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甲状腺功能亢进心电图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随机抽取在2010年1月-2012年8月间我院收治的甲状腺功能亢进者病例56例和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展开心电监测,并对比分析监测结果。结果甲亢组患者的心电异常率为87.5%,健康组心电图异常率21.67%,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甲亢者心电图异常率较正常人高,且主要以ST-T段改变、窦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以及左心室高压为主,值得关注。

  • 标签: 甲状腺功能亢进心电图 变化 异常率
  • 简介:摘要气候变化影响是多尺度、全方位和多层次的,其负面影响关系到人类健康和生存问题,社会公众应积极关注气候变化,了解气候因素对疾病的影响,通过保护地球大气和生态环境、创造良好的生活空间,加强气象公共卫生服务产品和疾病控制能力建设,改善日常不良卫生习惯,积极锻炼等来抵御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的威胁。

  • 标签: 气候变化 人体健康 疾病 气候监测 气象服务产品
  • 简介:摘要目的关于小儿全麻期间体温变化的影响及处理,并探讨围术期体温管理对预防低体温发生的意义。方法选择ASAI-Ⅱ级小儿100例,随机分为非体温保护组(A组)和体温保护组(B组)。结果A组发生的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明显高于B组(P<0.05),在小儿全麻手术期间检测体温并采取保温措施,对降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小儿全麻 体温 变化 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近年来药物相互作用,产生的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方法内容将包括一些药物成分在制剂、贮存以及应用过程多方面的相互影响,以及合理解决的办法。结论在药剂的应用和产生工作中,经常遇到由于成分配伍不当而造成严重的制品质量事故,因此有必要讨论药物及制剂要配伍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 标签: 药物制剂 配伍变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抑郁症患者4周的治疗对其PSG(睡眠多导图监测)前后变化进行对照分析。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抑郁症患者于治疗前及治疗四周后分别进行HAMD-17、PSQI评估并进行PSG监测,在治疗结束后做对照分析。结果治疗4周前后HAMD-17及PSQI量表评分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PSG各项指征有明显好转。结论应用抗抑郁药物或合并其它药物治疗抑郁症在改善其抑郁、焦虑等症状的同时也在改善其睡眠障碍,体现为总睡眠时间延长、觉醒时间缩短、睡眠质量提升、深睡眠比例增多等。

  • 标签: 抑郁症 PSG(睡眠多导图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外伤后心电图变化对患者预后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2011年我院收治的192例急性脑外伤患者伤后早后期分别行心电图(ECG)监测,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急性脑损伤患者早期ECG改变162例占84.4%,ECG正常30例占15.6%,经治疗后ECG正常的患者病情全部好转,异常的162例中39例病情恶化致死亡,死亡者ECG有显著多项改变。结论急性脑损伤患者急性期极易产生脑心综合症,心电图的异常改变可随脑疾病的减轻而好转或消失,对脑外伤病情的预后有一定的意义,ECG的异常变化可作为判断急性脑外伤早期预后的一项参考指标。

  • 标签: 急性脑外伤 心电图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明D-氨基半乳糖腹腔注射法致急性肝衰竭大鼠血清NO合酶水平变化的研究。方法采用D-氨基半乳糖腹腔注射法制作急性肝衰竭大鼠模型。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D-氨基半乳糖腹腔注射造模组。分析大鼠血清NO合酶水平肝功能损害后的变化趋势。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肝衰组大鼠血清NO合酶水平肝功能损害后显著降低(P<0.01)。结论SD大鼠在急性肝衰竭初期血清总NOS和INOS水平显著降低,这一时期NO生成减少。

  • 标签: 急性肝功能衰竭 NO合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肌酶谱在小儿肺炎患儿中的变化情况,以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选择2011年01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56例肺炎患儿作为观察组,同期门诊健康检查的儿童5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进行心肌酶谱测定,并将两组结果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心肌酶谱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心肌酶谱各项指标异常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肺炎时存在心肌酶谱异常,监测心肌酶谱的变化有利于及时治疗处理,对病情的判断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小儿肺炎 心肌酶谱 心肌损害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电击伤后家兔血清心肌酶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激酶(CK)的动态变化。方法220V交流电电击,复制家兔电击伤模型,分别于电击伤后6个时间点(0h、4h、12h、1d、2d、3d)采家兔心室血,以无电击家兔为对照组(C),测定各组家兔心室血清的LDH和CK。结果LDH在电击伤后的4h、12h、1d、2d、3d时间点均显著上调(P<0.01或P<0.05),在电击伤后4h达最高值,以后有所降低;CK在电击伤后的4h、12h、1d三个时间点显著升高(P<0.01或P<0.05),在12小时升到峰值,随着时间的推移,2d、3d渐回复至正常(P>0.05)。结论电击伤后血清LDH和CK的变化特点为电击伤存活案例的法医鉴定及临床诊断提供实验依据。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初步分析脓毒症大鼠肝脏组织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变化。方法健康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假手术组,每组各20只。通过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备大鼠脓毒症模型,应用含有22523个大鼠基因cDNA克隆的表达谱基因芯片进行检测,筛选差异表达基因,用计算机软件分析脓毒症大鼠肝脏组织术后24小时的基因表达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共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共285条,占基因芯片总点数的1.26%,其中已知基因180条,93条基因表达上调,87条基因表达下调。涉及到一系列与细胞生长调节相关基因,物质能量代谢相关基因,信号转导、炎症、应激反应相关基因,转录调控及蛋白质翻译、修饰、加工、降解相关基因等相关的基因异常表达。结论脓毒症导致的多脏器功能不全(MODS)是多种基因作用的结果,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全面揭示脓毒症肝脏基因表达的模式,有利于发现新的研究目标和治疗途径。

  • 标签: 脓毒症 基因表达 基因芯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由护生到护士不同阶段的学生对护理信息学认识的差别。方法对护生学习前、学习后、实习期和工作后对护理信息学重要性的认识及作用进行分析。结果学生工作后对护理信息学重要性的认识明显高于在校时期。结论学校应加强对在校护生的引导,使学生认识到护理信息学的重要性。

  • 标签: 护理信息学 护士 认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直丝弓矫治器矫治前后牙齿冠根比的变化规律,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选取20个拔除双侧上颌第一双尖牙的直丝弓矫治病例,共120颗上前牙,分为三组,分别是尖牙组,侧切牙组,中切牙组。据正畸治疗前后全口曲面断层片,以托槽为参照系,测量正畸治疗期间牙根吸收和牙槽嵴吸收的量,并计算治疗前后的冠根比。结果经过正畸治疗后,上前牙冠根比发生明显变化。结论正畸治疗引起上前牙冠根比明显增大,但仍处于临床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 标签: 正畸治疗 口腔医学 牙齿冠根比
  • 简介:摘要目的为做好新版食品安全标准的宣贯及实施,相关人员熟悉掌握新标准;方法通过分析目前我国的食品标准现状,分析新版国标中食品安全标准的变化及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新;结果目前我国的食品标准混乱,现在的标准更新不同,部分标准落后,新标准实施过程存在一定问题,采样方案不明确,如部分食品如《蜂蜜》GB14963-2011等标准中微生物限量没有给出分级采样的限量,部分标准结果判断不明确,检验方法与卫生标准限量不同步;结论卫生部要加快新标准的制(修)订,广泛收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好解疑释惑。

  • 标签: 食品安全 标准 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动态平衡功能的变化特征。方法20例糖尿病患者和20例正常人,应用动态平衡仪进行①睁眼双足站立、闭眼双足站立状态下动态平衡能力测试,测试指标包括总体稳定指数、前后方向稳定指数和左右方向稳定指数。②稳定性测试,测试指标包括完成LOS全部随机目标跟踪的时间,平均方向控制能力和前、后、右、左、前右、前左、后右、后左8个方向上的控制能力。结果糖尿病患者在睁眼双足站立、闭眼双足站立状态下SI、APSI、MLSI均高于正常人(P<0.01),DC、FDC、BDC、BRDC测试值低于正常人,而完成该测试所需时间明显增加(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动态平衡能力下降。

  • 标签: 姿势 平衡 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结膜松弛症(CCh)患者术后眼表泪液学的变化。方法对Ⅲ级以上CCh患者18例(29眼)进行松弛结膜新月形切除,比较术前术后3月临床症状(异物感、泪溢、眼干涩及视物模糊)、SchirmerI试验、泪河、泪膜破裂时间(BUT)、氯霉素尝味试验的变化。结果术后3月CCh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率分别为80.00%(P<0.05)、75.00%(P<0.O5)、70.00%(P<0.O5)和83.33%(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chirmerI试验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UT术后明显延长(P<0.01),泪河、氯霉素尝味试验术后3月正常者分别占86.21%(P<0.01)、79.31%(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松弛结膜新月形切除能够改善CCh患者的眼表环境,消除或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 标签: 结膜松弛症 泪液学 眼表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剖宫产率以及相应指标的逐年上升的变化原因,探讨剖宫产的利弊,并找出降低剖宫产率的有效方法。方法针对2005年-2010年某院分娩产妇病例资料,对比阴道分娩和剖宫产的分娩率变化趋势,从剖宫产率逐年变化以及剖宫产指标各项因素的逐年变化,分析出剖宫产率逐年升高的原因。结果根据六年的案例进行分析,发现剖宫产率有逐年升高的变化,分析剖宫产指征,主要原因为头盆因素和胎儿因素,同时发现社会因素也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结论要合理看待剖宫产的分娩过程,将剖宫产率逐年上升的趋势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区间内。

  • 标签: 剖宫产率 指征 分娩 产妇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化疗对晚期肺癌患者免疫功能变化的影响,以及疗效与生活质量变化与免疫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对化疗前后的每位患者,抽取外周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计数术,测定外周血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的比例,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对连续接受两周期和四周期的每位患者进行疗效评价;对化疗前后的每位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化疗前NK细胞比例高于正常,其余免疫指标水平均下降,CD3+T细胞的比例下降有统计学意义;每一周期化疗后免疫功能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两周期化疗后的疗效与CD3+T细胞、CD8+T细胞、NK细胞的比例呈正相关,与CD4+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的比例呈负相关,与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比例的相关有统计学意义;化疗后生活质量变化与外周血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NK细胞的比例呈正相关,与CD4+T细胞,CD8+T细胞的比例呈负相关,与CD3+T细胞、CD4+T细胞比例的相关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化疗对机体的免疫微环境具有一定的优化作用,保护和改善机体的抗肿瘤免疫,提高化疗疗效。

  • 标签: 化疗晚期肺癌免疫功能疗效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高原地区不同运动负荷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变化,探讨高原地区所适应的运动强度。方法随机抽取移居拉萨(3658m)满两年的健康汉族人和世居拉萨健康藏族人各120名。汉族和藏族各分为4组,共8组,每组30人,按照课题设计的Bruce运动方案(8min运动强度为3、4两个级别,10min运动强度为3、4两个级),进行平板运动实验。运动前后5min各抽血一次,用抗凝管存取血液、离心、分离血浆。用ELISA法检测。结果汉族8分钟3级平板运动前后比较P<0.01,藏族8分钟4级平板运动前后比较P<0.01,藏族10分钟4级平板运动前后比较P<0.05,其余均为P>0.05。结论用统计学处理的结果和直接观察各组数据运动前后数据很大变化,运动前略高于运动后。

  • 标签: 高原 运动负荷 肌酸激酶同工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