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骨折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换敷料治疗,观察组给予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发生皮肤坏死与骨髓炎的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换敷料持续的次数也少于对照组,但观察组敷料维持的时间则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能促进骨折患者创面的愈合,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封闭式负压引流 骨科 创面 敷料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肝胆外科T管引流并发症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收集我院肝胆外科2013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实行胆道T管引流的患者1200例临床资料。统计分析T管引流引发的并发症情况,确定T管引流并发症,并提供护理措施。结果手术后,T管引流时间为2周至12个月,平均时间为(26.9±8.9)d;所有肝胆外科T管引流的患者,15例出现并发症,其中T管脱落7例,T管堵塞4例,胆道感染2例,胆漏与胆管十二指肠瘘各1例;经有效治疗与护理后,所有患者均好转。结论T管引流在肝胆外科中应用非常广泛,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康复,但也存在多种并发症,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可预防并发症的产生,提高临床治疗水平。

  • 标签: 肝胆外科 T管引流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首次心脏手术遗漏部分性肺静脉异位引流(PAPVC)的原因,总结二次矫治手术的诊治策略和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9年5月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及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需再次行心脏外科手术矫治PAPVC的患者临床资料,归纳该组患者术前、术中基本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共纳入18例患者,男7例,女11例;年龄1~49岁,中位年龄4.5岁。首次心脏手术中,3例术前确诊PAPVC,术后仍然存在;1例术前诊断为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术后遗留PAPVC;其余14例术前术中均漏诊。首次手术后,患者多无明显症状(11/18),11例均因术后心脏杂音或复查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发现PAPVC。二次手术中,Bordy分型A型4例,B型10例,C型2例,无D型,混合型2例,TTE对其诊断准确率为50.0%,而CT血管造影(CTA)准确率达92.9%。二次手术后无死亡病例,4例患者出现肺静脉闭塞、心包积液及吻合口狭窄等不同并发症。结论术前未明确患者心脏结构畸形以及术中未仔细探查是造成PAPVC漏诊的主要原因,TTE诊断PAPVC简便易行,联合CTA检查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 标签: 心脏外科手术 肺静脉异位引流 漏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胆外科引流管的护理及并发症防治临床效果。方法择本科室2015年1月到2017年11月间80例肝胆外科手术患者,根据随机数表分组传统组(n=40)、优质组(n=40),传统组实施传统基础护理,优质组进行引流管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不同护理方案的运用效果。结果优质组患者护理后感染、胆道出血、胆漏总并发症发生率较传统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优质组患者护理后护理操作、服务态度、护理内容、心理舒适、生理舒适满意度评分较传统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结论肝胆外科患者术后留置引流管时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防治患者并发症发生,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肝胆外科 引流管 护理 并发症防治 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肝胆外科手术感染预防工作中皮下引流与开放换药法的效果。方法:择取 2017年 6月至 2019年 6月在本院接受手术的 180例肝胆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两组各包含 90例患者。分别对其实施皮下引流法和开放性换药法,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相对于常规组,研究组患者的治疗费用更少、瘢痕宽度更少, P< 0.05,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基本情况和治疗有效率、感染率可知,相对于常规组,研究组患者的治疗基本情况更优,治疗总有效率更高,感染率更低, 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胆外科预防手术感染的工作中,运用皮下引流法能够获得更理想的预防效果,在临床中可推广运用。

  • 标签: [ ]皮下引流 开放换药 肝胆外科手术感染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VSD)在治疗骨创伤中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骨外科收治的80例骨创伤患者作为本次试验观察对象,病例选自2017年5月-2018年3月期间,依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划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施以临床常规治疗,而试验组患者给予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然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7.5%和75.0%,组间比较试验组疗效更优,P<0.05;同时,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0.0%,比对照组25.0%显著更低,P<0.05;上述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骨外科创伤治疗中VSD应用具有显著的价值,一方面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另一方面有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骨外科创伤 封闭式负压引流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骨外科创伤治疗过程中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观察其使用效果。方法:将我科2018年5月--2020年5月的骨外科创伤128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且分成一组与二组分别用负压引流和常规换药治疗。结果:(1)一组和二组治疗有效率中,一组为96.87%,二组为79.68%,(x2=25.882,p=0.000),结果有差异。(2)一组和二组伤口愈合时间对照中,一组为7.41±1.93(d),二组为11.49±2.51(d),(t=8.719,p=0.000),结果有差异。(3)一组和二组并发症发生率对照中,一组为4.68%,二组为15.62%,(x2=13.109,p=0.000),结果有差异。结果:骨外科创伤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效果优良,该方法可推广。

  • 标签: 创伤 封闭式负压引流 骨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骨外科创伤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4月在本院诊治的60例创伤骨科患者,按照抽签的方式均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封闭式负压引流术治疗,观察组则接受改良封闭式负压引流术治疗。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敷料更换次数、敷料维持时间以及患者满意度评价情况。结果:观察组敷料更换次数、敷料维持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改良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 骨外科 满意度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SD)是利用负压吸引装置与特殊创面敷料连接,在创面处产生负压,从而促进创面愈合的一种新颖治疗方法.为了研究VSD用于骨外科创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选取在医院进行治疗的82例骨外科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实验组(VSD治疗组)与对照组(常规组)之间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并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医院进行治疗的骨外科创伤患者,总共8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对所有患者进行清创、换药以及抗感染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方法进行清创的基础上再采用连续VSD技术治疗,抗感染治疗以及创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换药次数、平均住院时间、出现并发症的比例及两组之间的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12%,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4.61%,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要高;实验组患者平均换药次数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低;实验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比例比对照组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VSD于骨外科创伤患者护理,具有感染率低,住院时间短,换药次数少等优点,有助于患者的康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关键词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SD);骨外科护理;应用效果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454-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整形外科难治创面的应用方法与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我院整形外科收治的难治创面患者48例,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遵循随机分配的分组原则,每组患者各24例,为对照组患者提供常规治疗,为观察组患者提供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并分别给予相应的护理,观察临床治疗效果对比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在VAS评分、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以及治疗效果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参与本次实验研究的观察组患者在各项指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治疗整形外科难治创面患者时,通过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应用,为难治创面患者提供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并结合优质护理,可提升治疗效果,缩短患者愈合时间,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疾病症状,促进患者康复,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整形外科 难治创面护理
  • 简介:外科引流在胃肠外科疾病的诊治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腹腔感染、消化道漏或重症胰腺炎等治疗中是必不可少的治疗措施。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国内外已经实践多年,是否放置引流管在胃肠道手术的ERAS临床实践中一直争议不断。本文就外科引流的定义及其分类、引流的目的尧适应症、引流物的选择、在ERAS理念下胃肠道手术常见放置引流管(包括鼻胃管、尿管尧腹腔或盆腔引流管、肛管引流管)的争议与对策等相关问题做一深入探讨。

  • 标签: 加速康复外科 胃肠外科手术曰外科引流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在骨科创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试验方法,选择我院骨科2018年12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86例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交替分组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43例。A组采用常规清创,B组采用室间隔缺损。治疗1周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并比较两组治疗1周后的疼痛程度。记录两组创面愈合时间、换药次数、抗生素使用时间,比较两组治疗期间的并发症。结果:治疗1周后,B组总有效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封闭式负压引流 骨外科 创伤治疗 应用
  • 简介:摘要: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VSD)技术在骨外科创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试验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11月笔者所在医院骨外科收治的86例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交替分组法将其分为A组和B组,各43例。A组采用常规清创治疗,B组采用VSD治疗。治疗1周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对比两组治疗1周后疼痛程度,记录两组伤口愈合时间、换药次数、抗生素使用时间,并对比两组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周后,B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VAS评分低于A组,伤口愈合时间早于A组,换药次数少于A组,抗生素使用时间短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SD技术在骨外科创伤治疗中应用效果较好,可有效缩短患者伤口愈合时间,减少换药次数,降低其疼痛感,减少并发症。

  • 标签: 骨外科创伤封闭式负压引流康复效果
  • 作者: 吕殊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3-06-23
  • 出处:《临床护理研究》2023年第11期
  • 机构:赣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江西赣州341000
  • 简介:目的:分析探讨标准化护理策略在神经外科脑脊液引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我院神经外科行脑脊液引流治疗的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所选取的常规组患者共60例和观察组患者60例。常规组按照惯例实施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患者进行标准化护理策略。统计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情况显著优于常规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化护理服务降低脑脊液引流管的感染风险,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率得到提升。

  • 标签: 标准化护理服务;脑脊液引流;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将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应用于整形外科中的护理体会。方法:研究病例选于2021.09-2021.12时间内,在本院就医的软组织缺损感染患者30例,均接受封闭式负压引流术治疗,并在治疗期间辅以护理干预,统计施护质量。结果:在30例接受VSD治疗患者中加入护理干预,结果显示患者持续负压引流平均时间为8.60±2.17d,平均住院时间为19.21±2.74d。结论:在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中,需维持创面持续有效负压及做好治疗观察护理工作,对确保患者康复起着重要作用。

  • 标签: 封闭式负压引流 软组织缺损感染 护理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婴幼儿外科术后疼痛程度与引流量的相关性研究。方法 共纳入我院CICU 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开胸术后患儿56例,实施目标导向镇静治疗,在统一标准的护理措施下,对患儿每小时进行FLACC疼痛评估并记录,记录患儿术后24小时内心包纵膈引流量,计算患儿24小时内公斤体重引流量。结果 高、中、低疼痛等级分组患儿在公斤体重引流总体上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4h内,A组(轻度疼痛)、B组(中度疼痛)的公斤体重引流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疼痛评分B组和重度疼痛评分C组评分之间在公斤体重引流量上存在显著差异;FLACC疼痛评分与心包纵膈公斤体重引流量呈高度相关 (r=0.51, P

  • 标签: 婴幼儿 先心病外科术后 FLACC疼痛评估 引流量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普外科护理工作中引流管护理的重要性。方法  于2020年7月至年2021年1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 手术治疗中选取患者60例,随机分组,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人数均为30例,所接受的护理措施分别为引流管护理 及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结果上显 著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普外科 护理 引流管护理 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