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脓肿切开引流术后的护理措施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行乳腺脓肿切开引流术的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排序的方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4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24例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83%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17%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脓肿切开引流的患者术后给予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其对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康复进度,值得临床推广和运用。

  • 标签: 乳腺脓肿 切开引流术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超声检查对乳腺肿块患者进行超声影像研究并将检查结果和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对照,从而提高乳腺肿块疾病的超声诊断水平。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87例乳腺肿块的超声图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观察肿块的部位、形态、边缘、纵横比、内部回声、微钙化、病灶后方回声、肿块内部及周边的血流分布及腋窝淋巴结大小等情况。结果87例乳腺肿块中,超声诊断良性肿块69例,63例与病理诊断符合,超声诊断符合率91.3%,其余18例为恶性肿块,17例与病理诊断符合,超声诊断符合率94.4%。良恶性肿块的超声声像图及彩色多普勒对比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频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能量多普勒及脉冲多普勒等超声检查,可提高乳腺肿块性质的诊断正确性。

  • 标签: 乳腺肿块 超声 病理对照
  • 简介:乳腺结核系乳腺组织感染结核杆菌引起的乳腺慢性特异性感染,临床较少见。但近年随着肺结核病的反弹,有增加趋势,而其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易造成误诊误治,临床应引起重视。我院1990-06-2008-12收治乳腺结核9例,现将诊治经验分析如下。

  • 标签: 乳腺疾病/诊断/治疗 结核/诊断/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腺淋巴瘤的临床病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例乳腺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收取时间在2015年1月20日直至2017年2月12日,并对其进行随访,在镜下观察免疫表型特点和病变组织学形态。结果根据表1研究结果显示,其中20例乳腺淋巴瘤均为女性,其中原发组患者有10例,继发组患者有10例,两组患者在双侧乳腺、单侧乳腺、B淋巴母细胞性白血病、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位生存期、死亡等方面相比较,具有十分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乳腺的继发性淋巴瘤和原发性淋巴瘤的影像特点和乳腺癌较为相似,在进行冷冻切片时,应观察肿瘤的细胞形态和浸润模式,和浸润癌进行鉴别。

  • 标签: 乳腺淋巴瘤 临床病理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化疗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60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60例乳腺癌患者化疗完成率为100%,但在化疗期间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心理障碍,出现静脉炎12例、胃肠反应38例、骨髓抑制5例、心脏毒性反应1例、脱发4例。无严重毒副反应发生,化疗期间患者的生活质量无明显下降。结论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满足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降低化疗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维护自身健康的能力,提高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命。

  • 标签: 乳腺癌术后 化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乳腺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多发小肿块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10月104例乳腺多发小肿块患者,随机分为微创组和常规组,微创组利用超声引导下乳腺微创旋切术治疗,常规组常规手术治疗,对比手术情况、治疗效果。结果微创组肿块清除率98.52%,常规组85.30%,微创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76%,常规组28.84%,微创组手术时间更短、出血量更少,差异明显(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乳腺微创旋切术创口小,出血量少,对多发小肿块患者的应用价值高。

  • 标签: 乳腺多发小肿块 超声引导下 乳腺微创旋切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行以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的效果及复发率。方法择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22例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按照治疗方式将所选患者分成保守组和手术组,保守组10例患者行以三联抗分枝杆菌药物治疗,手术组12例患者在三联抗分枝杆菌药物治疗基础上加行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复发率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22例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中,20例发现肿块,7例存在乳头凹陷现象,2例血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升高。手术组治愈率为100%,保守组治愈率为81.82%,手术组治愈率明显高于保守组(P<0.05);经过为期18个月的随访发现,保守组疾病复发率为22.73%,手术组疾病复发率为0%,手术组疾病复发率明显低于保守组(P<0.05)。结论对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行以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的效果良好,且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乳腺区段切除术 非哺乳期乳腺炎 治疗效果 复发率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乳腺癌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共选择98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资料,均为本院于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收治,依据治疗方法分组,各49例,观察组为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对照组为改良根治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指标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指标及康复效果显著由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远处转移率8.16%、复发率4.08%与对照组6.12%、2.04%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效果相比,乳腺癌保乳术可减少术中损害和加快术后康复速度,且不会增加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治疗价值较高。

  • 标签: 乳腺癌保乳手术 改良根治术 早期乳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电视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治疗纵隔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纵隔肿瘤患者(126例),选取时间2015年9月8日至2016年10月20日,将纵隔肿瘤患者(126例)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63例患者实施常规手术治疗)对照组,(63例患者实施电视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治疗)观察组。结果观察组纵隔肿瘤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6.35%与对照组患者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纵隔肿瘤患者的术中出血量(352.01±100.45)ml、术后引流量(376.01±125.11)ml以及手术时间(70.25±15.11)min与对照组患者具有差异(P<0.05)。结论纵隔肿瘤患者实施电视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治疗后,取得显著效果,能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 标签: 电视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 纵隔肿瘤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清肿瘤标志物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检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1月-2017年3月我院接收治疗的112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实验中设置良性消化系统疾病患者120例。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三种糖类抗原(CA153、CA199、CA125)、甲胎蛋白及癌胚抗原水平,对比两组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AFP、CEA及CA199分别在肝癌、大肠癌及胰腺癌中表达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FP主要对肝癌敏感,检出率是84.2%;CEA主要对大肠癌与胃癌敏感,检出率分别是60%与28%。另外,食管癌中也有11.1%的检出率;CA199主要对胰腺癌敏感,检出率是80%。五种肿瘤标志物在食管癌、胃癌、大肠癌、肝癌及胰腺癌中的联合检出率分别是16.7%、44%、70%、89.5%及90%。结论血清肿瘤标志物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检测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能够有效的提高肿瘤的早期检出率。对诊断及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 标签: 血清肿瘤标志物 消化系统肿瘤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乳腺癌确诊病患,对其中30例予以新辅助化疗,比较病灶控制效果。结果对照组客观有效率为56.67%,观察组为73.33%。结论新辅助化疗可达到较好控制病灶进展作用,有效控制癌症分期,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新辅助化疗 乳腺癌 客观有效率
  • 简介:摘要乳腺纤维腺瘤作为女性常见的良性肿瘤,钼靶x线和超声检查是乳腺检查的主要方法,被认为是黄金组合;CT、MRI等其它检查则被认为是进一步补充的检查手段对缺乏特异性的病灶要进行微创活检来定性。随着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综合影像检查方法将成为乳腺纤维腺瘤的主要方向。

  • 标签: 乳腺纤维腺瘤 影像学诊断 发展现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乳腺癌患者的病理诊断结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72例老年乳腺癌患者,全部患者均行手术治疗,病理切片送检,回顾性分析入选患者临床资料。结果72例老年乳腺癌患者中浸润性导管癌占比(72.22%)明显高于其他器质病变者(P<0.05);单侧乳房发病率明显多于双侧乳房发病率(P<0.05);患者首发症状中乳房包块者占比(93.06%)明显高于乳头溢液者(4.17%)和腋下包块者(2.78%)(P<0.05);肿瘤直径<1.50cm者占比最高;腋窝淋巴结清扫者(70.83%),其中淋巴结转移站别最高。结论老年乳腺癌患者中浸润性导管癌属高发病理类型,分期T2者居多,PR、ER阳性率较高,患者病理特征分明,通过病例诊断可为临床诊疗乳腺癌病例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 标签: 老年 乳腺癌 诊断 病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三阴型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选2014年7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乳腺癌患者200例作为临床分析对象,对2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的临床病理性特征,随访五年之后的身故才能与预后情况。结果200例乳腺癌患者当中属于三阴型乳腺癌病症的有40例,三阴型乳腺癌病症具备组织学级别,肿瘤复发的转移率与髓样癌相对要高于其余类型的乳腺癌病症,五年无病总生存率为75.0%(30/40)。对三阴型乳腺癌患者的生存产生影响的主要是患者的年龄、肿瘤的状况、手术治疗的方法等。各数据差异较为明显(P<0.05)。结论三阴型乳腺癌患者的组织学级别相对较高,但是浸润性导管癌发生的几率相对较低,而且肿瘤的复发几率加高,肿瘤病理学分期较高,预后效果不佳。

  • 标签: 三阴型 乳腺癌 病理特征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乳腺癌术后的有效护理方法,并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健康指导,从而提高乳腺癌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对我院2012年6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术后护理以及健康指导。结果本组120例乳腺癌患者术后均痊愈出院,行患者术后随访5-30个月,局部出现复发者5例,患者远处癌肿转移者2例,其他疾病死亡者5例,剩余的108例术后患者均无复发、转移并存活。随访40个月至今,没有出现远处转移,复发及死亡病人,5年生存率为90.00%,5年复发率约为5.95%。结论精心的护理、精湛的技术、系统有效的术后康复护理及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地预防并发症、后遗症,使功能障碍滅小到最低限度,有效促进身体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乳腺癌 术后护理 健康指导
  • 简介:摘要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社会步入高速发展阶段,各行各业发展迅速,人们生活随之得到大幅度提升,生活方式也发生转变,有大量医学资料表明我国乳腺癌的患病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并且越发年轻化,因此对乳腺癌诊断的正确性和及时性十分重要,其中影像学的作用功不可没,不仅受到临床医师的青睐和重视,而且得到患者的高度信任。影像学与其它诊断手法一样,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临床诊断中发挥的作用也不尽相同,本文主要探讨的内容是影像手段于乳腺癌临床诊断中的现状和进展。

  • 标签: 乳腺癌 影像诊断 现状与进展
  • 简介:摘要新辅助化疗(NAC)是乳腺癌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对于NAC的疗效的预测及评估、NAC个体化方案的制定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主要针对NAC的起源、化疗方案、疗效的评估、预测指标以及不同分子分型的NAC方案等方面展开综述。

  • 标签: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分子分型 预测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乳腺癌化疗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例乳腺癌化疗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取针对性系统的护理措施。结果20例乳腺癌患者均顺利完成了全程化疗,化疗完成率为100%。出现了一些相应的并发症,无严重毒副反应发生。结论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满足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减少化疗的并发症,延长患者的生命,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乳腺癌 化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喉罩通气全凭吸入七氟醚在老年乳腺癌改良根治术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7年8月收治的行改良根治术治疗的老年乳腺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静脉复合麻醉诱导,观察组采用单纯高氧七氟醚实施麻醉诱导,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诱导时间、麻醉维持时间、恢复清醒时间以及喉罩拔除时间,观察不同时间段两组患者的HR、MAP、SpO2。结果两组麻醉诱导时间、麻醉维持时间、恢复清醒时间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喉罩拔除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T1时HR、MA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其余时间点HR、MAP以及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罩通气全凭吸入七氟醚麻醉应用于改良根治术的老年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 标签: 喉罩通气 七氟醚 乳腺癌 改良根治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