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抑郁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于2014年1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抑郁患者36例,采取综合的护理措施,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痊愈12例、显效15例、好转7例、无效2例。结论对抑郁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患者抑郁症状,有积极的恢复作用。

  • 标签: 抑郁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美沙酮维持治疗毒瘾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状况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2013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美沙酮维持治疗的102例毒瘾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总结分析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99例患者中存在抑郁情绪者53例,占53.54%。99例患者抑郁情绪标准分为(55.12±9.74)分。有毒瘾发作为抑郁情绪的危险因素,女性与AIDS知识了解多为抑郁情绪的保护因素。结论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多存在焦虑、抑郁情绪,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状况加强针对性预防,降低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率。

  • 标签: 美沙酮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舒适护理对抑郁患者抑郁状态与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我院接收的92例抑郁患者,入选时间为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采用随机抛硬币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应用舒适护理;统计分析不同护理方法对患者抑郁状态与睡眠质量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1.3%相比较对照组患者的76.1%,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统计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HAMD评分和睡眠质量评分,治疗前并无区别,但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效果明显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抑郁患者提供舒适护理服务,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的同时,还可改善患者抑郁状态,提高睡眠质量,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舒适护理 抑郁状态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将整体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抑郁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自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66例抑郁患者随机均分为参照组(n=33)与实验组(n=33),参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管理,实验组患者予以整体护理管理,对经不同护理干预之后两组患者各项数据差异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焦虑评分(33.25±4.54)、抑郁评分(33.98±3.12)、总有效率96.96%对比参照组数据P<0.05且差异显著,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在抑郁症临床护理中应用整体护理管理模式效果显著,可以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改善日后生存质量。

  • 标签: 整体护理管理 抑郁症 抑郁状态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后抑郁患者心理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产后抑郁总共63例作观察对象,采用掷硬币法分组。一组实验组,35例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另一组对照组,28例患者,仅行常规护理。组间对比效果。结果护理后实验组EPDS评分和HAMD评分较低,经统计学处理,P<0.05,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后抑郁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心理抑郁程度明显减轻,作用显著。

  • 标签: 产后抑郁 心理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躁狂抑郁患者应用临床路径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6年04月-2017年04月间收治的躁狂抑郁患者6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的方式,将纳入本次研究的62例躁狂抑郁患者随机分成2组,其中常规组31例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31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采用临床路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两组完成临床护理后,研究组SDS评分、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组间结果比较,存在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而且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常规组,组间结果比较,存在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躁狂抑郁患者应用临床路径护理,不仅缩短了住院时间、减低了住院费用、提升了护理满意度,而且还使得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得到了显著改善,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 标签: 临床路径 躁狂抑郁症 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应用于抑郁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于本院诊治的抑郁患者120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抑郁情况、生活质量以及自我接纳情况。结果经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抑郁情况以及生活质量均有所好转,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自我接纳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抑郁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抑郁情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心理护理 抑郁症 生活质量 自我接纳
  • 简介:【摘要】产后抑郁属于非精神性的抑郁症候群。患者多表现为长时间处于情绪低落的状态,具体的表现为易流泪、哭泣,无精打采、表情阴郁,患者经常觉得与他人好像隔了一堵墙,心情会莫名的孤独、沉闷、凄凉。通常在感到心情不畅快就大发脾。患者能察觉到自己的不正常,但是往往原因归咎于其他人或事物上。因此为了避免产妇的不良精神的出现,让婴儿得到合理的照顾,对产后出现抑郁患者进行一定的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 标签: 产后抑郁 心理分析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后抑郁患者再孕期间的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50例产后抑郁再孕者,对照组25例患者,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实验组2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况。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治愈率为92.0%高于对照组的60.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治疗,有助于患者心里健康的恢复,安全性高,疗效好,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产后抑郁再孕 常规护理 综合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心理干预对住院抑郁患者的康复的影响。方法2014年10月—2015年10月选取本院收治的80例抑郁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40例为观察组给予护理心理干预,另外40例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分别于入院时和出院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比两组病人恢复的情况。结果入院时,两组SAS、SD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出院时,观察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可见,观察组抑郁患者康复率大大高于对照组,并且意外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抑郁患者的护理心理干预能有效降低自伤、自杀率等意外事件,能有效地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早日回归社会,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

  • 标签: 抑郁症 护理,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抑郁患者运用认知行为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成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抑郁患者80例,且均在2014年1月-2016年6月入院,依随机分组标准分为观察组(40人)和对照组(40人)。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护理方法分别为常规基础护理和认知行为治疗护理。从抑郁状态及睡眠质量改善两方面入手,针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焦虑和抑郁得分情况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睡眠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抑郁患者运用认知行为治疗后,在提高患者睡眠质量的同时,使患者抑郁情绪明显改善,存在一定推广价值。

  • 标签: 抑郁症 认知行为 抑郁状态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化运动疗法对抑郁患者抑郁程度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84例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个体化运动疗法。干预4周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两组患者进行抑郁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抑郁程度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HAMD评分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体化运动疗法可有效改善抑郁患者抑郁状态,提高临床疗效,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广泛运用。

  • 标签: 个体化运动疗法 抑郁症 抑郁程度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认知性心理护理对老年抑郁患者认知功能及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月到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80例老年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认知性心理护理,8周后,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认知功能及抑郁状态的变化。结果观察组WCST评分中,完成分类数、正确应答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持续性错误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老年抑郁患者实施认知性心理护理,有效提高了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善了患者抑郁状态,值得临床上借鉴以及进一步普及。

  • 标签: 认知性心理护理 老年抑郁症 认知功能 抑郁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脑卒中后出现抑郁症状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脑卒中住院病患,随机分组后对比患者抑郁程度评分及对护理依从性差异。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该组依从性达到92%,对照组仅为78%。结论舒适护理可显著减轻抑郁程度,提升患者依从性。

  • 标签: 脑卒中 抑郁 舒适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