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网络空间全球化、虚拟化、非中心化等特点动摇了传统管辖的基础,使法院对Internet案件的司法管辖面临挑战,而美国法院已出现将长臂管辖理论适用于Internet案件的倾向.本文通过对美国法院长臂管辖理论及其Internet案件司法实践的考察,指出美国法院把长臂管辖扩张至Internet案件是一种有害的司法实践.

  • 标签: 美国 网络空间 法院 司法管辖 长臂管辖权 最低联系标准
  • 简介:是权利人对水资源所享有的使用的总称,包括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能,具有特别物的性质,因而,水就应当具有可转让性。这一理论观点已经成为美国、澳大利亚等国水制度的基本内容。我国水制度的健全也应借鉴外国的成功立法经验,从而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 标签: 水资源 水权 特别物权
  • 简介:我国提倡的"能动司法"并非西方语境下的司法能动主义,也并非审判方式上的职权主义回归,同时,能动司法的目的也不在于异化法院的功能。能动司法理念的提出是为了强调司法除了被动性之外,也有积极、主动的一面,其目的在于矫正以往司法改革中单纯将司法权定位于被动、消极的倾向。在民事审判运作机制中,有非讼程序与诉讼程序之分。能动司法的理念只有在民事审判运作机制中加以务实分析,才能勾画出民事审判运作机制中的司法能动与被动之思辨关系。

  • 标签: 能动司法 民事审判权 职权主义
  • 简介:将人格在民法典中单独成编是落实中共十九大报告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我国民法典体系顺应时代需求而进行的重大创新,对于新时代全面保障个人人格尊严、保障人民体面生活具有重要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人格编(草案)》具有许多重要亮点,诸如严格区分人格与人格的概念、区分人格与人权的概念、规定法人和非法人组织的人格,对个人信息的规定对未来的立法完善和司法实践也具有重要价值。当然,该草案也需要明确确认个人信息的概念、增加未成年人人格的保护规则、增加人格的特别保护规则,这些都需要未来立法予以完善。

  • 标签: 人格权 独立成编 人文关怀 时代精神
  • 简介:沉默制度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奉行的一项旨在在保障犯罪嫌疑人人权的刑事诉讼制度。我国尽管加入了有关的国际条约,但尚未在法律上将其正式加以确定。在我国确立沉默制度不仅是必需的,而且也是可行的。(一)是国际刑事诉讼发展的必然要求;(二)有利于遏制刑讯逼供等非法行为和提高办案人员的执法水平;(三)可以加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防御力量,维护司法结构的平衡。(四)实行沉默制度符合中国的现实国情;(五)我国

  • 标签: 沉默权 刑事司法 刑讯逼供 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
  • 简介:亲属免证,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具有亲属关系的证人,基于其特定的亲属身份,依法享有的拒绝承担证明责任的权利,或者免除其作证义务的权利。无论是英美法系国家还是大陆法系国家,多对亲属免证权作出相关规定,我国香港、澳门以及台湾地区也对刑诉中亲属免证进行了规定。亲属免证的制度构建是国家进行多种利益权衡的必然选择,体现了国家对家庭关系维系之重视与刑法的谦抑制品格,彰显了法律的人性化。我国刑事诉讼法从1979年立法至今经过了1996年和2012年两次较大的修订,均未对亲属免讧制度进行明确、规定,2012年修改后的刑诉法在明确规定证人强制出庭制度的同时,赋予了被追诉人的配偶、父母、子女不被强制出庭的权利,在一定程度上带有了免证特权的色彩,却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亲属免证特权。

  • 标签: 亲亲相隐 亲属免证权 必要性与可行性 亲属免证制度的构建
  • 简介:引言曾经引起广泛争议的许霆案,随着最高法院下达核准减刑判决的裁定书,最终尘埃落定。从广州中院第一次作出有罪判决,直到该法院经过重新审判而宣布新的有罪判决,在长达四个多月的时间里,众多法律学者对该案给予了普遍的关注,并就案件的定罪、量刑以及相关法律适用问题发表了各自的意见。社会公众也透过各种媒体对该案的初审判决发表了看法。

  • 标签: 最高法院 自由裁量权 法律适用问题 有罪判决 野马 尘埃落定
  • 简介:在当前和今后的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里,租赁都是我国解决住房问题的重要途径。但我国目前的有关法规主要着眼点是维护社会秩序和房地产业的发展,对于住房保障基本没有关注。国民党政府曾在抗战前后,针对当时房荒严重、房租高涨的情况,借鉴西方的法制,颁布了以土地法和房屋租赁条例为代表的一系列房租法规,通过控制租金、限制退租、强制空屋出租等国际通行措施,较好的解决了房屋租赁中的住宅保障问题,并为解放初期的房租法规所沿袭。当前应该借鉴历史的经验,切实改变以往偏重社会秩序的管制思维,从住宅保障的角度,大力增加廉租房屋的供应,妥善规制私营房东和房客的法律关系,建立并完善包括房租管制在内的住宅保障法。

  • 标签: 民国时期 住宅权保障 房租管制
  • 简介:亲亲相隐制度在中华法系的发展过程之中占据重要地位,是礼法结合的传统法治理念之下的一项重要制度。亲亲相隐的重要核心就在于亲属之间没有作证的义务。但是现行刑法规范不但没有规定亲亲相隐,反而规定了亲属之间的作证义务,破坏了伦理,不利于社会稳定。本文试从亲亲相隐的积极价值、现行刑事立法的缺陷处罚分析,提出在现行刑事立法中增设亲属的消极豁免

  • 标签: 亲亲相隐 消极豁免 亲属
  • 简介:我国《食品安全法》第96条第2规定,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销售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的赔偿金。关于该十倍价款惩罚赔偿的请求性质,根据传统的民法基础理论,侵权责任与合同责任在损失赔偿范围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应当根据权利人所主张的法律关系进行确定,而不宜简单定性为侵权请求或合同请求

  • 标签: 食品安全法 赔偿金 请求权
  • 简介:国际刑事法院检察官自行调查是国际刑事法院检察官根据自己从来文中掌握的犯罪资料独立启动对任何一个缔约国国内发生的犯罪情势进行调查的权力.它既是最能体现国际刑事法院检察官独立性的权力.同时也是国际社会最担心被滥用的权力。在《罗马规约》缔约过程中。检察官自行调查的行使是各国争论最激烈的问题之一,基于对检察官滥用权力的疑虑.《罗马规约》为检察官行使自行调查设置了一定的制约机制。国际刑事法院检察官从上任伊始便采取了对自行调查尽量备而不用并鼓励缔约国自我提交情势的策略:尽管检察官对肯尼亚和科特迪瓦情势两次行使自行调查的实践取得了成功,但这并不会改变其审慎使用自行调查的策略。

  • 标签: 国际刑事法院检察官 自行调查权 自我提交情势 肯尼亚情势
  • 简介:对新刑诉法第12条规定的原则从语法学角度和逻辑学角度分析,应称之为“确定有罪由人民法院依法行使”。该原则强调只有人民法院才享有最终确定有罪,这一原则蕴涵着两大诉讼价值观念:控审制衡观念和审判重心观念。

  • 标签: 确定有罪权 假设复句 假言判断 控审制衡 审判重心
  • 简介:现代化国际投资争端解决的主体已经由传统的国家本位转向个人本位,并伴生了专门针对投资者与东道国争端解决的仲裁程序。与传统的商事仲裁不同,以ICSID为基础的投资条约仲裁不要求严格意义的仲裁条款,而是以“书面同意提交”为前提,这为东道国与外国投资者的合意解释留出了可裁量的空间。近年来,我国在向外缔结的双边投资协定中将可提交国际仲裁的事项由原本的征收与国有化补偿问题开放到所有投资事项,因而有必要充分理解ICSID仲裁的管辖权要件。此外,对投资协定中的关键条款进行把握也关系到投资仲裁的程序正当性,如公正公平待遇条款、最惠国待遇条款、保护伞条款。

  • 标签: 国际投资仲裁 书面同意提交 最惠国待遇条款
  • 简介:本文选择中国近代有关住宅不可侵犯的宪法和刑法变迁作为考察对象,希望通过对近代以来住宅不可侵犯理念和实践的重述,澄清有关问题,以此更加准确地认识近代法制史。

  • 标签: 近代中国 住宅不可侵犯权
  • 简介:在要求我国迅速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著作制度的外部压力下,我国《著作法》的制定及其后的修改大量借鉴了国际著作条约和国外立法的规定,此种立法产生了三方面副作用:(1)"博采众长"造成了条文之间的逻辑矛盾;(2)直接照搬国际条约使得立法过时或过于粗糙;(3)对国际通行规则的改动导致立法目的无法实现。目前启动的《著作法》第三次修改工作并无外部压力,建议按以下三种方式借鉴国际条约和国外立法:(1)以一个法系中一个主要国家作为借鉴的样板;(2)改对国际条约规定的直接照搬为根据国情、用本国立法语言重新制定精细化的规则;(3)除非有充分理由,不轻易改动国际通行的规则。

  • 标签: 著作权法 国际条约 独创性 广播权 杂技艺术作品
  • 简介:<正>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我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后,根据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有关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将享有高度自治,在对外交往方面亦享有一定的权利。但是,由于香港特区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地方实体,其对外交往必然受到一定的限制,而其对外缔结协定的程序也因其地位而有独特之处。本文试就这两个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

  • 标签: 香港特区 有关问题 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立法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 地方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