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我国EICU/ICU危重患者镇静镇痛实施状况,为镇静镇痛规范化实施提供改进依据。方法2018年6月26日在全国116家综合性医院EICU/ICU内纳入年龄大于18周岁的患者,收集患者一般信息,评估镇静镇痛指征,筛选"需要镇静/镇痛治疗组",进一步收集该组患者实际镇静镇痛信息,最后比较镇静/镇痛合理性及达标情况。结果⑴最终共116家医院1 195例患者纳入研究并分析,116家医院包括三甲105家(90.5%),三乙9家(7.8%),二甲2家(1.7%)。1 195例患者中位年龄65(49,78)岁,男性769例(64.4%),女性426例(35.6%),APACHE Ⅱ评分16(10,22)分。⑵机械通气536例,已镇静未达标166例(31.0%),需镇静未实施29例(5.4%),镇静不合理占36.4%(195/536);非机械通气659例,已镇静未达标36例(5.5%),需镇静未实施35例(5.3%),镇静不合理占10.8%(71/659)。14.0%的机械通气和15.9%的非机械通气患者未使用镇静评估工具。已实施镇静的341例患者,机械通气患者达标率为40.3%(112/278),非机械通气患者达标率42.9%(27/63)。⑶清醒患者760例,已镇痛未达标133例(17.5%),需镇痛未实施24例(3.2%),镇痛不合理占20.7%(157/760);非清醒患者435例,已镇痛未达标85例(19.6%),需镇痛未实施27例(6.2%),镇痛不合理占25.7%(112/435)。17.9%的清醒患者和13.3%的非清醒患者未使用镇痛评估工具。已实施镇痛的345例患者,清醒患者达标率为25.7%(46/179),非清醒患者达标率为48.8%(81/166)。⑷73例患者(6.1%)发生谵妄,谵妄评估工具使用率为35.3%。结论本次调查范围内的EICU/ICU镇静镇痛实施状况并不理想,有必要对医护人员进行镇静镇痛规范化培训,进一步规范镇静镇痛实施状况。

  • 标签: 镇静镇痛 实施状况 EICU ICU
  • 简介:摘要目的前瞻性调查中国老年住院患者的营养状态,评估其与临床结局的相关性。方法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老年营养支持学组组织中国14个大城市30家大医院,对≥65岁的老年住院患者应用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和微型营养评定精法(MNA-SF)等方法进行前瞻、中心和平行的调查,了解中国老年住院患者的营养状态和营养风险,总结临床结局指标,并分析营养状态与临床结局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共纳入符合标准老年患者10 184例,年龄65~112(74.81±7.01)岁,体质指数(BMI)17.80~35.50(23.32±3.83)kg/m2,利手握力为(16.95±18.42)kg,上臂围为(25.68±3.70)cm,小腿围(32.07±3.89)cm,BMI、握力、小腿围和上臂围随增龄下降明显(F=13.74、97.47、28.31、88.68,均P<0.001);有10 182例患者进行了NRS2002评估,其中10.14%(895/10 182)为营养不足(BMI≤18.5 kg/m2),46.42%(4 726/10 182)存在营养风险(NRS2002≥3分),随增龄营养不足和营养风险发生率均呈明显增加趋势(F=43.41、177.05,均P<0.001);有9 755例(95.79%,9 755/10 182)患者完成了MNA-SF检查,14.67%(1 431/9 755)存在营养不良、35.04%(3 418/9 755)有营养不良风险、50.29%(4 906/9 755)营养正常,随增龄营养不良和营养不良风险发生率均明显增加(F=172.79、12.10、152.42,均P<0.05)。是否存在营养风险(NRS2002≥3分)与年龄、BMI、死亡率、感染并发症、住院时间和总住院费用均相关(均P<0.05)。结论中国老年住院患者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均较高,存在营养风险是导致不良临床结局的影响因素。

  • 标签: 住院病人 营养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对前期建立的尿液常规智能审核规则(含复检规则和人工审核规则,简称智能规则)进行中心大样本的验证及改进研究,以提高智能规则的临床适用性。方法智能规则的验证与改进,共收集2019年3月至9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烟台毓璜顶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以及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等6家医院门诊或住院患者尿液标本31 456份,其中3 105份标本以镜检结果及人工审核为参考用于智能规则的验证与调整,28 351份标本以100%人工审核为参考用于改进后的智能规则临床适用性的验证。结果原发布智能规则中的人工审核规则存在8.59%(202/2 352)的无效审核率以及8.84%(208/2 352)的无效拦截率,复检规则的假阴性率和复检率与前期结果相似。依据大数据深度分析结果和8家医院(含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技术骨干的讨论,增加了1条复检规则和4条人工审核规则、删除了2条人工审核规则,并对人工审核标准进行了统一,形成了改进后的智能规则。其中,复检规则的假阳性率、假阴性率(漏诊率)及复检率没有明显变化,分别为14.72%(457/3 105)、4.06%(126/3 105)及24.73%(768/3 105);人工审核规则的无效审核率、无效拦截率均降到0;智能规则的人工审核率、自动审核通过率分别为50.89%(1 580/3 105)、49.11%(1 525/3 105)。智能规则的大样本验证结果与之相一致。结论中心大样本验证显示改进后的智能规则具有良好的临床适用性。

  • 标签: 尿分析 诊断试验,常规 人工智能 质量改进 多中心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简称中浆)的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electroretinography,m-ERG)特点。方法应用国外最新发明生产的RETIScanmultifocalERGVersion3.15系统,对16例单眼中浆患者进行研究。患眼为研究组,对侧眼为对照组。刺激为61个六边形,从中央到周边共分5个环,同时测定31°视野范围的一阶反应(firstorderkernel),并进行双眼对照。结果在1环和2环上,患眼组的a波、b波幅值降低;1环的b波潜伏期明显延长。结论中浆患眼黄斑中心区a波、b波幅值明显下降,b波潜伏期明显延长。

  • 标签: 多焦视网膜电图 中心性浆液性 视网膜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国南方吉兰-巴雷综合征(GBS)合并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特征、高危因素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中国南方(淮河以南)6个省(市)共18家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科自2013年1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570例GBS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MRC)的等级标准评定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根据血钠水平将患者分为低钠血症组和血钠正常组。出院时参照Hughes GBS残障评分(H-GBS-DS)评估GBS患者的预后。比较轻、中、重度GBS患者的低钠血症发生率。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GBS患者合并低钠血症的危险因素。比较合并低钠血症的患者中预后良好和预后不良患者的临床资料,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GBS合并低钠血症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1)570例患者中轻、中、重度GBS患者分别为354、94和122例;合并低钠血症134例,血钠正常436例。轻、中、重度GBS组患者的低钠血症发生率依次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面瘫(OR=1.979,95%CI:1.172~3.342,P=0.011)、呼吸肌麻痹(OR=3.218,95%CI:1.611~6.428,P=0.001)、继发肺部感染(OR=4.822,95%CI:2.835~8.201,P=0.000)、重度GBS(OR=2.611,95%CI:1.444~4.721,P=0.001)和住院时间(OR=1.029,95%CI:1.009~1.050,P=0.004)是GBS患者合并低钠血症的危险因素。(2)合并低钠血症的134例患者中,预后不良80例,预后良好54例。与预后良好组比较,预后不良组患者中眼外肌麻痹者所占比例较低,呼吸肌麻痹、继发肺部感染者所占比例较高,GBS病情严重程度不同,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激素治疗者所占比例较高,住院时间较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呼吸肌麻痹(OR=25.590,95%CI:9.433~69.423,P=0.000)、中度GBS(OR=17.030,95%CI:8.441~34.361,P=0.000)、重度GBS(OR=51.042,95%CI:24.596~105.926,P=0.000)是影响GBS合并低钠血症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伴面瘫、呼吸肌麻痹、继发肺部感染、住院时间较长的重度GBS患者更易发生低钠血症。呼吸肌麻痹、中、重度GBS合并低钠血症患者短期预后较差。

  • 标签: 吉兰-巴雷综合征 低钠血症 临床特征 危险因素 预后
  • 作者: 候长凯 赵岩 于建军 刘振波 王立群 胡福广 崔建忠 张中原 任新亮 李建华 刘庆国 陈镭 陈实 高贻宽 王建军 杨新宇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21年第04期
  • 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 300052,临沂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山东 276000,邢台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河北 054031,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石家庄 050000,唐山市工人医院神经外科,河北 063000,遵化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河北 064200,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神经外科,山西 046011,邯郸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河北 056000,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神经外科,山西 046000,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神经外科 300457,厦门大学附属福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 350007,永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湖南 425000,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内蒙古自治区 017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发颅内动脉瘤(MIA)与单发颅内动脉瘤(SIA)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方式及短期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 082例颅内动脉瘤(IA)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经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等13家医院的神经外科确诊并收治,根据动脉瘤的数量将患者分为MIA组[118例(共269个动脉瘤)]和SIA组(964例)。观察两组动脉瘤的一般特征,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出院时改良Rankin量表评分0~2分定义为短期预后良好,3~6分定义为短期预后不良。将单因素分析中P<0.5的自变量以及临床上较为关注的自变量均纳入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一步对MIA组和SIA组的临床资料进行1 ∶1倾向性评分匹配,比较匹配后的两组患者的治疗方式、住院天数及短期预后。结果MIA组动脉瘤的直径为(5.1±3.5)mm(0.2~25.0 mm),SIA组动脉瘤的直径为(5.7±3.8)mm(0.9~35.0 mm)。两组性别、糖尿病史、吸烟史、饮酒史、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级别、CT Fisher分级、Hunt-Hess分级、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及世界神经外科医师联盟(WFNS)分级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SIA组相比,MIA组患者的年龄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62.4±11.7)岁、(58.8±11.6)岁,P=0.002]。将年龄、性别、糖尿病史、饮酒史、吸烟史、原发性高血压的级别、入院CT Fisher分级指标纳入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MIA组年龄更大,但SIA组原发性高血压(3级)患者比例更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共精确匹配0对,模糊匹配118对,共计匹配成功118对。匹配后的两组患者住院时长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IA组比较,MIA组短期预后较好(P=0.008);两组治疗方式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2),其中MIA组血管内治疗更多。结论与MIA患者比较,SIA患者更易合并原发性高血压3级,但MIA患者的年龄更大,且更倾向于采用血管内治疗,短期效果更好。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多中心研究 疾病特征 临床方案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马来酸麦角新碱用于预防剖宫产术产妇产后出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采用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的临床研究设计,于2018年12月至2019年11月在全国16家医院开展,共纳入298例产妇,按1∶1比例随机分配分为试验组(马来酸麦角新碱注射液+缩宫素注射液)148例,对照组(缩宫素注射液)150例。比较两组产妇下列指标的差异:(1)主要指标:产后2 h总出血量;(2)次要指标:产后6、24 h出血量,胎盘滞留时间,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产后2、24 h额外使用促宫缩药物、止血药物或其他止血措施的比例,需要输血比例,因子宫复旧不良导致住院时间延长的比例;(3)安全性指标:恶心、呕吐、头晕等副反应,各给药时间点的血压。结果(1)试验组产妇产后2 h总出血量[(402±18)ml]少于对照组[(505±18)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试验组产后6、24 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产后2、24 h额外使用促宫缩药物、止血药物或其他止血措施的比例,需要输血比例,因子宫复旧不良导致住院时间延长的比例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试验组2例(1.4%,2/148)产妇出现副反应,对照组有1例(0.7%,1/150)出现副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产妇给药2.0 h及以内的收缩压高于对照组,给药1.5 h及以内的舒张压高于对照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两组血压均在正常范围。结论剖宫产术中使用马来酸麦角新碱注射液可减少产后出血量,安全可行。

  • 标签: 剖宫产术 产后出血 麦角新碱 催产素 多中心研究 随机对照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糖尿病肾病致终末期肾病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的中心临床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我院血液透析中心140名糖尿病肾病致终末期肾病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高血压相关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已控组的年龄、URR、Hb以及KT/V水平均显著高于未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患者血压控制与年龄、高血压用药种数和Hb水平均相关,P值均小于0.05,回归系数分别是-0.39、0.23和-0.02,意味着年龄越大、用高血压药物种类越少以及Hb水平越高,血压控制越强。结论综上所述,DKD所致ESRD行MHD患者容易患上高血压,虽治疗率高但降压效果不理想,而事实上,血压控制与年龄、用药种数与Hb水平均相关,因此,为了更好地控制血压,患者应当联用2种降压药物,并及时纠正贫血。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终末期肾病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高血压
  • 作者: 刘柔 帅可鑫 鲍燕敏 李静 林丽华 凌继祖 丘力 王雪艳 夏正坤 杨巧芝 张磊 张曼 符州 徐保平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25
  • 出处:《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20年第16期
  • 机构: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呼吸科,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 100045,江西省儿童医院肾内科,南昌 330006,深圳市儿童医院呼吸科 518206,北京市昌平区中西结合医院儿科 100096,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 361005,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儿科 730000,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科,成都 610000,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儿科 300211,东部战区总医院儿科,南京 210002,聊城市人民医院儿科,山东 聊城 252004,郑州儿童医院呼吸科 450053,河北省儿童医院呼吸一科,石家庄 050030,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中心 4000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的入组率、变异率及原因。方法回顾性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施行临床路径5年来各年入组率、完成率、变异及变异原因。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三级甲等医院儿科实施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后的相关数据,以分析入组率、完成率、变异及相关原因。结果1.至2016年底,纳入研究的13家医院中11家医院施行临床路径达5年,1家施行3年,1家施行2年。2.11家外院提供了入组率,实施临床路径来入组率<50%的有2家医院,入组率>80%的有9家医院。北京儿童医院各年完成率≥75%,提供了数据的8家外院完成率基本>70%。3.北京儿童医院实施临床路径5年以来总计入组427例,变异93例(变异率21.78%)。外院有5家医院从实施临床路径来变异率即保持在<15%的水平;3家医院随实施年限增加变异率逐年下降,由不合格到合格;1家医院先反弹后控制;1家医院变异率增加27.65%;1家医院变异率先控制后反弹;1家医院变异率始终>15%。变异的最主要原因为合并症、并发症、病情进展或入院后修正第一诊断等疾病因素。结论各地完成率均达到要求,入组率有待提高,变异率差异大,临床路径的推行需加强监控及进一步优化。

  • 标签: 临床路径 支气管肺炎 三级甲等医院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旨在评价左心耳封堵器(LEFTEAR)用于长期口服抗凝治疗禁忌或抗凝治疗后仍有脑卒中风险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进行左心耳封堵术(LAA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前瞻性纳入全国9家医院共计200例拟行LAAC的房颤患者。2018年8月至2019年10月顺利完成200例入组。患者年龄(68±8.7)岁,年龄范围38~89岁,男112例(56%),CHA2DS2-VASc评分(3.5±1.44)分,HAS-BLED评分(2.5±1.18)分。入组患者均植入新型盘式封堵器LEFTEAR。左心耳成功封堵标准是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评价封堵周边无或少量残余分流(PDL≤3 mm)。以术后12个月内的复合终点事件(出血性/缺血性脑卒中、系统性栓塞、心脏性/不明原因死亡)为主要有效性指标,以术后12个月内的严重不良事件(SAE)为安全性指标。结果196例患者植入封堵器,余4例未予植入(1例发现左心耳开口>35 mm,1例尝试封堵失败后放弃,2例完成房颤消融后尝试行LAAC出现心脏压塞)。其中房颤一站式手术(消融联合LAAC)133例。截至2019年12月31日,平均随访6(4,11)个月。围术期和随访期均无主要复合终点事件发生。SAE均发生在一站式手术患者中,心脏压塞7例,封堵器脱落或明显移位3例。其中9例发生在围术期,心脏压塞6例,仅2例需要行急诊外科手术;封堵器脱落或明显移位3例。即刻成功率达到100%,其中178例未见残余分流。累计完成153例随访(79.7%,153/192)已经完成至少1次TEE检查患者中,左心耳成功封堵率为98.7%(151/153),未见封堵器表面血栓形成。结论应用新型盘式封堵器(LEFTEAR)行左心耳封堵术,总体较有效和安全。房颤消融联合左心耳封堵的一站式术式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心房颤动 左心耳封堵 并发症
  • 简介:目的:通过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electroretinography,mf-ERG)在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serouschorioretinopathy,CSC)治疗前后的观察,提高CSC诊断的准确性,并指导临床诊疗,评估预后。方法:设置有比较性的CSC观察组和双眼正常的对照组。观察组有31例CSC患者都是单眼发病,这些患者每只眼(包括患眼与对侧眼)在发病期与恢复期都经过眼科的系统检查,包括最佳矫正视力、眼底荧光血管造影、OCT和mf-ERG,并记录这些检查的数据。对照组有30例,与观察组年龄范围相同,同样做上述检查并记录数据。对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CSC发病期,mf-ERG显示患眼平均视网膜振幅密度在1环为60.54±18.20nV/degree2,比对照组(110.94±31.20nV/degree2)低45.43%(P〈0.01),在2环为38.12±10.81nV/degree2,比对照组(60.91±11.43nV/degree2)低37.42%(P〈0.05)。在恢复期,mf-ERG显示患眼平均视网膜振幅密度在1环为93.71±14.13nV/degree2,比对照组(110.94±31.20nV/degree2)低15.53%(P〈0.05);在2环为51.16±10.34nV/degree2,比对照组(60.91±11.43nV/degree2)低16.01%(P〈0.05)。另外,我们还发现,观察组31例患者中有8例对侧眼也显示出异常,平均视网膜振幅密度在1环为62.41nV/degree2,其余23例患者对侧眼未发现异常。结论:焦视网膜电图有助于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治疗与随访观察,对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诊断、病情评估及预后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多焦视网膜电图
  • 简介:目的观察丹莪妇康煎膏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43例患者分为治疗组(87例)和对照组(56例),分别给予丹莪妇康煎膏和孕三烯酮,均连续应用3个月经周期。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两组的疗效、症状改善、血清CA125及安全性。观察时间点为用药前、用药4周、用药8周和用药12周。结果丹莪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总有效率为97.7%,与孕三烯酮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积分,丹莪用药第4周、第8周、第12周,均与用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以痛经、慢性盆腔痛改变较为明显。副作用降低。结论丹莪妇康煎膏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疗效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并且安全性好。

  • 标签: 丹莪妇康煎膏 子宫内膜异位症 CA125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Sepsis-3标准对脓毒症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18年8月江苏省6家医院重症医学科连续收治的感染或怀疑感染的成人患者。将纳入患者分为4组,A组Sepsis-1及Sepsis-3标准都符合,B组只符合Sepsis-1标准,C组只符合Sepsis-3标准,D组Sepsis-1及Sepsis-3标准均不符合。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诊断及感染来源,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24 h内生命体征、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快速序贯器官衰竭评分(qSOFA),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28 d病死率等临床数据,将上述收集数据按分组进行比较分析。绘制SOFA、qSOFA、SIRS评分预测患者28 d病死率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使用约登指数筛检各评分预测脓毒症患者28 d病死率的最佳截断值及其对应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共纳入527例感染或怀疑感染的患者,其中A组324例,B组113例,C组22例,D组68例,其28 d病死率分别为38.9%、17.7%、31.8%、11.8%,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IRS评分分别为3(1)、2(1)、1(0)、1(0)分,APACHEⅡ评分分别为17(10)、11(10)、15(8)、12(8)分,qSOFA评分分别为2(1)、1(1)、1(1)、1(2)分,SOFA评分分别为8(6)、1(0)、7(4)、1(0)分,4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曲线分析SOFA、qSOFA、SIRS评分预测患者28 d病死率的价值,结果显示,SOFA评分的AUC和95%可信区间优于qSOFA评分和SIRS评分〔0.71(0.66~0.76)比0.59(0.55~0.64)、0.57(0.51~0.62),均P<0.01〕。根据约登指数,SOFA、qSOFA、SIRS评分预测脓毒症患者28 d病死率最佳截断值分别为7、2和2分,其敏感度分别为69.4%、60.1%、53.6%,特异度分别为61.8%、76.2%、51.1%。结论Sepsis-3标准在诊断及预测脓毒症患者28 d病死率方面优于Sepsis-1标准。qSOFA可作为早期ICU床边快速筛选高死亡风险脓毒症患者的工具。

  • 标签: 脓毒症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序贯器官衰竭评分 快速序贯器官衰竭评分 病死率
  • 作者: 候长凯 赵岩 于建军 刘振波 王立群 胡福广 崔建忠 张中原 任新亮 李建华 刘庆国 陈镭 陈实 高贻宽 王建军 杨新宇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6-25
  • 出处:《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21年第04期
  • 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 300052,临沂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山东 276000,邢台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河北 054031,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石家庄 050000,唐山市工人医院神经外科,河北 063000,遵化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河北 064200,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神经外科,山西 046011,邯郸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河北 056000,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神经外科,山西 046000,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神经外科 300457,厦门大学附属福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 350007,永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湖南 425000,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内蒙古自治区 017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发颅内动脉瘤(MIA)与单发颅内动脉瘤(SIA)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方式及短期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 082例颅内动脉瘤(IA)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经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等13家医院的神经外科确诊并收治,根据动脉瘤的数量将患者分为MIA组[118例(共269个动脉瘤)]和SIA组(964例)。观察两组动脉瘤的一般特征,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出院时改良Rankin量表评分0~2分定义为短期预后良好,3~6分定义为短期预后不良。将单因素分析中P<0.5的自变量以及临床上较为关注的自变量均纳入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一步对MIA组和SIA组的临床资料进行1 ∶1倾向性评分匹配,比较匹配后的两组患者的治疗方式、住院天数及短期预后。结果MIA组动脉瘤的直径为(5.1±3.5)mm(0.2~25.0 mm),SIA组动脉瘤的直径为(5.7±3.8)mm(0.9~35.0 mm)。两组性别、糖尿病史、吸烟史、饮酒史、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级别、CT Fisher分级、Hunt-Hess分级、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及世界神经外科医师联盟(WFNS)分级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SIA组相比,MIA组患者的年龄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62.4±11.7)岁、(58.8±11.6)岁,P=0.002]。将年龄、性别、糖尿病史、饮酒史、吸烟史、原发性高血压的级别、入院CT Fisher分级指标纳入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MIA组年龄更大,但SIA组原发性高血压(3级)患者比例更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共精确匹配0对,模糊匹配118对,共计匹配成功118对。匹配后的两组患者住院时长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IA组比较,MIA组短期预后较好(P=0.008);两组治疗方式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2),其中MIA组血管内治疗更多。结论与MIA患者比较,SIA患者更易合并原发性高血压3级,但MIA患者的年龄更大,且更倾向于采用血管内治疗,短期效果更好。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多中心研究 疾病特征 临床方案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研究进展性脑卒中所涉及各种因素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进展性脑卒中患者与40例非进展性脑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进展性脑卒患者作为研究组,以非进展性脑卒患者作为对照组;记录两组患者的相关病史、血压、血糖等临床资料,并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在研究组中,患有20例糖尿病,9例高血压,11例颈动脉超声检查,4例感染,6例高胆固醇;在对照组中,有15例糖尿病,8例高血压,10例颈动脉超声检查,2例感染,5例高胆固醇。两组各因素进行比较,除了其高胆固醇差异是p>0.05,即没有统计学意义之外,其他项因素均p<0.05,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进展性脑卒中的因素,主要有高血压、糖尿病、近期感染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与不稳定等。

  • 标签: 进展性脑卒 因素 临床 研究
  • 简介:民间资源非常丰富的温州、在改革开放以来,源在杠会治理中和政府形成了相对独立又相互合作的态势,了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研究解决。民问力量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民间资形成了温州特色的中心治理。温州中心治理取得

  • 标签: 温州 多中心治理 成果 问题
  • 简介:国网陕西西咸新区供电公司(以下简称'西咸新区供电公司')供电服务中心全面推进营配调贯通、深化分线、分台区线损管控、星级供电所建设,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随着电力体制改革落地,西咸新区公司供电服务中心将继续履行社会责任。在多元售电体制下,进一步拓展服务的宽度和广度,为广大电力客户提供登高发展的电力服务。

  • 标签: 供电服务 打造供电 措打造
  • 简介:城市化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重要一环,城市治理的水平决定着城市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城市要发展得又快又好,就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城市治理方式,但是在城市公共事务日益繁杂的今天,现有的由政府独自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管理公共事务的单中心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城市治理的需求,因而有必要引入中心治理来提高我国城市治理的水平,通过多元主体的共同努力,为城市的快速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 标签: 多中心 治理 城市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