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9 个结果
  • 简介:美感经验是现代美学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至康德,关于美感经验形成了一种极具影响力的观念,即美感经验是一种无利害的愉快经验。康德美学思想在一定程度上调和了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所坚持的两种极端,但从根本上看,康德仍然没有走出理性主义的窠臼,为了弥补理性主义本身的不足,康德承认了客体是可以脱离先验的一种存在,并且吸收了经验主义的某些因素,使得客体成为独立于人的并且能为人所经验的存在物。

  • 标签: 美感经验 康德 历史性 马克思 理性主义 经验主义
  • 简介:十六年前,我在评论郭志刚先生的《孙犁传》时曾写道:“没有惊心动魄的斗争,没有曲折离奇的故事,娓娓道朱,清如泉,淡如菊,终卷却感味无穷,浓似醪——这是我读完郭志刚、章无忌先生所著《孙犁传》的感受。”(《文艺报》1992.8.29)近日,

  • 标签: 效果历史 视域融合 林海音 评传 《文艺报》 孙犁
  • 简介:作为左翼文艺最为重要的精神遗产之一,“延安文艺”不仅在中国现当代文艺史上,而且在世界现当代文艺史上也据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所蕴含的文化、思想、艺术能量,更是巨大,不仅屡遭“告别”而不死,而且,愈是经历时光的淘洗,愈是焕发出璀璨的光彩,因而,解读“延安文艺”,可以从多种角度切人,写出多样理论文章。但就笔者有限的阅读来看,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却经常集中在几篇经典文献上,比如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和《新民主主义论》等。

  • 标签: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当代价值 历史视野 解读 《新民主主义论》 精神遗产
  • 简介: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初中历史的教育模式也在不断改良和优化,在深入分析初中历史教学现状与学生学习需求的基础上,利用情境教学法提高历史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显得迫切而实用,优化教学的模式,提高教学的效率。通过情境教学法的融入,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起到了良好的辅助作用,能够使学生更深刻的记忆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创新意识,提高学习效率。

  • 标签: 情境教学法 初中历史 课堂教学 创新
  • 简介: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现代文学是由“西方”催生的,创作实践和批评理论都离不开‘西万’这个意旨丰富的概念。在研究中国现代文学时,西方理论甚至一度成为唯一切实有效的分析工具。随着东亚系在西方学院中的日益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年轻学者投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他们的研究成果在海外汉学中已经成为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一部分。

  • 标签: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中国经验 中西方 历史建构 性别 批评理论
  • 简介:大约是在1984年冬,还在鲁北小城工作的我,偶然得到了一套丹麦文学史家勃兰兑斯所著的《十九世纪文学主流》,在那些寒冷而常有大雪封门的记忆的冬夜,这部书给我带来了久违的兴奋和激动。我从未想到,世界上居然还有如此让人喜悦的学术著述,有如同文学作品一样带给人生命感奋和精神愉悦的文学史叙事。它所描述的青年德意志的文学群像,法国浪漫派激荡人心的文学故事,巴尔扎克式充满挫折又从未退缩过的传奇人生,

  • 标签: 文学思潮 个人记忆 中国当代 历史遗产 自序 修订
  • 简介:一就徐刚近年来发表的一系列文章来看,他的学术兴趣和关注点十分广泛,举凡电影和文学的评论研究均有涉及。纯文学之外,对于诸如科幻小说、青春文学、官场写作与武侠传奇等等类型文学也都有论述。总体上看,他的文章给人最为深刻的印象莫过于“繁复”二字。说其“繁复”,一方面,是因为他的文章常常不免反复而兼重复,他会围绕一个核心理论问题前后左右、“不厌其烦”地加以辨析和梳理,直到让你不得不心悦诚服地“接”下他的观点为止。另一方面,这也是他的学术表达上的迂回战术。在看似漫不经心的文字表达背后,是他朝向某个中心议题的不同方面的同时出击。

  • 标签: 文学批评 徐刚 文本化 对话 历史 评论研究
  • 简介:地缘空间于自然和文化资源上的分布不均,直接为政治干预创设了前提,并由此使其再也无法以一种天然的固有面目现身。不同的地缘空间可能预示的是不同的利益与权力,甚至是“不同”本身,在虚弱的他者眼里有时也会成为某种威胁,进而唤起其出于自卫的攻击本能。原初的地缘面貌包括其中的文化形式由于人这种“政治动物”(亚里士多德语)的存在,总是不断遭罹着后者欲望的修正。正如大卫·哈维所言:“但是地理差异远远大于纯历史地理的遗产。它们总是不断地被当前发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态过程所再生、维持、破坏及重构。”可以说,城市空间的构筑正是人类之于天然地理历史遗产最为积极且自觉的改造;作为一个政治事件,

  • 标签: 地缘政治 历史地理 中国当代文学 身份危机 农民 视域
  • 简介:1998年10月9日下午2∶00北京新世纪饭店三层北京电影制片厂新片《荆轲刺秦王》记者招待会正在进行,陈凯歌、巩俐、李雪健、王志文、孙周、赵季平等人并排坐在台上,接受连珠炮式的提问。记者:昨天看过《荆》,听到一些观众反映,并不十分说好,有不少批评,另...

  • 标签: 陈凯歌 《荆轲刺秦王》 影片 新闻界 吕不韦 日本电影
  • 简介:<正>60年前,和平之神再次降临欧洲大陆。灾难结束的日子,值得全人类永远铭记。那场刚刚结束的战争使60多个国家和地区卷入血腥,尽管发起战争的狂人自饮了失败的毒酒,但那5000多万无辜的灵魂已不能复生。今天,人们用隆重的仪式纪念正义对邪恶的战胜,然而——纪念,决不仅仅是再一次温习60年前胜利的欢欣,而是为了记住教训,永远不要战争!

  • 标签: 劫后重生 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 回顾专题
  • 简介:1985年刊发在《人民文学》上的小说《你别无选择》,被时任《人民文学》杂志主编的王蒙称为'横空出世'的作品,小说的刊发也标志着'新时期'文学中真正具有现代意识的'自我'的出场。当时诸多新潮批评家(如李劼、吴亮)也多着力于此,试图通过自身对'现代'知识的理解与想象,赋予作品以'现代主义'的意义,将之建构为八十年代文学真正'走向世界'的开端。但是刘索拉这一个'自我'的诞生。

  • 标签: 刘索拉 《你别无选择》
  • 简介:尽管莫言常常强调自己对当下现实有一种很强的“参与的态度”,但正如许多针对50后作家的批评,他们在不断强有力地重述中国当代史时,对当下现实的介入也表现得越来越孱弱无力。莫言1976年当兵离开农村,1984年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开始他的文坛生涯,1995年妻女随军迁往北京。研究者大都注意到类似“离乡进城”经历对作家书写农村与底层世界造成的隔膜感,但仅仅着眼于城乡二元格局,

  • 标签: 《生死疲劳》 莫言 “历史” 有效期 解放军艺术学院 创作
  • 简介:<正>在媒体评论的一般理解中,'戏说'主要是指创作者缺乏对民族历史与文化的尊重、敬畏态度,为一己创作意图以'游戏'、'戏谑'的方式随意草率地处理史料,从而导致文本既在内容方面背离史料记载,颠覆了历史真实不可违背的'事实正义原则',又在审美风格方

  • 标签: 审美形态 历史题材 历史真实 《还珠格格》 普通受众 审美风格
  • 简介:1950年代初,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时代巨变的热情激发了人们对于刚刚过去的革命战争年代严酷斗争的无限追忆与想象。同时,政权稳定之后执政党对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蓝图的绘制,也唤起了中国文坛空前的对于那个已经逝去的“燃烧岁月”的叙述激情,其所形成的最为惹眼的文学潮流便是“革命历史小说”的涌现。所谓“革命历史小说”,特指1949--1966年间作为引领小说主潮的一批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为叙事对象的作品,

  • 标签: 革命历史小说 革命叙事 民间资源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中国共产党领导 解读
  • 简介:如果从创作手法仁划分,文学作品可以分为虚构文本和非虚构文本两大文类。我们通常所说的“报告文学”基本上等同于广义的报告文学范畴,应当属于非虚构文本。

  • 标签: 中国报告文学 综述 反思 历史 虚构文本 创作手法
  • 简介:  编者按  以下两篇序言"穿越历史的窄门"和"一座城池的锦绣河山与漆光异彩",是《成都魂书系》中的两本:《窄门--宽巷子·窄巷子:古蜀成都的两根脐带》、《纹道--蜀锦·蜀绣·漆艺:流光溢彩的国家技艺》之序.九天开出一成都,自古诗人例到蜀.历朝历代文人墨客对成都有着太多的偏爱,留下了大量的宝贵史料.《成都魂书系》旨在植根于成都本土人文地理,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将那些关乎成都精神的所有玑珠串起来,一并呈现给广大读者.此书系由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

  • 标签: 历史窄门 古蜀成根 宽巷子
  • 简介:在中国文学史上,关于“文艺大众化”问题的讨论曾有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发端于1902年梁启超倡导的“新民说”和“小说界革命”,到1927年底“革命文学”大众化论争为止。第二个阶段从1927年开始到1937年,针对革命文学的创作方法、对象和途径等问题展开了争论。第三个阶段从1938年开始,文学大众化转向救亡文学,开始关注文学的民族性和民族形式等问题。

  • 标签: 文艺大众化 历史性超越 延安文艺 革命性 “革命文学” 中国文学史
  • 简介:一切如昨。从洛杉矶开车沿着起伏的15号公路往北再往北,就可看到横亘在加州和内华达州之间的那一大片沙漠。不过,这只是美国人眼中的"沙漠",而非我这个中国人想象中的由沙粒堆积而成的连绵的沙丘所形成的真正的沙漠。在这片由碎石块和沙土所延展开来的沙漠上面不仅有丛生的沙棘

  • 标签: 世界历史 之城欲望 历史扁平化
  • 简介:由于受文化和历史传统的影响,历史剧一直是电视剧这一艺术形式出现以后的一个重要类型。20世纪90年代初,伴随中国市场经济逐步建立的同时,裹挟着商业大潮的滚滚而来、消费文化的汹涌澎湃,新的社会文化语境也春潮萌动,渐次兴起,深刻刺激着电视历史剧的创新与发展。先是港剧《戏说乾隆》(1992)的引进,一阵“戏说”风潮掠过千家万户荧屏。在刷新收视率的同时,也带来了历史剧创作的持续升温。此后,《雍正王朝》(1999)、《大明宫词》(2000)、《一代廉吏于成龙》(2000)、《康熙王朝》(2002)、《天下粮仓》(2002)、

  • 标签: 中国市场经济 电视历史剧 20世纪90年代以来 20世纪90年代初 《一代廉吏于成龙》 社会文化语境
  • 简介:诚如习近平同志在文艺座谈会讲话中所说:“为什么要高度重视文艺和文艺工作?这个问题,首先要放在我国和世界发展大势中来审视……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而实现这个目标,必须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文艺和文艺工作者的重要作用。”①要想充分理解习近平文艺座谈会讲话的意义及其深刻内涵,同样也必须放在“我国和世界发展大势中来”考察。

  • 标签: 文艺工作者 座谈会 习近平 中国文学 21世纪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