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气分析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治疗及预后的影响,探讨高血压脑出血血气变化机制,以提高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治疗水平。方法进入实验组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0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记录动脉血气分析及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结果,记录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等治疗措施及其前后血气分析结果变化,采用GOS评分表对患者近期预后(出院时)进行评定,利用统计学分血气分析结果与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等治疗措施及预后的关系。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表示,计数资料用构成比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低氧血症(Pa02<60mmHg组)影响患者预后,与氧分压正常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酸碱失衡(pH<7.35/pH>7.45组)影响患者预后,与pH值正常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切开时间早晚影响患者预后,缺氧24小时后气管切开组与24小时内气管切开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切开后患者pH值、PaO2、PaCO2血气指标明显改善,与气管切开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通气治疗后患者PaO2、SpO2指标改善,与机械通气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性碱中毒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主要酸碱失衡类型。结论1.低氧血症及酸碱失衡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关系密切。2.气管切开可改善患者血气指标并影响预后。3.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可以改善患者血气指标并影响预后。4.血气分析可有效监测患者病情变化,指导临床治疗并影响患者预后。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血气分析 临床治疗 预后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找出孕产妇产乳期母乳不足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对在我院住院分娩160例母乳不足产妇进行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调查。结果掌握76例,部分掌握44例,掌握很少11例,完全未掌握29例。结论加强行政干预,发动村级妇幼人员主动上门提供健康教育服务,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有效地防止新生儿的死亡率。

  • 标签: 产乳期 母乳不足健康教育 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通过这次调查我院消毒供应中心人的健康状态,发现有多数人员存在亚健康状态,也就是指人体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过渡状态,简称“第三状态”(健康状态为第一状态,疾病状态为第二状态,亚健康状态为第三状态)。主要症状有食欲不振、头痛、失眠、精神萎靡、全身酸痛等。处于亚健康的人群无明显病理改变,但却往往会导致疾病的发生。消毒供应中心工作是一项繁琐而复杂的工作,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不仅掌握正确的回收清洗消毒技术、无菌物品储存发放,一次性耗材的管理,还需要了解各临床科室专用包器械的特点和管理要求,了解器械包的用途、保养以及帮助认识专科器械,记忆器械包内物品,使消毒供应室护士在认识器械和包装等方面的工作达到熟练操作,提高工作效率,就针对原因及防范对策分析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 亚健康 原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腹股沟斜疝腹腔镜术后复发与并发症原因及预防方法。方法对我院采自制缝合针在腹腔镜下治疗的320例腹股沟斜疝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患儿均在腹腔镜下完成疝囊高位结扎术。术后随访时间为8-30个月,术后疝复发2例,对侧隐性疝(亦称异时疝)3例,切口线结异物感6例,阴囊积液2例,未发生脐部戳孔疝、戳孔处血肿、内脏损伤、气腹相关并发症及术侧睾丸萎缩。结论腹腔镜下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但仍存在一定复发及并发症。通过不断的经验积累,腹腔镜技术规范化培训,可逐步减少其术后复发和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腹股沟斜疝 腹腔镜 复发 并发症 小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康复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50例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治疗情况。通过饮水试验和吞咽能力分级评价入院时及康复治疗3个月后患者的吞咽功能。康复训练主要为吞咽肌训练,并配合针刺治疗。结果50例患者中,撤胃管47,未能撤胃管3例,没有死亡病例。撤胃管时间6~28d,平均(13.00±6.56)d,撤管率94%;治疗后吞咽功能明显好于治疗前(P<0.01)。结论康复训练配合针刺可以有效改善卒中后患者的吞咽功能障碍。

  • 标签: 吞咽障碍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从上半年药品动态监测和预警情况分析我院现存用药的不合理性,对一些销售和使用上存在“垄断或半垄断”现象的药品进行监督管理,从而更好的指导和监督临床合理用药,促进医院药学事业的健康合理发展。方法利用信息化管理,分别对我院2009年上半年抗生素类、神经系统、循环系统、血液系统、消化系统的药物按使用金额排序前3名,进行动态监测分析和预警处理,总结并分析我院潜在的不合理用药情况。结论我院实行药品动态监测和预警制度,对超常现象分析原因、查找漏洞,监督临床用药合理性,促进临床用药从监督到使用形成良性循环。

  • 标签: 药品动态监测 预警情况分析 用药的不合理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交通事故多发伤中闭合性肾损伤误诊的原因和对策。方法对我院近7年收治的交通事故多发伤合并闭合性肾损伤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9例交通事故多发伤合并闭合性肾损伤病例中误诊11例,均系漏诊;误诊时间为3~12d。结论误诊的主要原因是患者早期症状轻微、缺乏典型表现或多发伤病情危重掩盖了肾损伤局部表现,而临床医生工作不细致、缺乏全局观念或未掌握其有效的诊断手段。强化临床医生的责任心和警惕性、正确选择有效的诊断手段、系统而严密地观察病情、细心检查、全面分析,是防止在交通事故多发伤的诊断中漏诊闭合性肾损伤的有效对策。

  • 标签: 多发伤 肾损伤,闭合性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刷片与组织活检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纤支镜检查后采用活检与刷片取得组织和细胞标本作出病理诊断。结果诊断阳性率纤支镜刷片79.4%,组织活检77.3%,两者结合88.7%,高于前二者。分型符合率刷片70.5%,低于活检的908%,两者结合97.6%,高于前二者。对于肺小细胞未化分癌,刷片阳性率94.7%、分型符合率94.4%,分别高于的61.1%与54.5%。结论纤支镜刷片与组织活检结合,可提高肺癌诊断的阳性率和分型符合率,在肺癌诊断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 标签: 纤维支气管镜 刷片 活检 肺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B超图像与病理结果符合率,方法采用水囊或衬垫进行间接探测,根据病变部位取仰卧或侧卧位进行检查。结果2000-2010年随机抽样200例乳腺肿瘤B超诊断与最后病理结果相对照符合率达93%。

  • 标签: 乳腺肿瘤 B超图像 病理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通化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过敏原的分布状况,探讨气传性变应原的地区差异及产生原因。为本地区变应性鼻炎的防治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阿罗格(NHD)点刺液进行皮肤点刺实验,进行气传性变应原检测。结果268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吸入性变应原测试总阳性率944%(252例),以蔾属花粉最高75.3(202例),蒿属植物次之43.2%(116例),其后依次为杨树26.5%(69例),榆树24.6%(66例),柳树10.4%(28例),豚草9.3%(26例),粉螨8.5%(23例),尘螨8.5%(23例),白色念珠菌5.2%(13例)等。268例对不同变应原过敏,其中158例(58.9%)患者对2种或2种以上变应原过敏,点刺试验皮肤反应强度花粉类。蔾属类最明显、阳性强度占过敏人数的50%。结论蔾属和花粉类为我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最主要的变应原,在治疗过程中对这种变应原性鼻炎患者可争取有效的避、忌、移等措施,明确变应原后对特异性免疫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盂鲁司特(montelukast)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variantasthma,CVA)的疗效。方法174例CVA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90例,对照组84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盐酸丙卡特罗(美普清)和酮替芬I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盂鲁司特咀嚼片,总疗程3个月。观察疗效,随访6个月,追踪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4.45,复发率6.67%;对照组总有效率61.9%,复发率19.O6,经检验,2组比较总有效率和复发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盂鲁司特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确切,副反应少,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盂鲁司特 咳嗽变异性哮喘 白三烯受体拮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鼻内镜下微波热凝筛前神经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效果。方法125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均在鼻内镜直视下,使用多功能微波治疗仪对鼻丘及相对应的鼻中隔黏膜表面进行分点热凝。结果显效85例(68%),有效36例(28.8%),无效4例(3.3%),总有效率为96.8%。结论鼻内镜下微波热凝筛前神经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法操作方便,定位准确,无并发症,值得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 标签: 鼻内镜 微波 变应性鼻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隐匿型阴茎的病因、临床特点、诊治方法。方法对2000年至2009年收治的45例隐匿型阴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均采用改良Devine手术治疗,切断增厚的肉膜和束缚阴茎的纤维索条,并将阴茎根部白膜于两侧耻骨前筋膜固定。结果45例均顺利完成手术,随访35例6,34例阴茎发育正常,效果满意。结论改良Devine术是治疗隐匿型阴茎的良好术式,具有操作简单,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效果满意等特点。

  • 标签: 隐匿型阴茎 手术
  • 简介:摘要为了探讨加用地塞米松治疗SSSS的疗效,应用静脉注射地塞米松对28例SSSS患者进行临床研究表明,地塞米松是辅助治疗SSSS较好的方法,能更快的控制皮损的面积和皮损的程度,达到快速缓解症状,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

  • 标签: 地塞米松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症 表皮剥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用氟康唑在预防儿科重症细菌性肺炎长期联合应用广谱抗生素后发生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意义。方法58例儿科重症细菌性肺炎中未采取预防性静脉用氟康唑的患儿(对照组)30例,采取预防性静脉用氟康唑的患儿(预防组)28例,回顾性对照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特点、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生情况、肝功能情况及预后。结果两组患儿的临床特点、发生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发生侵袭性真菌感染4例(13.3%),预防组未发生侵袭性真菌感染(0%),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和预防组肝功能情况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儿科重症细菌性肺炎长期联合应用广谱抗生素后的患儿,预防性静脉用氟康唑可有效减少发生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几率,改善预后,且无明显肝功能损害。

  • 标签: 儿科 重症肺炎 抗真菌药 氟康唑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社区40-70岁妇女甲状腺病变的患病情况和对甲状腺疾病知晓率情况。方法2009年11月-2010年3月通过对上海市欧阳路街道辖区内293例40-70岁无甲状腺疾病症状的妇女进行问卷调查、甲状腺彩超和甲状腺功能测定,对甲状腺病变情况进行分析。结果①调查对象中甲状腺病变(解剖结构异常和/或功能异常)191人,患病率65.19%。②甲状腺功能异常在甲状腺病变中的构成比约26.99%,甲状腺解剖结构异常在甲状腺病变中的构成比约73.01%,解剖结构异常是甲状腺病变的主要病变类型③调查对象在调查前对甲状腺疾病知晓率为9.22%,5年内甲状腺受检率2.39%。结论甲状腺病变在社区中老年妇女人群中有较高患病率,但是对甲状腺疾病的知晓率和检查率较低,彩超和甲状腺功能测定作为甲状腺疾病筛查首选方法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妇女 甲状腺 病变 现况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LASEK治疗LASIK术后屈光回退或欠矫远期疗效。方法收集2003年~2009年已行LASIK术后屈光回退或欠矫的患者,再行LASEK治疗其屈光回退或欠矫,随访1~2a,观察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术眼屈光度变化,探讨LASEK治疗LASIK屈光手术后屈光回退及欠矫的安全性、疗效及二次手术时机的选择。结果28例(46眼)术中术后无严重不良反应,术后6w时裸眼视力达1.0以上者42只眼,≤0.8者5只眼,≤0.5者1只眼,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均大于或等于LASEK术前最佳矫正视力,2只眼Haze反应Ⅱ级。结论LASEK治疗LASIK屈光手术后屈光回退及欠矫的疗效满意,预测性好,安全可靠。

  • 标签: LASIK LASEK 术后屈光回退及欠矫 再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血清可溶性Fas、FasL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36例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sFas、sFasL水平进行测定,23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结果恶性肿瘤患者sFas、sFas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仅sFas与肿瘤临床分期相关(P<0.01)。化学治疗后有效者sFas和sFasL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sFas、sFasL水平变化对探讨肿瘤发生发展、病情判断指导化疗有一定价值。

  • 标签: 肿瘤 可溶性Fas 可溶性FasL 细胞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