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4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左右桡尺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术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自2004年以来,经左右桡尺动脉途径共完成冠脉介入手术2516例,观察手术成功率、冠脉及桡尺动脉并发症等情况。术前均测试双手Allen试验及反向Allen试验,采用日本Teromo公司的穿刺包穿刺,TR-Band止血气囊包扎止血。结果两组病人手术成功率、PCI成功率和临床成功率、冠状动脉造影曝光时间、血管并发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介入术前测试左右手的Allen试验和反Allen试验,左右桡尺动脉,四条血管入路,大大增加了介入医生的选择余地,同样能减少出血和血管相关性并发症、减少病人痛苦,完成介入治疗。

  • 标签: 左右 桡尺动脉 冠脉介入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后装放疗与介入化疗治疗后手术治疗Ib~lIb期巨块型宫颈癌的的远期疗效。方法120例Ib~lIb期巨块型(肿瘤直径≥4cm)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例。对照组术前行后装放疗后采用广泛全子宫切除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实验组在术前行后装放疗和介入化疗,治疗3周后行广泛全子宫切除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观察两组患者的远期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进行了手术,术后康复良好。实验组盆腔淋巴转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年内复发对照组显著高于实验组,P<0.05。结论术前后装放疗与介入化疗治疗后手术显著提高Ib~lIb期巨块型宫颈癌的远期疗效。

  • 标签: 巨块型宫颈癌 Ib~lIb期 后装放疗 介入化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经股动脉桡动脉行介入性诊疗的并发症及术后舒适度。方法将本院2009年9月-2010年7月完成的680例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患者分为经经桡/尺动脉(380例)和股动脉途径组(30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技术后患者的舒适度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冠状动脉诊疗,股动脉径路组在穿刺处血肿发生率7.0%,明显高于桡/尺动脉组0.79%,P<0.01;因尿潴留需要导尿股动脉组发生率16.3%,明显高于桡/尺动脉组0.026,P<0.01;桡/尺动脉途径术后病人护理简单,并发症较少,病人的舒适度明显高于股动脉途径组,使用镇痛剂股动脉组发生率17.3%,明显高于桡/尺动脉组0.78%,P<0.01。结论经桡/尺动脉动脉途径进行诊疗并发症少,术后护理简单,病人舒适度增加,是冠状动脉介入性诊疗的良好途径。

  • 标签: 股动脉 桡/尺动脉 介入并发症 舒适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拉玛泽分娩法对初产妇各产程、分娩方式等的影响。方法选择阴道试产的初产妇90例,采用随机和自愿原则分成无痛分娩组、对照组、拉玛泽组,每组30例。观察各产程的时间、分娩方式、产后2小时内阴道出血量,记录孕妇在各产程中对疼痛的耐受情况。结果拉玛泽组能显著缓解产时疼痛、缩短产程、减少出血量,阴道自然分娩率增高,P<0.05。无痛分娩组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减轻产时疼痛,延长产程,增加阴道出血量,P<0.05。结论拉玛泽分娩法显著降低分娩过程中的疼痛,减少产后2小时内阴道出血量,提高阴道自然分娩率。

  • 标签: 拉玛泽分娩法 初产妇 分娩方式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干部病房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方式。方法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简易应对方式调查问卷随机对保定市五所综合性二级甲等以上医院干部病房78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干部病房护士的心理健康在躯体化、强迫及精神病性3项因子方面,都高于一般人群(p<0.05);其他6项因子方面与一般人群无明显差别(p>0.05),其积极应对维度平均分略低于常模组(p>0.05),消极应对维度低于常模组(p<001)。结论干部病房护士心理压力高于一般人群,心理状况差于普通人群,是高压力人群。干部病房护士遇到挫折时能基本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较少采用消极应对方式。管理者鼓励护士采取积极应对策略,将有利改善及缓解护士心理压力以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

  • 标签: 干部病房 心理健康 应对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心肌充盈分级(MBG)的方法评价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无复流现象,并探讨无复流现象对PCI后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2008年5月至2009年12月首发前壁AMI并于6-12小时内行直接PCI的患者128例,应用MBG方法将患者分为无复流组(MBG0-1级)和有复流组(MBG2-3级)。其中无复流组36例(男22例,女14例,平均年龄66.23±13.17岁),有复流组92例(男58例,女34例,平均年龄63.18±11.73岁)。所有患者于PCI后即行左心室造影(LVG),测定心室压力、容积参数和室壁运动积分(WMS);AMI后1周时行平衡法核素心室造影(ERNA),测定左室收缩功能、舒张功能;AMI后6个月随访时重复行CAG、LVG和ERNA检查测定上述参数。结果①无复流组症状发作至球囊扩张时间较有复流组显著延长,CK-MB峰值和Killip≥2级心力衰竭发生率较有复流组明显增高。②AMI-PCI后6个月随访时,无复流组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WMS和LVEDP均较有复流组明显增高;ERNA参数比较,无复流组左室射血分数、峰射血率和峰充盈率各参数均较有复流组明显降低,同时峰射血时间明显延长。结论经MBG判定的直接PCI后的无复流现象反映了梗死相关区(IRZ)的心肌仍处于失灌注状态,导致左室功能的降低,促进心室重构,直接影响着AMI患者的长期预后。

  • 标签: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血管成形术 无复流现象 心肌充盈显像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贫困家庭新兵内外控和应对方式特点,探讨贫困与非贫困家庭新兵内外控和应对方式的差异,为新兵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控制圈(SOC)量表的第一分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对某省军区2009年1689名新训新兵进行测评。结果贫困与非贫困家庭新兵在内外控和积极应对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在消极应对方面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贫困家庭新兵的内外控与积极应对呈正相关,与消极应对呈负相关。结论相对于非贫困家庭新兵而言,强的内在控制与更多的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是贫困家庭新兵有优势的人格品质。

  • 标签: 内外控 应对方式 新兵
  • 简介:作者简介方亦倩(1976-),女,大专,主管护士,擅长泌尿外科、内科护理。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利湿清热汤灌注膀胱配合电化学介入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护理的作用。方法对50例Ⅱ型和ⅢA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接受利湿清热汤灌注膀胱配合经尿道电化学介入治疗进行护理.包括健康指导、心理护理、设备准备工作、治疗中护理和出院指导。结果50例接受全部治疗,接受随访,第2周时,两组NIH-CPSI症状评分和前列腺液中白细胞均减少;第4周时,变化更明显,部分患者NIH-CPSI和前列腺液中白细胞达到正常。完成4周治疗后,治疗组总治愈率是71.7%、总有效率分别是91.3%;第6个月随访,复发率15.6%。结论利湿清热汤灌注膀胱配合电化学介入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治疗方法,护士熟练严谨地做好各个时期配合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 标签: 慢性前列腺炎 电化学介入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微电流刺激骶神经配合电化学介入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作用。方法对60例Ⅱ型和ⅢA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接受超微电流刺激骶神经配合经尿道电化学介入治疗。将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超微电流刺激骶神经配合经尿道电化学介入前列腺,对照组采用经尿道电化学介入前列腺。经尿道行经尿道电化学介入治疗前列腺每月治疗一次,三次为一疗程;超微电流刺激骶神,20分钟/次,1周1次,12周1疗程。观察记录治疗效果,统计学处理,比较两组疗效。结果60例接受全部治疗,第2周时,两组NIH-CPSI症状评分和前列腺液中白细胞均减少;第4周时,治疗组部分患者NIH-CPSI和前列腺液中白细胞达到正常。完成4周治疗后,治疗组总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是71.7%和91.3%,对照组分别是65%和78.9%,两组P<0.05,两组具有统计学差异;第6个月随访,治疗组总复发率15.6%;对照组为35%,P<0.01,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超微电流刺激骶神经配合经尿道电化学介入治疗慢性前列腺炎能尽快控制症状,减少前列腺炎复发的频率,获取更长久疗效。

  • 标签: 慢性前列腺炎 电化学介入 电刺激 骶神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务人员的焦虑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并予以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自行设计原因调查表对江苏省昆山市3所二级医院653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被调查医务人员中462人有焦虑症状,经分析得出对SAS影响较大的影响因素依次排序为害怕工作太疲劳而出差错、担心对患者处理不当而与病人、家属闹纠纷、常与工作伙伴争论、影响规律生活节奏、对周围事物烦躁不感兴趣。结论管理者应关注这些影响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的因素,给予有效的干预,有意识的维护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

  • 标签: 医务人员 焦虑 影响因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单纯硬膜外麻醉、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静脉麻醉在妊娠高血压疾病剖宫产中的实施效果,探讨适合的麻醉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0年10月420例我院妊娠高血压疾病剖宫产的产妇的临床资料。结果420例剖宫产的产妇中采用单纯硬膜外麻醉60例,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340例,静脉麻醉20例;3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单纯硬膜外麻醉在起效慢、麻醉效果不满意;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组低血压发生率较高;静脉麻醉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与其它两组相比偏低,但无显著差异。结论腰麻-硬膜外联合在妊高征剖宫产手术中的优势明显,是一种较好的麻醉方法,对于各种原因未能成功实施椎管内麻醉及重症产妇,可选择静脉麻醉。

  • 标签: 硬膜外麻醉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 静脉全身麻醉 妊娠高血压疾病 剖宫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两种引流方式用于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引流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患者15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7例。观察组采用负压引流瓶术后引流,对照组采用胶片正压引流,比较两组患者的引流效果及切口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术后2d平均换药次数、引流时间、拆线时间及组织复位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切口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负压瓶持续引流方法有着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甲状腺次全切除 负压引流 胶片正压引流 效果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湿清热汤灌注膀胱配合电化学介入治疗Ⅱ型和ⅢA型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未曾接受过经尿道电化学介入、确诊为Ⅱ型和ⅢA型慢性前列腺炎的100例门诊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分别采用利湿清热汤和抗生素灌注膀胱配合经尿道电化学介入,在治疗后第2、4、8周及6个月对比NIH-CPSI症状评分及实验室检查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第2周时,两组NIH-CPSI症状评分和前列腺液中白细胞均减少;第4周时,变化更明显,部分患者NIH-CPSI和前列腺液中白细胞达到正常。8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治愈率分别是71.7%)和65.9%、总有效率分别是91.3%和89.3%,统计学处理,两者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第6个月随访,治疗组复发率15.6%,低于抗生素组26%,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利湿清热汤膀胱灌注配合电化学介入治疗Ⅱ型和ⅢA型慢性前列腺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具有低复发率等优点。

  • 标签: 慢性前列腺炎 电化学介入 中草药
  • 简介:摘要目的对静脉输液拔针后两种按压方式进行比较。方法选择2009年2~10月十堰市人民医院心胸外科输液治疗的患者186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93例采用改良纵向大面积按压法,对照组93例采用传统横向小面积按压法,比较两组患者出血及皮下淤血的发生率。结果改良纵向大面积按压法与传统横向小面积按压法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建议今后工作中,从人性化护理出发,注意按压方式,保护静脉血管,减轻患者的痛苦。

  • 标签: 护理 静脉输液 按压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消化性溃疡患者心理应付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选择12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应付方式问卷(CSQ)进行测评。结果消化性溃疡患者SCL-90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常模(p<0.01),采用混合及不成熟型应付方式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相对较差。结论应付方式与心理健康水平存在较高相关性,采用积极、成熟的应付方式有利于消化性溃疡患者维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

  • 标签: 溃疡 消化性 心理问题 应付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低年资护士职业倦怠与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抽取内外科各四个病区低年资(工作年限≤5年)护士50人进行职业倦怠量表(MBI)、应对方式问卷(CQ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的调查,并与杭州市常模进行比较。结果低年资护士职业倦怠中的个人成就感评分低于杭州市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职业倦怠与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的诸多因子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P<0.01)。结论低年资护士个人成就感较低,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对职业倦怠具有影响作用。护理管理者应消除职业倦怠的压力源、改善组织氛围、增强个体积极应对和社会支持的感知,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 标签: 低年资护士 职业倦怠 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抬眉切眉术的个性化定点设计和手术方式,以改善文眉所带来的各种并发症或原有的缺陷。方法根据每个求美者的脸型、眼型、性格、年龄及现有的眉毛条件不同等设计合适的眉型,共对98例求美者进行抬眉切眉手术。结果所有病例切口均I期愈合,无明显瘢痕,求美者对抬眉切眉美容效果满意。结论应用个性化设计,进行抬眉切眉术纠正不良文眉或上睑皮肤松弛、眉下垂及眼角鱼尾纹,可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 标签: 上睑松弛 抬眉 切眉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全胃切除术后两种消化道重建方式预防返流性食管炎的效果。方法统计分析2000年1月-2007年8月行全胃切除无瘤生存1年以上的75例胃癌患者,分别采用SCHLATTER和FJI两种术式,对这些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术后的消化道症状和营养状况作为评价依据。结果SCHLATTER组存在严重的食管返流,FJI组有较强的抗返流作用,饮食限制少、进餐早期饱足感发生少;术后1年以后FJI组体重恢复和血浆总蛋白水平优于SCHLATTER组。结论FJI术式代胃效果良好,是比较合适的重建术式。

  • 标签: 全胃切除 消化道重建 返流性食管炎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全胃切除术后,功能性间置空肠代胃术(FJI)和SCHLATTER吻合法消化道重建对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以选择最佳的重建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7年8月75例行全胃切除术后,分别行FJI和SCHLATTER吻合消化道重建病人术后1年的进食量、体重、血浆营养参数变化,代胃肠管的储存及排空功能等术后生存质量指标。结果FJI组间置空肠扩张,术后营养状态及生存质量优于SCHLATTER吻合组,且消化道不良症状及胆汁返流发生率明显低于后者。结论全胃切除术后,采用功能性间置空肠代胃术进行消化道重建效果良好,可明显提高病人的术后生活质量。

  • 标签: 全胃切除 消化道重建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全麻诱导方式对老年冠心病患者气管插管过程和冲气腹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麻醉深度指数(CSI)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Ⅱ~Ⅲ级择期手术的30例冠心病70-80岁患者,据诱导药物不同随机分为3组(每组l0例),分别为I组用咪唑安定0.04mg/kg,异丙酚l.0mg/kg,芬太尼3g/kg,阿曲溴胺0.4mg/kg;Ⅱ组用依托咪酯0.2mg/kg,异丙酚1.0mg/kg,芬太尼3g/kg,阿曲溴胺0.4mg/kg;Ⅲ组依托咪酯0.2mg/kg,异丙酚1.0mg/kg,芬太尼4g/kg,阿曲溴胺0.4mg/kg。3组患者分别记录.诱导前时(T0)、诱导后2min(T1)、喉镜显露声门时(T2)、气管导管插入气管内时(T3)、充气腹5min(T4),MAP、HR、CSI。结果与T0相比T1、T2时,各组血压显著下降;T3,T4时,I组Ⅱ组血压、心率显著升高。与I组相比Ⅱ组各时点CSI显著下降,各时点血压心率均无明显变化,Ⅲ组CSI显著下降,T3、T4时,心率、血压显著下降。Ⅲ组与Ⅱ组相比Ⅲ组患者T1、T2、T3、T4时的血压均显著减低;Ⅲ组患者T3、T4时的心率显著下降。结论冠心病患者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诱导时应做到(1)麻醉诱导要有一定的麻醉深度;(2)麻醉诱导时可适当加大芬太尼的用量;(3)依托咪酯和异丙酚联合应用血流动力学更稳定。

  • 标签: 全身麻醉 血流动力学 CSI 芬太尼 依托咪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