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绪言《三厨经》是以道教经典《五厨经》为基础撰出的佛教伪经。赖敦煌遣书和日本古写经的发现,这部曾经亡佚的经典得以重现于世。本经被发现之後,由於其中强烈的道教因素而获得了不少学者的关注。但前贤的研究往往以相对静态的视角分析其中的道教因素。

  • 标签: 交涉 佛道 道教经典 敦煌
  • 简介:作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琴学研究"不同于其他乐器的研究之处即在于不仅要对它的音乐特征有所关注,还要对它的人文属性给予充分的重视。一部《全唐诗》不仅可以看见古琴蕴合中固有的儒家入世情结,文人的妙笔还向我们展现了唐代社会中它和仙、两家已经形成的历史因缘。白居易笔下与古琴相关的诗篇是唐人借琴意象传达与两家因缘、情感的代表,是唐人从携琴以入世到抱琴以退隐的情感渐变的展现。

  • 标签: 佛家 道家 白居易 唐诗
  • 简介:文同一生受儒、释、思想浸染,崇儒、信佛、好,其居官之余的生活方式是宋代文人雅士生活方式的缩影。受儒家思想影响,文同兼济天下,出仕为官,政绩卓著;受佛教思想影响,文同逛寺游观,与僧人交往密切;受道教思想影响,文同晚年向之心愈炽,逛道观、交道友。他把释道思想融入日常生活体验,并通过诗文记录这些生活,以此来陶冶情操,顿悟人生。

  • 标签: 文同 佛道姻缘 诗文创作
  • 简介:台州在浙江。台州有个天台县。天台县有个天台山。台州和天台里的“台”字,都念“tāi”(音胎)。台州因天台山得名。而天台山得名则因上应28星宿之“台宿”得名。古人做事大多乐意符合天相,此乃大吉,或是上天之意。虽然古人的意思今人参悟不透,但从流传下来的名字便知天台山自古就是不寻常之所。

  • 标签: 天台山 天台县 台州 古人
  • 简介:《三国志平话》受时代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沾染了因果报应、命中注定的佛教意识和道教色彩.这不仅是宋元民众的文化追求与审美情趣在讲史技艺中的体现,也反映了宋元民众对三国历史的改造与融合,这对元末明初《三国志演义》的创作必定产生影响.

  • 标签: 《三国志平话》 佛教意识 道教色彩
  • 简介:隋唐时期,道教继续延续了在论争之中建构自身心性思想的历程。特别是唐初论争所提出的问题,对于日后道教心性论的形成与成熟起了推动作用。两次争论高潮中涉及的问题很多,本文仅对于唐初论争所涉及的心性思想方面的内容作了分析,认为二教对于“”与“体”范畴的不同理解以及对于“道法自然”、“生万物”等本体论、本源论命题的不同看法,不能不说与佛教思想的激发及其争论的刺激有重要的关联。特别是佛教心性论只是道教思想家进行思想创造的“前理解”与诠释背景,他们的诠释对象仍然只能是道教及其道家思想传统,因此,道教心性论思想的若干命题即便是与佛教的相关部分非常相似,但其基本精神仍然是道教的。换言之,佛教心性论影响道教心性论的最大者其实是哲学方法,而非简单的名词与命题的移植或模仿。

  • 标签: 道教 佛道 论争 “道法自然” “道生万物” 心性论
  • 简介:才子佳人小说是描写才子与佳人恋爱的婚姻故事小说,更多地涉及现实社会生活,与神怪关系不大,然而反观其作品发现:相当一部分才子佳人小说作品涉及到神怪和现象,它们在小说中的表现不尽相同,作用也各异,但无疑是才子佳人小说重要的组成部分。文章分析神怪及现象在才子佳人小说中的具体表现及作用,进而探析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 标签: 才子佳人小说 神怪 佛道 原因
  • 简介:8月15~18日在南京大学召开,由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儒治理思想研究”优秀创新团队、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儒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共同举办。南京大学副校长杨忠、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赖永海、南京图书馆馆长徐小跃等出席会议并讲话。

  • 标签: 治理思想 儒佛道 学术研讨会 哲学社会科学 南京大学 传统文化研究
  • 简介:郑板桥不仅书画艺术高超,学术思想丰富,其之缘以及禅学思想也受到社会广泛的注意。当然,郑板桥的禅是一种乱禅。他喜游禅林,广泛结交高人,但他并不入;他讲理,讲道学又讲儒家之道,所以他既想出世又想入世;他特别崇尚道家的无为思想,但又想经世泽民,常怀干一番大事业的英雄之志。当然,郑板桥三禅虽乱,而儒禅在他的禅学体系中还是占主导地位的。

  • 标签: 郑板桥 佛道之缘 乱禅
  • 简介:早就听闻叶小文书记的文章语言犀利、妙语连珠,却一直无缘逐一拜读。此次恰逢他出版新书,借助科研处书籍存档的近水楼台之便利,有幸先睹为快。我怀着高山仰止的崇敬,逐字逐句、细细研读这本慕名已久的《望海楼札记》,虽怯怯亦拳拳,走近他的内心世界,品读他之于华夏、之于世界的不懈思索。

  • 标签: 札记 邻里 佛道 美人 内心世界 文章语言
  • 简介:《红楼梦》的一个主题是二教所主张的对世俗的超脱,《好了歌》充分表达了这种思想。这一主题与酒文化的关系是相通的,即中国传统酒文化的内涵之中就包括超脱世俗之主旨。中国历代的学者与文人之所以对酒有着一种特殊的喜爱,也正是这种主旨的体现,从而形成了一种世俗超脱的境界。

  • 标签: 红楼梦 酒文化 佛道
  • 简介:上元年间,是杜甫晚年漂泊生涯中的一个歇脚期。这时期的诗歌,在情感内容上常常表现出禅的意趣和道家的情怀。特定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背景与生活际遇促成了杜甫有意往的世界里寻求解脱,但复杂的思想情感形诸于诗歌,反而更增强了杜诗忧患意识的力量。关注杜甫上元年间的诗歌,有助于加深对杜甫其人及其诗歌的认识。

  • 标签: 杜甫 上元年间 诗歌
  • 简介:敦煌本《摩尼光佛教法仪略》和《闽书》等文献中都蕴含有不少关于摩尼降诞的资料,更具体详尽的记载见于新近发现的霞浦本《摩尼光》之中。上述文献涉及摩尼在母体的住胎与降生部位、降生地果园以及母亲攀果树枝、寄形柰晕、降生前之灵异现象等,加上文献所反映出的摩耶和满艳(或末艳)发音的相通、阎默与善思维的关联等诸多方面,从中可以看出,摩尼教对佛教、道教之同类故事多有比附与摄取,同时又根据需要进行了程度不同的加工改造,其目的无外乎一方面借用之外衣,另一方面又暗示本宗教之独立性。摩尼教有意比附,意在将摩尼教与佛教、道教融为一体,依托,进而为摩尼教在中土的生存与弘传广开方便之门。

  • 标签: 降生传说 摩尼教 佛教 道教 霞浦摩尼教文献 敦煌摩尼教文献
  • 简介:蒙古时代“争论”的真像──忽必烈统治中国之道[日]中村淳(续前)(2)主办者蒙哥眼中的宗教争论在哈喇和林的包括论战在内的宗教争论始终是蒙哥皇帝主持的。因此,以下将进行进一步深人的研究,并以中村、松川1993年介绍的少林寺圣旨碑第一截为线索,从...

  • 标签: 全真教 八思巴 道佛 书记官 佛教 蒙古
  • 简介:曹雪芹既没有沉溺于对宗教的消极冥索,也不是一个反宗教反神权者。在《红楼梦》中,他按自己对人生和社会的理解。构建了二重宗教世界,二者泾渭分明,是非判然。他对世俗宗教持否定态度,故通过幻想创造出另一个世界,以寄托自己的宗教理想,同时也想借此警醒世人。

  • 标签: 《红楼梦》 曹雪芹 二重观 世俗宗教 “太虚幻境” 宗教现象
  • 简介:4月25日,作为第十届香港道教节系列活动之一的离岛区长者斋宴活动在香港大屿山东涌富豪机场酒店隆重举行。此次活动由香港道教联合主办,香港飞雁洞社承办。

  • 标签: 香港 区长 佛道 道教
  • 简介:一直到八十年代末,敦煌学界都以为,有名的《白雀歌》见在写卷,就是P.2594+P.2864,就是本系一个完整、独立的写卷而在漫漫岁月中被撕裂为二的P.2594和P.2864。然而,这一看法是不确切的。实际上,《白雀歌》见在写卷本系一比P.2594+P.2864更长的写卷;在漫漫岁月中,这个长卷至少被撕裂为六,P.2594和P.2864仅是这六个部分中的两个部分。这里,笔者拟就此略事述说,并就与长卷有关的敦煌关系的问题略述己见。如或不当,尚望批评指正。

  • 标签: 敦煌文献 写卷 道教哲学 归义军时期 敦煌遗书 王重民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8
  • 简介:三教在冲突中融合,从三教关系中来透视中国佛教发展的历史,正是在三教的冲突和融合中佛教不断得到了发展

  • 标签: 三教关系 中国佛教 佛三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