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注射吸毒人群(PWID)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高达67%,要实现世界卫生组织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公共卫生威胁的目标,PWID是需要优先关注的人群。尽管丙型肝炎病毒直接抗病持续病毒学应答可达到95%以上,但是PWID接受治疗仍存在很大的障碍,尤其是在医疗实践中,由于PWID多伴随合并感染、多重基因型感染、低依从性、药物滥用、美沙酮维持治疗、危险行为及再感染等情况,医生常担心这些因素影响疗效而拒绝给PWID提供丙型肝炎治疗。现对不同感染状态及具有特殊行为特征的PWID开展丙型肝炎治疗的情况及效果的有关研究进行综述,结论为在多学科合作下对PWID人群开展的丙型肝炎治疗安全有效并且能保证治疗的依从性。

  • 标签: 静脉吸毒者 治疗 丙型肝炎
  • 简介:摘要全口服直接抗病(DAA)的上市为消除丙肝带来巨大机遇。本文通过梳理世界卫生组织近年更新的关于丙肝治疗的指南建议,并分析DAA药品的市场动态、价格趋势以及全球治疗进展,探讨目前DAA药物价格情况,治疗的可及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WHO推荐使用DAA进行治疗,但DAA的价格昂贵,虽然各国采取措施降低价格,提高可及性,但DAA治疗的推进却不尽如人意,覆盖面依然不高。除了价格以外,还需考虑策略、卫生系统、可及性和服务提供等因素,采用公共卫生方法,推进DAA治疗,以实现丙肝的消除。

  • 标签: 丙型肝炎 直接抗病毒药物 价格分析
  • 简介:摘要:抗病是指一类用于预防和治疗某种细菌感染的非细胞型或半细胞型疾病的药物,如革兰氏阴性菌引起、真菌病以及其他对人类有严重杀伤作用的传染性炎症。近年来,人们对于其安全性与有效性提出了更高更严格要求。在过去几年中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时就已经开始出现抗病抗病是指一种或几种具有免疫性、对细菌有杀伤作用的物质,它可以在临床上用于预防和治疗感染病原菌引起的疾病。近年来随着研究进展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以及人们对于其安全性提出了更高更严格要求抗病在临床上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感染性疾病的炎症。它具有多种杀菌作用,可有效地防止或减轻对人类有杀伤力、免疫功能低下等症状,同时,还能抑制细菌分泌物及病原体产生耐药性。

  • 标签: 抗病毒药物 细菌感染 传染炎症
  • 简介:摘要2019年12月,中国武汉暴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该疾病传染性强,迅速在国内外传播,引起了高度关注。临床尚无确切有效的抗病治疗药物。鉴于目前疫情的紧迫性,根据推荐的诊疗方案和相关研究,本文对瑞德西韦、奥司他韦、阿比多尔、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利巴韦林及干扰素α等试用于临床的抗病进行介绍,以期能为COVID-19的药物合理选择提供参考。

  • 标签: 2019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抗病毒治疗 药物
  • 简介:摘要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修正版)》推荐了3种抗病,包括干扰素α(雾化吸入)、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口服)和利巴韦林(静脉输注)。另外,一种尚未上市的抗病瑞德西韦也在我国展开了临床试验。本文主要就干扰素、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和利巴韦林在SARS冠状病毒、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等治疗中的安全性数据以及瑞德西韦在动物实验、Ⅰ期临床试验、治疗埃博拉病毒感染临床试验中的安全性数据及用于1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的初步数据进行简要综述,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 标签: 冠状病毒感染 SARS病毒 中东呼吸综合症冠状病毒 抗病毒药
  • 作者: 黄爱龙 袁正宏 南月敏 杨东亮 郭巨涛 李文辉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9-15
  • 出处:《中华肝脏病杂志》 2020年第08期
  • 机构:重庆医科大学病毒性肝炎研究所暨感染性疾病分子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400016,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200032,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中西医结合肝病科,石家庄 05005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武汉 430030,美国费城德雷克赛尔大学医学院生物技术和病毒学研究所,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 清华大学生物医学交叉研究院 102206
  • 简介:摘要直接抗病(DAAs),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重要手段。DAAs能直接干扰病毒的感染复制过程,减少子代病毒产率,继而影响体内乙型肝炎病毒(HBV)的两种动态平衡,即肝细胞中病毒复制-循环中病毒衰减之间的平衡,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池补充-cccDNA衰减之间的平衡。现有核苷(酸)类似物足以影响第一种平衡,却难以撼动第二种平衡。因此,靶向HBV感染复制的不同环节,开发新型DAAs十分必要。现从cccDNA池补充-cccDNA衰减这一平衡的两个方面,探讨近期DAAs研发的主要进展。

  • 标签: 肝炎,乙型 共价闭合环状DNA 直接抗病毒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特点,对比分析单用抗病抗病+抗生素治疗的预后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期间内科收治的11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疾病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组治疗,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5例,分别采取单用抗病治疗、抗病+抗生素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以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8.18%与对照组96.36%、症状消失时间接近,P>0.05;观察组患者皮疹、头晕、腹泻等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抗病毒药物 抗生素 治疗效果 症状情况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或SARS-CoV-2)是一种传染性强、致死率较高的病毒,目前已造成全球25个国家的5万余人感染,1千余人死亡。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可出现发热和咳嗽等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重症患者可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脓毒症休克而导致死亡。目前国内外尚无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明确有效的抗病。因此,本文拟通过对近期国内外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抗病基础研究和临床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更加有效地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肺炎 抗病毒 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EB病毒感染儿童患者的抗病应用。方法:关于该次试验的研究对象均来自于我院中被确诊为EB病毒感染的患儿,合计60例,截取诊治起止时间为2021年2月至2022年4月,根据其年龄大小区分为学龄前期组和学龄期组,各30例,就两组的不良症状发生率和肝功能等级评估值展开对比。结果:经展开对两组的咽部充血、咳嗽等不良症状发生率进行对比,获知学龄期组较之学龄前期组居更低(P0.05),经分组治疗后学龄前期组较之于学龄期组呈现更高(P

  • 标签: EB病毒感染儿童 抗病毒药物 药物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virus,SFTSV)是一种蜱传的新型布尼亚病毒,在中国大别山地区被首次发现,临床上可以引起严重发热、血小板减少等症状,致死率可达10%~30%。目前,SFTSV的致病机理和感染机制尚不清楚,还没有针对该病毒的特效药物和疫苗。本文对SFTSV的入胞机制、膜融合、复制、装配和出芽过程进行了综述,总结了目前SFTSV相关的治疗性抗体和抗病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我国SFTSV的疫苗和抗病的研发提供参考。

  • 标签: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 感染周期 抗病毒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一种快速测定Ara-AMP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旋光法测定。结果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99.65%(RSD=0.15%,n=6)。结论该法简便、快速、准确。

  • 标签: 旋光法 单磷酸阿糖腺苷 含量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病药物拉米夫定治疗乙肝后肝硬化的疗效。方法将我院60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加用抗病药物拉米夫定口服,对比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抗病药物拉米夫定治疗乙肝后肝硬化疗效较好。

  • 标签: 抗病毒药物 乙肝后肝硬化 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