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偿献血者采血不足量的原因并提出对策。方法选取2013年5月到2014年5月于哈尔滨市血液中心58745名无偿献血者中出现的245例不足量血液进行分析。结果在58745名无偿献血者中,献血不足量比例为0.417%。主要原因是献血不良反应与采血护士穿刺技术较低,其中,献血不良反应比例为0.267%,采血护士穿刺技术造成采血量不足比例为0.150%。并且,团体献血组采血量不足比例为0.290%,与街头献血组相比较不良反应比例较低。结论要减少采血不足量情况发生,需预防献血反应和提高采血护士穿刺技术。

  • 标签: 无偿献血 采血不足量 原因
  • 简介:摘要军队血站平时寓于部队医院中,集血站和输血科的双重职能于一身,担负着平战时医院临床用血和战备血液保障任务,随着近几年军队多样化军事斗争任务的不断拓展,战备血液的保障已成为部队后勤保障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战备血液的保障任务时间紧,任务重,标准高,数量大,加之突发性事件的不确定性,对战备血液的保障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部队作为组织纪律性高,人员比较集中,便于快速发动,血源保障充足的群体,是战备血液和突发事件血液保障的主要来源。如何搞好深入部队的无偿献血工作,对提高战备血液的保障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 标签: 部队官兵 无偿献血 实践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无偿献血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方法血站2014年1月—2014年7月期间共收治无偿献血患者159例,其中共有61例出现不良反应。因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大,故血站详细分析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后制定了预防措施。该项预防措施于2014年7月—2014年12月期间试行于无偿献血区,观察其效果。结果无偿献血不良反应预防措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少于预防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无偿献血不良反应预防措施可有效减少无偿献血不良反应,更好保障献血群体的生命健康。

  • 标签: 无偿献血 不良反应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偿献血者脂肪血产生的原因。方法对随机选取的2010—2012年无偿献血者90000人次中产生脂肪血的人群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脂肪血的平均百分比为3.26%。结论加强无偿献血知识的宣传,采血前医务人员要详细征询献血者的饮食情况。

  • 标签: 无偿献血者 脂肪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献血反应发生的原因,从心理护理提出干预措施。方法将我中心新华街采血屋2016年的640名符合献血条件无偿献血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献血者在采用对照组常规献血护理的基础上运用心理护理方法。结果通过对献血者运用心理护理,献血反应率明显降低。结论在献血过程中,护士自身要具备过硬的操作技能和良好的心理素养,针对不同群体的无偿献血者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从而使他们身心处于放松的状态,使献血过程顺利进行。

  • 标签: 献血者 护士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偿献血高校学生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的原因及对策。方法2011年3月-2013年3月682例无偿献血发生不良反应的22例献血者的资料,分析总结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并针对性的采取预防措施。结果682例无偿献血高校学生中出现不良反应的2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3%;面色苍白与头晕为主要症状;精神因素为主要诱发因素,其次为睡眠不足、空腹、采血环境等因素。结论献血前,工作人员应做好无偿献血高校学生的预防护理工作,加大献血知识宣传,可明显减少多种不良反应出现。

  • 标签: 无偿献血高校学生 献血不良反应 原因 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调查本地区无偿献血人群ABO血型及Rh血型分布情况,为制定采供血计划提供科学依据。ABO血型正定型、反定型及Rh血型,采用全自动微板法;筛查出的Rh阴性标本,采用抗人球蛋白试验确认,以排除Du型。79284名无偿献血者ABO血型分布情况为A28.05%,B32.37%,O29.74%,AB9.84%;Rh阴性占献血人群比率为0.57%。本地区献血人群ABO血型分布特征为B>O>A>AB,Rh阴性血型占人群中的比率稍高于我国汉族人群Rh(D)阴性约0.3%的比率。

  • 标签: 无偿献血者 ABO血型 Rh血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偿献血管理工作的长效机制。方法对重庆市奉节中心血站近5年无偿献血管理工作进行资料分析。结果无论是采全血,还是单采血小板,重庆市奉节中心血站近5年采血量呈现出明显增加态势,环比增长率也大幅提升,其中400ml采血比例稳步提高。员工及献血者满意度均处于高位水平。结论通过资源合理配置、强化献血服务、提高员工意识、实施绩效考核、人性化管理,保证了无偿献血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转,采血数量和质量均得到了稳步提升。

  • 标签: 无偿献血 管理工作 长效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初次无偿献血者的心理状态并对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一般血站300例首次献血者进行本次医学探究,并随机将献血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观察组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献血者进行心理状况评估,比较两组献血者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对比分析两组献血者的SAS得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献血者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满意度为100%,对照组满意度为89.7%,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数初次无偿献血者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在护理过程中进行针对性干预,能有效消除献血者的不良心理情绪,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并提高了献血者的护理满意率,并愿意再次参加无偿献血

  • 标签: 初次无偿献血 心理状态 护理干预 固定献血者
  • 简介:摘要对目前无偿献血血液紧张情况做一探讨,分别从医保政策、血液供求、人口因素、管理机制、宣传教育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对策和建议。

  • 标签: 无偿献血 血液紧张
  • 简介:摘要目的对无偿献血团体招募效果进行分析,保证淡季临床用血。方法本文就我市2014年度无偿献血团体招募效果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结果医疗卫生占39.7%;大中专院校占21.5%;公安、武警占15.7%;其他私人、民营企业占12.1%;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占11.2%。结论加强宣传力度,拓展招募思路、招募方式、招募策略,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主导作用,让更多干部职工参与无偿献血,促进无偿献血工作健康发展。

  • 标签: 无偿献血 团体招募 对策探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无锡市中心血站不断赋予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新的含意和新的活力,把志愿者服务队作为宣传无偿献血、提升服务质量的抓手,使服务队的发展思路、招募方式和活动内容发生了新的转变。

  • 标签: 志愿者 服务队 转型升级
  • 简介:摘要目的对715314例无偿献血者中3768例献血不良反应者展开调查分析,加强无偿献血不良反应的预防,减少无偿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从而减少不足量的血液报废率,提高血液质量,进一步做好采血工作。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715314例无偿献血者中3768例献血不良反应发生者进行分类统计,对可能诱因出现的反应程度分为轻、中、重三种,并运用χ2检验对各类诱因引起的不同程度的献血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各类诱因引起的无偿献血不良反应中,精神紧张是造成无偿献血不良反应的最主要原因。各类诱因引起的不同程度的献血不良反应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对3768例无偿献血不良反应的调查,分析献血不良反应的原因,主要由于献血者精神紧张,其次是睡眠不足和空腹献血等情况引起。只有提高我们采血工作人员静脉穿剌技术水平,优化服务意识,医护人员在采血前、采血中、采血后对献血者做到全程的护理和情感交流,才能减少献血者的恐惧心理,让献血者满意。综上所述,无偿献血不良反应是可以预防或减少出现的。

  • 标签: 献血 不良反应 预防 处理措施
  • 简介:摘要注重精神文明建设,促进职工整体素质的提高,加强无偿献血的宣传招募和志愿服务,通过网络实现资源共享,安全合理调配血液,以竞赛、考核为手段,内、外审核相结合的方法,提高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提升综合能力,使无偿献血事业得到持续有效的发展。

  • 标签: 道德讲堂 志愿服务 竞赛考核
  • 简介:摘要目的在分析近十年攀枝花市无偿献血者年龄结构的基础上,探讨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无偿献血的远期影响,为我市科学建设无偿献血队伍提出合理化建议。方法采用全样本法收集攀枝花市2006~2015年无偿献血者的年龄信息,对样本人群的年龄结构特征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对其衍生的远期影响进行探讨。结果36~45岁人群居我市无偿献血人次首位,占41.25%;其他依次为26~30岁;18~25岁;46~55岁;56~60。18~25岁组除2013年、2015年微弱上升外,其余年份均为下降,下降幅度27.18%。26~35岁组出现持续下降,达48.04%。36~45岁组2006年~2012年上升了41.27%,2013年开始下降,下降幅度18.41%;46~55岁组、56~60岁组献血人次逐年递增,上升幅度高达228.90%、90.57%。男性、女性平均年龄均逐年上涨,女性上涨幅度大于男性。结论无偿献血者年龄的不断增高,增加了我市无偿献血队伍不稳定的风险,也加剧了我市血液资源的远期供求矛盾。建议对各年龄段制定并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无偿献血招募策略。

  • 标签: 人口老龄化 无偿献血 招募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