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脑梗死大鼠外周血促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建立成年雄性SD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分为MCAO后6h,12h,24h,48h,72h,1周,2周组和假手术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大鼠血清促炎细胞因子IL-1β、INF-γ和细胞因子IL-10的水平,以评估机体的免疫状态。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脑梗死大鼠血清促炎细胞因子IL-1β和INF-γ,的水平在MCAO后6h和12h均升高,但自24h起逐渐下降,72h降至最低(P〈0.01),其中血清INF-γ水平至2周仍低于假手术组(P〈0.01);相反,细胞因子IL-10的水平则在脑卒中后6—12h时有短暂降低,12h起开始回升,在72h升至最高(P〈0.01),至1周仍高于假手术组(P〈0.01)。结论MCAO后大鼠外周血促炎细胞因子降低和细胞因子升高,表明脑卒中后机体处于免疫抑制状态。

  • 标签: 大鼠 MCAO模型 细胞因子 免疫抑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狼疮性肾炎患者血清与促因子水平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于本院进行诊治的25例狼疮性肾炎患者为观察组,然后将同时期的25名健康人员选为对照组,将对照组和观察组的血清因子与促因子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血清因子中的IL-2明显地低于对照组,而其他的因子与促因子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狼疮性肾炎患者血清与促因子水平呈现异常状态,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参考价值。

  • 标签: 狼疮性肾炎 抗炎因子 促炎因子 变化
  • 简介:摘要动脉粥样硬化(AS)作为心血管疾病(CVD)的主要病理基础,严重危害人类健康。AS实质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抑制AS过程中的炎症反应或可成为延缓AS的关键。诸多研究已证实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进而延缓AS的发展,且作用机制复杂。本文就PEDF作用的机制做一综述。

  • 标签: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 抗炎作用 机制 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发现IBD患者IL-1ra/IL-1比值显著下降(P<0.01),发现IL-10能使IBD患者已下降的IL-1ra/IL-1比值恢复正常,etal.IL-4inhibitstheexpressionofIL-8fromstimulatedhumanmonocytes.JImmunol

  • 标签: 性细胞因子 抗炎 炎性
  • 简介:片可显著减轻致剂所致的小鼠耳廓肿胀和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对蛋清致大鼠足爪性肿胀及棉球肉芽肿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减少醋酸致小鼠扭体次数,提高小鼠的热刺激痛阈值。小鼠腹腔注射妇片LD50为1.5±0.11g/kg,口服最大耐受量为55.9g/kg(成人临床常用量的129倍)。

  • 标签: 妇抗炎片 抗炎 镇痛 热刺激痛阈值 药理学
  • 简介:摘要创伤性脑损伤(TBI)是神经外科较为常见的外伤性疾病。TBI患者在损伤局部发生由免疫炎症瀑布反应导致的继发性损伤,甚至部分患者会出现神经功能缺失的严重症状,因此在TBI患者的治疗措施中,将损伤修复治疗与修复治疗相结合便显得尤其重要。神经生长因子(NGF)是最早发现且研究最为广泛的神经相关生长因子,曾被认为在参与神经再生、损伤修复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NGF可以与免疫细胞表面的受体相互作用,发挥相应的作用。本文围绕NGF治疗TBI的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后续的研究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

  • 标签: 神经生长因子 创伤性脑损伤 抗炎作用 信号通路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抗环瓜氨酸肽抗体、角蛋白抗体、核周因子抗体以及类风湿因子的联合检测方法及其在老年类风湿性关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展开分析。方法 将我院在2021年2月到2022年2月收治的50例类风湿关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用酶联免疫、间接免疫荧光、斑点免疫荧光以及免疫散射比浊法对患者进行相关指标检测,结合检测结果分析上述四种检测方式的联合应用价值。结果 对比发现环瓜氨酸肽抗体、角蛋白抗体、类风湿因子以及核周因子抗体任一单一检测方式都有一定的漏检率或错检率,四种检测方式的联合检测价值显著,可保证100%准确率与100%特异性(P<0.05)。结论 分别借助酶联免疫、间接免疫荧光、斑点免疫荧光以及免疫散射比浊法对类风湿关节患者的CCP、KAK、APK以及RF进行联合检测可有效保证类风湿关节检测效率,避免漏检与错检。

  • 标签: 临床诊断价值 类风湿关节炎 联合诊断
  • 简介:常有人说自己的喉咙、嘴角发炎了,但什么是发炎,他们或许并不清楚。发炎在医学上被称为炎症反应,有红、肿、热、痛等症状。短期发炎是免疫细胞“战士”与细菌、病毒等外来“敌人”打仗的结果。

  • 标签: 食物 抗炎 炎症反应 免疫细胞 发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CP抗体联合类风湿因子对类风湿关节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于2014年9月~2015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类风湿性关节患者共82例,按照患者的检测结果分为RF阳性组与RF阴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类风湿因子,采用Elisa方法测定CCP抗体。观察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及检测的特异性、敏感性及准确率。结果RF阳性组的特异性为92.7%,敏感性为73.2%及准确率为90.2%,均高于RF阴性组,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采用CCP抗体联合类风湿因子检测对类风湿关节进行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敏感性以及准确率,能够降低临床漏诊及误诊率,保障患者能够及时接受有效治疗。

  • 标签: 抗CCP抗体 类风湿因子 类风湿关节炎 诊断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核因子-κB必须调节蛋白结合区(NBD)多肽在兔胫骨骨髓模型中的效应.方法选取24只新西兰大白兔,均为雄性,体质量为2~3kg,平均2.5kg.将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用于骨髓造模.3周后随机处死3只行放射学、细菌学和病理学验证造模成功.另外造模成功的21只兔随机分为3组(n=7):空白组、清创组及清创+NBD多肽组.干预后第1~6周采血行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白细胞计数检测及病灶组织苏木精-伊红(HE)染色.结果干预前、干预后第1~6周CRP、ESR水平在3组中总体均呈下降趋势,白细胞计数在空白组、清创组呈上升趋势,而在清创+NBD多肽组呈下降趋势.干预后第1周,3组间CR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第2周清创+NBD多肽组CRP分别与空白组、清创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第1~6周3组之间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第6周HE染色结果显示清创+NBD多肽组骨质染色均匀,未见明显死骨形成,骨髓腔中可见密集纤维组织增生,未见明显性细胞.结论NBD多肽对兔慢性骨髓模型有较好的效应.

  • 标签: 多肽类 转录因子 骨髓炎
  • 简介:全球人口老龄化,尤其是我国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人们对于衰老和长寿相关问题的研究从未间断。近年提出的长寿及衰老机制主要为多凶性(multiple)、综合性(comprehensive)及复杂性(complexity),对衰老机制中的性衰老也逐渐引起重视。现就衰老、长寿机制中促细胞因子与ApoE基因相关性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APOE基因 抗炎细胞因子 衰老机制 相关性 长寿 全球人口老龄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合剂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与及其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2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合剂组和常规治疗组,于治疗后第3天观察疗效,第1和第5天分别用ELISA法和免疫层析法检测白介素-1和降钙素原水平。结果合剂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高,复诊率比较低,IL-1明显下降,较常规治疗组明显(P<0.05),降钙素原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两组也无差别(P>0.05)。结论合剂治疗上呼吸道感染临床效果明显,并能抑制IL-1水平。

  • 标签: 上呼吸道感染 抗炎合剂 白介素-1 降钙素原
  • 简介:芥于碱(Sin)ig300和600mg/Kg或sc20和40mg/Kg抑制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壳肿胀和组织胺引起大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Sinig300和600mg/Kg可减少蓖麻油和番泻叶引起小鼠腹泻次数或发生率。以上的这些作用存在着明显的量效关系。芥于碱也抑制小鼠胃肠推进运动,但作用弱又无量效关系,提示是芥于碱腹泻的主要机理。芥于碱的小鼠ig最小致死量为3g/Kg,ipLD50及95%可信限(CL)为184土CLl4mg/Kg。

  • 标签: 小鼠 抗炎 芥子 量效关系 抗腹泻作用 肠推进
  • 简介:本文对海芋中多种营养因子的理化特性,对动物的有害效应及其合理脱毒利用方法进行了综述。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海芋含有Kunitz和Bowman-Birk两类耐热性蛋白酶抑制剂,由草酸钙针晶和一种蛋白酶组成的易溶于石油醚的辛辣味物质,氰甙、皂毒甙和凝集素等多种营养因子;辛辣味物质和蛋白酶抑制剂分别是影响海芋叶粉和根茎粉作肉鸡饲料应用的主要限制因子;海芋饲用安全性和合理脱毒利用方法尚有待研究。

  • 标签: 海芋 抗营养因子 蛋白酶抑制剂 草酸钙针晶 辛辣味 脱毒效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对复方银屑颗粒进行免疫研究。方法:动物灌服给予复方银屑颗粒后,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法、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法、完全福氏佐剂致大鼠足跖肿胀法观察其作用;小鼠免疫器官重量法观察其对非特异性免疫系统的影响刊、鼠迟发性超敏法观察其对变态反应的作用;小鼠淋巴细胞转化率、小鼠血清溶血素法观察其对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复方银屑颗粒对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肿胀有明显抑制作用;对角叉菜胶和完全福氏佐剂所致的大鼠急性关节肿胀有明显抑制作用;能使正常小鼠胸腺、脾脏指数减小;对二硝基氟苯(DNFB)诱导的小鼠迟发性超敏反应所引起的耳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明显抑制小鼠淋巴细胞转化率和小鼠血清溶血素生成。结论:复方银屑颗粒有明显的和免疫抑制作用。

  • 标签: 复方银屑颗粒 银屑病 抗炎 免疫抑制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丙肝肝硬化患者单核细胞促因子与抑因子的表达。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因丙肝肝硬化入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感染内科的35例患者为丙肝组,健康体检者18例为对照组。常规检测两组患者生化、血脂、血常规等基线资料,提取外周血单核细胞予以培养并提取DNA,测定TNF-α、IL1-β、IL-12-β、IL-10、TGF-β和IL-4 mRNA转录水平及病例组血清HCV-RNA载量。结果丙肝组中ALT、AST和TG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肝组中ALB、WBC和PLT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TNF-α、IL1-β、IL-12β和IL-4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IL-10和TGF-β的表达有统计学意义(P<0.05)。HCV-RNA载量与TNF-α、IL-12β呈正相关(r=0.452,0.442;P<0.05),与IL-10和TGF-β呈负相关(r=-0.431,-0.437,P<0.05)。丙肝组TNF-α与IL1-β、IL-12-β表达呈正相关(r=0.531,0.766,0.448,P<0.05),TNF-α与IL-10、TGF-β呈负相关(r=-0.732,-0.749,P<0.05);IL1-β与IL-10、TGF-β呈负相关(r=-0.438,-0.448,P<0.05);IL-12-β与IL-10、TGF-β呈负相关(r=-0.996,-0.999,P<0.05)。IL-10和TGF-β的表达呈正相关(r=0.999,P<0.05)。结论丙肝肝硬化患者单核细胞高表达IL-10和TGF-β。

  • 标签: 丙型肝炎病毒 肝硬化 单核细胞 细胞因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冬凌草甲素是冬凌草的关键活性成分,具备广泛的药理学作用。炎症涉及人体重多个系统器官,包含呼吸系统、泌尿系统、中枢系统和消化系统等等。严重威着人类健康。冬凌草甲素是从冬凌草等植物中获取的纯天然活性物质,具备DNA基因突变、抗氧化等作用。下文重点阐述了国内外有关冬凌草甲素在各种疾病中的作用研究成果,并对研究内容进行了剖析,为以冬凌草甲素为原料开发的新式抗炎药品予以参照。

  • 标签: 冬凌草甲素 抗炎作用 炎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