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切除乳腺良性肿瘤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在B超引导下对60例患者的86个病灶采用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进行切除,护士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积极配合,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及健康宣教。结果B超显示本组86个病灶均被准确切除,术后预后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B超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切除乳腺良性肿瘤具有操作简单、定位准、创伤小、愈合快、不留疤痕、美容效果好等优点,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乳腺疾病微创治疗新方法。

  • 标签: 麦默通旋切系统 乳腺良性肿瘤 微创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对比局部侵润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在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中的效果。方法临床在我院2013年—2015年随机选取治疗的50例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硬膜外麻醉,观察组患者实施局部侵润麻醉,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免疫功能变化。结果对照组患者在麻醉后30、60min和麻醉前相比,CD4+水平有显著升高,NK细胞水平有显著下降,差异均显著(P<0.05);观察组和麻醉后和麻醉前相比,CD3+、CD4+、CD8+、NK细胞水平差异不大,P>0.05;对照组患者在麻醉后和麻醉前相比,lgG、lgA、lgM浓度有显著下降,差异均显著(P<0.05);观察组和麻醉后和麻醉前相比,lgG、lgA、lgM浓度差异不大,P>0.05;麻醉后对照组lgG、lgA、lgM浓度和观察组相比有显著下降,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中,对患者实施局部侵润麻醉可以减少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值得推广。

  • 标签: 局部浸润麻醉 硬膜外麻醉 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手术室行超声引导下麦默通治疗乳腺良性肿瘤中应用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将拟行超声引导下麦默通治疗的76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舒适护理组(38例)和常规护理组(38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手术前后的焦虑状态。结果舒适护理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小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适护理组术前严重和中度焦虑例数明显少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两组严重和中度焦虑例数无明显差异。结论在手术室行超声引导下麦默通治疗乳腺良性肿瘤中采用舒适护理不仅可以改善患者术前焦虑状态,而且能缩短手术时间和减少术中出血量。

  • 标签: 超声引导下 麦默通 乳腺良性肿瘤 舒适护理 手术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实时组织弹性与红外线扫描在乳腺良恶性肿瘤诊断的对照效果。方法100例女性乳腺病变患者(良性患者64例和恶性病变36例)分别进行实时组织弹性与红外线扫描。结果实时组织弹性诊断良性为60例,恶性为40例,其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6.7%和85.0%。红外线扫描诊断良性为56例,恶性为44例,其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9.3%和83.3%。结论实时组织弹性成像和红外线扫描检查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都具有较高的价值,在临床上应根据患者情况合理选择应用。

  • 标签: 实时组织弹性 红外线扫描 乳腺良恶性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麦默通乳腺肿瘤旋切术围手术期实施全程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9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88例行麦默通乳腺肿瘤旋切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为常规护理,观察组44例开展围术期全程优质护理,对两组护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舒适度、护理满意度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切口感染、皮下出血及淤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切口预后不良、大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异(P>0.05)。结论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开展在麦默通旋切术治疗,可有效改善护患关系,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麦默通乳腺肿瘤旋切术 围术期 全程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寻找乳腺癌,快速诊断方法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180例病理确诊乳腺病及80例乳腺癌确诊病人应用CEA、CA153、CA549联合跟踪,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乳腺癌组三项指标远远大于良性乳腺病组。结论对乳腺癌患者CEA、CA153、CA549进行联合检测可以提高其检出率,对于早期诊断、治疗和监视、跟踪治疗有明显的作用。

  • 标签: CEA CA153 CA549 乳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腺良性肿瘤行超声引导下安珂微创旋切系统治疗的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2月我院乳腺良性肿瘤患者74例,均行超声引导下安珂微创旋切系统治疗,将7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精心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乳腺良性肿瘤行超声引导下安珂微创旋切系统治疗期间实施精心护理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乳腺良性肿瘤 超声引导 安珂微创旋切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乳腺肿瘤手术患者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以及对患者及家属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从2015年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乳腺肿瘤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个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予以观察组患者常临床护理路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经过不同方式进行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94.0%显著高于对照组78.0%,数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予以乳腺肿瘤手术患者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即家属的护理满意度,该护理方式具有临床价值,值得被广泛应用。

  • 标签: 乳腺肿瘤手术 临床护理路径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腺癌组织ABCG2mRNA的表达水平与抗肿瘤药物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9月-2012年9月30例乳腺癌患者,采用TE方案化疗(多西他赛+表柔比星),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ABCG2mRN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相对定量表达,明确ABCG2mRN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关系。结果30例乳腺癌患者经3个周期化疗后CR3例,PR18例,总有效率为70%(21/30)。30例乳腺癌患者中化疗前ABCG2mRNA阳性表达率为63.33%;化疗后阳性表达为33.33%;根据化疗结果将30例乳腺癌患者分为有效组21例与无效组9例,比较两组ABCG2mRNA阳性表达结果显示,有效组ABCG2mRNA阳性表达11例,阳性表达率为52.38%,无效组ABCG2mRNA阳性表达8例,阳性表达率为88.89%,两组阳性率表达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BCG2mRN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抗肿瘤药物的治疗效果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超声分型与乳腺密度及乳腺癌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乳腺癌、良性乳腺病变患者及来本院检查的健康女性作为样本,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样本的乳腺超声分型,得到腺体SWV值,观察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乳腺超声分型以致密型居多,占比85.30%。对照组以混合型居多,占比52.94%。空白组混合型占比67.65%。三组对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分型为致密型者,SWV最高,为(3.00±0.12)m/s,与其他几种超声分型者相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分型为致密型者,乳腺密度较高,乳腺癌发病率同样较高。

  • 标签: 超声分型 乳腺密度 乳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超声弹性成像不同参数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有效性,讨论有助于提升其诊断有效性的方案。方法笔者随机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诊治的34例乳腺良恶性肿瘤病患(共有病灶40个),以超声弹性成像技术为主要方案予以诊断,再以病理结果为参考指标,和诊断结果相比较,观察其诊断有效性。结果结果表明超声弹性成像不同参数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特异度是95.12%,敏感度达到78.76%,准确性达到82.50%,良性病患的影像评分和恶性病患的影像评分之间明显表现出差异(P<0.05)。结论基于乳腺良恶性肿瘤病患来说,以超声弹性成像技术为主要方案予以诊断表现出重要价值,除了能够提升诊断精准性以外,还能控制误诊等情况,可推广。

  • 标签: 超声弹性成像 不同参数 乳腺良恶性肿瘤 鉴别诊断 应用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CA153、CEA、CA125表达情况与乳腺癌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乳腺癌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发生复发,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对比复发组中不同转移部位者肿瘤标志物表达情况。结果复发组中局部转移者与内脏转移者的肿瘤标志物CA153、CEA、CA125表达存在差异,局部复发者水平明显下降,比较有差异(P<0.05);复发组与无复发组的肿瘤标志物CA153、CEA、CA125表达情况存在差异(P<0.05),无复发组水平明显下降,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选择CA153、CEA、CA125作为评估乳腺癌化疗疗效的标志具有较好的临床使用价值,淋巴结转移阳性、病理分期高及HER-2阳性是CA153、CEA、CA125阳性的影响因素。

  • 标签: 乳腺癌 化疗 肿瘤标志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比较乳腺超声检查和乳腺钼靶检查在乳腺癌筛查中BI-RADS分类和应用特征,以期提高乳腺癌筛查质量。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4年11月同时进行乳腺超声检和乳腺钼靶检查的1746例乳腺癌筛查妇女,采用美国放射学会(Americancollegeofradiology,ACR)提出的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imagingreportinganddatasystem,BI-RADS)第4版和第5版,进行规范化的乳腺影像评估分类,对最终评估为BI-RADS0类、4类和5类妇女进行临床随访,结合影像评估分类和临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46例乳腺癌筛查妇女中,乳腺超声检查评估为BI-RADS0类52例,BI-RADS1~3类1680例,BI-RADS4类12例,BI-RADS5类2例;乳腺钼靶检查评估为BI-RADS0类285例,BI-RADS1~3类1416例,BI-RADS4类42例,BI-RADS5类3例。临床随访手术病理证实乳腺癌11例;乳腺超声检查评估为BI-RADS5类2例,4类4例,0类4例,2类1例;乳腺钼靶检查评估为BI-RADS5类3例,4类7例,0类1例。结论乳腺超声检查和乳腺钼靶检查各有其影像学表现特征,两者相结合可以提高乳腺癌筛查质量。

  • 标签: 乳腺癌筛查 乳腺超声检查 乳腺钼靶检查 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治疗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的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到2016年8月收治的30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收治的25例行传统切口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切口设计、手术效果等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瘢痕及乳腺外观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时治疗乳腺多发纤维腺瘤的主要方式,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乳腺下缘切口 乳腺纤维腺瘤 手术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乳腺钼靶X线和乳腺B超在诊断女性乳腺癌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对比。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00例乳腺癌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使用乳腺钼靶X线检查,观察组患者使用乳腺B超进行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乳腺癌发现率、准确率及假阴性率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乳腺癌的发现率、准确率和假阴性率指标分别为98%、90%、8%,对照组患者乳腺癌的发现率、准确率和假阴性率指标分别为80%、72%、6%,观察组患者的发现率比对照组高,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的发现率比对照组高,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在女性乳腺癌患者诊断过程中,使用乳腺钼靶X线和乳腺B超诊断各有优势,乳腺B超的诊断率和发现率比对照组高,将两者相互结合能够有效弥补诊断中的不足,避免出现漏诊的现象。

  • 标签: 乳腺钼靶X线 乳腺B超 乳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快速免疫组化检测CK5/6应用在乳腺肿瘤病理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98例乳腺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采用快速免疫组化检测CK5/6,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免疫组化检查,对比两种检验方法的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在乳腺肿瘤病理诊断上显著优于对照组,可帮助区分良恶性肿瘤、小叶性及导管性肿瘤,准确评估与检测间质浸润程度,以及预后蛋白表达、乳腺癌治疗情况,对预后判断及内分泌治疗起到指导作用。结论快速免疫组化检测CK5/6在乳腺肿瘤病理诊断中的应用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快速免疫组化检测 乳腺肿瘤病理诊断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乳腺触诊检测与乳腺彩超检查在乳腺疾病检出率上的差异。方法抽取于2010年10月~2012年10月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女性300例,均进行乳腺触诊检测与乳腺彩超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结果差异。结果两种检查方式检查乳腺正常、乳腺增生的符合率相似,但彩超检查的检出率明显高于触诊(P<0.05)。两种检查方式对乳腺结节的检出率差异较大,彩超检查的检出率明显高于触诊(P<0.05)。结论彩超检查对乳腺疾病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外科触诊,应作为常规体检项目。

  • 标签: 乳腺彩超 外科触诊 检出率
  • 简介:摘要采用意大利Giotto乳腺摄影机,随机抽取的650例乳腺CR摄影患者正位(CC位)及侧位(MLO位)2416张图像,总结其投照技术要点,探讨乳腺X线拍摄技术的重要性。

  • 标签: 技术员 钼靶 乳腺X线摄影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乳腺钼靶摄片在诊断乳腺疾病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8月至2011年8月因乳腺包块行乳腺钼靶摄片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病例500例。对比分析乳腺钼靶对不同乳腺疾病诊断敏感性。结果乳腺钼靶在乳腺增生、纤维腺瘤、脂肪瘤及乳腺癌诊断中的敏感度极高。结论乳腺钼靶X线摄片是乳腺疾病普查和乳腺癌早期诊断的最主要手段。

  • 标签: 钼耙X线片 乳腺疾病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