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年龄在50岁以上的维持血液透析老年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相应的对策。方法抽取2015年7月后在本医院接受了超过三个月的维持血液透析的患者60人,根据患者的年龄将其分成两组,大于50岁为老年组,50岁以及50岁以下为中年组,进行为期两年的观察,着重观察老年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在糖尿病病发率、透析方式与通路、透析低血压等等方面,老年组和中年组并没有统计学差异,但是,老年组的冠心病病发率偏高,高血压病发率偏低,透析时间偏长,透析血流量偏低,有统计学差异。而在是否充分透析方面,KT/V,URR以及全段甲状旁腺激素的水平差异没有统计学差异,但老年组左心室EF偏低,心胸比偏高。根据两年的观察,老年组的死亡原因主要是心血管疾病。结论维持血液透析老年患者普遍营养不良,存在MIA病情,需要对其注重营养的摄入才能有效地缓解这一状况。

  • 标签: 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临床特点 对策 肾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了对血液透析患者进行的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方法从我院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100例,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和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的综合护理干预,然后比较两组的营养状况等。结果两组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后,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的实验组的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要优于对照组,经对比存在显著差异,则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综合护理干预治疗可以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血液透析 综合护理 血管穿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维持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应用个体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择选我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维持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干预组各60例,对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个体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压变化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行护理干预后,干预组的血压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情况也明显少于参照组(p<0.05)其比较结果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维持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行个体化护理干预后,不仅有效的控制了患者的血压情况,更降低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高血压 个体化护理干预 血压变化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维持血液透析患者采用延续护理的价值。 方法 对本院 2019年 3月 -2020年 3月收治的 52例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进行研究,分组依据为随机法,延续组行延续护理( n=26),普通组行常规护理( n=26),分析两组肾功能及生活质量。 结果 延续组 BUN( 20.43±3.67) mmol/L、 Scr( 709.24±27.33) μmol/L低于普通组, P<0.05。延续组护理前生活质量评分( 57.43±4.86)分与普通组无差异, P>0.05。延续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 81.95±4.26)分高于普通组, P<0.05。 结论 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经延续护理后生活质量有所提升,且肾功能恢复较好。

  • 标签: 延续护理 维持性血液透析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心脏功能进行评价,并对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患者136例,分为3组,慢性肾功不全组38例;维持血液透析组78例;尿毒症组20例,测量各心腔大小、室壁厚度及运动幅度、瓣膜钙化程度及瓣膜反流情况,测量肺动脉压力、计算左心室功能。结果肾功能不全组与透析组相比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差异有显著(P<0.05);尿毒症组与透析组相比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差异有显著(P<0.05),肾功能不全组与尿毒症组与透析组相比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壁厚度及射血分数,差异无显著(P>0.05)。心脏左心室结构分析,维持血液透析血液透析前与尿毒症组与肾功不全组比较LAD、IVST、LVPWT、LVEDV、LVDDV均明显增大,经透析后除LAD略有增加外,其余指标均有下降。结论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价慢性肾衰竭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心脏功能,可检测出心脏损害的不同阶段,定期复查,建立随访资料,能更好的评价患者预后。

  • 标签: 超声检查 维持性血液透析 心脏结构及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维持血液透析老年患者血管通路的特点。方法:将我院19年1月至20年3月收治的50例血液透析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归分析,对维持血液透析老年患者血管通路的特点进行分析。结果:50例血液透析老年患者选择导管进行血液透析的比例相较选择内瘘进行血液透析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选择导管进行血透的老年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相较选择内瘘进行血液透析的老年患者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症发生的影响。方法根据患者存在的不同心理问题,进行有针对的人性化的心理沟通和情感支持。对2015年我科所在的168名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84例,对照组用常规护理,干预组进行有针对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患者抑郁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采取护理干预能充分调动患者积极性,保持乐观态度,使患者保持平和心态,正确面对人生转折,从而降低患者恐惧,,抑郁等不良情绪,最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生存质量。结论护理干预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有显著的意义。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抑郁症 护理干预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5-0129-01
  • 简介:抑郁状态及社会支持是影响MHD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抑郁状态及社会支持是影响MHD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用生存质量量表(SF-36)、自评抑郁量表(SDS)、家庭功能问卷(Family APGAR)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价61例MHD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 标签: 因素分析 影响因素 患者生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50例维持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按触球试验法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25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从护理前后治疗依从、焦虑抑郁评分两方面分析两组的具体干预效果。结果:护理后实验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

  • 标签: 维持性 血液透析 心理护理干预 效果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索维持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护理。方法:抽选94例本院糖尿病肾病患者,均分两组,常规组用常规护理,实验组用综合护理,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在无其他因素的干扰下,实验组护理效果优于常规组。结论:综合护理效果显著,能优化护理的质量和水平,提高护理的准确,增强护理人员识别风险的能力,强化患者住院疗养的安全程度,有效缓解患者病情,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 糖尿病肾病 综合性护理
  • 简介:摘要:维持血液透析是治疗慢性肾脏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依赖于良好的血管通路来进行血液透析。血管通路是指将血流引入透析机进行过滤的导管或瘘管,对于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因此,血管通路作为透析的关键部位,其护理对于患者的长期透析成功非常重要。基于此,本文将概括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护理的进展研究,旨在进一步提升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血管通路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血管通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12月~2021年8月收治的维持血液透析患者50例为观察对象,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均分为参照组、研究组,每组25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强化心理护理。对比两组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情绪、生活质量、满意度。结果:相比于参照组,研究组患者SAS、SDS评分更低,SF-36评分更高,护理满意度更高,P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心理护理 情绪 生活质量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在此次探究过程中,重点分析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的作用价值,该护理模式在文中针对的受众人群为接受维持血透的病患。方法:从来我院就诊的众多维持血透病患中抽选出100位符合要求的,将其作为此次探究的主要对象,要求病患的就诊时间在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之间。经过筛选得到合适的实验对象后正式展开实验探究。依照病患自身的想法进行分组,使其划分为两个人数均等的小组,并为两个小组的病患分别采取不同的护理服务。实验中总共涉及到两组护理模式,其一是常规护理,选择该护理模式的病患自动归为对照组;其二是健康教育护理干预,选择该护理模式的病患自动归为实验组。自护理环节结束后,分析评估两组病患的整体表现。结果:评价指标涉及较大,主要包括休养环境评分、护理质量评分、宣教质量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几率。综合对比下来,各方面均显示实验组的情况更优(P<0.05)。结论: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长期护理疗效明确,能有效提高宣教水平和医护服务水平,明显改善医院就住条件,降低病患负性情绪,降低透析并发症出现的可能,从而促进病患的生存质量提升,因此值得推荐。

  • 标签: 健康教育护理干预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糖尿病肾病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方法 以糖尿病肾病维持血液透析者50例为对象,分析所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方案。结果 50例患者经过护理后,出现3例并发症,其中1例瘘管失功,1例瘘管感染,1例脱管。所有患者病情稳定,均取得显著治疗效果,并给予满意评价。结论 糖尿病肾病维持血液透析者的护理重点包括心理指导、健康教育、血管通路管理等,可有效预防并发症,具有显著应用价值。

  • 标签: 综合护理 并发症 维持性血液透析 糖尿病肾病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分析评估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临床治疗方式。方法:本研究选择我院2021年8月-2022年8期间收治的维持血液透析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抽签的方式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方式,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左卡尼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血生化检测结果以及营养不良发生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营养不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左卡尼汀用于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有效缓解患者营养不良的情况,改善血生化指标,从而有利于促进预后,是一种安全且行之有效的治疗方式。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营养不良 临床评估
  • 简介:【摘要】维持血液透析是目前比较成熟的治疗手段,主要适用于尿毒症患者。急性肾衰、急性药物中毒的病人,也可以用血液透析来治疗。近年来,受人们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等因素影响,采取维持血液透析的患者人数越来越多。为更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命期限,需行透析病人血管通路建立,而保持通路畅通、避免其失功等对患者透析造成影响,临床有必要强化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血管通路护理,以确保患者“生命线”安全。本文主要综合阐述了维持血液透析病人血管通路类型、护理措施等,以供参考。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血管通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在患者进行维持血液透析时实施内瘘血管护理的作用效果。方法:此次实验中用到了回顾分析方式,将从我院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之间接收的进行维持血透治疗且并发血管内瘘功能丧失患者中,选出50例展开实验探究工作。首先需要针对这些患者的基础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并结合患者的实际身体状况、血透期间出现不良事件的情况等加以分析,深入探索血管内瘘出现原因,分组进行讨论,其中一组患者需要按照得出的调查结果选择针对护理方案完成相关护理,称之为研究组,另外一组需要按照常规模式展开护理,称之为对照组。组间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情况。结果:调查分析患者接受修复术后早期内瘘穿刺、透析治疗情况,针对穿刺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对于研究组而言,该组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在经过相对应的干预处理后,均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好转,并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对照组发生并发症的患者在进行对应的干预后,依然有血肿、出血等并发症存在,研究组的并发症出现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患有肾部疾的患者而言,其需要依靠长期的血液透析治疗延长寿命,维持血液透析治疗中,经常会发生血管内瘘功能丧失的症状,通过原因归纳,可以总结为三点,即透析中的低血压、血栓形成、内瘘应用不当,依照发生原因制定针对干预对策并切实落实,可以促使并发症发生率大幅降低,对于保障患者的生存质量有着积极意义。

  • 标签: 血液透析 血管内瘘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肌肉痉挛的防治与护理。方法:选取2021年6月到2022年6月的40例维持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20例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20例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肌肉痉挛的防治与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透析期间发生肌肉痉挛的概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后,其在透析期间发生肌肉痉挛的概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肌肉痉挛的防治与护理,能使患者更好的配合治疗,合理饮食,严格控制摄入量,控制超滤量,减少在透析期间发生肌肉痉挛的概率,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血液透析 肌肉痉挛
  • 简介:【摘要】本文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疼痛现状、护理干预措施进行综述,以期提高血液净化护理人员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疼痛的重视,为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疼痛护理提供可参考的资料。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疼痛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