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周萍薛琴香(上海市嘉定区南翔医院门诊上海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09-12-22
  • 出处:《健康文摘》 2009年第16期
  • 机构: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心理护理已成为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心理护理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作为护理人员,不仅要全面细致的观察和了解病人的病情变化,还应该善于根据病人的不同心理状态,抓住心理特征进行心理护理。本文就咯血病人的不同心理进行分析,并针对不同心理状态予以不同的心理护理,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本报告据作者临床心理治疗中对失忆治疗所引出的思考,设计并完成了催眠下学习的实验.被试经催眠处于愉快或不愉快的心境下.学习令人愉快或不愉快的各类材料.结果表明:心境和记忆内容有强烈的联结作用.作者认为心境—记忆从属状态现象有助于解释和治疗神经症.也有助于解释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 标签: 心境 记忆 催眠 心理治疗
  • 简介:潜艇环境由于空间狭小、噪声大、高温、高湿、工作时间长且有一定潜在性,对潜艇艇员造成生理和心理的压力,尤其是潜艇远航期间对艇员的躯体化程度及心理状态变化影响较大,作者对潜艇艇员远航前、中、后进行了心理状态测试,并对今后潜艇艇员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提出了建议。

  • 标签: 潜艇艇员 远航 心理状态 干预措施 心理测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妇心理状态对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2月在我院产科分娩的260例剖宫产及260例顺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所有产妇均为单胎妊娠初产妇,采取我院自行设计的社会人口学量表、生活事件量表和妊娠压力量表对两组产妇产前进行调查,分析社会人口学因素、妊娠期生活事件以及心理压力对孕妇分娩方式的影响。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度、妊娠合并症、胎儿宫内窘迫与分娩方式密切相关(P<0.01);经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妊娠合并症、胎儿宫内窘迫是剖宫产的高危影响因素(OR=2.380~2.724,P<0.05)。结论受教育程度、妊娠合并症、胎儿宫内窘迫与分娩方式密切相关,对孕妇给予适当健康教育、积极处理妊娠并发症等可减少剖宫产率的发生。

  • 标签: 孕妇,心理,分娩方式,人口学
  • 简介:摘要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对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提供有针对行的帮助,可使患者树立信心。

  • 标签: 脑卒中心理状态心理护理
  • 简介:蚕农与蚕茧收购站关系早已很明确,蚕茧收购站是为蚕农服务的,并且是蚕茧站服务的第一对象.没有蚕农,便没有蚕茧收购站的存在,更无从谈起蚕丝业的发展了,因此,笔者把蚕农称为蚕茧收购站的主顾和“上帝”,毫不过分.1提高服务质量的必要性蚕茧站服务态度的好坏,服务质量的高低,管理水平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丝绸系统的

  • 标签: 蚕茧收购 蚕茧质量 服务质量 心理活动 收购人 心理变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状态与诱发因素。方法采用“HAD”情绪自评表,对120例血透患者进行调查,研究他们心理问题与躯体和社会因素的关系。结果45例血透患者有抑郁状态,49例血透患者有焦虑状态。女性的焦虑者多于男性,不良反应发生频繁和患有不安腿综合征以及朋友减少的患者的焦虑发生率高。结论应充分重视血透治疗的患者的抑郁以及焦虑的护理。

  • 标签: 血液透析患者 心理状态 焦虑的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孕妇在产前多会出现各种心理变化,这将影响到产妇的顺利分娩。本文结合多年来的产科临床经验,对孕妇产前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调查发现,不同的产妇对临产前的心理反应均有不同之处。结论护理时,应抓住产妇的不同心理特点,采用不同的护理措施,给予其心理上的最大程度的安慰,消除不良心理,顺利分娩,确保母婴安全。

  • 标签: 临产妇心理状态护理
  • 简介:受测人测试心态的调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那么如何激发和调整受测人的心理状态呢?首先要真诚平等地毫无偏见地看待受测人。其次,要找准测试前谈话的切入点,以讨论观点性问题的方式激发测试人的谈话兴趣。第三,要注意测试图表的动态观察。

  • 标签: 心理测试 测谎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分娩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但对临产孕妇来说是一种巨大的心理刺激,可引起一系列复杂的心理变化。以紧张、恐惧、焦虑、依赖等心理常见。这些不良的心理对分娩进展十分不利,可引起一系列产科并发症。正确分析评估产妇的心理状态,并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使其在最佳状态下完成分娩,对提高产科护理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临产妇 心理状态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寻找科学全面的护理方式,帮助产妇排解消极情绪,促进产妇恢复健康成为科研人员和临床医护人员迫切解决的问题。方法:本文以2019年9月在我院入院的一例产妇为例,采用科学全面的护理方式对产妇进行护理,比较护理前后产妇心理状态的差异。结果:产妇在护理前SDS和SAS评分分别为64分、53分,表明产妇在有一定的产后抑郁症倾向,对患者实行护理措施之后,两项评分为51分和40分,说明患者的产后抑郁症情况得到好转,病情消失。结论:通过科学合理的护理工作有助于产妇排解消极情绪,改善抑郁症症状,缓解压抑的心情,从而更好的照顾婴儿。

  • 标签: 产后抑郁症 产妇 心理状态
  • 简介:目的评估青年缺血性卒中后心理状态。方法入选2008年3月-2011年3月期间两院90例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男58例,女32例,年龄21-45岁。使用中国版SCL-90评估心理状态,测量值与常模比较。结果和常模比较,青年缺血性卒中测量值在抑郁,焦虑,躯体化症状,恐惧,厌恶和精神症状方面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在强迫、敌意和妄想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焦虑的发生率是43.33%,其中女性占75%,男性占25%(P〈0.01)。受教育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医保患者抑郁/焦虑发生率是29.2%,低于自费患者的发生率(66.7%,P〈0.05)。脑损伤部位与抑郁/焦虑发生率有关,双重大脑半球缺血者的发生率是75%(P〈0.05)。结论青年缺血性卒中伴有抑郁、焦虑、躯体化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恐惧和精神症状,但是强迫、敌意和妄想与常模没有明显的差异。性别、医疗费用和缺血部位影响抑郁/焦虑的发生率。

  • 标签: 青年 卒中 心理
  • 简介:当代医学模式已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发展。护理学亦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向而发生了质的变化,即由“单纯护理疾病”转向以“人”为中心的全面护理,这就把心理护理置于重要的地位。因此,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对新入院的病人,首先要了解其心理状态及变化,对入院病人的安慰,给予心理上的满足,既是生活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的需要、威望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同时也是为了发挥病人与疾病作斗争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促进病人生理机能的改善,有利于疾病的治疗。现论述如下:

  • 标签: 心理状态 全面护理 医学模式 护理人员 心理护理 护理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孕产妇的心理状态和护理措施。 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2019年10月~2020年12月接收的120例孕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人。对照组实施常规产科护理,观察组在常规产科护理基础上,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对比两组产前和产后的焦虑评分(EPDS)、顺产率以及产后出血、产后感染、产后抑郁三项不良结局的发生率和总发生率。 结果:产前两组EPDS评分无显著差异,产后观察组EPDS评分明显小于对照组,且观察组顺产率为81.67%,大于对照组的53.33%;两组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但观察组不良结局总发生率仅为6.67%,显然小于对照组的23.33%(p值<0.05)。 结论:针对性心理护理能够疏导孕产妇的不良心理情绪,提高顺产率,改善母婴结局。

  • 标签: 孕产妇 心理状态 分析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ICU患者心理状态以及护理干预对策。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在我院ICU接受治疗的患者中,随机选取50例进行研究,按照双盲法将5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根据患者心态采用护理干预,分析患者的不良情绪的心理评分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心理状态均差于护理后,在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后,患者心理状态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不良情绪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ICU患者 心理状态 护理对策 效果
  • 作者: 黄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康复医学
  • 创建时间:2024-04-23
  • 出处:《生活与健康》 2024年第3期
  • 机构:在浩瀚的大自然中,有一种神奇的宝石,它诞生于沙砾与痛苦的摩擦之中,经历无数个日夜,最终在贝壳的怀抱里绽放出耀眼的光华——那便是珍珠。自古以来,它不仅是王公贵族的装饰,更是宗教圣洁的象征,蕴含着深邃的心理力量。珍珠,以其独特的形成过程和璀璨的外表,向我们诉说着潜藏在每个人内心深处的力量与智慧。让我们一同走进这神秘而美丽的世界,探索珍珠如何成为调和心理状态的灵物,感受它带给我们的内心平静与圆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测量对焦虑症心理护理患者的应用价值及心理状态的护理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盲选的方法,将我院自2022年2月-2022年10月收治的84例焦虑症心理护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心理测量措施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疗效。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护理应用价值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较对照组有明显变化。结论:护理人员采用心理测量的护理治疗手段,提高了患者的护理应用价值和心理状态,值得推广。

  • 标签: 心理测量 焦虑症 心理护理 应用价值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测量对焦虑症心理护理患者的应用价值及心理状态。方法:选择2021年4月-2022年4月于我院接受护理的焦虑症患者96例作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8例)和观察组(n=48例)。两组均接受心理护理,其中观察组采用心理测量,对比护理效果和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护理依从率达到97.92%,对照组为89.58%,观察组护理期间整体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焦虑和抑郁情绪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心理测量 心理护理 焦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