80例患者,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0名、重型乙型肝炎30例、肝衰竭患者20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免疫球蛋白(IgM、IgA、IgG)水平,从而判断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诊断乙肝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对照组患者免疫球蛋白水平显著低于研究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免疫球蛋白水平由低到高分别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肝衰竭患者。结论在诊断乙型肝炎患者中采取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可对病情情况进行有效判断从而确定治疗方法,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血清 免疫球蛋白 乙肝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儿手足口病免疫球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临床检验价值。方法选择手足口病患儿作为观察组,另同期选择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均实施免疫球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分析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受检人员lgA(0.41±0.03)g/L、lgG(8.32±1.32)g/L低于对照组、lgM(1.98±0.21)g/L高于对照组,差异表示为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受检人员超敏C反应蛋白相比较,观察组受检人员超敏C反应蛋白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手足口病应用免疫球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检验价值较高,值得研究。

  • 标签: 小儿手足口病 免疫球蛋白 超敏C反应蛋白 临床检验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免疫球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临床检验分析。方法选择从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50例小儿手足口病患者纳入研究工作(命名为研究组,50例),另同时间段来院作常规体检的50例健康小儿纳入研究工作(命名为对照组,50例);两组均接受免疫球蛋白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并比较分析两组结果。结果研究组小儿的IgM指标为(2.25±0.37)g/L,与对照组小儿的(0.61±0.15)g/L比较,有显著差异性(t=23.5970,P<0.05)。研究组小儿的IgA指标为(0.40±0.18)g/L,与对照组小儿的(1.65±0.40)g/L比较,有显著差异性(t=16.3706,P<0.05)。研究组小儿的IgG指标为(8.75±1.30)mg/mL,与对照组小儿的(14.90±2.70)mg/mL比较,有显著差异性(t=11.7895,P<0.05)。研究组小儿的Hs-CRP指标为(11.01±5.25)mg/L,与对照组小儿的(1.90±1.41)mg/L比较,有显著差异性(t=9.6270,P<0.05)。结论免疫球蛋白检测和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均可作为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诊断方法。

  • 标签: 小儿 手足口病 免疫球蛋白 超敏C反应蛋白 临床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儿手足口病免疫球蛋白和超敏 C反应蛋白的临床检验价值。方法:选择手足口病患儿作为观察组,另同期选择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均实施免疫球蛋白和超敏 C反应蛋白检测,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观察组受检人员 lgA( 0.41±0.03) g/L、 lgG( 8.32±1.32) g/L低于对照组、 lgM( 1.98±0.21) g/L高于对照组,差异表示为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受检人员超敏 C反应蛋白相比较,观察组受检人员超敏 C反应蛋白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小儿手足口病应用免疫球蛋白和超敏 C反应蛋白检验价值较高,值得研究。

  • 标签: 小儿手足口病 免疫球蛋白 超敏 C反应蛋白 临床检验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新生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4例新生儿肺炎患儿随机分成例数均等的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仅为78.7%,明显低于观察组(97.9%),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过程中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观察组为10.6%,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新生儿肺炎患儿给予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且并不显著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新生儿 肺炎 丙种球蛋白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性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从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我院接诊的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性肺炎患儿中抽取5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更昔洛韦组和丙种球蛋白组。给予更昔洛韦组(29例)更昔洛韦治疗,给予丙种球蛋白组(29例)丙种球蛋白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丙种球蛋白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1%,显著高于更昔洛韦组的68.97%(P<0.05);丙种球蛋白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34%,显著低于更昔洛韦组的34.48%(P<0.05)。结论相比更昔洛韦治疗,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性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更加显著。

  • 标签: 更昔洛韦 丙种球蛋白 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性肺炎 疗效和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手足口病免疫球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临床检验结果,指导临床诊疗。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50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实验组,同期选取5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透射比浊法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相比对照组,实验组患儿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IgM水平升高,同时免疫球蛋白IgA、IgG均降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免疫球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可作为手足口病患儿的治疗依据,临床诊断价值高。

  • 标签: 小儿手足口病 免疫球蛋白 超敏C反应蛋白
  • 简介:患者女,75岁。因“发现左颈前肿块1年余”于2017年12月18日入院。1年多前患者无意间发现左颈前一无痛性肿块,无吞咽困难、进食疼痛、颈部闷胀感,无多饮易饥、情绪激动、渐进性消瘦及乏力等自觉症状。1年来肿块稍有增大,遂到浙江省东阳市人民医院诊治,拟“甲状腺结节”收住入院。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伴胸腺样分化的梭形细胞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丙种球蛋白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于川崎病(KD)患儿治疗的效果。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6例KD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n=33)和对照组(n=33)。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丙种球蛋白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和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结果实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儿体温恢复时间、黏膜充血消退时间、淋巴结炎消退时间及手足肿胀消退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种球蛋白与阿司匹林联合有利于提高KD患儿治疗效果,加速患儿康复。

  • 标签: 丙种球蛋白 阿司匹林 川崎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球蛋白检验的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 2017年 11月至 2018年 11月)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23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 23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查两组研究群体的免疫球蛋白,并将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 结果:观察组的 IgG、 IgM、 IgA均高于对照组,并且治疗后低于治疗前( p值< 0.05)。 结论:免疫球蛋白检验在诊断慢性乙型肝炎中效果显著,通过指标的变化不仅能够检测患者是否患有慢性乙型肝炎,而且还可以评判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免疫球蛋白检验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