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病对儿童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4月期间我院儿科收治的114例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按照用药方法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抗病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中,治愈21例,有效2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5.71%;观察组中,治愈29例,有效2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55%,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儿童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中应用抗病可以快速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安全性高,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喜炎平注射液 呼吸道感染 儿科
  • 简介:摘要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方式改变,皮肤性疾病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其中以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肤疾病占较大比例,由于病毒性皮肤疾病对人体健康及生活质量有较大损害,因此对相关病症治疗方法的临床研究至关重要。随着抗病研究不断深入,临床中出现了许多较新药物,为皮肤疾病治疗带来新进展,本文除对临床中常规抗病进行阐述外,还对部分较新型药物进行了简要叙述。

  • 标签: 皮肤性病科 抗病毒药 临床运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艾滋病患者一线抗病失败后更换二线抗病治疗的疗效。方法收集2010年12月至2013年12月我县31例艾滋病患者一线药物失败更换二线抗病治疗方案后,不同阶段病毒载量及CD4+T淋巴细胞改变的资料。结果艾滋病患者一线药物治疗失败及时更换二线药物,能有效抑制艾滋病病毒(HIV)复制。结论二线药物提高了艾滋病患者的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使用推广。

  • 标签: 艾滋病 二线抗病毒治疗药物 病毒载量 CD4+T淋巴细胞
  • 简介:目的:介绍抗HIV/HBV病毒的不良反应,指导临床工作者早发现、早处理.方法:总结PubMed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近10年来35篇有关抗病不良反应的文章.结果:依非韦伦(efavirenz,EFV)常见的不良反应为中枢神经系统毒性、皮疹、脂代谢异常.替诺福韦(tenofovir,TDF)具有潜在肾毒性,主要导致肾小管损伤.阿德福韦酯(adefovirdipivoxil,ADV)的结构与TDF相似,均可导致肾毒性.蛋白酶抑制剂(proteaseinhibitors,PIs)主要不良反应为代谢综合征.拉米夫定(lamivudine,3TC)的不良反应事件少见,少数发生严重皮疹.结论:不同类型抗病具有不同的不良反应.

  • 标签: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乙肝病毒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药物不良反应
  • 简介:理想化的抗病是指能有效地干扰病毒的复制,又不影响正常细胞代谢,但至今还没有一种抗病可达到此目的。病毒寄生在细胞内,抗病需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而作用于病毒,理想的抗病必须是既能防止病毒吸附于宿主细胞表面,又能特异性抑制病毒复制过程中的某些步骤,且不影响机体正常细胞代谢。然而许多代谢过程为病毒和细胞的功能所共有所以很难研制出一种无毒的抗病

  • 标签: 抗病毒免疫 中医药 抗病毒药物 细胞代谢 病毒复制 细胞表面
  • 简介: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使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的治疗得到较快发展,患者的总生存期和无瘤生存期明显延长,但复发率仍然较高。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Cvirus,HCV)感染被认为与HCC发生、发展及复发的关系密切,可能参与第二次致癌过程。目前抗病治疗在HCC的治疗中已取得一些进展,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 标签: 肝肿瘤 肝细胞癌 抗病毒治疗 乙型肝炎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抗病治疗后的疗效的分析与探究。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3年8月在我院收治的58位患有丙型肝炎肝硬化疾病患者,58例患者中,分为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和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处在代偿期的患者有34例,处在失代偿期的患者有24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给予100万U赛若金联合利巴韦林600mg/d治疗,肌内注射药物,每两天注射一次药物。治疗30周后比较治疗后患者的表明肝功能的各项指标。结果治疗30周后代偿期和失代偿期患者肝功能各项指标明显恢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型肝炎肝硬化抗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更为明显,建议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丙型肝炎 肝硬化 抗病毒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艾滋病的抗病治疗和预防控制措施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间27例艾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14例进行抗细菌感染治疗编入对照组,13例进行抗病治疗编入实验组,对两组的CD4+T淋巴细胞水平和体重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CD4+T淋巴细胞数量明显低于实验组,有显著差异(P<0.05);体重明显低于实验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艾滋病患者进行抗病治疗的治疗效果优于抗细菌感染治疗,体质恢复效果更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艾滋病 抗病毒 治疗 预防
  • 简介:摘要分析艾滋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效果,为抗病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利用国家免费提供的药物,对我市符合治疗条件的艾滋病人提供规范抗病治疗,抽取其中治疗超过1年的52例患者进行疗效观察,定期随访病人的机会性感染、CD4+T淋巴细胞计数、病毒载量值、临床生化指标、服药副反应。52例病例中坚持治疗且存活的病例49例,1例病例因副反应大而停药,2例病例在治疗过程中死亡;47例坚持治疗的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有不同程度提高;37例病例病毒载量未检出。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治疗艾滋病患者疗效确切。

  • 标签:
  • 简介:中图分类号R6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摘要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理结果与抗病疗效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09年8月至2014年8月到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10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肝活检的结果分为重、中、轻3组,3组患者均给予口服拉米夫定100mg/d进行治疗,治疗时间为48周。结果重度组的HBV-DNA转阴率在各时间段均高于轻度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在24周、48周时的HbeAg血清转换率与重度组和中度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在24周、48周时的ALT复常率分别与重度组和中度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炎症程度与抗病疗效有密切联系,肝炎分级在中度以上时抗病疗效更好。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病理结果 抗病毒 疗效 现对2009年8月至2014年8月我院10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的病理结果与抗病毒疗效关系进行探讨,旨在寻求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现报告如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我院感染性疾病科早期应用达菲治疗流感样症状重症病例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我院感染性疾病科2014年元月到2月隔离治疗的9例流感样症状重症患者,均使用达菲75mg,每日两次口服,疗程7d。结果除2例患者治疗无效死亡,其余7例均治愈出院,其中不良反应有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1%。结论达菲作为抗流感病毒治疗流感样症状重症患者安全有效。

  • 标签: 流感样症状重症患者 达菲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青岛地区住院慢性HBV感染患者的既往抗病治疗情况。方法调查和分析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青岛市传染病医院住院的855例慢性HBV感染患者的抗病应用史及与患者其他特征间的相关性。结果有既往抗病治疗史患者共260例(30.4%),其中曾应用ADV者100例(38.5%),LAM103例(39.6%),IFN105例(40.4%),曾应用多种核苷(酸)类似物的患者60例(23.1%),核苷(酸)类似物和干扰素的36例(13.4%)。既往抗病治疗史与患者有较长患病史有关(P=0.002),而与其诊断、性别、年龄、家族聚集发病史、HBeAg特征等因素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青岛地区1/3的住院慢性HBV感染患者有既往抗病治疗史,且以LAM和ADV为主,既往抗病治疗史与患者有较长患病史有关,临床医生需详细询问既往抗病治疗史,以指导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核苷类似物 治疗 耐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阿德福韦联合贞芪扶正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方法按就诊的先后次序,将60例CHB患者在保肝治疗基础上,被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联用贞芪扶正胶囊和阿德福韦,对照组为单用阿德福韦,两组疗程均为48周。观察用药前及用药后48周时的肝生化指标、HBVDNA载量、血清HBeAg阴转率及HbeAg血清转换率等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肝生化指标、HBVDNA载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治疗组ALT、AST的下降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8周,治疗组HBVDNA阴转率为53.3%,明显高于对照组(33.3%)。血清HBeAg阴转率治疗48周时,治疗组56.7%,对照组30.0%,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德福韦联合贞芪扶正胶囊治疗CHB,在恢复肝功能、降低HBVDNA载量及血清HBeAg阴转率方面均优于单用阿德福韦。

  • 标签: 阿德福韦 贞芪扶正胶囊 慢性乙型肝炎
  • 简介:目的了解抗病治疗对乙型肝炎(HBV)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00例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将患者分成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内科综合治疗的非抗病疗法,观察组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采取抗病α干扰素治疗,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进行肝功能、血清HBeAg定量检测。结果对照组存活42例,观察组存活48例,观察组存活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ALT、AST、HBVDNA拷贝量、MELD评分均比治疗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抗病治疗对乙型肝炎(HBV)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的预后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上的推崇。

  • 标签: 抗病毒治疗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CHC)抗病治疗患者甲状腺功能异常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145例CHC患者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RBV)治疗,疗程48周。按治疗结束时甲状腺功能情况分为正常组和异常组。两组病例对照,回顾性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异常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治疗结束时甲功异常34例,占23.45%,正常111例,占76.55%。其中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1例,占0.69%;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7例,占4.83%;亚临床甲亢2例,占1.38%;亚临床甲减24例,占16.55%。抗病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甲状腺功能的因素主要有性别(P<0.05)和甲状腺自身抗体(P<0.01),但抗核抗体(ANA)及抗病疗效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eg-IFNα-2a联合LBV治疗CHC患者可引起甲状腺功能异常,其中引起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常见。

  • 标签: 肝炎 丙型 慢性 干扰素 甲状腺
  • 简介:1背景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感染是肝硬化的重要原因。研究显示,有效抑制HBV复制可改善肝纤维化,延缓或阻止代偿期肝硬化向失代偿期的进展,减少失代偿期患者病情进一步恶化,减少门静脉高压及相关并发症发生,延长生存期。因此,有效的抗病治疗对改善疾病临床结局具有重要意义,也是目前HBV相关肝硬化整体治疗策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 代偿期肝硬化 抗病毒治疗 临床诊断 HBV复制 管理
  • 简介:血清HBsAg或HBeAg定量水平的变化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抗病治疗的应答中有重要预测价值,可以用于指导和调整治疗方案。本文综述了CHB患者血清HBsAg和HBeAg水平变化与HBV复制指标如血清HBVDNA和肝内HBVcccDNA间的关系,以阐明CHB患者血清HBsAg或HBeAg水平在判定抗病疗效方面的新认识。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 抗病毒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抗病治疗对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48例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长效干扰素抗病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30例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治疗12、24周后TBIL、AST、ALT及HCVRNA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有较大的改善。结论针对丙型肝炎给予长效干扰素抗病治疗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抗病治疗,可切实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丙型肝炎 肝硬化 抗病毒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贵州省艾滋病抗病治疗病例服药依从性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2010年贵阳市五医和碧江区人民医院新入组,且截止2013年12月仍然在治的175例病人,进行治疗依从性及相关因素问卷调查和病毒载量检测。结果治疗175例病人中,93.7%服药依从性良好;服药依从性差原因依次为因事耽搁(5例)、药物副作用(4例)和其他(2例)。164例服药依从性良好的病例中治疗一年以后,病毒载量﹤400cP/ml的占98.2%;11例服药依从性差的病人中,有一例未做病毒载量检测,其余10例中病毒载量﹤400cP/ml的占80.0%。结论贵州省艾滋病治疗病例服药整体依从性良好,药物的副作用应引起注意。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