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节角度的导管固定贴在普外科引流管护理中的应用

/ 1

可调节角度的导管固定贴在普外科引流管护理中的应用

石梅, 张利云, 王钰乔, 王玉梅, 李文秀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医院, 江苏 宿迁 223900

在普外科,最常见的是各种引流管,如胃管、尿管、腹腔、盆腔引流管 、T 型管、术口引流管、胆肠支架管、吻合口引流管等。而引流管常规护理中,最重要的措施是妥善固定引流管,减少并发症发生[1]。影响管道固定因素主要有患者的认知、配合度、活动情况、管道固定材料、固定方法等[2-3]。外科引流管固定常采用手术缝线,该固定方法容易出现引流管意外脱出或缝线或由于缝线对皮肤牵拉或切割造成不适和疼痛,影响患者早期下床活动[4]。为减少意外拔管风险,提高患者舒适度,临床中我们常于引流管外露端进行二次加固,其常用材料选择及固定方法根据引流管特点及现有资源而有所不同[5]我科常采用体表导管固定贴来进行二次固定,该导管固定贴为含黏胶的一次性固定装置。因只有一个固定方向,当患者体位改变时,会引起导管折叠影响引流。又因是一次性用品,揭下后则不能重复使用。需重新黏贴,因此不但增加护士的工作量,也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为此,我科研究设计了一款可调节角度的导管固定贴,可以同时解决了以上两个问题,既保证引流效果,也不增加患者的费用。从而提高了医生和患者的满意度。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 普通一次性体表导管固定贴1个,支撑块1个,魔术扣3个。

    2. 所述固定贴本体的上侧固定有固定杆,且固定杆的上侧一体化上设置有第一魔术贴,所述支撑块的内部焊接有弹簧的一端,且弹簧的另一端安装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内侧一体化设置有限位筒,所述限位筒的内侧紧密贴合有限位轮,所述第一连接轮的外侧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轮,所述连接板的外侧固定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内部紧密贴合有限位块。
      61c56a66af56a_html_8b740cd3ee9ba785.png

固定贴本体(1)和支撑块(2),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贴本体(1)的上侧固定有固定杆(3),且固定杆(3)的上侧一体化上设置有第一魔术贴(4),所述支撑块(2)的内部焊接有弹簧(5)的一端,且弹簧(5)的另一端安装有定位块(6),所述定位块(6)的内侧一体化设置有限位筒(7),且限位筒(7)的上端固定有限位环(8),所述限位筒(7)的内侧紧密贴合有限位轮(9),且限位轮(9)的下侧安装有第一连接轮(10),所述第一连接轮(10)的外侧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轮(11),且第二连接轮(11)的下侧焊接有连接板(12),所述连接板(12)的外侧固定有连接杆(13),且连接杆(13)的上侧安装有第二魔术贴(14),所述连接杆(13)的内部紧密贴合有限位块(15),且限位块(15)的上侧固定有延长杆(16),并且延长杆(16)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支撑杆(17)。该项目已于2021年4月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2护理

患者术毕回室后,引流管妥善固定,用固定贴进行二次固定后,常规固定在皮肤的正下方,以利于引流。当患者下床活动时,移动角度两侧的定位块,移到患者下床活动的角度,以利于患者引流,避免管道折叠造成引流不畅。

3优点

这款可调节角度的导管固定贴患者下床活动,不需要需重新黏贴固定贴,不但减少护士的工作量,也不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既保证引流效果,也不增加患者的费用。从而提高了医生和患者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张来香,谢建璞,冯丽明 . 导管固定贴固定中心静脉导管效果研究 [J].全科护理,2012,15(3):2035-2036.

[2]李艳丽、王金鑫张东芳,等湿性愈合理论在引流管固定贴设计中的应用.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18:2217.00:10.3760/jissn.1674-2907.2015.18.010

[3]金环,喻娇花,王玉梅,等。非计划性拔管中行为形成因子与人为差错的定性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8,33(4):52-54.DOI:10.3870/j.issn.1001-4152.2018.04.052.

[4] 汪艳萍 .刘国琼,周宇。等 胶布固定等固定腹腔引流管的效果观察 [J].浙江医学,2018,40(14):1626-1627.

[5]王晓润,杜彩素,侯金兰,双固定导管法在腹部手术留置腹腔引流管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22):1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