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4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鼻镜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临床分析。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4年01月~2015年05月收治的120例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将其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型,一共分为三型,对其每一种不同类型的治疗效果加以分析对比。结果I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II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5.00%,III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7.50%,三种不同类型的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两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采用鼻镜手术后,可以有效提升手术效果,与此同时采用良好的麻醉处理方式,有效的术后操作,可以提升鼻镜手术的远期疗效,保证手术安全实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鼻内镜手术 鼻窦炎 鼻息肉 临床分析
  • 简介:中耳胆固醇肉芽肿常存在于各种慢性中耳疾病中,如胆脂型中耳炎、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和特发性蓝鼓膜等。本文对我院2004年3月—2007年10月的住院病例经手术和病理诊断证实中耳胆固醇肉芽肿并发胆脂的14例病人进行临床分析,以探讨本病的发病原因及诊断,并对手术疗效进行分析。

  • 标签: 中耳胆固醇 处理治疗 并发胆脂瘤
  • 简介:目的探讨巨大听神经的显微外科切除技术和有关的局部解剖,以及术后处理措施.方法本组对32例病人进行了分析总结.采取乙状窦后入路暴露肿瘤,穿刺侧脑室后角充分引流脑室液,减低压.在显微镜下保留外层蛛网膜,自上极囊逐步切除肿瘤,最后分离听道部分,术中记载重要结构的分布.结果肿瘤全切除27例(85%),次全切除5例(15%),无死亡.面神经保留27例(85%).受压面神经术中观察:位于肿瘤前上壁30例,上极2例,无后壁者.肿瘤由小脑前上动脉供血(AICA)17例,双重供血7例.结论采取显微外科技术,掌握听神经的局部解剖关系,加强手术后的观察处理是提高听神经疗效,减少损伤的关键.

  • 标签: 听神经瘤 显微外科 局部解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子宫动脉栓塞术在治疗剖宫产术后瘢痕部位妊娠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1例剖宫产术后瘢痕部位妊娠患者均行子宫动脉栓塞术,并于栓塞术后3~7d行人工流产术。结果术中出血10~46(20.35±2.16)mL,术后1周复查血β-HCG水平(11873.53±1948.36)mIU/mL显著低于手术前(39767.53±4158.52)mIU/mL(P<0.05);所有患者月经周期于术后2~3个月恢复正常。未出现盆腔脏器坏死、下肢麻木等严重栓塞并发症。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能保留剖宫产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患者子宫和生育功能,且安全可靠。

  • 标签: 子宫动脉栓塞术 瘢痕部位妊娠 血&beta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患者采用鼻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8月收治的164例慢性鼻窦炎患者,按手术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传统手术方法,观察组采取鼻镜手术,观察比较两组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1年,统计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与对照组的76.83%相比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38,P<0.01)。观察组出现鼻腔粘连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6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20%,差异显著(χ2=4.09,P<0.05);两组复发率分别为2.44%和19.51%,观察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23,P<0.01)。结论慢性鼻窦炎应用鼻镜手术治疗效果显著,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安全易行,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慢性鼻窦炎 鼻内镜手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HALO架联合颈前路植骨固定治疗Hangma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5例不稳定Hangman骨折采用HALO架联合颈前路植骨固定治疗,观察颈椎骨折愈合情况、颈部疼痛和功能障碍恢复情况。结果35例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固定失败、感染、脊髓及椎动脉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末次随访及术后3个月VAS及NDI较术前显著降低,JOA评分较术前显著提高,各时间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ALO架联合颈前路植骨固定治疗不稳定Hangman骨折疗效好,安全性高,可作为临床最佳的治疗方式。

  • 标签: Hangman 骨折 颈前路植骨内固定 HALO架
  • 简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将于2009年4月24~26日在北京举办全国鼻镜外科技术学习班。本学习班充分发挥主办单位优势,将当前鼻镜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和需求日益增加的鼻整形热点结合,组织整形外科、口腔颌面外科、鼻科、喉科、心理科、医政等相关学科专家围绕鼻镜和鼻整形专题开展讲座。邀请授课专家包括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医院范飞教授,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张罗、周兵、李云川和叶京英

  • 标签: 内镜鼻 技术学习班 整形外科技术
  • 简介:目的:探讨经鼻镜中隔-蝶窦径路行垂体腺瘤切除术的方法。方法:对23例垂体腺瘤患者采用经鼻镜中隔-蝶窦径路垂体腺瘤显微切除术。结果:23例垂体腺瘤均完全切除,手术时间短,术中平均出血量为50ml,术后平均住院日6d,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与经蝶入路显微外科手术和鼻镜下经蝶垂体腺瘤手术相比,经鼻镜中隔-蝶窦径路垂体腺瘤切除术实现了经蝶人路显微外科手术和鼻镜下经蝶垂体腺瘤手术的优势互补,手术创伤小,操作方便,切除彻底。具有良好的鼻镜操作和显微手术技能,选择适当的适应证,可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 标签: 垂体腺瘤切除术 蝶窦径路 经鼻内镜 鼻中隔 显微外科手术 显微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完全镜甲状腺腺叶切除切除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及术中避免喉返神经损伤及甲状旁腺损伤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临沧市人民医院普通外科于2013年1月-2015年9月,完成完全镜甲状腺腺叶切除手术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均顺利完成镜下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者。术中出血约10-40ml,手术时间40-148min,术后颈部引流管留置2-3天,引流量30-166ml,术后45例平均住院3-4天,1例因胸部穿刺区域皮下积液住院6天。术后所有病例均无声音嘶哑、呛咳、手足抽搐等。病理诊断41例结节性甲状腺肿;5例低危甲状腺乳头状癌。随访1-31月,41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无复发,5例低危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无复发。结论选择适宜人群,严格把握适应证和禁忌证,术中常规显露并保护患侧喉返神经及甲状旁腺,镜甲状腺腺叶切除切除术具有切口小、出血少及美容满意度高等优点,是安全而可行的手术方法。

  • 标签: 内镜 甲状腺 腺叶切除术 喉返神经 甲状旁腺
  • 简介:目的探讨胆脂性中耳炎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本文介绍了2009年11月-2010年7月在我院接受乳突鼓室成形伴上鼓室切开重建(Mastoidotympanoplastywithepitympanoplasty,EMT)手术的56例(耳),即在保留外耳道后壁切开乳突的前提下,同时进行上鼓室外侧壁的切除以彻底清除病灶,最后进行上鼓室乳突填塞并重建听力。本文初步报告了这一技术并对与此相关的外科处理策略进行临床评价。结果全部病例术后随访时间1~9个月,1例术后疼痛再次手术,2例术后感染鼓膜穿孔未愈合,2例术后鼓膜紧张部后上微小穿孔,其余病例术后愈合良好,术后换药2~3次即完全愈合,术后随访56例中26例听力资料完整,0.5、1、2kHz气骨导间距由术前平均31.9dBHL缩短到19.6dBHL。结论保留外耳道后壁乳突切开同时切除术上鼓室外侧壁并进行重建,简化了经典完壁式手术的复杂操作,易于掌握;同时,手术保留的外耳道后壁使耳道形态得以保留,术后恢复时间短,减少了术后换药次数;上鼓室软骨填塞可有效的防止回缩袋的形成,避免了胆脂的复发。该术式为治疗中耳炎性疾病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 标签: 乳突切开 上鼓室切开重建 软骨 胆脂瘤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盐酸盐酸普萘洛尔在治疗婴幼儿血管中的观察及护理,循证评估其治疗效果及其安全可靠性。方法将我科从2014年至今共收治57例血管患儿中,对于部位特殊、类型特殊的血管患儿40例;根据其家属意见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其20例接受口服盐酸盐酸普萘洛尔治疗;20例接受门诊随访与观察。比较两组的血管变化情况并监测治疗组服药前后患儿体温、心律(率)、心电图、血糖、肝肾功能、和呼吸等变化。结果经过住院一周,出院后继续用药三个月后;治疗组显效20例;有效18例;观察组显效5例无效15例;治疗组与观察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同时治疗组患儿治疗前后患儿心率有所变化,其他如;血糖、肝肾功、呼吸和消化系统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盐酸盐酸普萘洛尔在婴幼儿血管治疗过程中确有干预血管的生长,而且治疗效果显著,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

  • 标签: 盐酸盐酸普萘洛尔 血管瘤婴幼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无痛消化镜检查中的临床应用,提高患者在检查过程中生理、心理方面的舒适度。方法由专业护士对120例无痛消化镜检查患者进行术前、术中、术后分别实施舒适护理。结果所有患者在检查前、检查中、检查后均无紧张、恐惧等不良反应,对护理工作非常满意。结论舒适护理在保持患者良好的生理、心理状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几乎无紧张恐惧感觉,具有较高满意度。

  • 标签: 无痛消化内镜检查 舒适护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总结延长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瘘使用“寿命”的护理干预。方法对近2014年2月~2015年6月来我院7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整体护理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78例中2例因为瘘闭塞而行第2次瘘形成手术,其余瘘均通畅,使用良好。结论从动静脉瘘形成前到手术后应用瘘进行血液透析的整个过程中,由责任护士制订出护理计划,实施整体护理,是保护瘘、延长瘘使用“寿命”的重要措施。

  • 标签: 血透液透析动静脉内瘘 护理
  • 简介:鼻部解剖复杂,教师在临床带教中如何能够直观的将鼻部的理论知识和临床所见联系起来,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对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是见习教学的重点。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引入鼻科的临床教学中,可以促进学生之间培养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并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结合鼻镜病例和手术视频,可以让学生将理论应用于临床实例,并图文并茂地将复杂的鼻腔鼻窦解剖形象地显示,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 标签: 团队为基础教学模式 视频 鼻科学 内窥镜
  • 简介:颈胸部各种创伤、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后造成的气管狭窄是后天性气管狭窄主要原因。近年来随着应用机械呼吸疗法,这种原因所引起的气管狭窄也日渐增多。气管狭窄为不可逆转的、进行性加重的病变,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外科手术切除狭窄组织,恢复气管管腔通气。因为病程是进行性加重,也有骤然发生气管完全梗阻的危险,所以手术宜尽早进行。

  • 标签: 气管狭窄 气管切开 治疗方法 T形管 外科手术切除 进行性加重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鼻镜下手术治疗真菌性鼻-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经鼻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鼻窦炎的临床资料。结果78例患者均经鼻镜治疗,其中52例非侵袭型真菌性鼻-鼻窦炎行鼻窦清除术,术中彻底清除病变组织;26例侵袭型真菌性鼻-鼻窦炎行鼻窦清创术,将受累的鼻窦黏膜及骨壁广泛切除,术后使用抗真菌药物巩固治疗。术后6个月至1年随访78例病例均无复发。结论鼻镜下手术治疗真菌性鼻-鼻窦炎手术视野清楚,创伤小,并发症少,能彻底切除病变组织,伤口愈合快.复发率低,值得临尿推广。

  • 标签: 真菌性鼻-鼻窦炎 鼻内镜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肠营养供给对胃癌合并高血压患者术后血糖水平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4年11月来我院治疗的胃癌合并高血压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在进行完胃部病灶切除术后,对照组采用静脉滴注,EEN组患者采用经鼻插入三腔鼻空肠营养管输注营养液,并给予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平均血糖变化,术后排气时间、康复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EN组血糖水平在第3天就基本可以控制在8.1mmol/L以下没有再发生波动。而对照组的血糖直到第7天才得到控制。术后EN组排气时间和排便时间均比对照组早,并且恢复时间较对照组短。结论术后采用EEN在供给患者营养的同时,更容易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该方法简单易行,安全有效。

  • 标签: 胃癌合并高血压患者 护理干预 早期肠内营养供给 经鼻插入三腔鼻空肠营养管
  • 简介:目的研究10号染色体缺失张力蛋白磷酸酶(phosphataseandtensinhomologuedeletedonchromosometen,PTFEN)、磷酸化Akt(P—Akt)及核转录因子-KB(NF—KB)在中耳胆脂上皮中的表达,探讨P13K(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磷脂酰肌醇-3激酶)-Akt信号通路在中耳胆脂上皮细胞过度增殖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辣根酶标记链霉卵白素连接法,streptavidin—peroxidaseconjugatedmethod)检测30例中耳胆脂组织标本与15例正常外耳道皮肤标本中PTEN、P—Akt及NF—KB蛋白的表达。结果PTEN蛋白阳性表达主要定位于上皮细胞核,其在中耳胆脂上皮中阳性表达率为36.7%,明显低于正常外耳道皮肤组的9313%(P〈0.01);P—Akt蛋白阳性表达主要定位于上皮细胞胞质,其在中耳胆脂上皮中阳性表达率为70.0%.明显高于正常外耳道皮肤组的26.7%(P〈0.01);NF—KB蛋白阳性表达定位于上皮细胞核.其在中耳胆脂上皮中阳性表达率为63-3%,明显高于正常外耳道皮肤组的20.0%(P〈0.01)。在30例中耳胆脂上皮组织中,PTEN分别与P—Akt、NF—KB蛋白的表达之间呈显著负相关(P〈0.01),而P—Akt和NF—KB蛋白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PTEN、P-Akt和NF—KB在中耳胆脂上皮的异常表达可能在胆脂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胆脂上皮中P13K—Akt信号通路的激活可能参与了胆脂上皮细胞过度增殖机制。

  • 标签: 胆脂瘤 中耳 PTEN P-AKT 核转录因子-κB 免疫组织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