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慢性肾衰竭(ChronicRenalFailure,CRF)患者血清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dvancedGlycosylationEndProducts,AGEs)的变化和血液透析对其的清除效果。方法以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5例为研究对象,以无吸烟史的18例健康成人为对照。对比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与健康对照组AGEs的变化,比较常规血液透析前后AGEs的变化。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AGEs(153.34±34.69ng/ml)高于健康人群(109.86±12.10ng/ml,P<0.05),血液透析前AGEs(153.34±34.69ng/ml)和透析后(147.86±32.60ng/ml)无差别(t=-0.492,P=0.631)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的CRF患者存在AGEs潴留,常规血液透析不能很好地清除血中AGEs。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晚期糖基化终产物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浆D-二聚体及凝血指标在妇科肿瘤患者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08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和96例妇科良性肿瘤和健康体检者,分别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及凝血仪对妇科肿瘤患者的血小板(PLT)数量、以及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凝血酶时间(TT)和D-二聚体(D-D)予以检测。结果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PLT、Fbg、D-D水平与妇科良性肿瘤患者组相比均增高(P<0.01);而aPTT、PT、TT、D-D水平在正常健康体检者和妇科良性肿瘤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卵巢癌患者的血浆D-D水平明显高于其它妇科恶性肿瘤患者(P<0.01)。结论监测妇科肿瘤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浓度对妇科恶性肿瘤的实验室检查有重要意义,D-D水平对卵巢癌的实验室检查有提示作用。

  • 标签: D-二聚体 妇科肿瘤 凝血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麻醉患者体温变化对麻醉后苏醒效果及拔管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5年7月行全麻手术患者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麻醉后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对患者的体温护理,观察记录两组患者鼻咽温度、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血压情况,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鼻咽温度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收缩压及舒张压表现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心率失常、血压异常及寒战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41%,低于对照组的59.18%,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麻醉患者体温下降会造成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的延长,且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应加强对麻醉患者的体温护理。

  • 标签: 麻醉 体温变化 苏醒时间 拔管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颅脑超声,探讨它们对脑白质损伤早产儿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观察组为脑白质损伤早产儿35例,对照组为正常早产儿36例。分别于生后第1天,第7天,第14天行颅脑超声检查。结果观察组第1天颅脑超声异常率97.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第7天颅脑超声异常率86.1%,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第14天颅脑超声异常率83.3%,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颅脑超声可作为早产儿脑白质损伤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有力的依据。

  • 标签: 早产儿脑白质损伤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狼疮性肾炎患者血清抗炎与促炎因子水平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于本院进行诊治的25例狼疮性肾炎患者为观察组,然后将同时期的25名健康人员选为对照组,将对照组和观察组的血清抗炎因子与促炎因子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血清抗炎因子中的IL-2明显地低于对照组,而其他的抗炎因子与促炎因子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狼疮性肾炎患者血清抗炎与促炎因子水平呈现异常状态,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参考价值。

  • 标签: 狼疮性肾炎 抗炎因子 促炎因子 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潮气呼吸分析方法研究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对肺功能影响及损害。方法对我院收治的46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婴治疗前后分别行潮气呼吸肺功能检测,比较潮气呼吸肺功能相关指标。结果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治疗前后潮气量(TV/kg)、峰值流速与潮气量之比(PF/Ve)、潮气呼气峰流速(PTEF)、达峰时间比(TPTEF/TE)、25%潮气量时呼气流速(TEF25)、75%潮气量时呼气流速(TEF70)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TBFV环形态住院治疗前后呈现特征性改变。结论潮气呼吸流速容量环可用来较好的评价毛细支气管炎患婴病情及肺功能损害程度,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毛细支气管炎 婴幼儿 潮气呼吸流速容量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肺结核患者免疫功能指标的改变情况,并分析初复治、菌阴阳性患者间的差异。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0月兰州市肺科医院收治的35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患者纳入试验组,并取同期收治的30例其他非肺结核呼吸系统疾病的志愿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并分析所有患者外周血B细胞、NK细胞、IgG等免疫功能指标改变情况。结果肺结核组与对照组相比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8+与IgG水平差异显著(P<0.05);初治组与复治组相比CD4+T细胞、CD8+T细胞水平差异显著(P<0.05);初治组与复治组相比各免疫指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4+T细胞能够有效地判断肺结核患者的预后,CD8+T细胞和体液免疫则发挥了重要的细胞免疫作用,监测肺结核患者免疫功能指标的变化能为其诊治提供参考。

  • 标签: 免疫指标 肺结核 初治 复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医院门急诊抗菌药物的处方点评及其干预措施,重点评估梳理处方点评干预下对处方病例的影响变化。方法本次回顾性统计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的300张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以及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的300张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对两组抗菌药物处方进行点评分析,系统统计对比两组抗菌药物处方合格率。结果干预后门诊处方合格率显著优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急诊处方合格率显著优于干预前(P<0.05);在门急诊注射剂处方比例、门急诊联用处方比例方面,点评干预后均显著优于干预前(P<0.05)。结论医院对抗菌药物处方实施点评干预,并不断规范和优化处方点评方法、标准,对于临床不合理用药可强化有效监督,最大限度保证临床各科室患者用药的安全性、经济性、合理性。

  • 标签: 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 处方点评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IL-18、IL-23在SLE患者的变化,探讨IL-18、IL-23在S中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选取正常对照30名(A组),住院SLE患者60分成2组SLEDAI评分<15(B组n=30),SLEDAI评分>15分(B组)分别检测血沉、CRP、C3、C4、抗ds-DNA的滴度、IL-18、IL-23的滴度。结果比较血沉、CRP、C3、C4、抗ds-DNA的滴度、IL-18、IL-23的滴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IL-18,IL-23滴度增高,且在重症活动性狼疮患者中更高,提示其在SLE患者中炎症活动,可能参与损伤的发生。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白介素-18 白介素-23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宫颈癌介入治疗术前患者焦虑、郁抑水平的影响。方法将51例拟行宫颈癌介入治疗的患者按照随机量表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5例采用以健康教育为主的常规护理,研究组26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患者情绪状态评估、疾病认知干预、情绪调节干预和术前紧张行为调解干预四个方面的系统化心理护理干预,对2组患者术前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情况进行评估并比较分析评估数据。结果研究组经过心理干预后术前焦虑、抑郁评分较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后的术前评分明显降低,两者之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缓解宫颈癌介入治疗患者的术前焦虑、抑郁程度,有助于患者身心康复。

  • 标签: 护理干预 宫颈癌 子宫动脉 焦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保守治疗前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儿睡眠结构的变化。方法采用口腔矫治器对15例确诊为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儿童进行保守治疗,利用多导睡眠呼吸监测仪(PSG)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夜间睡眠监测来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后患儿的S1期所占比例减少、S2期和快动眼睡眠期(REM)所占比例增加,但与治疗前比较无均明显差异(P>0.05),而慢波睡眠期所占比例则由治疗前的17.80±4.02增加至21.01±3.05,其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和微觉醒指数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而最低血氧饱和度和睡眠效率则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1)。结论口腔矫治器能改善上气道通气形态,从而达到纠正低血氧浓度,改善睡眠结构,提高睡眠质量的作用。

  • 标签: 儿童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保守治疗 睡眠结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脂联素检测在女性RA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分别对59例女性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患者、30例其他风湿病组、30例对照组血清脂联素进行检测。同时检测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CRP、IL-6、RF、ESR、DAS28积分;比较脂联素与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女性RA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16.3±3.1μg/mL)明显高于其他风湿病组及正常对照组(P<0.01);RA组脂联素与DAS28、IL-6、CRP相关(r=0.537、0.525、0.493,P均<0.01),与ESR、RF、CCP无关(P>0.05)。结论脂联素检测在女性RA患者中有临床应用价值,脂联素(adiponectin,AD)参与了RA的慢性炎症过程。进一步深入研究脂联素在RA病理过程中的意义,将有助于进一步阐明RA发病机制、为RA寻找治疗与干预新靶标。

  • 标签: 类风湿 关节炎 脂联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尿酸血症与血脂的变化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方法统计我院临床患者216例病理组和76例正常组的血尿酸和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的结果,分析在高尿酸血症和血脂异常双重危险因素下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结果当患者高尿酸伴血脂异常时,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远高于正常对照人群(P<0.05);当患者有高尿酸时,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高于正常对照人群(P<0.01);当患者有高尿酸伴血脂异常时,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高于高尿酸患者(P<0.05)。结论(1)当患者有高尿酸血症与血脂异常的时候,罹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远高于正常对照人群。(2)高尿酸血症与血脂异常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高尿酸血症 血脂 心血管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白细胞形态、PCT在早产儿败血症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2013年2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新生儿科住院的早产儿临床诊断为败血症的患儿在治疗前后采血送检PCT及进行细胞形态学检查。所有患儿治疗前采血送检血培养检查,比较分析对早产儿败血症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46临床诊断早产儿败血症的病儿,血培养阳性率仅有15.2%(7/46),PCT阳性率达93.5%(43/46),白细胞形态学检查阳性率为82.6%(38/46),白细胞形态与PCT检查相结合对早产儿败血症的诊断率达98%(45/46)。结论外周血液中白细胞形态、PCT的测定两项指标在诊断早产儿败血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预测价值,借助该早产儿外周血液白细胞形态检查、血清PCT的测定可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

  • 标签: 白细胞形态 降钙素原 早产儿 败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监测血清总胆汁酸(TBA)水平,探讨静脉营养对早产儿的肝胆系统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比浊法检测27例早产儿静脉营养前后血清TBA水平。结果早产儿静脉营养前后血清TBA分别为(9.48±5.88)umol/L、(14.72±10.55)umol/L,静脉营养前后血清TB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28,P<0.05)。结论早产儿使用静脉营养时监测血清TBA水平,可早期发现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发生,为临床防治早产儿胆汁淤积症提供指导。

  • 标签: 总胆汁酸 早产儿 静脉营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类风湿关节炎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脂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6年4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类风湿关节炎合并冠心病患者4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列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期20例正常作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行TC(血清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HDL-C(高密度脂蛋白)、LDL-C(低密度脂蛋白)、以及类风湿因子(RF)以及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检测。结果经过检测发现观察组相较正常组HDL-C的水平指标明显较低,观察组LDL-C相较对照组明显较低,TC、TG相较无显著差异。观察组患者的ESR、CRP、HDL-C以及LDL-C不存在相关性。结论类风湿关节炎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体内血脂水平发生异常情况,炎症反应可以有效的调节患者体内的血脂代谢,血脂的改变与冠心病患者的发病存在联系,可以有效反应患者的冠心病情况,可以对患者的病症检测行及时治疗存在临床诊断价值。

  • 标签: 类风湿关节炎 冠心病 血脂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对IgA肾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焦虑情绪变化及影响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6月期间,我院接收的88例IgA肾病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并对两组患者进行SAS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SAS评分远远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IgA肾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IgA肾病 焦虑情绪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前后FeNO水平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AECOPD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测定治疗前后肺通气功能及FeNO的值。结果治疗后患者FVC、FEV1、FVC/pre、FEV1/FVC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而呼出气一氧化氮浓度(FeNO)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eNO测定简便易行、安全性高、可重复性强,对AECOPD的疗效评价、药物选择及随访等均具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慢阻肺急性加重期 FeNO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U-MAU)含量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活动性评价中的意义。方法采用试剂盒与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32例活动期与缓解期UC患者及22例健康对照者的U-MAU含量,并对UC患者完善肠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评价病情活动度。结果活动期患者组U-MAU含量高于缓解组及对照组P<0.05。结论尿U-MAU含量可作为评价UC患者病情活动度的评价指标。

  • 标签: 溃疡性结肠炎尿微量白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清泌乳素在复发性流产妇女早期妊娠中的水平变化情况,探索其可能存在的内在相关性。方法选择复发性流产(流产次数≥2次)的早期自然妊娠患者200名,清晨空腹状态抽取静脉血标本检查血清泌乳素水平变化情况。结果随着妊娠时间的增加,复发性流产妇女的血清泌乳素水平会相应提高,且表现为进行性上升趋势。与正常早期妊娠患者血清泌乳素水平相比,在各个阶段都明显高于正常范围,且差距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泌乳素的水平变化与早期妊娠的复发性流产妇女存在密切相关性,随着妊娠时间(在早期妊娠范围内)的增加血清泌乳素具有明显的上升趋势。

  • 标签: 血清泌乳素 复发性流产 早期妊娠 变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