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抗病病毒性感染治疗的主要药物,近年,随着抗逆转录病毒的开发,治疗其他病毒感染的药物也得到了发展。本文对临床常用的抗病(不包括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的药理、临床、毒副反应等进行了综述,并对临床常见病毒性感染的治疗方案以及抗病发展做以介绍。

  • 标签: 抗病毒药 利巴韦林 核苷类似药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抗病毒药物发展
  • 简介:摘要目的对抗HBV药物的研究进展述评。方法参阅有关抗HBV病毒研究论文、报道进行归纳、分析。结果抗HBV病毒疗效尚不理想。结论进一步研究开发新的稳定有效抗HBV药物势在必然。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 抗病毒治疗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一种快速测定Ara-AMP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旋光法测定。结果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99.65%(RSD=0.15%,n=6)。结论该法简便、快速、准确。

  • 标签: 旋光法 单磷酸阿糖腺苷 含量测定
  • 简介:干扰素(IFN)是丙型肝炎抗病治疗中一种非常重要的药物,单药治疗以及与利巴韦林联合用药都表现出较好的抗病疗效。IFN与利巴韦林联合用药已成为丙型肝炎的标准治疗方案,对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型和应答指标的研究有助于个体化给药。本文对聚乙二醇IFN、人血清清蛋白融合IFN以及特异性靶向HCV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丙型肝炎 抗病毒药物 药物疗法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艾滋病患者抗病的治疗效果以及护理体会。方法对在我院2008年8月~2011年8月间住院治疗的40例接受药物治疗的艾滋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艾滋病患者经过药物治疗后,有37.5%的患者出现了副反应;CD4+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与基线比较,治疗3,6,9,12,24个月均有增长,不同时间的治疗CD4+T淋巴细胞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艾滋病抗病治疗对艾滋病患者疗效显著,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艾滋病 抗病毒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药益艾康胶囊联合抗病对艾滋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河南省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诊的HIV/AIDS患者47例作为观察对象,给予益艾康胶囊联合抗病治疗,连续观察3年。观察患者体重、症状体征积分、生存质量、CD4+T淋巴细胞计数等指标。结果联合治疗方案能增加患者体重(P<0.01);减少症状体征积分(P<0.01);提高生存质量(卡诺夫斯基积分)(P<0.01);提高CD4+T淋巴细胞计数(P<0.01)。结论益艾康胶囊联合抗病能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高患者CD4+计数,延缓疾病的发展,从而达到带毒生存的目的。

  • 标签: 益艾康胶囊 艾滋病 联合治疗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干扰素α-2b与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住院后诊断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单采用干扰素α-2b治疗,治疗组40例采用干扰素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复发率治疗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α-2b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 标签: 干扰素&alpha -2b 拉米夫定 慢性乙型肝炎
  • 简介:摘要目的优化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抗病,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为更昔洛韦组和病毒唑组,每组各40例,分别给予更昔洛韦5~10mg/(kg.d),bid,静脉滴注,病毒唑10mg/(kg.d),bid,静脉滴注,7d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症状及体征变化,计算脑脊液复常时间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更昔洛韦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2.5%和95%,病毒唑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7.5%和77.5%,更昔洛韦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病毒唑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更昔洛韦组患儿的头痛、惊厥、抽搐、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消失时间及脑脊液复常时间等均明显短于病毒唑组,两组间各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更昔洛韦清除病毒效果更好,临床疗效确切,快速改善神经毒性症状与体征,患儿预后良好,不良反应小,建议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更昔洛韦病毒唑儿童病毒性脑炎
  • 简介:摘要选择4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临床对照用药治疗,总结治疗体会,指出了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治疗同时一你敢用免疫调节剂的机理。

  • 标签: 抗病毒药物 免疫调节剂 慢性乙型肝炎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与病史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全球批准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药物有普通干扰素及聚乙二醇化干扰素、核苷类似物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等。研究发现尚有许多中药都有一定的抑制病毒复制的作用,但多数药物缺乏严格随机对照研究,其抗病疗效尚需进一步验证。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抗病毒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抗病治疗临床疗效。方法收集临床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60例的抗病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慢性肝炎轻度预后较好,重度预后较差;重型肝炎预后不良。结论清除或持续抑制体内的HCV,以改善或减轻肝损害,阻止进展为肝硬化、肝功能衰竭或HCC,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 抗病毒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RNA干扰技术已经迅速的被发展成为一种治疗手段,用于特异的下调基因从而减轻病痛。这一技术特别适用于由于病毒感染的疾病。现在大量的研究已经表明无论在体内还是在体外,RNA干扰都可以抑制病毒。这里有一个基本原则每一个的病原物RNA干扰治疗都必须量身定做,其中包括1.发挥干扰的RNA的导入方法途径,2.给药途径,3.目的基因,4.RNA干扰作用的持续时间。尽管对于每种病毒都可以制定有效的策略但是他们都面临着同样的挑战。重要的是,治疗策略必须考虑到在病毒基因组可能出现的极快速进行,以及利用计算和生物信息学方法来辅助治疗策略以防止病毒逃逸。此外,所有的RNA干扰治疗策略都需将发挥干扰作用的核酸序列导入到靶细胞中,这将受益于基因设计和导入方法的发展。这里我们总结了在抗病RNA干扰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讨论如何将这些发现有效的应用到诊断治疗中。

  • 标签: RNA干扰 病毒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家族性乙型肝炎患者服用不同种抗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4月至2008年7月山西医科大学收治的79个家族129例家族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资料,根据其所选抗病进行分组,分为干扰素a-2b组26人;阿德福韦酯组65人;恩替卡韦组38人;拉米夫定组10人,疗程均为6个月,对其抗病疗效进行分析。统计分析采用SPSS13.0软件,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抗病以阿德福韦酯所占比例最高为50.39%,恩替卡韦29.46%,干扰素(IFNa-2b)20.16%、拉米夫定7.75%;服用ADV、ETV及IFNa-2b抗病治疗,疗程结束后普通人群组与家族性乙型肝炎患者组其疗效有效率分别为69.0%和83.3%3,88.9%和91.0%5,26.9%和35.0%6,两组人群比较ADVx2=6.67,P<0.05,ETVx2=0.038,P>0.05,IFNa-2bx2=0.591,P<0.05。三种抗病在家族性乙型肝炎患者中抗病疗效为ADV组与IFNa-2b组(x2=13.28,P<0.05),ADV组与ETV组(x2=4.05,P<0.05),ETV与IFNa-2b组(x2=16.37,P<0.05);结论抗病使用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干扰素及拉米夫定;家族性乙肝人群抗病效果差;ETV抗病疗效在家族性乙型肝炎患者中最好,ADV抗病疗效较差,IFNa-2b最差。

  • 标签: 家族性乙型肝炎 抗病毒 阿德福韦酯 恩替卡韦 拉米夫定 干扰素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文山市抗病治疗点工作效果分析提高文山市抗病治疗效果。方法中国疾控信息系统文山市艾滋病防治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分析,爱之关怀治疗服务系统数据统计分析,以及对病人的病历分析。结论通过分析抗病治疗中各项指标,治疗效果明显,表明全球基金/中英项目的实施,在文山市建立抗病治疗点以来,病人入组人数不断增加,并针对吸毒目标人群形成特有的抗病治疗模式,在文山市是可取的,是行之有效的,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 标签: 文山市 抗病毒治疗 项目实施 效果
  • 简介:艾滋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抗病治疗是防治艾滋病的一种公共卫生策略。基于2005-2009年国家免费抗病治疗数据和中国艾滋病联合防治评估报告数据,利用一个离散数学模型研究了不同的抗病治疗覆盖率和治疗效果对于基本再生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抗病治疗后由于感染者体内病毒载量的减少而导致的传染性降低的多少是影响我国艾滋病流行的关键因素。

  • 标签: 艾滋病 抗病毒治疗 数学模型 基本再生数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大连市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AIDS)接受国家实施的全面免费高效逆转录抗病治疗效果,评价抗病的实用性。方法综合历年病人CD4T淋巴细胞、病毒载量、耐药性诸因素,从不同方面分析评价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接近正常人水平,病毒载量下降到50cp/ml以下,全面免费抗病治疗效果明显。结论高效逆转录抗病治疗(HAART)是延长艾滋病病人生命、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方法。但要克服耐药性。

  • 标签: 高效逆转录 抗病毒治疗 病毒载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核苷酸药物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分组研究将139例慢性乙型肝炎,分为治疗组70例和对照组69例,两组患者的基线情况相当,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加用核苷类药物抗病治疗一年。其中阿德福韦酯38例,拉米夫定22例,恩替卡韦1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结果治疗一年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ALT、AST、TBil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HBVDNA转阴率为93.8%,对照组为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苷类药物,能改善慢性乙型肝炎的肝功能,降低HBV复制,提高HBeAg转阴率。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 慢性肝炎 核苷类 抗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