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心内直视下瓣膜置换术同期双极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术后预防心率失常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和总结80例行心内直视下瓣膜置换术同期双极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预防心律失常的护理经过。结果术后1例患者出现心律失常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79例顺利出院。术后当天68例患者(86.07%)转为窦性心律。79例患者出院后随访6个月以上,72例(91.13%)为窦性心律。结论术后严密监护和护理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赢得治疗时机,有效预防心律失常的发生。

  • 标签: 心房颤动 双极射频消融 瓣膜置换术 心律失常 护理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19-01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人工瓣膜置换术后慢性房颤直流同步电复律和药物维持窦性心律的成功率与可行进行研究。方法瓣膜置换术后伴有持续房颤,术后3个月心脏彩超左房内径大小恢复至≤50mm的62例患者,口服胺碘酮片200mg,1日3次,厄贝沙坦片150mg,1日1次,用7天后,若未自行转复者行200-300焦尔直流同步电复律,转复成功后继用胺碘酮片和厄贝沙坦片,3-6月后停用。结果62例人工瓣膜置换术后,除2例在用药期间自动转复为窦性心律外,60例患者电复律即刻成功率为93.3%(56/60),平均随访2.7士1.3年,电复律远期维持率在96.4%(54/56),窦性心律总维持率91.9%(57/62)。结论人工瓣膜置换术后直流同步电复律治疗慢性房颤和药物维持窦性心律安全好、转复率高。

  • 标签: 心脏瓣膜置换术 心房颤动 电复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瓣膜置换术同期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及心律失常的护理分析。方法对我院收治的风湿瓣膜病并伴有心房颤动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同时回顾分析患者进行瓣膜置换术同期射频消融治疗后的护理措施。结果患者术后20天左右,发生窦性心律患者18例,2例为Ⅰ°房室传导阻滞。20例患者通过治疗和护理后全部恢复出院。出院后90天进行随访并统计出,发生窦性心律病例18例,2例依旧是Ⅰ°房室传导阻滞。结论对心房颤动及心律失常患者,通过瓣膜置换术和同期射频消融术后,改善患者心功能,并摆脱诱发心房颤动及心律失常原因,同时保证电解质不紊乱,并做好抗心律异常药物的服用,以及起搏器的辅助使用等护理,可有效在患者术后避免心律失常,进而增强患者生活质量。其价值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瓣膜置换术 射频消融术 心房颤动 心律失常 护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效果,旨在为提高瓣膜置换术后心房颤动患者疗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WILEY医学及护理学科库、Cochrane Library、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查找自建库至2019年9月24日有关胺碘酮治疗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心房颤动患者临床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经过2名研究员独立文献筛选、文献质量评价后提取相关数据,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定量综合分析。结果共纳入7篇文献,其中中文文献6篇,英文文献1篇;累计710例患者,试验组363例,对照组347例。采用Revman 5.3软件行定量合成,结果显示,使用胺碘酮治疗瓣膜置换术后心房颤动能够提高心房颤动转复率(RR=1.36,95%CI:1.20~1.54,P<0.05),且窦性心律维持率提高(RR=1.41,95%CI:1.16~1.72,P=0.002),其可以缩短ICU监护时间(MD=-1.09,95%CI:-1.32~-0.86,P<0.05)和总住院天数(MD=-3.92,95%CI:-4.25~-3.59,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瓣膜置换术后心房颤动可以提高心房颤动转复率和窦性心律维持率,缩短ICU监护时间和总住院天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Meta分析 胺碘酮 可达龙 心脏瓣膜疾病 心脏手术 心房颤动 心房纤颤 治疗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老年退行心脏瓣膜钙化是一种随龄而增加的瓣膜老化、退行变和钙质沉积所致的老年性疾病,主要侵犯主动脉瓣和二尖瓣而引起狭窄,关闭不全.临床上中、轻度时临床表现不明显,或仅有心律失常.中度返流,重度狭窄时可出现较明显的临床症状:明显的胸闷、呼吸困难、心绞痛、晕厥,其他包括无力、心悸、缓慢心律失常、房颤,严重时发展为急性左心衰、右心衰、全心衰等.诊断主要手段是超声心动图.……

  • 标签: 退行性心瓣膜钙化 护理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风湿瓣膜病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对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37例风湿瓣膜病患者的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患者经过精心的护理康复率高,35例患者已经恢复健康,2例患者病情出现好转。结论正确的护理方法可以帮助患者尽快康复,恢复正常的生活。

  • 标签: 风湿性心瓣膜 患者 护理
  • 简介:<正>病例1:程某,男,51岁,因感冒屏气时心悸而就诊。查体:一般情况良好,血压正常,心脏听诊:节律不齐,各听诊区未闻杂音,两肺(一)。五年前开始有类似发作,按冠心病治疗一段时间,效果不佳。本次发作时间较长。描记常规心电图时发现窦律与房颤交替出现,连续描记Ⅱ导联如图1所示:窦律与房颤间歇出现,而且每次房颤前均由房早引发,当屏气时,窦律消失,由房颤取代。图1第ⅠV-VⅠ行,吸气末屏气,房颤消失,由窦律取代。图1VⅡ、VⅢ行。心电图诊断:①窦律心律不齐,②迷走神经源房颤

  • 标签: 神经源性 房颤 常规心电图 心电图诊断 迷走神经兴奋 心律不齐
  • 简介:目的对比分析超声心动图对感染心内膜炎(NIE)与不典型感染心内膜炎(IE)的诊断价值,提高对NIE尤其是系统红斑狼疮(SLE)诱发的NIE心脏瓣膜病变的超声及临床特点认识。方法收集2005年7月至2015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收治的经临床确诊的NIE患者38例,其中SLE患者10例,风湿心脏病10例,类风湿心脏病患者11例,乙肝相关患者7例;同时以该院同期收治的经临床确诊的不典型IE患者42例作为对照。采用χ2检验比较两组患者血培养、心电图、血清免疫学、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血培养、血清免疫学、心电图检查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6.29、5.53、4.80,P值均〈0.05),但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P〉0.05)。38例NIE患者中,27例患者超声心动图检出赘生物,检出率为71.1%;11例患者超声心动图呈瓣叶增厚;赘生物直径为2~7mm。42例不典型IE患者中,36例患者超声检出赘生物,检出率为85.7%(36/42);6例患者超声心动图呈瓣叶增厚;赘生物直径为2~19mm,其中左心赘生物28例,右心赘生物8例。病例组中2例SLE患者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为阴性,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显示阳性结果确诊;9例合并轻度以上瓣膜反流;10例SLE瓣膜病变者经临床采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后狼疮病情稳定;患者最短于治疗后5d、最长3年超声心动图复查,增厚的瓣膜较前明显缩小至消失。结论超声心动图可以早期快速发现SLE诱发的NIE瓣膜受累时特征感染血栓疣状赘生物。超声心动图可为不典型IE及NIE的后续治疗及疗效观察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标签: 超声心动图 心内膜炎 红斑狼疮 系统性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风湿心脏病瓣膜瓣膜置换术患者在使用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过程中的护理要点进行分析。方法 按照对比护理的方式展开本次研究,所选入患者共计为 70例,于本院 2019年 1月至 12月所接诊患者中随机选取,按照计算机随机抽样的方式取组中 35例,在治疗过程中展开常规护理,即对照组,余下 35例,则需要将综合护理干预加以运用,即观察组。分析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 结合对两组患者在本次研究中生活质量,恢复期心理状态以及并发症情况对比,观察组均存在有明显优势, P<0.05。结论 风湿心脏病瓣膜瓣膜置换术患者在使用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期间展开综合护理干预,可针对患者在恢复期间心理状态进行有效改善,提升其生活质量,促进恢复。

  • 标签: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 华法林抗凝
  • 简介: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白细胞端粒长度与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相关。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6年1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脏科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检查住院治疗的患者138例,根据诊断分为房颤组88例和阵发性房颤组50例。抽取外周血并提取DNA,通过实时聚合酶链反应测量白细胞端粒长度,标化为端粒/单基因比值,记录并比较患者基线资料,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二者相关。结果与房颤组比较,阵发性房颤组心力衰竭、体质量指数、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明显升高,他汀类药物使用比例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0)。阵发性房颤组白细胞端粒较房颤组更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28(0.11,0.71)vs0.20(0.06,0.46),P=0.10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白细胞端粒长度与阵发性房颤无相关(OR=1.498,95%CI:0.924~2.426,P=0.100),调整年龄、体质量指数、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等混杂变量后,白细胞端粒长度与阵发性房颤无相关(OR=0.960,95%CI:0.124~7.404,P=0.970)。结论冠心病患者白细胞端粒长度与阵发性房颤发病无相关

  • 标签: 冠心病 白细胞 端粒 心房颤动 聚合酶链反应 人体质量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老年退行瓣膜病诊断中采用超声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我院收治的老年退行瓣膜病的患者66例为本研究选取的样本病例,病例选取时段为2014年10月—2016年10月区间,采用抽签方式进行分组,予以超声诊断的33例患者为实验组,而予以CT诊断的33例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诊断效果进行比对和评价。结果相比对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异常阳性率和诊断总有效率均得以明显提升,两组比对数据经统计学软件验证,获得P<0.05的验证结果,统计学形成意义。结论在老年退行瓣膜病诊断中采用超声诊断可将诊断准确率有效提升,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 超声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风湿瓣膜病的中医辩证分类论治方法效果。方法选取临床2014年6月-2016年6月风湿瓣膜病34例的中医辩证分类论治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4例风湿瓣膜病患者经中医辩证治疗,显效16例,有效25例,无效3例,无有明显毒副作用。结论中医治疗能改善心脏瓣膜患者的症状,延缓其自然病程,改善心力衰竭的表现,缓解心绞痛症状,预防栓塞中风的发生,是预防病情进展的有效措施。

  • 标签: 风湿性心瓣膜病 中医辩证 分类论治
  • 简介:老年退行心脏瓣膜病(seniledegenerativeheartvalvulardisease,SDHVD),是心脏瓣膜结缔组织发生退行变、纤维化及钙化,使瓣膜和/或其支架的功能异常所引起的一组心脏病。作者对2001年2月至2005年9月收治的132例SDHVD患者资料,进行回顾的临床分析。报道如下。

  • 标签: 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 临床分析 DISEASE HEART SDHVD 退行性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