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患者窦性心率震荡(hearrateturbulence,HRT)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本院内科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住院的COPD患者40人,按照GOLD综合评估分为A组(8例)、B组(6例)、C组(14例)和D组(12例)。对照组4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12导联动态心电图系统记录,采用HRT专用分析软件进行分析震荡初始(turbulenceonset,TO)及震荡斜率(turbulenceslope,TS)。结果COPD患者TO(0.14±0.06)%较对照组(0.10±0.07)%增高,TS(1.81±0.45)ms/RRI较对照组(2.60±0.39)ms/RRI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综合评估D组患者TO(0.08±0.04)%及TS(1.38±0.47)ms/RRI均较其余三组降低。结论COPD患者HRT明显减弱。HRT检测对评估COPD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风险有着重要价值。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窦性心率震荡 动态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复制家兔急性右心衰竭模型,观察平均动脉血压(MBP)及中心静脉压(CVP)的变化。方法做家兔左颈总动脉插管测量血压,右颈外静脉插管测量中心静脉压,碳素墨水缓慢注人家兔耳缘静脉复制急性右心衰竭模型,记录MBP和CVP值。结果MBP进行性下降,CVP进行性升高。结论在短期内右心后负荷增加及前负荷过重会引起急性右心衰竭。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的效果。方法将130例过敏性紫癜(HSP)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用丙种球蛋白(IVIG)静脉滴注,对照组66例仅常规治疗。比较治疗前及治疗14d后两组凝血指标的检测结果。结果两组的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经治疗后都增高(P<0.05),纤维蛋白原(FIB)均降低(P<0.01),而APTT、FIB变化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可较好地改善过敏性紫癜患者血液的高凝状态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丙种球蛋白 儿童 过敏性紫癜 凝血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情况、临床意义。方法将我科自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43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作为研究组采血后对血清中T3、T4、FT3、FT4及s-TSH水平进行测定,将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与研究组进行比较,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研究组血清内T3、FT3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水平且两组间差异性显著(P<0.05);而研究组T4、FT4、s-TSH水平低于对照组,但二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血清内BUN及Cr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性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肾衰竭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对患者肾脏损害程度及患者病程有较强提示作用,对其进行动态监测还可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判断,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治疗指导价值。

  • 标签: 慢性肾衰竭 甲状腺激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净化技术治疗慢性肾衰对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3)、甲状旁腺激素(PTH)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本院血液透析中心进行治疗的87例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血液透析组29例,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组33例,血液透析+血液灌流组25例。结果治疗8周后,HDF组和HP组患者的FGF23、PTH、BUN、Scr、β2-MG水平均低于HD组(P<0.05)。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或血液灌流能够更有效的降低患者血清FGF23、PTH水平。

  • 标签: 血液净化 慢性肾衰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甲状旁腺激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手术患者血清可溶性EC的水平变化情况。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66例乳腺癌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其中乳腺癌患者45例,分为A组;乳腺良性病变21例患者分为B组。另于同期选取45例健康的体检者分为C组。手术前1d及术后15d抽取外周静脉血5ml采用ELISA方法计算血清中sEC水平。结果A组、B组、C组患者血清中sEC水平比较差异显著(P<0.05);不同的乳腺癌病理分期与淋巴转移指之间有显著关系,随着病情的不断加重,sEC水平逐渐增高,其比较有差异(P<0.05);在病理分级及是否腹水比较上无差异(P>0.05),不具相关性;A组乳腺癌患者行手术切除后1周、2周血清sEC水平与C组相比较有差异(P<0.05),两组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血清可溶性EC表达具有特异性,且与肿瘤病理分期相关,可能是一种乳腺癌预后的预测因素。

  • 标签: 乳腺癌 血清 可溶性EC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COPD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动脉血氧分压(PaO2)、左室后壁厚度(LVPT)的变化。方法COPD患者20例、COPD合并高血压患者18例、高血压患者18例在入院次日早晨空腹采血测定Hcy、PaO2及左心室后壁厚度。结果COPD合并高血压组、高血压组患者血清Hcy水平22.19±5.16μmol/L高于COPD组和高血压组(p<0.05),3组间PaO2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COPD合并高血压组患者左室后壁厚度10.50±1.54cm大于COPD组(p<0.05)而与高血压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cy水平的改变可能参与了COPD合并高血压患者左心室重塑的病理生理过程。

  • 标签: COPD 高血压 同型半胱氨酸 左心室重塑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慢性应激(chronicmildstress,CMS)抑郁模型大鼠局部脑区RES1(RattshomologofzebrafishES1)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合行为学改变,探讨RES1基因在抑郁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抑郁的发病机理。方法将30只成年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慢性应激模型组,利用慢性不可预知的温和应激建立大鼠抑郁模型,正常对照组不予任何刺激,观察并比较两组大鼠行为学表现。提取大脑海马组织中的RNA,以GAPDH为内参照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大鼠大脑海马内RES1基因mRNA表达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慢性应激模型组大鼠活动能力下降,兴趣丧失,与临床抑郁症的精神抑制症状相似。模型组RES1mRNA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ES1基因表达下调可能与抑郁症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 标签: 抑郁症 RES1基因 实时荧光定量RT-PCR 海马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偏头痛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LPA)及溶血磷脂酸相似磷脂水平(AP)、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的变化。方法测定偏头痛急性期患者(无先兆偏头痛组及有先兆偏头痛组)血浆LPA及AP水平,同时对患者行TCD检查,与正常患者进行对照。结果偏头痛组血浆LPA水平高于对照组,尤其是有先兆偏头痛组,且偏头痛急性期TCD以血流速度增快为主,尤其是患侧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结论偏头痛发作期患者LPA、AP明显升高,尤其是有先兆偏头痛组升高更明显,提示偏头痛急性发作期患者存在血小板活化过程,同时偏头痛急性期患者血流速度常明显增快,支持偏头痛患者存在神经-血管功能紊乱。

  • 标签: 偏头痛 溶血磷脂酸 溶血磷脂酸极性相似磷脂 经颅多普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肝病患者PT、APTT、TT和Fg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测定笔者医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门诊和住院的187例肝病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血浆PT、APTT、TT值和Fg浓度。肝病患者按照不同疾病分为四组急性肝炎组35例、轻度慢性肝炎组52例、中至重度慢性肝炎组41例、肝硬化组59例。结果急性肝炎组、轻度慢性肝炎组、中至重度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APTT、PT、TT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急性肝炎组、轻度慢性肝炎组、中至重度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Fg水平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至重度慢性肝炎组APTT、PT和TT显著高于急性肝炎组和轻度慢性肝炎组(P<0.05),而Fg水平显著低于急性肝炎组和慢性肝炎组(P<0.05)。肝硬化组与重度慢性肝炎组相比,APTT和PT水平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5),而前者Fg水平低于后者(P<0.05)。结论不同肝病患者血浆PT、APTT、TT呈不同程度升高,而Fg水平呈不同程度的下降。对于肝病患者应常规监测凝血指标的变化,以及时为肝病的临床诊治和预后判断提供实验依据。

  • 标签: 肝病 凝血酶原时间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凝血酶时间 纤维蛋白原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检测病理性黄疸早产儿总胆红素和血肌钙蛋白cTnI在治疗前后的变化以了解胆红素对早产儿心肌损害情况。方法在临床上选择患病理性黄疸的早产儿24例作为观察组,选择22例正常早产儿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病例均排除窒息史、胆道闭锁,无败血症、颅内出血及先天性心脏病等。抽取干预前后外周静个脉血2ml,分别比较肌钙蛋白变化情况。结果1.观察组肌钙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2.观察组干预前后肌钙蛋白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病理性黄疸的早产儿存在心肌损伤的几率比正常早产儿高;黄疸不是早产儿心肌损伤的主要原因。

  • 标签: 早产儿 病理性黄疸,肌钙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慢性鼻窦炎患者鼻内镜手术前后鼻黏膜形态及生理功能变化情况,为提高鼻内镜手术疗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Messerklinger术式治疗慢性鼻窦炎患者110例,术后3月及6月进行糖精试验及鼻黏膜内镜检查,分析同期仅单纯鼻中隔偏曲患者92例临床资料,设为对照。结果(1)鼻中隔组术中、术后3月、6月鼻腔粘膜均显示为光滑,淡红色,湿润;而鼻窦炎组术中、术后3月时,鼻粘膜形态学观察结果(粘连、水肿、肉芽、囊泡)显著差于于对照组(P<0.05);术后6月时,鼻粘膜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显著优于术后3月时(P<0.05),与对照组术中、术后3月、6月时无显著差异(P>0.05)。(2)鼻窦炎组术后3月与6月时糖精试验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术后6月时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鼻内镜鼻窦炎手术既可以保证鼻腔粘膜组织完整,又可以保证鼻部生理功能正常,临床疗效肯定,术中尽可能减少黏膜损伤,术后加强随访,尤其是术后三个月内。

  • 标签: 鼻内镜手术 鼻窦炎 黏膜组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浆脑钠钛在原发性高血压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健康人群和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检测其中血浆BNP的值。结果血浆BNP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呈正相关(P<0.01);也与原发性高血压是否伴有左心室肥厚或舒张功能不全的患者呈正相关(P<0.01)。结论BNP的测定可作为原发性高血压检测指标之一;血浆BNP水平的变化可作为识别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左心室肥厚的一种指标,并对早期发现及治疗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减少心血管事件及改善预后具有积极的意义。

  • 标签: 血浆脑钠钛 原发性高血压 左心室肥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非小细胞型肺癌放射治疗后肿瘤体积的变化规律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5月-2012年5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肿瘤放疗科进行住院,接受放射性治疗的经确诊为非小细胞型肺癌患者80例,分别对其进行不同剂量的放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肿瘤体积的变化规律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肿瘤体积的变化大小及临床疗效与放射剂量、肿瘤临床分期及选择的放疗方案密切相关。放射剂量<60Gy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有50%在一年之内死亡;剂量>70Gy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一年生存率可达40%,但是2年生存率为0;当剂量控制在60-70Gy时,患者生存率为64.71%。结论肺非小细胞型肺癌患者接受放疗后期肿瘤体积受放射剂量、临床分期的影响,放射剂量宜控制在60-70Gy,可以达到最佳的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非小细胞型肺癌 放射治疗 肿瘤体积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孕妇孕期体重及体重变化与巨大儿发生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巨大儿和86例正常体重出生儿母亲的孕期体重及体重变化。结果经相关性分析发现孕妇孕前体重、孕期36周体重增加17.5kg以上均是是巨大儿发生的危险因素,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孕妇孕期体重及体重变化与巨大儿发生关系密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同型半胱氨酸(HCY)高血压患者血压、血脂和血糖的变化。方法抽取我院407例高同型半胱氨酸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组,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12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HCY水平与血压、血糖、各项血脂水平。结果研究组HCY水平与血压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在血糖与各项血脂水平上均低于研究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高血压患者血脂与血糖代谢紊乱,通过检测其血压、血糖、血脂能够为后期治疗提供参考,值得应用。

  • 标签: 高同型半胱氨酸 高血压 血压 血脂 血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探讨其与SLE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方法检测112例SLE甲状腺激素水平,将其与疾病活动度(以SLEDAI评价)、血清白蛋白、补体等指标进行比较,并以47名健康检查者作对照。结果(1)112例SLE患者甲状腺功能异常占52%(58/112),其中合并甲亢2例(1.8),甲减5例(4.4%),正常甲状腺病态综合征51例(45%)。(2)SLE组血清TT3、TT4、FT3、FT4水平显著低于健康组(P<0.05),尤以SLE肾炎组更明显(P<0.05)。(3)SLE组血清TT3,TT4FT3FT4水平与血清白蛋白呈正相关(P<0.05),而TT3,TT4,FT3与C3呈正相关(P<0.05)。(4)甲状腺功能异常组的SLEDAI高于甲状腺功能正常组SLEDAI(P<0.05)。TT3与SLEDAI呈负相关(r=-0.308,P<0.05)。结论SLE患者易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且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与疾病的活动性有密切关系。

  • 标签: 红斑狼疮 系统性 甲状腺激素 SLE疾病活动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1)分析我院2003—2012年十年间隔剖宫产指征和剖宫产率的变化;(2)分析各指征变化与剖宫产率上升的关系,寻找影响剖宫产的相关因素。方法整理我院2003-2012年所有剖宫产病例的临床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比较十年间隔剖宫产指征、剖宫产率变化情况,分析变化的因素。结果(1)剖宫产率的变化2003—2012年,剖宫产率呈上升趋势。(2)2003年与2012年剖宫产指征比较2003年以头盆不称指征的剖宫产多,2012年以社会因素指征进行的剖宫产多(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我院剖宫产指征已从以医学指征为主(主要是相对头盆不称)转变为以社会因素的指征为主(主要是单纯的社会指征),这也是我院剖宫产率逐年上升的原因。

  • 标签: 剖宫产率 剖宫产指征 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围产期新生儿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以及临床意义。方法本次研究收治2012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围产期新生儿80例,对80例新生儿的凝血功能指标进行观察和对比分析,包括PT凝血酶原时间、TT凝血酶时间、PLT血小板数量、APT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以及FBG纤维蛋白原含量等内容,将所收集到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比较和分析。结果当围产期新生儿出现严重的窒息程度时,检验出的几组凝血功能均表现为较差;新生儿出生时间的早晚对凝血功能产生较大影响;足月新生儿脑颅内出血与早产儿的凝血功能相比存在差异。结论对围产期新生儿凝血功能各项指标给予动态监测,可降低新生儿出现窒息的情况,具有较多优点,建议临床继续推广使用。

  • 标签: 围产期 新生儿 凝血功能指标 脑颅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糖尿病肾病患者多项红细胞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3年2月于本院进行诊治的3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观察组,并将同一时期来院体检的36名健康人员选为对照组,然后将两组人员的红细胞多项指数标与免疫指标进行检测与比较。结果观察组的红细胞多项指数及RBC-ICR均高于对照组,RBC-C3bR与FEER则低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多项红细胞指数异常升高,而红细胞免疫则处于相对较差的状态,在治疗的过程中应注意给予调整干预。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红细胞相关指标 变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