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胆脂瘤性中耳炎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本文介绍了2009年11月-2010年7月在我院接受乳突鼓室成形伴鼓室切开重建(Mastoidotympanoplastywithepitympanoplasty,EMT)手术的56例(耳),即在保留外耳道后壁切开乳突的前提下,同时进行鼓室外侧壁的切除以彻底清除病灶,最后进行鼓室乳突填塞并重建听力。本文初步报告了这一技术并对与此相关的外科处理策略进行临床评价。结果全部病例术后随访时间1~9个月,1例术后疼痛再次手术,2例术后感染鼓膜穿孔未愈合,2例术后鼓膜紧张部后上微小穿孔,其余病例术后愈合良好,术后换药2~3次即完全愈合,术后随访56例中26例听力资料完整,0.5、1、2kHz气骨导间距由术前平均31.9dBHL缩短到19.6dBHL。结论保留外耳道后壁乳突切开同时切除术鼓室外侧壁并进行重建,简化了经典完壁式手术的复杂操作,易于掌握;同时,手术保留的外耳道后壁使耳道形态得以保留,术后恢复时间短,减少了术后换药次数;鼓室软骨填塞可有效的防止回缩袋的形成,避免了胆脂瘤的复发。该术式为治疗中耳炎性疾病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 标签: 乳突切开 上鼓室切开重建 软骨 胆脂瘤
  • 简介:目的介绍完壁式乳突切开鼓室成形术治疗活动期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采用完壁式乳突切开鼓室成形术治疗的57例(耳)活动期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资料。结果48耳术后鼓膜一期愈合,5耳移植筋膜边缘残留裂隙,2-3周后延期愈合,4耳术后感染鼓膜穿孔未愈合;随访10个月至34个月,无复发病例,57耳的0.5、1.0、2.0、4.0kHz气导听阈平均值由术前的49.7±9.4dBHL恢复到30.3±8.0dBHL,气骨导差平均缩小15dBHL,其中48耳听力有改善。结论采用完壁式乳突切开鼓室成形术治疗活动期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亦可有效清除中耳乳突病灶,重建中耳传导结构,且能保留耳部正常形态,提升患者听力及生活质量。

  • 标签: 中耳炎 完壁式乳突切开 鼓室成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鼓室胆脂瘤的手术治疗,分析其治疗体会。方法对34例鼓室胆脂瘤病患进行鼓室开放手术,根据胆脂瘤侵蚀范围进行处理。若胆脂瘤未累及砧关节和锤,则仅单纯摘除胆脂瘤,保留听骨链的完整。若胆脂瘤累及砧关节和锤,则在清除胆脂瘤后,再清除病变的砧骨和锤骨,并在镫骨头与锤骨柄之间通过人工听小骨架桥对听骨链进行重建,同时采用乳突皮质骨重新建立上鼓室的外侧壁及颞筋膜修补鼓膜松弛部位的穿孔。结果随诊1-3年,34例病患鼓膜松弛部和鼓室外侧壁愈合良好。术后患者气骨导差平均为28.1dBHL,较术前有所提高。所有病例声音的传导功能得到保留或恢复。听力基本稳定,无内陷袋和胆脂瘤的复发。结论在早期治疗鼓室胆脂瘤时,需依据胆脂瘤的侵蚀范围切除鼓室胆脂瘤,这不仅能彻底的清除鼓室胆脂瘤病灶,还能保留及恢复患者原有听力。

  • 标签: 中耳 胆脂瘤 鼓式成形术 听小骨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评价通过开放式和完桥式鼓室成形术治疗鼓室胆脂瘤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总结分析了2006.3-2011.3间手术、随访至少12月的45例鼓室胆脂瘤者行开放式鼓室成形术和12例完成完桥式鼓室成形术的病例,并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所有病例随访不少于12个月,干耳时间4~6周。移植鼓膜一期愈合54例。2例植入的PORP脱出,改为植入钛合金听骨。1例施行完桥式手术者于面神经隐窝处复发,改行开放式手术。术后纯音测听气骨导间距≤10dB者占42.1%,11~20dB者占24.6%,21~30dB者占22.8%,≥31dB者占10.5%。结论术前颞骨高分辨率CT的检查结果和术中病变范围的确定有助于手术方式的选择,对于病变范围较广泛的选择开放式手术,而对于范围相对局限的病例选择完桥式鼓室成形术,在根除病灶的基础保存或提高听力,是较佳的优化治疗选择。

  • 标签: 胆脂瘤 中耳 鼓室成形术 听骨链重建术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中耳炎患者开放式鼓室成形术后听力重建效果,并对不同频率听力重建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回顾2008年6月至2011年1月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耳鼻喉科行开放式鼓室成形术的920例患者,从中筛选具有完整随访资料患者87名,利用纯音测听对患者手术前后0.25kHz、0.5kHz、1kHz、2kHz、3kHz、4kHz、6kHz频率处的纯音气导听阈、骨导听阈和气骨导差进行评估,比较各项指标手术前后差异,探讨各频率重建效果的可能影响因素。结果术后气导听阈总体平均值在各个频率均有显著改善,听觉重建效果从低频到高频呈下降趋势,其中1kHz以下频率明显优于2kHz以上频率;术后气骨导差总体平均值在各个频率均有显著改善,且听觉重建效果从低频到高频呈下降趋势,其中1kHz以下明显优于2kHz以上;术后骨导听阈总体平均值除4kHz,其余各频率均有显著改善,1kHz重建效果显著优于其他频率,未做听骨链重建患者平均骨导听阈只有1kHz频率略有改善;术后随访期内无复发患者。结论开放式鼓室成形术在清除病灶同时可有效重建慢性中耳炎患者听觉能力,低中频显著。

  • 标签: 开放式鼓室成形术 听力重建 频率
  • 简介:目的探讨胆脂瘤中耳炎患者行开放式鼓室成形伴听骨链重建的效果和影响因素。方法分析142例胆脂瘤患者,行开放式鼓室成形术伴一期听骨链重建,随访24月,记录术后并发症、纯音平均听阈、平均气骨导差和听力重建成功率。结果随访期间未发现鼓膜内陷袋形成及胆脂瘤复发,术后干耳率达96.5%,听骨赝复物脱出4例(2.8%),气导平均听阈降低11.6dB,气骨导差较术前缩小7.4dB,70例患者气骨导差〈20dB,听力重建总成功率达49.3%。听力重建成功的关键主要取决于术腔感染控制、咽鼓管功能、病变范围、听骨赝复物材料和手术技术。结论虽然影响因素较多,开放式鼓室成形伴一期听骨链重建仍是胆脂瘤中耳炎患者安全有效的术式,术后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听力重建效果令人满意。

  • 标签: 开放式鼓室成形术 听力重建 影响因素
  • 简介:8年前退伍的安庆人汪宝正怎么也想不到自己有一天会成为海南亚峰实业公司的“继承人”。而最让国内外媒体津津乐道的是他从卷款逃跑的老外和台湾老板废弃的旧厂址重建起了一个个现代化的工业园区。

  • 标签: 城池 实业公司 工业园区 继承人 现代化 国内外
  • 简介:钛钢材料较轻、硬度较高、声阻较低,是一种极好的声音导体。Schwager等研究表明钛钢可以制成高生物相容性的听骨修复材料,在对免模型以及人类的研究中发现大多数钛质人工听骨具有良好的生物整合性,没有发生异物反应或炎症的组织学证据。在德国,自1993年以来钛质人工听骨就已经被用于听骨链重建中。类似的欧洲研究显示,钛质人工听骨比金质或陶瓷材料更能有效的提高听力。

  • 标签: 钛质人工听骨 听骨链重建术 听骨赝复物 骨修复材料 生物相容性 鼓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开放式或完壁式鼓室成形伴听骨链重建术的疗效,哪个更优。方法选取100例于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我院接受的胆脂瘤中耳炎患者,将其平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采取开放式鼓室成形伴听骨链重建术,对照组采取完壁式鼓室成形伴听骨链重建术,观察2组疗效。结果研究组的干耳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其气导平均听阙降低值、听力重建成功率、气骨导差较术前平均缩小值及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胆脂瘤中耳炎患者采取开放式鼓室成形伴听骨链重建术,可提高患者听力功能,干耳率高,复发情况较少,值得推广。

  • 标签: 开放式 鼓室成形 完壁式 听骨链重建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联合韧带重建治疗陈旧性Bennett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14年9月至2018年3月,我们共收治51例陈旧性Bennett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3例。治疗组采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并联合桡侧腕屈肌腱部分转位重建掌侧韧带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切开复位内固定,未行韧带重建。术后随访按照总主动活动度(total active motion,TAM)系统评价法进行拇指功能评价。结果术后5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8~16个月,平均14.5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骨性愈合,对照组1例患者出现再脱位,其余均无再脱位发生。根据TAM系统评价法评价拇指功能:治疗组优14例、良11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89.29%;对照组优6例、良9例、可5例、差3例,优良率为65.22%。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 =-2.184,P=0.031)。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联合桡侧腕屈肌腱部分转位重建掌侧韧带治疗陈旧性Bennett骨折,复位及固定牢靠,疗效确切,能显著改善患侧拇指功能。

  • 标签: 骨折固定术,内 治疗结果 Bennett骨折 韧带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切开复位治疗GartlandII~III型肱骨髁骨折的体会。方法本组共20例GartlandII型6例,III型14例,所有病例均经过急诊手法复位,因对位不理想,骨折不稳定或患儿家属要求而接受手术治疗,采用肘关节外侧进路4例,后中央入路4例,肘关节内侧入路12例,直视下解剖复位用二根克氏针交叉内固定,石膏固定一月。结果本组病例均获随访半年以上,肘关节功能恢复优良,无血管神经并发症。结论采用肘内侧进路具有方便直视解剖对位,可避免伤及尺神经,防止肘内翻的发生,隐藏切口达到美观,且有效防止肘内翻的发生。

  • 标签: 肱骨 骨折 手术 肘内翻
  • 简介:鼓室硬化是指中耳黏膜下层或鼓膜固有层中弹性纤维透明样变性,是中耳黏膜慢性炎症或反复急性炎症的终末反应。早在1869年Troltsch首先描述了该病,其病因不清,有研究发现可能与遗传、动脉粥样硬化、高钙血症等有关。鼓室硬化的发病机制也不甚清楚,但有一点是达成共识的,即鼓室硬化是中耳慢性炎症非特异性的不可逆结果。按组织学特点鼓室硬化可以分为硬化型黏膜炎和破骨型黏膜炎,后者可破坏骨质,累及听骨链。也有学者主张根据手术中所见硬化斑块的范围来分型,可分为鼓膜钙化型、锤砧骨固定型、镫骨固定型及全鼓室硬化型,认为这种分型更有治疗指导价值。目前的争论热点在于如何更有效的治疗鼓室硬化,尤其是镫骨固定的病例。本文主要对鼓室硬化的治疗进行论述。

  • 标签: 耳硬化病(Otosclerosis) 镫骨(Stapes) 鼓室成形术(Tympanoplasty)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治疗髋臼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1月-2011年3月共收治45例髋臼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骨折类型行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本组患者无切口感染,亦无手术死亡病例。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个月-3年。优27例,良10例,可6例,差2例,优良率为82.2%。术后并发症中,其中3例有坐骨神经损伤,2例发生异位骨化,3例发生创伤性关节炎,1例后期发生股骨头坏死。结论髋臼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及内固定治疗髋臼骨折,复位良好,固定可靠,并发症少,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髋臼骨折 重建钢板 骨折内固定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一种简易的耳内镜持续灌流装置的制作,并观察其在上鼓室胆脂瘤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1年6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持续灌流耳内镜鼓室胆脂瘤手术的患者38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21例,年龄(38.6±11.9)岁。测量安装灌流装置后耳内镜的直径、使用该装置的灌流速度和手术的时间,分析术中术野暴露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安装自制灌流装置后耳内镜直径为3.5~4.6 mm,灌流速度可达20~40 ml/min;持续灌流模式下术野清楚,手术时间为(86.6±18.1)min。3例患者术中出现耳道皮肤损伤。无皮瓣缺血坏死、耳道瘢痕狭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脑脊液漏及面神经麻痹等术后并发症。结论该自制持续灌流装置简单、实用,为水下耳内镜鼓室胆脂瘤手术灌流方式提供了一种新选择。

  • 标签: 内窥镜 耳外科手术 胆脂瘤,中耳
  • 简介:<正>鼓室成形术手术的具体目标是:在清除病灶的基础,建立含气鼓室和传声听骨。按病灶范围有不伴乳突切除和伴乳突切除,按中耳传声原理有卵圆窗优先和圆窗声保护,此外,必须保证中耳乳突气腔经咽鼓管与大气交通。以下介绍这三方面的技术和体会。

  • 标签: 鼓室成形术 中耳乳突 上鼓室 面神经骨管 后鼓室 清除病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鼓膜穿刺联合鼓室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鼓室置管术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取鼓膜穿刺结合鼓室注药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40例有效率为88.88%,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35例有效率为77.77%,实验组患者的疗效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鼓膜穿刺结合鼓室注药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一种有效方法。

  • 标签: 鼓膜穿刺 鼓室注药 分泌性中耳炎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8
  • 简介:3.对尼采的批判――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 ,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其实已经否定了施特劳斯的,我们已经引入了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

  • 标签: 废墟重建 相对主义废墟 重建巴别塔
  • 简介:摘要:贴近摄影测量在古建筑重建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本文介绍了贴近摄影测量的原理和技术,探讨了古建筑重建的需求与挑战,以及贴近摄影测量在古建筑重建中的实际应用。我们强调了这一技术在数据采集、建模和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关键作用。总之,贴近摄影测量为古建筑重建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和方法,有望在文化遗产保护和历史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贴近摄影测量 古建筑重建 图像特征提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中耳胆脂瘤患者应用软组织耳道后壁重建鼓室成形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将至我院接受干预治疗的86例中耳胆脂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主体,根据干预手段的差异性将入选患者分成两组,即参照组(43例,采用经典完壁式乳突切除术干预)及干预组(43例,采用开放式乳突根治术干预,软组织耳道后壁重建重建中耳鼓室传音结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取得的临床疗效。结果干预组患者的术后干耳率、听力改善率、耳道功能良好率均明显高于参照组,数据差异性明显(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胆脂瘤复发及平均干耳天数方面,干预组明显优于参照组,数据差异性明显(p<0.05)。结论软组织耳道后壁重建鼓室成形术是临床干预治疗中耳胆脂瘤的理想手段,可明显降低患者的复发率,可彻底的切除患者病症,手术操作简单且效果安全可靠,是临床干预治疗中耳胆脂瘤患者的有效手段,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中耳胆脂瘤 耳道后壁重建 鼓室成形术 乳突根治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