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对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行射频消融术后给予利伐沙班或抗凝治疗,比较两药的不良反应。方法入选非瓣膜性持续性或阵发性房颤患者74例、采用导管射频消融治疗,随机分成利伐沙班组36例和组38例,术后利伐沙班组每天给予利伐沙班片(10mg/d),组每天给予片(2.5mg/d),术后的第1、3个月行常规的实验室检查,统计脑卒中发生率和其他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用药前后及两组间实验室指标血红蛋白、血小板、尿常规、大便隐血、尿素氮、谷丙转氨酶、低密度脂蛋白、凝血指标国际标准化比率INR和房颤复发率,比较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个别指标异常与观察药物无关。试验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无死亡病例,利伐沙班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例,无缺血性脑卒中,外周动脉栓塞1例;组缺血性脑卒中1例,无外周动脉栓塞。两组患者牙龈出血各1例;组患者皮肤出血1例,利伐沙班组出现血尿1例,患者停药后出血症状消失,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出血患者。结果显示无论在卒中风险和出血风险上,两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伐沙班具有强效抗凝作用,无需监测出凝血指标,可以安全有效地减少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卒中和栓塞出血风险。

  • 标签: 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术 利伐沙班 华法林 抗凝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在心脏机械瓣置换患者抗凝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行心脏机械瓣置换手术需终生口服抗凝治疗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抗凝治疗的延续性护理,分别在出院后第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对患者抗凝治疗相关依从性知识、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检测及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测评。结果通过延续性护理,研究组抗凝治疗相关依从性知识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INR检测达标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出血及栓塞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院外自我护理能力,提高抗凝治疗效果,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心脏瓣膜置换术 华法林 抗凝治疗 延续性护理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地奥司明联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安全性。方法选取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芬兰公司生产的钠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正大天晴公司生产的地奥司明片,1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PT、APTT、PT-INR、FIB、FDP、TT、D-dimer、AT-Ⅲ在同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凝血指标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因服用剂量,出现出血不良反应如皮肤瘀斑、牙龈出血、尿血、胃肠道出血的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别不大(均P>0.05)。结论地奥司明联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短期内不额外增加出血风险,对凝血功能指标基本无影响。

  • 标签: 深静脉血栓 地奥司明 华法林凝血功能
  • 简介: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thromboembolism,VTE)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指南推荐抗凝是VTE的基础治疗,传统抗凝药物的使用疗效和安全性确切,但是存在诸多局限性。新型口服抗凝药物(noveloralanticoagulants,NOACs)的问世为VTE抗凝治疗提供了新选择,我们将从临床疗效、安全性、围手术期管理及服药依从性等方面评估新型:口服抗凝药是否可以取代用于VTE抗凝治疗.

  • 标签: 静脉血栓栓塞症 口服抗凝药 心血管疾病 抗凝药物 临床疗效 凝血酶抑制剂
  • 简介:目的研究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口服抗凝治疗的初始剂量的个体化区别,分析CYP4F2rs2108622基因型对口服初始剂量的影响。方法入选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2000年至2008年瓣膜置换术后口服抗凝治疗的患者,回顾患者一般资料、临床资料、用药剂量、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normalizedratio,INR)和进入治疗窗时间(INR≥1.8)、超出治疗窗时间(INR〉3.5)。结果本次研究共有769例患者资料齐全,民族均为中国汉族,其中CYP4F2基因型为CC型的患者占65.8%(n=506),CT型28.7%(n=221),TT型5.5%(n=42)。按基因型不同分别分析进入治疗窗(INR〉1.8)和过度抗凝(INR〉3.5)的时间发现,不同基因型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YP4F2基因型多态性对于口服初始剂量存在一定的影响。

  • 标签: 华法林 CYP4F2 个体化用药 药代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抗凝治疗药学实践路径的实施与基因指导给药的临床疗效。方法借鉴国内外药学实践经验,结合医院实际,建立了临床药师参与NVAF抗凝治疗过程的药学实践路径。选择24例NVAF患者,随机均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记录使用情况、INR和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等。结果干预组在华的使用率和INR达标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栓塞事件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INR达标时间长于对照组,但没有统计数意义。结论建立实施药学实践路径,有利于规范NVAF患者的临床治疗、提高抗凝疗效、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优于基因指导给药。

  • 标签: 非瓣膜性房颤(NVAF) 华法林 药学实践路径 基因指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网络用药指导对华抗凝管理效果的影响。方法研究设计为回顾性队列研究,研究对象选自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行心脏瓣膜置换术且术后口服≥3个月的患者。根据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复查情况将患者分为术后1个月网络组(术后1个月内网络上传INR复查结果≥2次)、术后1个月对照组(术后1个月在湘雅医院复查INR且有INR数据记录)、术后3个月网络组(术后3个月内网络上传INR复查结果≥4次)和术后3个月对照组(术后3个月在湘雅医院复查INR且有INR数据记录)等4组。比较网络组和对照组患者性别、年龄分布以及术后1或3个月INR及INR达标率。结果设定时段内在湘雅医院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共420例,术后均口服抗凝。420例患者中,术后1个月有网络或湘雅医院复诊记录者266例(63.3%),纳入术后1个月网络组者71例、术后1个月对照组者178例;术后3个月有网络或湘雅医院复诊记录者132例(31.4%),纳入术后3个月网络组者46例、术后3个月对照组者77例。术后1个月网络组患者年龄小于、INR达标率高于而抗凝不足发生率低于术后1个月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9±10)岁比(53±11)岁, P=0.009; 64.8%(46/71)比45.5%(81/178), P=0.006; 21.1%(15/71)比46.6%(83/178), P<0.001];术后3个月网络组INR和INR达标率明显高于而抗凝不足发生率明显低于术后3个月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05±0.45)比(1.84±0.62), P=0.044; 67.4%(31/46)比30.9%(30/97), P=0.002; 30.4%(14/46)比54.5%(42/77), P=0.009]。结论网络用药指导有助于改善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抗凝管理效果,提高患者INR达标率。抗凝不达标主要表现为抗凝不足,应予重视。

  • 标签: 华法林 国际标准化比值 网络用药指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联合胺碘酮及治疗阵发性房颤 (PAF)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心功能和预后复发的影响。方法随机抽我部与烟台 970医院老年病科 2017年 10月至 2018年 9月收治的 PAF患者 96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8例。两组患者均予盐酸胺碘酮片及钠片口服,观察组患者加服瑞舒伐他汀钙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95. 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79. 17%(P< 0. 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 (LVESd)均显著缩小,血清 N-端脑钠肽前体 (NT- proBNP)、 C反应蛋白 (CR P)水平均显著降低,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水平显著升高,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 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 (P> 0. 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5)。结论瑞舒伐他汀联合胺碘酮及治疗 PAF,可明显改善心功能,降低复发率。

  • 标签: 瑞舒伐他汀 联合胺碘酮 华法林 治疗 阵发性房颤 临床评价
  • 简介:2003年6月至2006年12月,笔者应用治疗17例70岁以上老年心房颤动和血栓疾病患者,疗效及安全性良好,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70岁以上男性17例,平均(77.9±4.0)岁(70~85岁)。非瓣膜房颤12例(永久性10例,持续性2例),深静脉血栓4例,肺动脉栓塞1例。患者无抗凝禁忌证,8例因冠心病同时服用阿司匹林(50~100mg/d),2例服用氯吡格雷。

  • 标签: 老年心房颤动 抗凝治疗 血栓疾病 华法林 老年人 同时服用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86岁,因房颤自2011年9月7日始一直口服,1.5-2.25mg/d,定期复查凝血3项,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在1.32-2.33之间,服药期间未出现牙龈出血、鼻出血、皮下瘀斑或血肿、眼结膜下出血、呼吸道出血(痰中带血)、血尿或黑便等。

  • 标签: 维C银翘 头孢氨苄 华法林 国际标准化比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利伐沙班与在预防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后血栓事件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2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进行过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患者18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抗凝治疗,观察组采用利伐沙班抗凝治疗,比较两组血栓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均未出现严重出血以及大出血事件,次要出血事件观察组总发生率4.30%明显低于对照组11.83%,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预防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后血栓效果方面,本次研究认为利伐沙班比更加安全有效,但是临床中仍然需要更加深入、更加进一步的研究。

  • 标签: 利伐沙班 华法林 预防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后血栓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程化药学服务对房颤患者抗凝监测、治疗依从性影响。方法: 2019年 1月 -2020年 1月 100例房颤患者全程化药学服务效果。结果:实验组 INR达标率、服药依从性高( P< 0.05)。结论:全程化药学服务可提高房颤患者的抗凝效果于治疗依从性。

  • 标签: 全程化药学服务 房颤 华法林 抗凝监测 治疗依从性 应用分析
  • 简介:1例50岁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房颤动女性患者于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给予呋塞米、螺内酯、美托洛尔和胺碘酮对症治疗,并给予和那屈肝素钙联合抗凝治疗。由3.75mg·d-1增量至9.0mg·d-1,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始终维持1.03~1.25的较低水平,查甲状腺功能提示甲状腺功能减退,遂停用胺碘酮,并给予左甲状腺素钠后,继续抗凝治疗4天,复查INR2.20,减量至4.5mg·d-1,并维持治疗。

  • 标签: 华法林 抗凝治疗 甲状腺功能减退 胺碘酮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使用地强度的对慢性心房颤动患者进行治疗,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到我院进行慢性心房颤动疾病治疗的患者100例,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并编号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年龄65-79岁,平均年龄(73.12±2.01)岁;对照组患者年龄64-78岁,平均年龄(72.24±1.98)岁。对两组患者进进行常规检查治疗,其中对照组患者使用普通强度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使用低强度进行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8.00%;实验组患者二级出血状态人数为12人,对照组患者二级出血状态为30人;实验组患者满意度为96.00%,对照组仅为76.00%。结论实验组患者使用的治疗方式,治疗效果更好,治疗安全性更高,患者治疗结果满意度更高。

  • 标签: 低强度 华法林 慢性心房颤动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就达比加群酯与在慢性心衰房颤抗凝治疗中的应用与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纳入我院 2018 年 6 月至 2019 年 12 月期间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的患者 60 例为本次研究的主要目标,采用双盲随机分为研究组( 30 例)及对照组( 30 例),两组患者分别接受 达比加群酯、 给药治疗,对两组患者药物抗凝的效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 治疗 3 个月后,两组患者 TT 、 APTT 及 PT 等凝血功能指标均显著升高( P < 0.05 ),研究组患者各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 0.05 )。结论:对慢性心衰房颤患者开展抗凝治疗中, 达比加群酯的抗凝效果要显著优于

  • 标签: 慢性心衰 房颤 抗凝治疗 达比加群酯 华法林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在持续性房颤患者口服抗凝治疗中运用个性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 以我院口服抗凝治疗的持续性房颤患者为例,从中抽取46例参与研究,并按照入院时间(2020-02至2022-02)将其分成各有23例的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接受常规护理与个性护理,对比不同的护理效果。结果 并发症发生率,对比结果(p

  • 标签: 个性护理 持续性房颤 华法林
  • 简介:摘要:本文的主要任务就是比较利伐沙班和在老年冠心病PIC术后患者中的运用成效。方法:随机选择来我院进行PCI手术的冠心病患者60例进行分析,根据选用药物的不同进行分类,I类患者采用治疗,II类患者采用利伐沙班治疗,对比两类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凝血功能以及冠状循环功能变化,统计不良心血管实践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经过治疗之后,两类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微循环阻力指数等都得到了提升,纤维蛋白原、血小板的最大聚集率得到了下降,II类患者的相关指标明显由于I类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I类患者(P<0.05)。最终得出结论:运用利伐沙班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冠脉循环功能,还能降低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以及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提升治疗安全性。

  • 标签: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利伐沙班 华法林 运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老年心房颤动治疗中,抗凝治疗方案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时间为2022年1月到2023年1月,样本为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将80例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与干预组(抗凝治疗),分析抗凝效果与治疗方案的可行性。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而言,干预组疗效占比更高(P<0.05);相较于对照组而言,干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相较于对照组而言,干预组八项生活质量评分更高(P<0.05)。结论:老年心房颤动治疗阶段,抗凝治疗方案有着良好的应用价值,但在实际应用阶段,需要结合患者自身的生理因素、情志状态来决定治疗方案的实施与否,以综合性促进患者生理功能的有效改善,优化预后。

  • 标签: 华法林 抗凝治疗 老年心房颤动 可行性 安全性
  • 简介:可以说足当代中国话剧舞台上最有争议的导演。思想开放、跃跃欲试的年轻人将他视为知已与楷模,信守传统的老艺术家和评论家一次次地规劝他对现实主义“回归”。虽不无苦衷、不无酸楚,但他有太多的事情要做。

  • 标签: 导演意识 林兆华 垦荒 话剧舞台 当代中国 思想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