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中图分类号R446.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430-02摘要目的研究采用尿酸酶法的尿酸检测试剂抑制维生C干扰的能力,为临床选择评价尿酸试剂提供简单而实用的参考价值。方法使用尿酸检测试剂对尿酸浓度相同维生C浓度不同的标本进行检测。结果所研究试剂能够对抗0.4mmol/L的维生C干扰,而对抗0.8mmol/L的维生C干扰能力很差。结论在临床使用尿酸检测试剂之前因先进行抗维生C干扰能力评价。

  • 标签: 尿酸 维生素C 干扰 试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冠心病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血管紧张转化酶抑制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本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5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生活方式、心理的调整治疗,对照组采用他汀类、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β受体阻断剂等常规冠心病治疗药物,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血管紧张转化酶抑制剂(卡托普利片)药物。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治疗情况均显著好于治疗前,但组间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冠心病患者治疗过程中,使用常规冠心病治疗药物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但联合应用血管紧张转化酶抑制剂药物,可进一步促进患者心肌功能重塑,降低心力衰竭发生率,临床疗效更佳,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冠心病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研究放射线及槲皮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侵袭性变化的影响,并初步探讨VEGF、MMP-9表达对其影响。方法: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槲皮对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的影响;Transwell体外侵袭实验分别观察放射线及不同浓度槲皮作用后24h细胞的侵袭能力的改变。Westernblot法检测不同浓度槲皮、放射线单独及联合应用后Hela细胞中VEGF、MMP-9蛋白的表达。结果:槲皮对Hela细胞具有增殖抑制作用,并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P﹤0.05),24小时的IC50值约为120μmol/L。与空白组比较,X线照射24h后细胞侵袭能力增加(P﹤0.01),槲皮对HeLa细胞的侵袭能力具有抑制作用(P﹤0.01),槲皮与X线共同处理细胞后,仍具有明显的抑制侵袭能力(P﹤0.01),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线单独作用后VEGF、MMP-9蛋白表达在一定时间内有增加的趋势(P﹥0.05),槲皮、以及联合X线组VEGF、MMP-9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X线照射后宫颈癌Hela癌细胞侵袭潜能短暂增强;槲皮抑制X线照射后宫颈癌细胞的侵袭能力。机制可能与槲皮能下调VEGF、MMP-9的表达有关。

  • 标签: 宫颈癌 HELA细胞 放疗 侵袭性 MMP-9
  • 简介:目的探讨竹节香附A对人肝细胞癌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人肝癌裸鼠移植瘤模型,随机将成瘤裸鼠分为3组,即竹节香附A治疗组、顺铂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于种植瘤细胞后第3天开始ip药物,治疗过程中隔天记录瘤体大小、各组抑瘤率及药物对裸鼠生存率的影响及瘤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竹节香附A治疗组能明显抑制人肝癌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治疗8d竹节香附A组及顺铂组与对照组相比已有明显差异(F=5.579,P=0.015),抑瘤率分别达到48.97%和53.71%,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差异更加显著;治疗结束后竹节香附A组和顺铂组平均瘤体质量较轻,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7.96,P=0.000);与化疗药顺铂组相比瘤体大小及抑瘤率均未见差异。竹节香附A对裸鼠体质量影响较小,治疗结束后竹节香附A治疗组裸鼠存活率为100%,顺铂治疗组存活率仅为62.5%,两组存活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病理学观察竹节香附A治疗组瘤体小,肿瘤细胞稀疏减少。结论竹节香附A对人肝癌裸鼠移植瘤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且竹节香附A毒性低,安全性好。

  • 标签: 竹节香附素A 肝细胞癌 顺铂 HEPG2细胞 裸鼠移植瘤
  • 简介:目的探讨抑制B(InhibinB,InhB)用干预测精索静脉曲张(Varicocele,VC)手术后精液参数的改变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10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泌尿男科门诊收治的VC型男性不育症患者92例。术前完成相关检测,包括完善病史登记,精液常规分析,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hormone,FSH)、睾酮(testosterone,T)和InhB检查等。所有患者均接受左侧精索静脉显微结扎术,术后12周随访精液常规分析、FSH、T、InhB。对术前、术后相关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根据术后12周精液参数改变情况将患者分为改善组(59例)和未改善组(33例),改善组术后12周精子浓度明显提高(P〈0.05),未改善组精子浓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InhB水平均有明显提高,术前及术后12周InhB水平,改善组均明显高于未改善组(P〈0.05)。根据术前InhB水平将患者分为低InhB组(38例)和高InhB组(54例),低InhB组治疗有效率低于高InhB组(P〈0.05)。结论VC术前InhB水平的高低,与术后精液参数是否能得到明显改善有一定关系,可作为VC患者手术选择参考指标之一。

  • 标签: 男性不育症 少弱精子症 抑制素B 精索静脉曲张手术 精液参数
  • 简介:目的:探讨新合成的12个白杨含膦(磷)衍生物在体外对白血病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MTT比色法测定12个白杨含膦(磷)衍生物对Kasumi-1细胞的增殖抑制情况,筛选出比先导化合物白杨增殖抑制活性强的衍生物,进一步检测其对Jurkat细胞、NB4细胞、K562细胞、HL60细胞、U937细胞及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原代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结果:白杨含膦(磷)衍生物3c、7a的对各种白血病细胞均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结论:新和成的白杨含膦(磷)衍生物3c、7a有进一步进行抗白血病效应研究的价值。

  • 标签: 白杨素 白血病 增殖抑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卡托普利抑制试验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至2013年在我院门诊以及住院确诊原醛症患者20例,测量其实验前后血醛固酮水平,并以1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原醛组血醛固酮抑制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该实验对原醛症的诊断敏感性为95%(19/20),特异性为93%(14/15)。结论此试验是项安全可靠地原醛症确诊方法,值的我们临床应用。

  • 标签: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卡托普利抑制试验 敏感性 特异性
  • 简介:目的探讨内源性抗菌肽人β-防御-3(HBD-3)联合低频超声(US)及造影剂微泡(MB)的靶向破坏(UTMD)在体内抑制耐药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的作用。方法钛片与2种耐药葡萄球菌共培养24小时待生物膜形成后,放置于小鼠后背部脊柱皮下的两侧;再通过液体微量稀释法,获取HBD-3对2种耐药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48只小鼠按不同的处理条件随机分为6组:(a)0g/mLHBD-3;(b)超声处理组;(c)微泡+超声处理组;(d)10MICHBD-3;(e)10MICHBD-3+超声处理组;(f)10MICHBD-3+超声+微泡处理组。术后3天,处死各组小鼠取出钛片。涂板计数、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及电子显微镜观察不同实验处理条件下,钛片生物膜的厚度及膜内的剩余活菌量。RealtimePCR定量分析相关成膜基因及耐药基因,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其它治疗组相比,体内最高浓度的HBD-3联合UTMD组的活细菌数百分比明显下降。同时,超声微泡还能显著提高HBD-3抑制成膜相关基因icaAD以及耐甲氧西林基因MecA的表达并同时促进icaR的表达。结论UTMD可能有很大的潜力,提高HBD-3的抗菌活性并抑制小鼠体内的生物膜感染。

  • 标签: 超声 微泡 葡萄球菌 生物膜 Β-防御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恩度)胸腔内注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5例经病理学和细胞学检查确诊非小细胞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给予胸腔内注射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恩度),具体方法为恩度30mg/次,q2d×3(d1、d3、d5),连续3次为1疗程,最多可连续接受2疗程治疗。参照WHO关于癌性胸腔积液疗效判断标准统一评估疗效,结果25例患者共完成40个疗程,有效率60%。全组患者耐受良好,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胸腔内注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安全有效,有待深入研究。

  • 标签: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 胸腔内注射 非小细胞肺癌 恶性胸腔积液
  • 简介:,多美好的一个字。犹如挂在天边的明月,拥有着世间最纯然的宁静。字典里,就是白。据说,历史上很多书画作品,以及清代顾、湘、苏、粤四大名绣都是以白色生绢为依托创造出来的。试想,在洁净的白绢上写字作画,与在纸上涂抹肯定是不一样的。白绢黑字,写不好这块绢就废掉了,因此,提笔时一定更为慎重和珍惜。如今,科技发达到已经能用电脑作画了。

  • 标签: 随笔 杂文 杂谈 阅读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