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溶血对生化检验准确性的影响及纠正。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常规健康体检的人员10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晨起空腹静脉取血,每份标本均分至2支真空采血管,其中一管不做任何处理作为观察组,另一管溶血处理作为观察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两组进行检测,对比分析各项生化指标差异。结果在TP、TBLL、DBLL、CK、CK-MB、AST、ALT、LDH、HBDH、ALP、K、Na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比较显著,具统计学意义;在HDL、TG、ALB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比较不显著,不具统计学意义。结论溶血对生化检验准确性存在重大影响,需及时进行纠正,确保准确性。

  • 标签: 溶血 生化检验 准确性 影响及纠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2月来我院进行体检的60例健康者作为受检对象,每位受检对象分别采集两份血液样本,一份进行不予溶液作为对照组,一份进行人工溶血作为观察组,对两组血液标本分别进行生化检验,对两组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60例健康受检者溶血后的ALT、AST、ALP、CK-MB、TP、Fe、K+、LDH、TBIL、DBIL等指标均较溶血前明显减少,CK、GLU、UA、Zn均较溶血前明显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血前后在CHO、TG、GLU、BUN、GGT、Na+、Cr等指标差异上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生化检验中溶血现象会对检验结果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为了保证临床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应在检验过程中避免发生溶血现象。

  • 标签: 溶血 生化检验 结果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社区医院血液溶血原因分析及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收集笔者2019年学校教职工体检100份血液溶血样本为观察指标,同期选取正常血液样本为参照指标,观察血液检查结果,分析溶血原因开展血液样本质量控制对策。结果:观察组血样检查显示TBil、DBil、AST、ALT、CK、K+、Ca+等指标高于对照组,TBil、DBil、AST、ALT、CK、ALP、GGT、K+指标与对照组比对,差异显著(P

  • 标签: 基层医院 溶血原因 检验结果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标本溶血对常规生化检验项目带来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20年1到2022年6月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体检者64例,对其血样展开分组检测。通过计算机法将体检者分成2组,即实验组与参照组,实验组接受人工溶血,参照组未出现溶血现象,对两组血糖与血脂、肝功能以及其他生化检测指标水平进行比较。结果:在血糖和血脂方面,两组研究对象GLU与TG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研究对象TC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研究对象肝功能各指标相比于参照组较高(P<0.05),两组研究对象Cr以及BUN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标本溶血会对受检者部分血脂与肝功能指标造成明显影响,在常规生化检验的过程中应注重预防措施的应用,并提高操作的规范性,从而保障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标本溶血 常规生化检验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中药红花应用芽孢杆菌发酵炮制对溶血栓药效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本院诊治的66例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单盲法分组,每组33例,两组患者的治疗方案均相同,对照组溶血剂中的红花不作处理,观察组用芽孢杆菌发酵法炮制红花,对疗效做出分析。结果 观察组血栓长度、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优球蛋白溶解时间、纤维蛋白原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P

  • 标签: 中药红花 芽孢杆菌 发酵炮制 溶血栓 药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溶血现象对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检验科2017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320例健康检查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320例健康体检患者血液标本进行分析,检验非溶血样本以及溶血样本的多项指标,分析检测结果。结果检测结果显示,与非溶血样本比较,溶血样本的TBIL、DBIL、TP、ALB、ALT、LDH、AST、CK、GLU以及K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溶血现象可影响生化检验的准确性,因此,必须要严格按照流程进行检验,尽可能避免样本发生溶血

  • 标签: 溶血现象 临床 生化检验 影响 观察
  • 简介:目的探讨母婴血型差异及相关IgG抗体水平与新生儿溶血病的关系。方法对临床送检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母婴血标本进行ABO和Rh血型鉴定,对新生儿血标本进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抗体试验和放散试验,对确诊HDN的患儿测定相关IgG抗红细胞抗体及效价,并分析抗体效价与患儿血清总胆红素的关系。结果256份送检标本经溶血3项试验确诊为HDN231例,其中母婴ABO血型不合229例,Rh血型不合2例。ABO血型不合中,母亲为O型,新生儿为A型或B型共208例;母亲为A型或B型,新生儿为B型或A型共21例,抗体效价64~512。2例Rh血型不合者经抗体鉴定为1例抗-E,效价128;另1例抗-E合并抗-c,效价分别为256和64;不同抗体效价组间患儿总胆红素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2,P〈0.05)。结论新生儿溶血病主要以母婴ABO血型不合为主,抗体效价越高,溶血越严重。

  • 标签: 新生儿溶血病 ABO血型 RH血型 IGG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溶血标本对临床常规化学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挑选2016年1月-2016年7月来我院进行体检的14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液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标本执行生化项目检验,之后运用不同的搅拌力度促进标本出现轻度溶血与重度溶血,把溶血标本的血清分离出来,再对标本执行生化项目检验,分析未发生溶血、发生轻度溶血和重度溶血三种标本的检验结果。结果出现轻度溶血的标本明显影响到以下的检验结果GLU、CRE、UA、ALT、AST、TP、CK、Fe、Mg、Na、Zn;出现重度溶血时,在对上述项目产生影响外,还明显影响到以下的检验结果Ca、IgG。结论大部分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检验结果都受到溶血标本的明显影响。

  • 标签: 不同溶血标本 常规化学检验结果 影响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溶血现象给血液检验结果带来的影响,并分析溶血在其中所产生的作用。 方法: 择取 2015 年 12 月到 2016 年 12 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医院进行血液检验的 80 例健康受检者,按照抽血后标本是否出现溶血现象进行分组:标本出现溶血现象的 40 例归入研究组,标本未出现溶血现象的 40 例归入对照组。对比两组受检者在 血液 检验效果上的差异。 结果: 就乳酸脱氢酶 、谷草转氨酶 、总胆固醇 、谷丙转氨酶 以及钾离子 的检验结果而言,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就磷酸酶 的检验结果而言,研究组低于对照组,统计学有差异( P < 0.05 )。就尿素氮 、肌酐 、甘油三酯 、葡萄糖 、血尿酸 检验结果而言,两组无统计学差异( P > 0.05 )。 结论: 溶血现象可以引起除尿素氮、肌酐、甘油三酯、葡萄糖、血尿酸之外的多项指标变化,血液检验应规划其操作流程,以提高 血液 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血液检验 溶血现象 检验效果 影响 作用
  • 简介:患儿男,48小时,因发现皮肤黄染28小时入院。系第二胎第一产,足月顺产,出生体重3100g,产时全身无苍白及水肿,Apgar评分1、5分钟均为lO分。生后20小时即发现皮肤黄染,迅速加重,遍及全身。其母继往孕4个月时自然流产1次,否认有输血史,否认肝炎及自身免疫性疾病。查体:足月无贫血貌,反应尚好,全身皮肤包括手足心黄染。

  • 标签: 新生儿 RH血型不合 抗E溶血病 黄疸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10月来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96例,将其溶血标本作为对照组,将非溶血标本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17项常规生化检测值。结果观察组TP、AST、CK、CHO、ALT、AL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BIL、DBI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G、UA、BUN、C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患者所提供的血液样本发生溶血反应后,其对生化检验结果影响较大,因此,为了提高临床生化检验的准确度,需要注意患者血标本是否发生溶血反应。

  • 标签: 溶血 生化检验 影响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标本溶血给临床检验结果带来的影响并提出防范措施。方法:选择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期间于本单位进行健康检查的50例健康受检者,每例均采集2份血液,其中一份作常规保存,另一份给予人工溶血处理。对比常规组标本和溶血组标本的生化检验结果。结果:两组的谷草转氨酶、血钠、血钾、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进行对比,统计学对比有差异(P<0.05)。两组的白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进行对比,统计学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标本溶血会使临床检验部分指标的检验结果出现偏差,临床应做好对标本的管理,以确保临床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标本溶血 临床检验 检验结果 影响 防范措施
  • 简介:药物抗体引起的免疫性溶血反应是指患者在使用某种药物后,体内产生相应的药物抗体,导致机体出现溶血反应,从而引起免疫性溶血性贫血(druginducedimmunehemolyticanemia,DIHA),严重的DIHA导致的血管内溶血可危及患者生命。在我国,DIHA的个案也时有报道,然而,现有的检测药物抗体的方法还不够规范,对于药物抗体检测结果的意义在认识上也不统一,导致我国对于DIHA的关注度和检出率远低于欧美等国。本文就药物性抗体引起免疫性溶血反应进行探讨,以引起临床重视。

  • 标签: 药物抗体 溶血反应 免疫性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溶血现象在临床生化检验中对检验结果的影响。结果 选取 84 例在 2017 年 4 月至 2019 年 5 月份进行生化检验的患者,根据检验的顺序分为溶血组和常规组,每组均有 42 例。溶血组的检验样本中实施人工溶血处理,常规组血液样本不做任何处理。比较两组各项检验指标。结果 溶血组肌酐、血尿酸、葡萄糖、尿素氮、钾离子与甘油三酯以及总胆固醇等指标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 临床上进行生化检验时,溶血现象会让检查结果出现误差,降低标本的溶血现象,能保证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溶血现象 生化检验 检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