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单相抑郁(unipolar depression)和双相抑郁(bipolar depression)患者前额叶激活特点。方法通过近红外光脑成像(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技术采集并比较69例单相抑郁患者(单相抑郁组)和68例双相抑郁患者(双相抑郁组)在言语流畅任务下前额叶的含氧血红蛋白浓度变化,采用偏相关分析法分析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总分及各因子分与受试者前额叶激活的相关性。结果单相抑郁组和双相抑郁患者在左侧前额叶背外侧区、双侧前额叶腹外侧区和眶额皮质区检测通道的含氧血红蛋白浓度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右侧前额叶背外侧区含氧血红蛋白浓度变化与双相抑郁和单相抑郁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相关(P<0.05),而左侧前额叶背外侧区含氧血红蛋白浓度变化与单相抑郁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相关(P<0.05)。结论双相抑郁患者和单相抑郁患者在前额叶外侧区和眶额皮质的激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双相抑郁患者左侧前额叶背外侧和右侧前额叶背外侧的激活与抑郁症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存在差异。

  • 标签: 谱学,近红外线 抑郁症 双相情感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属参与个案管理模式对开放式住院期抑郁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选择35例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期21天的研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和健康宣教,研究组在个案管理的基础上采用家属参与方式,开展个案管理式的宣教与指导,住院期间进行观察,干预21天,观察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家属参与式个案管理对患者进行全方位指导,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 标签: 家属参与式 个案管理 抑郁症 焦虑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共情护理对抑郁患者抑郁情绪还有生活功能的临床改善效果。方法选自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抑郁患者共100例,以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有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方法治疗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应用共情护理。对比2组患者抑郁情绪和生活功能的改善状况。结果相对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抑郁情绪和生活功能的改善均有显著优越性,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抑郁患者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应用共情护理,对于改善患者抑郁情绪以及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突出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共情护理 抑郁症 抑郁情绪 生活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叙事护理对抑郁患者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6月~2020年9月收治的抑郁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叙事护理。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比较干预后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以及SD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干预后研究组SAS以及SD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加显著(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叙事护理可以改善抑郁患者抑郁、焦虑情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叙事护理 抑郁症 焦虑抑郁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人性化护理对抑郁患者抑郁情绪及生活功能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接受住院治疗的抑郁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抑郁情况和生活功能。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HAMD评分和NOSIE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可有效改善抑郁患者抑郁情绪和生活功能。

  • 标签: 抑郁症 人性化护理 生活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对改善首发抑郁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5例首发抑郁患者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认知行为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睡眠质量、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Athens评分、SDS评分及S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SQ问卷评分及GQOLI-74问卷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护理干预能明显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症状,改善首发抑郁患者的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认知行为护理 首发抑郁症 抑郁情绪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共情护理对抑郁患者抑郁情绪及生活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 2017年 4月 -2018年 3月 60例抑郁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 30例)与对照组( 30例),观察组给予共情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后抑郁程度低于对照组,且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共情护理对抑郁患者抑郁情绪及生活功能的改善作用显著,可降低患者抑郁程度,提升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共情护理 抑郁症 生活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舒适护理干预对抑郁患者抑郁状态改善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取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抑郁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舒适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抑郁状态评分和睡眠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睡眠质量高于对照组,抑郁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抑郁症时,采用舒适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抑郁状态,提高其睡眠质量,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舒适护理干预 抑郁症 抑郁状态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给予抑郁患者实施共情护理,分析对患者抑郁情绪及生活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入组58例我院抑郁患者,选取时间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数字表法分组,纳入实验组的29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共情护理,纳入对照组的29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后HAMD评分、生活功能评分均获得了明显改善,改善程度均明显更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2组患者护理前HAMD评分对比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抑郁患者实施共情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抑郁情绪及生活功能。

  • 标签: 抑郁症 共情护理 抑郁情绪 生活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联合抗抑郁剂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脑卒中后抑郁患者50例,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两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康复治疗,同时对实验组进行综合护理和抗抑郁剂,对患者抑郁程度、日常生活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观察,实验组的患者在治疗后明显比对照组的患者康复情况好(P<0.05),且其认知能力和生活起居状况明显调高。结论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进行综合护理联合抗抑郁剂对患者的康复有着推动作用,利于患者的身体、心理的康复,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 标签: 综合护理 抗抑郁剂 脑卒中 抑郁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将整体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抑郁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自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66例抑郁患者随机均分为参照组(n=33)与实验组(n=33),参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管理,实验组患者予以整体护理管理,对经不同护理干预之后两组患者各项数据差异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焦虑评分(33.25±4.54)、抑郁评分(33.98±3.12)、总有效率96.96%对比参照组数据P<0.05且差异显著,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在抑郁症临床护理中应用整体护理管理模式效果显著,可以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改善日后生存质量。

  • 标签: 整体护理管理 抑郁症 抑郁状态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团体心理治疗对门诊抑郁患者抑郁症状的改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2月-2023年2月门诊收治的抑郁患者80例,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常规治疗)与实验组(40例,团体心理治疗)。对比两组患者SDS抑郁评分、生活质量以及睡眠质量。结果:实验组SDS抑郁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实验组生活质量以及睡眠质量均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研究可知,团体心理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抑郁患者负面情绪,改善其抑郁症状,提升生活质量。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究品管圈活动用于抑郁患者对其护理质量以及抑郁情绪的影响作用。方法:本次抽选患者共100例,均于2021年01月~2023年06月间就诊,并确诊为抑郁症。抽签法分两组,常规组(50例)和研究组(50例),各予以常规护理和品管圈活动护理,统计、比较两组的抑郁情绪、临床疗效和护理质量情况。结果:在HAMD评分上,两组均有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常规组,P<0.05;临床总有效率上,研究组(92.00%)高于常规组(78.00%),P<0.05;护理质量评分上,研究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抑郁患者进行品管圈活动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抑郁情绪,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效果。

  • 标签: 抑郁症 品管圈活动 抑郁情绪 护理质量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共情护理对老年抑郁患者抑郁及睡眠的改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抑郁患者进行研究,以数据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组均40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给予共情护理,对比两组老年患者抑郁与睡眠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护理后的SDS、PSQI评分数均要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统计学有对比价值P<0.05。结论:对老年抑郁患者实施共情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抑郁情况,同时还能缓解睡眠障碍。

  • 标签: 共情护理 老年抑郁症患者 睡眠 改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共情护理对抑郁患者的影响研究。方法:抑郁患者100例为我院2019年12月-2021年12月收治,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分别给予共情护理、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抑郁情绪、生活功能。结果:两组护理前抑郁情绪评分与生活功能评分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后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抑郁患者行共情护理效果显著。

  • 标签: 共情护理 抑郁症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共情护理应用于抑郁患者对其抑郁情绪与生活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研究我院2019年07月—2021年2月收治的62例抑郁患者,用数字奇偶法分为实验组(31例)和常规组(31例),将常规护理应用于常规组,将共情护理应用于实验组,观察和比较组间护理前后SDS评分、生活功能评分。结果:组间护理前SDS评分相近(P>0.05),护理后,实验组的SDS评分(38.16±4.98)分相比常规组(54.82±5.63)分要低(P

  • 标签: 抑郁症 共情护理 生活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针对抑郁患者实施共情护理有抑郁情绪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 对2020年8月至2020年4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抑郁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组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共情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HAMD分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共情护理 抑郁症 抑郁情绪 生活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