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婴儿期是肠道群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其肠道群主要来源于母体与其之间的群交换。剖宫产、早期接触抗生素和配方奶喂养可能会破坏微生物群的建立,并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母乳寡糖(HMOs)是一类结构多样的非共轭聚糖,母乳中含量丰富,可调节婴儿肠道群组成,对婴儿肠道健康产生有益影响。为了解婴儿肠道群的定植特点及HMOs对肠道群的影响,现就此综述如下。

  • 标签: 肠道菌群 菌群紊乱 母乳寡糖 婴儿
  • 简介:摘要目的测定11种抗菌药物对鼠疫耶尔森(简称鼠疫)的最低抑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建立鼠疫MIC测定方法,掌握常用抗生素对鼠疫的抑范围,为鼠疫的临床治疗提供基线数据。方法根据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inical Labor Standard Institution,CLSI)药敏试验方法中的琼脂稀释法,分别测定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硫酸卡那霉素、硫酸链霉素、头孢曲松钠、氨苄青霉素钠、氯霉素、盐酸壮观霉素、头孢呋辛钠、盐酸四环素共11种抗菌药物对118株鼠疫的MIC,并计算MIC50、MIC90(能抑制50%、90%细菌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以纸片扩散法的检测结果作为对照观察两者的一致性。118株鼠疫分离自青海省鼠疫自然疫源地,由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保存。结果检测的118株鼠疫,未发现具有单个或多个抗菌药物抗性的菌株,与纸片扩散法结果一致,并获得11种抗菌药物对118株的MIC50、MIC90。结论成功建立了鼠疫MIC测定方法,该方法能高通量测定抗菌药物对鼠疫的MIC,评价鼠疫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是一种高效、经济、实用的实验手段。

  • 标签: 鼠疫(耶尔森氏)杆菌 最低抑菌浓度 测定方法
  • 简介:本文采用沉淀集的方法,改进常规检验程序,在增后加入适量4%Na2Co3和3.5%FeSO4。充分混匀,使其沉淀集,提高检验方法敏感性,从而提高沙门氏的检出率,对192份生猪涂抹标本以常规法作对照进行二种方法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沉淀集后95份生猪涂抹标本沙门氏检出率由常规法的10.52%提高到20%,97份乳猪涂抹

  • 标签: 常规检验 增菌 方法敏感性 菌型鉴定 斯坦利 检验时间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本文就国内外203例中枢神经系统暗色丝霉病进行系统分析,旨在帮助早期诊断,降低死亡率。方法收集2017年8月之前国内外报道的203例中枢神经系统暗色丝霉病患者性别、年龄、地域、早期临床表现、伴随疾病、治疗方法及预后等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病在免疫力健全和缺陷人群中均可发生,多见于男性青壮年;主要致病菌为斑替枝瓶霉、麦氏喙枝、皮炎外瓶霉;早期缺乏特异的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颅内高压症状。目前治疗以药物治疗联合手术切除为主;一般医务工作者常对中枢神经系统暗色丝霉病缺乏了解,且因缺乏特异性快速性的诊断手段,许多患者被误诊误治,死亡率高达80%。结论中枢神经系统暗色丝霉病是一种临床症状不典型、早期诊断率低、治疗方案无统一标准、病死率极高的疾病。

  • 标签: 暗色真菌 暗色丝孢霉病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 简介:植物体内普遍存在内生真菌,它们可以产生与宿主相同或相似的生理活性物质。通过微生物发酵产生生理活性物质可以为解决能源短缺和寻找替代能源开辟一条新途径。作者初步探讨了分离和纯化高产菌株以及对其发酵代谢产物的结构鉴定的方法。采用溶剂提取法、薄层色谱法和柱色普法,对从东北红豆杉(T.cuspidataSieb.etZucc.)上分离筛选出的高产紫杉烷类物质紫杉链格(Alternariaalternatavar.taxi1011Y.XiangetLUAn-guo)1011菌株的发酵产物进行分离纯化,提取了一个化合物Ⅰ。经紫外扫描、红外扫描、质谱、核磁共振等方法鉴定,确定该化合物为紫杉烷类二萜Ⅲ型化合物。图1表2参12。

  • 标签: 链格孢1011 紫杉烷类物质 分离纯化 结构鉴定
  • 简介:采用响应面法对深黄被霉发酵生产花生四烯酸的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DesignExpert设计了响应面试验,研究培养时间、培养温度、接种量对花生四烯酸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28℃,培养时间为7d,接种量为20%,在此条件下ARA产量为2.42g/L,实测结果与响应面拟合所得方程的预测值符合良好。

  • 标签: 深黄被孢霉 花生四烯酸 培养条件 响应面法
  • 简介:根据采自福建省中部戴云山脉亚高山水系源头地带(大致25°40’N,118°11’E)泥炭沉积洼地的粉纪录,对该地区亚热带山地植被近4000年来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粉记录和其他沉积资料显示,3个取样点的泥炭沉积开始于4000年前,很可能是全新世后期气候转冷的结果.在距今4000~1200年前期间,戴云山脉上部(海拔1300~1600m)的植被为亚热带针阔叶混交类型,优势种属包括Cryptomeria(柳杉)、Castanopsis(栲)、Quercus(栎)和Tsuga(铁杉)等.距今1200年前左右,该区域的植被发生了一次大的变化,表现在上述优势属种的粉在样品总粉数的比例突然下降,而Pinus(松),Gramineae(禾本科)以及Dicranopteris(芒萁)等属种的比例则提高了.这次剧烈的植被变化在其中的一个泥炭钻孔中留下了一层粘土记录,它代表了当时流域内植被受破坏后出现的严重土壤侵蚀.从泥炭沉积提取的粉记录还可以看出,研究区内广泛分布的松林是一种次生植被,它是人类不断干扰的结果.

  • 标签: 戴云山脉 孢粉集合 泥炭沼泽 人为干扰 泥炭沉积洼地
  • 简介: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不同温度下纳他霉素和乙霉威对灰葡萄Botrytiscinerea的抑制活性,同时采用药液培养法间接测定了不同温度下药剂对菌丝体糖、蛋白和电解质渗漏的影响。结果表明:纳他霉素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中浓度(EC如)在25℃下为37.42μg/mL,在5℃下为0.9840μg/mL,活性提高了37倍;乙霉威对供试的活性在5℃下较25℃提高了5倍。25℃下经纳他霉素处理8h后,菌丝体可溶性糖渗漏量为6.5mg/g,蛋白渗漏量为162μg/g,药液电导率为700μs/cm,均显著高于相同条件下的0.1%吐温-80对照和乙霉威处理。不同处理温度之间,温度越低菌丝内含物的渗漏量越少。

  • 标签: 纳他霉素 灰葡萄孢 抑制作用 作用机理
  • 简介:通过塔中1井和满西1井两个钻孔的粉特征.划分出7个组合带.上新世晚期.塔克拉玛干大部为草原和荒漠平原,河流沿岸生长着以榆为主的落叶阔叶林.第四纪以来气候干旱.北部以荒漠为主;南部以荒漠草原为主,平原河谷广泛分布着以扬、柳、榆为主的落叶阔叶林.根据古植被可以看出,上新古世有面积不大的沙漠出现,到第四纪北部沙漠发育,南部具阶段性发育.

  • 标签: 塔克拉玛干 上新世晚期 钻孔 孢粉组合 古植被 古环境
  • 简介:目的建立自动化LC/LC-UV系统建立全血中环霉素A测定方法。方法LC1色谱柱FRO-XBCN(20mm×4.6mm,10μm,ANAX),流动相为水-乙腈=35∶65(v/v),流速为1.0mL.min-1,中央处理体系温度为40℃,LC2系统中分析色谱柱为AC-CN(200mm×4.6mm,5μm,ANAX),流动相为乙腈-水,采用梯度系统,0~15min流动相中乙腈比例从40%直线上升到53%,流速为0.7mL.min-1。转移辅助流速为0.7mL.min-1。目标物转移窗口为2.20~3.20min;定量环为500μL,样品用乙腈预处理。结果环霉素A在0.026~1.010μg.mL-1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相关系数为0.9991,萃取回收率在101.0%~103.0%,最低定量浓度为0.013μg.mL-1。日内RSD〈5%(n=6),日间RSD〈5%(n=18),准确度在100.3%~102.6%。结论用自动化LC/LC-UV系统建立的环霉素A测定方法人为干预步骤少、准确性与精密度良好,方法开发、运行及控制自动化程度高,适合于环霉素A血药浓度测定及动力学研究。

  • 标签: LC/LC-UV 治疗药物监测 环孢霉素A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CT诊断外伤性小脑幕及大脑硬膜下血肿的应用价值及鉴别诊断情况。方法选择2015年6月12日~2016年10月20日至我院就诊的外伤性小脑幕及大脑硬膜下血肿患者9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采用CT检查,对其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98例患者经过CT检查后得知,单侧病变57例,双侧病变41例;其中单纯大脑血肿14例,小脑幕血肿14例,小脑幕及大脑血肿16例,小脑幕及大脑血肿伴有蛛网膜下腔出血17例,小脑幕及大脑血肿伴有颅骨下方颅脑凸面硬膜下血肿10例,脑挫裂伤且脑内血肿合并大脑、小脑幕急性硬膜下血肿27例。该类疾病患者以条带状、条索状高密度影为主要的影像学特征;新月形、片状可为小脑幕硬膜下血肿形状;诊断准确性为92.86%。结论对外伤性小脑幕及大脑硬膜下血肿患者采取CT诊断的应用价值较高,临床上应做好外伤性小脑幕及大脑硬膜下血肿的鉴别诊断工作,以免与其他疾病相互混淆,影响最终的诊断结果。

  • 标签: 硬膜下血肿 小脑幕 大脑镰 CT 外伤性
  • 简介:三足架和拨是在战国末期古蜀民接受制铁技术而创造的独特铁器.汉代以后,随着古蜀民的汉化,两种铁器广泛普及于四川地区的汉民族文化中.这些铁器是为了解古蜀民被秦国征服后怎样经过汉化过程这一问题的重要资料.

  • 标签: 三足架 拨镰 古蜀民 为田律 亭长
  • 简介:目的:探讨桥静脉解剖位置及其术中保留对窦旁脑膜瘤切除术后早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窦旁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桥静脉位于矢状窦旁脑膜瘤表面为Ⅰ型,桥静脉位于肿瘤深部为Ⅱ型。预后不良包括术后神经功能障碍加重、新增神经功能障碍及死亡。结果术中发现Ⅰ型95例,Ⅱ型14例,11例未发现桥静脉仅在肿瘤深部发现皮层静脉。术后早期预后不良13例(10.8%),其中死亡4例(3.3%),新增或原神经功能障碍加重9例(7.5%)。Ⅰ型病例中,52例术中离断桥静脉,早期预后11例(21.1%);43例术中未离断桥静脉,早期预后不良1例(2.3%);两者术后早期预后不良发生率差异显著(P〈0.01)。所有病例中,52例术中离断桥静脉,早期预后不良11例(21.1%);68例术中未离断桥静脉,早期不良预后2例(3.5%);两者术后早期不良预后不良发生率差异显著(P〈0.01)。结论桥静脉位于窦旁脑膜瘤时,术中容易损伤;桥静脉一旦损伤,术后早期预后不良发生率显著增高;我们建议提高桥静脉的保留率以减少手术的直接并发症。

  • 标签: 窦镰旁脑膜瘤 桥静脉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淋病奈瑟的检验方法。方法分析其生物学特性、致病机制、微生物学和医学分子生物学检验等。结论只有严格按照操作规程,重视每个检验环节,再加上联合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检验方法才能提高淋病奈瑟的检出率,从而更加有效地诊断和治疗淋病奈瑟引起的性传播疾病淋病。

  • 标签: 淋病奈瑟菌 检验
  • 简介:低温肉制品是我国今后肉制品发展的总趋势。而如何延长低温肉制品的保质期,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其中原料肉的初始数是影响低温肉制品保质期的重要因素。只有新鲜、卫生、高品质的原料才能加工出优质的产品,因此,研究原料肉的减化处理方法对推动低温肉制品的发展是相

  • 标签: 羊肉 减菌化 低温肉制品 抗坏血酸
  • 简介:从国内外相关资料中所阐述的污泥膨胀的原因着手,分析了丝状繁殖的影响因素,并针对常见的熊状活性污泥膨胀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和思路。

  • 标签: 丝状菌污泥膨胀 活性污泥工艺 曝气
  • 简介:提起食用,人们即会联想起在森林中采蘑菇的趣事。野生食用作为一种菜蔬进入人们的生活早有历史了。号称是“上帝的食物”,聚绿色之精华,自然之灵气,是一种有天然鲜美味道的食品。野生食用的食法可焖、炒、炸、烤、煲、蒸、炖、拌、煸、爆等十八般武艺皆可,何止是好吃与有营养,还有食疗保健功能。对于怕肥胖、思减肥、担心高血压、冠心病和癌症的现代

  • 标签: 高血压 蘑菇 食物 营养价值 核黄素 野生食用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