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前临床联合用药治疗高血压病已成为趋势。作者根据国内外文献记载及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54医院心血管病内科住院患者用药情况,观察常用的抗高血压药物——血管紧张转换酶抑制剂在治疗高血压过程中与四类药物在联合用药时可能产生的相互作用,旨在探讨其联合用药的利弊,为临床安全、有效用药提供参考。

  • 标签: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 药物疗法 联合 药物相互作用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非结构蛋白1(nonstructural protein 1,NSP1)对I型干扰(type I interferon,IFN-I)应答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为研究SARS-CoV-2的NSP1对I型IFN产生的影响,构建NSP1表达质粒,并通过免疫荧光检测其蛋白表达能力。通过双荧光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NSP1对IFN-β启动子激活的作用。构建NSP1突变体M1(K163AH164A)和M2(△161-180),验证突变位点对IFN-β启动子激活的影响。结果NSP1显著抑制维甲酸诱导基因蛋白I、黑色素瘤分化相关蛋白5、线粒体抗病毒信号蛋白、TANK结合激酶1、干扰调节因子3、干扰调节因子7诱导的下游IFN-β启动子的激活,并对I型IFN通路的各关键分子的蛋白表达具有抑制作用,NSP1 C端的KH基序是其发挥抑制作用的关键位点。结论SARS-CoV-2 NSP1能够拮抗宿主I型干扰免疫应答,实现病毒的天然免疫逃逸。

  • 标签: SARS-CoV-2 NSP1 I型干扰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胸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近期疗效,探索其局部注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我科收治的6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先进行胸腔穿刺置管闭式引流胸水,然后采用顺铂100mg进行腔内化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45mg)联合顺铂100mg进行胸腔灌注。结果观察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76.67%,对照组仅的36.67%(P<0.05),两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方面两组患者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重组人民血管内皮抑制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且安全性好。

  • 标签: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恶性胸腔积液 腔内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冠心病临床治疗过程中血管紧张转化酶抑制剂的效果。方法:对2022年4月~2023年4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冠心病患者24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各120例。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性的治疗,给予实验组的患者行血管紧张转化酶抑制剂的形式展开临床治疗,并对这两组患者的冠心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脑钠肽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从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总体有效率来看,实验组为98.34%,对照组是83.32%,实验组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者在接受临床治疗之前,对照组患者和实验组患者在脑钠肽的水平对比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在接受临床治疗之后,实验组的患者脑钠肽水平为(166.56±4.02)pg/ml,对照组的患者脑钠肽水平为(200.55±5.66)pg/ml,经过对比分析,实验组患者在接受了临床治疗之后,脑钠肽水平实验组患者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水平,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管紧张转化酶抑制剂能够明显提升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脑钠肽整体水平,可以在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上展开全面性的宣传推广。

  • 标签: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冠心病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研究α-干扰和环氧合酶(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Celecoxib)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采用MTT比色法观察不同浓度的塞来昔布和α-干扰处理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荧光显微镜检测细胞凋亡。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能抑制人肝癌SMMC-7721细胞的增殖,两种药物高浓度联合作用48h后,对肝癌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可达92.44%±0.98%。α-干扰和塞来昔布对肝癌细胞的增殖抑制具有协同作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到细胞皱缩、核质浓缩、核碎裂以及凋亡小体形成等凋亡形态学改变。结论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和α-干扰对人肝细胞癌SMMC-7721细胞的增殖有协同抑制作用,同时能诱导其凋亡,并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这提示α-干扰和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对HCC的预防和治疗可能有积极意义。

  • 标签: 肝细胞 干扰素仅 环氧合酶-2抑制剂 SMMC-7721细胞 细胞凋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管紧张转化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治疗老年缺血性心肌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老年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共12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59例)和观察组(61例),分别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和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血压指标、脑钠肽(BNP)、6 min步行测试(6MWT)、超声心动图指标、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后血脂指标和血压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治疗后以上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观察组BNP、6MWT水平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均显著优于对照组[(103.50 ± 23.95)ng/L比(175.20 ± 37.24)ng/L、(493.47 ± 92.54)m比(411.42 ± 61.09)m、(44.95 ± 5.89)%比(41.54 ± 4.21)%、(149.59 ± 33.26)mm比(143.24 ± 34.25)mm],观察组肱动脉FM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15.14 ± 2.52)%比(9.25 ± 1.12)%],同时观察组CIM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1.01 ± 0.28)mm比(1.32 ± 0.25)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RNI治疗老年缺血性心肌病可有效改善心脏功能,提高运动耐力,增强血管扩张功能,且并未加重药物不良反应。

  • 标签: 心肌疾病 老年 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治疗结果 安全性
  • 简介:目的:研究放射线及槲皮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侵袭性变化的影响,并初步探讨VEGF、MMP-9表达对其影响。方法: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槲皮对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的影响;Transwell体外侵袭实验分别观察放射线及不同浓度槲皮作用后24h细胞的侵袭能力的改变。Westernblot法检测不同浓度槲皮、放射线单独及联合应用后Hela细胞中VEGF、MMP-9蛋白的表达。结果:槲皮对Hela细胞具有增殖抑制作用,并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P﹤0.05),24小时的IC50值约为120μmol/L。与空白组比较,X线照射24h后细胞侵袭能力增加(P﹤0.01),槲皮对HeLa细胞的侵袭能力具有抑制作用(P﹤0.01),槲皮与X线共同处理细胞后,仍具有明显的抑制侵袭能力(P﹤0.01),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线单独作用后VEGF、MMP-9蛋白表达在一定时间内有增加的趋势(P﹥0.05),槲皮、以及联合X线组VEGF、MMP-9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X线照射后宫颈癌Hela癌细胞侵袭潜能短暂增强;槲皮抑制X线照射后宫颈癌细胞的侵袭能力。机制可能与槲皮能下调VEGF、MMP-9的表达有关。

  • 标签: 宫颈癌 HELA细胞 放疗 侵袭性 MMP-9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左旋甲状腺抑制疗法对甲状腺结节良性疾病的应用及效果。 方法:研究数据选择 2015 年 4 月至 2016 年 4 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 的甲状腺结节良性疾病患者 88 例作为研究对象,分组采用随机抽取法,单号为对照组 n=44 ,双号为观察组 n=44 ,对照组 44 例 患者不做药物治疗,进行相应的回访,观察组 44 例 患者采用 左旋甲状腺抑制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甲状腺体积变化指标以及甲状腺结节变化情况 。 结果:观察组 甲状腺体积以及结节变化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甲状腺结节良性疾病结合 左旋甲状腺抑制疗法进行病情控制,对于甲状腺体积以及结节变化情况均进行改善,整体效果理想。

  • 标签: 左旋甲状腺素抑制疗法 甲状腺结节良性疾病 效果 体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对宫颈癌放疗的增敏作用。方法选取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7年7月至2018年11月中晚期宫颈癌(ⅡB~ⅣA期)患者60例,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试验组(30例)采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单纯同步放化疗治疗。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1周和治疗后1周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于治疗后3个月评价近期疗效。结果试验组客观缓解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高于对照组[93%(28/30)比87%(26/30)和97% (29/30)比93%(28/3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VEGF和bFGF均明显低于治疗前[试验组:(88.07 ± 37.53)ng/L比(227.27 ± 142.61)ng/L和(21.03 ± 5.75)ng/L比(38.34 ± 18.17)ng/L,对照组:(120.04 ± 81.22)ng/L比(197.34 ± 142.41)ng/L和(24.04 ± 7.29)ng/L比(39.78 ± 13.35)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治疗后血清VEGF和bFGF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联合同步放化疗有进一步下调患者血清VEGF、bFGF水平、提升放化疗敏感性和近期疗效的趋势。

  • 标签: 宫颈肿瘤 内皮抑素类 放射疗法 辐射增敏药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丹参酮ⅡA对缺血/再灌注(I/R)所致心力衰竭(心衰)模型大鼠心肌重构的影响。方法①体内实验:将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心衰模型组和丹参酮ⅡA组,每组10只。采用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冠脉)待心电监护出现明显ST段抬高30 min后放松结扎线进行再灌注2 h来制备I/R后心衰模型;假手术组于同期开胸,仅丝线绕过左冠脉而不结扎。丹参酮ⅡA组术后3 d开始腹腔注射丹参酮ⅡA 10 mg/kg,连续用药9周;其他两组于同期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干预9周后观察各组大鼠的行为学表现,检测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处死大鼠取心脏组织,Masson染色后光镜下观察心肌组织纤维化程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半乳糖凝集-3(Galectin-3)含量;采用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Ⅰ型胶原、Ⅲ型胶原、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的mRNA表达;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ting)检测MMP-2和TIMP-1的蛋白表达。②体外实验:提取并分离大鼠的原代心肌成纤维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血管紧张Ⅱ组(给予7~10 mmol/L血管紧张Ⅱ)和血管紧张Ⅱ+丹参酮ⅡA组(同时给予7~10 mmol/L血管紧张Ⅱ+ 5~10 mmol/L丹参酮ⅡA)。分别于培养24 h和48 h时,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检测细胞吸光度(A)值并计算细胞增殖率;采用qRT-PCR法检测型胶原、型胶原、MMP-2和TIMP-1的mRNA表达;采用ELISA法检测Galectin-3含量。结果①体内实验:大鼠活动状态、毛发顺帖程度及进食量由好到差依次为假手术组、丹参酮ⅡA组和心衰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心衰模型组大鼠心率(HR)明显下降、心功能明显受损,Ⅰ型胶原、Ⅲ型胶原、TIMP-1的mRNA和蛋白表达及Galectin-3含量均明显升高,MMP-2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与心衰模型组相比,丹参酮ⅡA组大鼠HR明显升高、心功能明显改善,Ⅰ型胶原、Ⅲ型胶原的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TIMP-1的mRNA和蛋白表达及Galectin-3含量均明显降低,MMP-2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以制模9周变化最为明显〔Ⅰ型胶原mRNA(2-ΔΔCt):4.70±1.19比10.21±1.62,Ⅲ型胶原mRNA(2-ΔΔCt):3.03±0.46比13.84±1.93,TIMP-1 mRNA(2-ΔΔCt):1.90±0.19比4.55±0.43,TIMP-1/GAPDH:0.33±0.04比0.67±0.05,Galectin-3(ng/L):489.93±79.30比821.72±94.09,MMP-2 mRNA(2-ΔΔCt):0.37±0.07比0.03±0.01,MMP-2/GAPDH:0.69±0.09比0.21±0.04,均P<0.05〕。Masson染色显示,心衰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出现明显纤维化,而丹参酮ⅡA干预能够改善大鼠心肌组织的纤维化。②体外实验: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血管紧张组培养24 h和48 h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率、Ⅰ型胶原、Ⅲ型胶原和TIMP-1表达及Galectin-3含量均明显升高,MMP-2表达明显降低。与血管紧张组相比,血管紧张+丹参酮ⅡA组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率及Ⅰ型胶原、Ⅲ型胶原和TIMP-1表达及Galectin-3含量均明显降低,MMP-2 mRNA表达明显升高,以培养48 h改变最明显〔细胞增殖率:(57.0±3.7)%比(67.0±2.4)%,Ⅰ型胶原mRNA(2-ΔΔCt):551.43±67.10比871.48±12.25,Ⅲ型胶原mRNA(2-ΔΔCt):233.76±18.73比385.51±31.35,TIMP-1 mRNA(2-ΔΔCt):238.69±17.37比351.84±26.17,Galectin-3(ng/L):283.76±28.73比415.51±31.35,MMP-2 mRNA(2-ΔΔCt):108.54±12.10比51.47±6.25,均P<0.05]。结论丹参酮ⅡA可以改善I/R后心衰大鼠的心功能,抑制心肌纤维化,改善心衰大鼠的心肌重构。

  • 标签: 丹参酮ⅡA 半乳糖凝集素-3 心肌重构 心肌纤维化
  • 简介:摘要目的剖析血管紧张转化酶抑制剂用于冠心病中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9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于常规治疗中加用适量的血管紧张转化酶抑制剂,对照组仅行常规治疗。观察两组疗效,比较治疗后BNP的改善程度。结果观察组BNP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为冠心病患者施加血管紧张转化酶抑制剂依那普利,其治疗效果更好,有效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升了其生活质量,具有很强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冠心病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血管紧张转换酶抑制剂(ACEI)是近年在临床广泛应用并备受推崇的药物,具有抗心肌缺血作用,还具有抗心衰、抗高血压、保护心脑血管、保护肾功能等良好作用。血管紧张转换酶抑制剂可应用于高危人群可防止发生心脏病,又能在器质性心脏病中应用,以防治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生和发展。

  • 标签: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心力衰竭 药理作用 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竹节香附A对人肝细胞癌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人肝癌裸鼠移植瘤模型,随机将成瘤裸鼠分为3组,即竹节香附A治疗组、顺铂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于种植瘤细胞后第3天开始ip药物,治疗过程中隔天记录瘤体大小、各组抑瘤率及药物对裸鼠生存率的影响及瘤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竹节香附A治疗组能明显抑制人肝癌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治疗8d竹节香附A组及顺铂组与对照组相比已有明显差异(F=5.579,P=0.015),抑瘤率分别达到48.97%和53.71%,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差异更加显著;治疗结束后竹节香附A组和顺铂组平均瘤体质量较轻,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7.96,P=0.000);与化疗药顺铂组相比瘤体大小及抑瘤率均未见差异。竹节香附A对裸鼠体质量影响较小,治疗结束后竹节香附A治疗组裸鼠存活率为100%,顺铂治疗组存活率仅为62.5%,两组存活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病理学观察竹节香附A治疗组瘤体小,肿瘤细胞稀疏减少。结论竹节香附A对人肝癌裸鼠移植瘤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且竹节香附A毒性低,安全性好。

  • 标签: 竹节香附素A 肝细胞癌 顺铂 HEPG2细胞 裸鼠移植瘤
  • 简介:目的:血管紧张Ⅱ(AngⅡ)是体内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它可以调节机体血压、体液平衡和神经内分泌功能。近年研究表明,AngⅡ在细胞分化及凋亡方面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AngⅡ的生物学效应可以分别被AT1和AT2受体的拮抗刺缬沙坦和PD123319抑制。本试验旨在通过体外培养新生大鼠皮层神经元,用化学损伤的方法建立低糖低氧“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在细胞及分子水平上观察AngⅡ对神经元的作用并探讨作用机制。方法:无菌条件下进行大鼠皮层神经元原代培养,加入阿糖胞苷抑制非神经元的生长进行纯化。取培养10天的细胞,随机分组为:①正常对照组;②低糖低氧损伤组;③血管紧张Ⅱ低、中、高浓度组;④缬沙坦组;⑤PD123319组。正常对照组常规换液培养;损伤组弃去原培养液,D—hank's液洗2次后,加入含1mmol/1的连二亚硫酸钠的无糖Earle's液,置培养箱中37℃、5%CO2、饱和湿度下培养1h后换以完全培养基,制造低糖低氧的损伤模型;药物处理组在损伤过程中和损伤后先后分别加入含不同浓度药物的无糖Earle's液及完全培养基。再灌注损伤24h后倒置相差显微镜进行一般形态学观察,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RT-PCR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基因表达情况。结果:低糖低氧再灌注损伤组皮层神经元损伤严重,细胞存活率显著下降,血管紧张Ⅱ各浓度组可以明显改善损伤所致神经元形态的变化,且显著提高神经元的存活率,并呈浓度依赖性。缬沙坦组也可明显改善细胞状况,提高细胞存活率,而PD123319组改善不明显。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损伤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

  • 标签: 血管紧张素Ⅱ 低糖低氧 缺血再灌注损伤 神经元凋亡 诱导凋亡 抑制作用
  • 简介:综述国际对血管紧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心肌梗塞的多中心研究。介绍了英美等31国ISIS-4;英国、瑞典、爱乐兰等14国AIRE;意大利200多家医院GISSI-3和美国、加拿大112家医院SAVE的大型多中心研究结果。并就病例选择,治疗时机和剂量与持继时间等关键问题进行了讨论,对临床应用有重要指导价值。

  • 标签: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心肌梗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