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产后抑郁属于非精神性的抑郁症候群。患者多表现为长时间处于情绪低落的状态,具体的表现为易流泪、哭泣,无精打采、表情阴郁,患者经常觉得与他人好像隔了一堵墙,心情会莫名的孤独、沉闷、凄凉。通常在感到心情不畅快就大发脾。患者能察觉到自己的不正常,但是往往原因归咎于其他人或事物上。因此为了避免产妇的不良精神的出现,让婴儿得到合理的照顾,对产后出现抑郁患者进行一定的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 标签: 产后抑郁 心理分析 心理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骨科手术患者抑郁情绪的现状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采用抑郁自评景表(SD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以及自行设计问卷,对452例骨科手术患者进行现况调查。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累积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研究实际有效测评438例患者,发现抑郁者226例,占5l6%,其中轻度抑郁占32.0%,中度抑郁占13.0%,重度抑郁障碍者占6.6%;本组患者手术前SDS为(37.59±8.74)分,与全国常模SDS(33.46±8.55,n=134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累积logistic回归表明,自费医疗(OR=2.17)、担心预后不良(OR=1.88)、担心诊疗水平(OR=1.64)、认为医护态度不好(0R=1.28)是患者抑郁的危险因素;而社会支持利用度多(OR=0.54)是患者抑郁的保护因素。结论骨科患者抑郁情绪比较严重,护理人员应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对策.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躯体疾病康复。

  • 标签: 骨科患者 抑郁 影响因素 护理
  • 简介:为例更好的探讨帕金森病并发抑郁症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的特点,本次研究院将抽取40例帕金森病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来作为评定帕金森病患者是否与出现并发抑郁症状,以及帕金森病的种类和出现并发抑郁症状之间的关系。资料显示研究资料中的40例帕金森病患者中没有出现抑郁症状的有24例,有初步抑郁症状表现的有16例患者,患有轻度抑郁症的有9例患者,5例中度抑郁患者,2例重度抑郁患者;患病的时常没有超过5年的患有并发抑郁症的患者有4例,患病时常小于5年患有伴发抑郁症的有10例,年龄在60岁以下的患者患有并发抑郁症的共有7例,9例患者患有有伴发抑郁症;震颤强直型伴发抑郁症的患者有10例,少动强直型办法抑郁患者有6例。从研究资料结果可以得出帕金森并发抑郁的发生率要高于无躯体性疾病患者出现并发抑郁症的发生率许多。抑郁症的发生和患者所患疾病的时间、类型等都有紧密的联系。因此,帕金森并发抑郁症的临床医师在为患者治疗帕金森病的同时也要重视治疗抑郁症。

  • 标签: 帕金森病 临床分析 并发抑郁症 讨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14年9月本院诊治的100例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予以护理干预,统计并分析本组患者护理前后的临床心理学指标情况及护理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干预后,本组患者的SDS、SAS评分值均高于干预前,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本组SF-36各维度评分值均优于干预前,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 标签: 老年脑卒中 抑郁 护理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抑郁患者的情绪信息加工已成为前沿科学问题和研究热点,其特异模式或许可以作为检测抑郁的有效指标。研究发现,与正常人相比,抑郁患者对正性情绪信息的反应水平以及对情绪表情(尤其是悲伤表情)的辨别能力都有所降低,不仅抑制负性情绪的能力受损,而且在社会情境下精确判断面部表情微弱改变的能力也受损。本文系统梳理了有关抑郁患者面部表情识别研究及其主要发现,并借鉴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微表情识别训练的研究结果提出有必要开展抑郁患者微表情识别及训练的研究,最后分析该领域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未来研究展望。

  • 标签: 抑郁症 面部表情识别 面部微表情识别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后抑郁患者再孕期间的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50例产后抑郁再孕者,对照组25例患者,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实验组2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况。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治愈率为92.0%高于对照组的60.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治疗,有助于患者心里健康的恢复,安全性高,疗效好,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产后抑郁再孕 常规护理 综合护理干预
  • 简介:脑卒中后抑郁具有很高的致残性,严重影响着患者的心身健康。其抑郁情绪和认知障碍与疾病的发展、疗效和预后有密切关系。为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我们对脑卒中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了心理护理干预,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脑卒中 抑郁 心理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改善抑郁患者的情绪。方法制定运动计划,定期评估患者身体和情绪变化。结果运动为患者摆脱了抑郁状态,提高了患者对事物的兴趣,改善了患者的情绪。结论运动是治疗抑郁和维持良好情况的有效方法之一。

  • 标签: 运动处方 抑郁症 有氧运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心理干预对住院抑郁患者的康复的影响。方法2014年10月—2015年10月选取本院收治的80例抑郁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40例为观察组给予护理心理干预,另外40例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分别于入院时和出院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比两组病人恢复的情况。结果入院时,两组SAS、SD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出院时,观察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可见,观察组抑郁患者康复率大大高于对照组,并且意外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抑郁患者的护理心理干预能有效降低自伤、自杀率等意外事件,能有效地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早日回归社会,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

  • 标签: 抑郁症 护理,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期抑郁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对20例老年期抑郁患者实施责任制与个案化心理护理相结合的整体护理,提供安全、舒适的环境,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阻断老年患者的负向认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实施心理护理前后分别使用HRSD和GDS量表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分。结果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抑郁情绪发作,提高治愈率,缩短住院日数,提高生活质量,避免精神残疾,杜绝自杀意外。结论能够帮助老年人建立健康的生活模式,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做好自我管理和自我保健,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减轻家属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

  • 标签: 老年期抑郁症 心理护理干预 探讨 分析
  • 简介:摘要产后抑郁是一组非精神病性的抑郁症状群,患者最突出的症状是持久的情绪低落,表情阴郁,无精打采、困倦、易哭泣。发生率占分娩妇女的5%—25%。通过心理护理对产后抑郁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可以缓解患者压抑、郁闷的心里状态,对配合治疗、预防复发都有极大的帮助。

  • 标签: 产后抑郁 心理状态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抑郁发作伴失眠患者的团体心理护理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时间选定在2021.1月至2022.1月,研究对象为上述期间我院收治的70例抑郁发作伴失眠的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办法,将上述患者分成两组,一组为研究组,接受团体心理护理,另外一组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对两组分别干预后的睡眠质量评分、焦虑抑郁情绪、生活质量评分展开对比。结果:干预前两组情绪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睡眠质量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团体心理护理用于抑郁发作伴失眠患者护理中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调节患者不良心理情绪,使患者睡眠质量提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抑郁发作 失眠患 团体心理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抑郁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和临床效果展开分析探究。方法将2017年7月—2018年6月期间我院收集治疗的30例老年抑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1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接受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采取心理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老年抑郁患者给予的心理护理措施能使其心理状况得到有效改善,生活质量提高,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进一步推广运用。

  • 标签: 老年抑郁症 心理护理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