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化心理护理对甲亢患者心理状态影响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甲亢患者共80例进行本次研究,时间为2020年2月-2021年2月,按照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个体化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SDS得分和SAS得分明显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各项指标得到提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甲亢患者的治疗,结合个体化心理护理起到的效果较好,患者护理后,存在的不良情绪得到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各项指标也有所提升,值得推广。

  • 标签: 个体化心理护理 甲亢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分级心理护理对膀胱癌手术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及临床改善作用。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共56例,均为2020年5月到2021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膀胱癌手术的患者,按照随机双盲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实施分级心理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及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的改善效果更为理想,组间数据差异较大(P<0.05)。结论:分级心理护理对膀胱癌手术患者的临床应用当中,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到了较好的改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分级心理护理 膀胱癌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对脑梗塞患者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后对其心理状态所产生的影响。方法 基于特定时间(2021年1-12月)及固定范围内(本院),选取脑梗塞患者50例,将其实施分组(2组,随机数字表法,每组25例),A组给予常规护理,B组基于此,开展个性化心理护理,对比两组心理状态。结果 B组干预3个月时的焦虑(SAS)、抑郁(SDS)自评量表均较A组低(P<0.05)。结论 针对脑梗塞患者,通过开展个性化心理护理,能改善其心理状态

  • 标签: 脑梗塞 个性化心理护理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 要] 目的 分析肿瘤患者的心理状态及个性化心理护理效果。方法 病例选取2020-2021年我院86例肿瘤疾病患者,均分两组,分别予以常规护理以及常规护理联合个性化心理护理,分析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个性化心理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前患者的负面情绪得分比较,组间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负面情绪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 肿瘤患者 心理状态 个性化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当前心理护理用于基层医院妇科门诊患者的效果开展深入分析,判断心理护理临床意义与价值。方法:结合纳排标准后,选择2021年1月到2021年6月我院68例基层医院妇科门诊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并且同时对两组患者进行的心理状态的评估分析。研究组(n=34例)给予心理护理;参照组(n=34例)给予常规门诊护理。结果:参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低于研究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心理护理 护理满意度 门诊护理 基层医院妇科门诊
  • 简介:摘要:实验目的:研究对四肢骨折患者行基于循证医学理念的心理护理对于心理状态的效果与相关康复价值。实验方法:选择从2020年1月-2021年1月时间内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四肢骨折患者共计120例作为这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常规护理路径的对照组,以及采用基于循证医学心理护理的实验组,两组患者人数相同性别数量及伤情相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SAS及SDS的改变情况,并比较组间患者治疗依从性因为实验不同而导致的差异性。实验结果:实验组患者以抑郁、焦虑为代表的负性情绪反应明显优于另一组患者,此外实验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

  • 标签: 四肢骨折 心理护理 循证医学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心理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不良心理状态的影响分析。方法:研究时间起于2022年1月,止于2022年7月,参考对象具体构成为:血液透析治疗患者,而后分组,指导原则为:随机抽签法,具体组别为:对照组、实验组,2组患者病例数为36,各组中收纳样本数为18;其中,常规护理用于对照组,基于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用于实验组,就2组护理效果展开比较。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没有显著差异,护理后,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血液透析患者对于护理满意度比较,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中应用心理护理,能够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提高临床透析治疗配合度。

  • 标签: 血液透析患者 心理护理 不良心理状态 影响
  • 简介:摘要:实验目的:研究对四肢骨折患者行基于循证医学理念的心理护理对于心理状态的效果与相关康复价值。实验方法:选择从2020年1月-2021年1月时间内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四肢骨折患者共计120例作为这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常规护理路径的对照组,以及采用基于循证医学心理护理的实验组,两组患者人数相同性别数量及伤情相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SAS及SDS的改变情况,并比较组间患者治疗依从性因为实验不同而导致的差异性。实验结果:实验组患者以抑郁、焦虑为代表的负性情绪反应明显优于另一组患者,此外实验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

  • 标签: 四肢骨折 心理护理 循证医学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产后抑郁症产妇实施心理护理的效果,并分析对产妇心理状态影响。方法 纳入对象均与本院确诊为产后抑郁症并接受治疗患者,病例接受治疗时间在2020年12月-2021年12月间,总例数为70。病例输入计算机随机分入两组,35例一组。规范治疗同时,对照组辅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着重开展心理护理,对比不同模式干预后产妇心理状态、依从性、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联合试试心理护理后,产后抑郁产妇依从性显著提升,负性情绪得到良好控制,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相对较高,和常规护理组相比优势明显(P

  • 标签: 心理护理 产后抑郁症 心理状态 依从性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无痛分娩产妇实施心理护理对其心理状态的改善效果。方法 纳入本院无痛分娩产妇50例作为本研究对象,纳入时间为2021年9月-2022年9月。研究者随机将产妇分为两组,设置为一般组、护理组,均25例。一般组采取常规护理,护理组在此基础上融入心理护理,分析两组产妇心理状态、分娩指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组相较于一般组干预后不良情绪量表得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心理护理 无痛分娩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对咽喉反流病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期间于我院治疗的咽喉反流病患者121例纳入研究,分为对比组(60例)和研究组(61例)。对比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分级模式下)。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两组干预后SCL-90、SAS、SDS评分对比,研究组均低于对比组,P<0.05。结论:常规护理基础上在分级模式指导下对咽喉反流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明显缓解患者负面情绪,改善心理状态

  • 标签: []心理护理 咽喉反流病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理护理在乳腺良性肿瘤患者术后心理状态中的护理价值展开研究。方法:用对照研究,以2022年4月-2023年4月间我院手术治疗的乳腺肿瘤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两组患者数量相同,观察组用心理护理,对照组用常规护理,对患者术后焦虑、抑郁等指标因素进行评分对比。结果:观察组在进行心理护理后,乳腺良性肿瘤患者术后心理状态呈现出稳定趋势,SAS、SDS、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评分优势明显(P<0.05)。结论:对乳腺良性肿瘤患者术后进行心理护理后,患儿术后情绪能够得到改善,且术后生活质量明显提升,身体康复进程加快,对此临床护理价值十分明显。

  • 标签: 心理护理 乳腺良性肿瘤 术后护理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干预对阑尾炎手术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3月-2022年3月本院收治的80例阑尾炎手术患者,将此次参与研究对象患者通过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将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将予以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心理状态影响。结果:经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阑尾炎手术患者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乳腺良性肿瘤患者手术后的心理状态对其康复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心理护理作为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在提供情感支持、疼痛管理和康复指导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方法:从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我们将招募50名乳腺良性肿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接受心理护理干预,对症进行心理支持和指导;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治疗。通过使用心理评估问卷(如焦虑抑郁量表和生活质量问卷)来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并在手术前、术后一周和术后三个月进行跟踪观察。结果:预计心理护理干预组的患者术后焦虑和抑郁水平将明显降低,生活质量得分显著提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结论:心理护理能够显著改善乳腺良性肿瘤患者术后的心理状态,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该研究结果为提供个体化的乳腺癌康复治疗方案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临床实践中的心理护理提供了指导意义。

  • 标签: 心理护理 乳腺良性肿瘤患者 术后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更好地探讨在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临床上采取早期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以及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本文在研究中选取了我院2022年8月-2023年9月的166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采取早期心理护理干预的措施,对照组采取医学常规护理,将患者的心功能、焦虑抑郁、睡眠质量指数(PSQI)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更好地观察早期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结果:研究数据显示,实验组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采取早期心理护理干预的措施,患者的6MWD(6min步行距离)、LVEF(左心室射血分数)的心功能指标情况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常规护理的患者。同时在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也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在护理后PSQI的评分也要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患者,两组数据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此来看,针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护理,通过给予早期心理护理干预的措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功能,降低患者焦虑、抑郁情况的产生,同时也更好的促进了患者睡眠质量的提升,帮助患者恢复健康,促进临床护理有效性提升。

  • 标签: 早期心理护理 护理干预 老年慢性心衰患者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研究探讨了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认知行为疗法、心理支持小组参与和生活方式指导等多种心理干预措施,有效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状态,减轻了焦虑和抑郁症状。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善提高了生活质量,增强了患者的社会功能和生活满意度。结果表明,早期心理护理干预是改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心理福祉和整体健康状况的有效策略。

  • 标签: 早期心理护理 老年慢性心衰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对社区门诊注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社区门诊注射患者12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心理护理,对比组间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社区门诊注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心理状态

  • 标签: 社区门诊注射 心理护理 生活质量 心理状态
  • 简介:本文通过对英语教学特征以及学生心理状态的分析,对如何保护好学生心理状态进行了阐述。

  • 标签: 心理状态 英语教学 学生
  • 简介:摘要:目的 调查新冠肺炎疫情下呼伦贝尔市学生心理健康状态,探索疫情应激状态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为采取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一般情况调查表、 PHQ-9 和 GAD-7 ,对 8890 名呼伦贝尔市 学生进行网络问卷调查。结果 焦虑情绪发生率是 23.93 %,其中轻度、中度和重度焦虑发生率分别是 16.20 %、 4.27 %、 3.01 %;抑郁情绪发生率是 35.60 %,其中轻度、中度、中重及重度 17.85 %、 9.39 %、 4.98 %、 3.41% 。分析结果显示:女性、中学生以及不能有效处理疫情信息 易产生焦虑 抑郁情绪。 结论 新冠肺炎疫情下,学生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及抑郁心理问题,且不同程度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不完全相同,学 校及有关部门应对学生进行精准心理干预与支持 。

  • 标签: 学生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心理健康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学生人格在负性生活事件与风险心理状态之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青少年负性生活事件量表(adolescent self-rating life events check list,ASLEC)、前驱期问卷16项版本(prodromal questionnaire,PQ-16)、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对8 379名大学一年级学生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SPSS 23.0和AMOS 24.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风险心理状态组大学生的负性生活事件量表总分[(31.16±0.58)分]、EPQ神经质[(58.20±0.36)分]和精神质[(53.07±0.29)分]因子分均显著高于无风险心理状态组[(15.19±0.15)分,(41.59±0.13)分,(47.71±0.08)分,t=26.611,42.270,17.286;均P<0.01],而EPQ内外向因子分显著低于无风险心理状态组[(49.83±0.42)分,(55.88±0.13)分,t=-13.634;P<0.01]。风险心理状态组和无风险心理状态组大学生风险心理状态得分与负性生活事件得分均呈正相关(r=0.290,0.334;均P<0.01),风险心理状态得分、负性生活事件得分与人格神经质、精神质得分均呈正相关(r=0.139~0.469;均P<0.01)。风险心理状态组大学生风险心理状态得分与人格内外向得分负相关(r=-0.070;P<0.01),负性生活事件得分与人格内外向得分不相关,而无风险心理状态组大学生风险心理状态得分、负性生活事件得分与人格内外向得分均呈负相关(r=-0.177,-0.080;均P<0.01)。风险心理状态组大学生人格在负性生活事件和风险心理状态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无风险心理状态组大学生人格在负性生活事件和风险心理状态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71.43%。结论负性生活事件不仅直接引发大学生风险心理状态,还可以通过内向倾向、不稳定情绪的中介作用间接引发大学生风险心理状态

  • 标签: 负性生活事件 人格 风险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