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实时定量PCR方法,分别测定了2个异黄酮含量显著差异的大豆品种鲁黑豆2号(LHD2)和南汇早黑豆(NHZ)在子粒发育过程中的异黄酮含量变化以及异黄酮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变化,试图分析异黄酮积累与各基因表达量变化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在大豆子粒发育过程中,异黄酮含量逐渐升高,而不同异黄酮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趋势不同,CHS7、CHS8、CHR、CHI1A和IFS2的表达趋势与异黄酮积累模式基本一致,而IFS1和CHI1B1的表达趋势与异黄酮积累模式相反。IFR的表达模式在2个大豆品种中存在相反的趋势,在LHD2中与异黄酮组分积累趋势相反,而在NHZ中与异黄酮组分积累趋势相同。结果还表明,同一基因家族中不同基因在子粒发育过程中的表达量也存在差异。查尔酮合基因家族中CHS7和CHS8以及查尔酮异构基因家族的CHI1A的表达水平相对其他成员较高,异黄酮基因家族中IFS2的表达量显著高于IFS1的表达量,预示这些基因家族在大豆子粒异黄酮积累过程中存在功能分化。此外,各基因表达模式与异黄酮积累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基因表达模式与异黄酮积累的相关性在2个品种中也不尽相同。LHD2中CHS7、CHS8和IFS2在子粒发育过程中的表达量变化与不同异黄酮组分呈显著正相关,CHI1B1基因的表达量变化与不同异黄酮组分呈显著负相关。而在NHZ中,IFR在子粒发育过程中的表达量变化与多个异黄酮组分呈显著正相关。这预示了不同大豆品种异黄酮含量差异的潜在遗传基础。各异黄酮合成相关基因表达量变化的相关分析表明,在2个品种中,苯丙氨酸水解PAL1与4CL,4CL与CHS2以及CHS1与IFS2基因的表达量均呈现显著正相关。表明这些基因可能通过协同作用共同调控异黄酮合成与积累。这些结果为今后利用基因工程提高大豆异黄酮含量奠定了基�

  • 标签: 大豆 异黄酮 异黄酮合成相关酶基因
  • 简介:异黄酮是植物雌激素的一类,以大豆中含量最为丰富,主要有大豆苷原和染料木黄酮2种,它们结构与雌激素相似,为含有芳香环的非类固醇化合物。在心血管疾病、乳腺癌、更年期潮热、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发病和预防治疗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异黄酮 植物雌激素 染料木黄酮 心血管疾病 骨质疏松 大豆苷
  • 简介:运用正交实验法优化了合成7-羟基异黄酮的反应条件,在最佳的反应条件下7-羟基异黄酮的粗品平均收率达95%以上,并对成品的精制工艺进行了改进,使之更适合于工业化生产,在优化的条件下精品的总收率达85%,纯度大于99%

  • 标签: 7-羟基异黄酮 正交实验 合成
  • 简介:摘要黄芪异黄酮是黄芪生长过程中形成的次级代谢产物之一,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近年来,食品安全和保健性食品备受人们的青睐,黄芪异黄酮也逐渐成为被研究的热点。本文介绍黄芪异黄酮的提取工艺、检测技术以及异黄酮的生物学功能,且分析黄芪异黄酮的研究前景。

  • 标签: 黄芪异黄酮 提取工艺 含量 成分 功能
  • 简介:出现在中国人家常餐桌上几千年的豆类食品,如今却成了西方发达国家食品工业中的热点。其原因是大豆中含有一种功效近似雌激素的‘大豆异黄酮’。经研究表明,大豆异黄酮功效远远的超出了人们对它的想像。

  • 标签: 大豆异黄酮 功效 西方发达国家 豆类食品 食品工业 雌激素
  • 简介:大豆异黄酮研究进展(综述)彭向雷1王蕊2王悦3崔洪斌11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卫学院(150001)2哈尔滨市南岗区生防疫站(150001)3黑龙江省海林市立医院(157123)近年来,西方膳食结构引起的肿瘤、心脑血管等疾病越来越受到关注。研究表明,膳食大...

  • 标签: 大豆异黄酮 研究进展 大豆皂甙 增长因子 黑色素瘤 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
  • 简介:目的:研究毛鸡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柱色谱分离其成分,波谱学方法鉴定其结构。结果:从毛鸡骨草的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一个异黄酮类成分:7,4’-二羟基-8-甲氧基异黄酮。结论:该化合物为新化合物。

  • 标签: 毛鸡骨草 豆科 相思子属 7 4’-二羟基-8-甲氧基异黄酮
  • 简介: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淡豆豉中总异黄酮的含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71nm波长处测定淡豆豉中异黄酮的含量,可作为测定淡豆豉中总异黄酮的含量的一种手段

  • 标签: 中异黄酮 制品中 发酵制品
  • 简介:目前关于大豆异黄酮水解主要有水解和酸水解两大类。高活性的大豆异黄酮糖苷水解因成本高尚不具备应用价值。现有的酸水解工艺主要采用盐酸、硫酸等无机酸作催化剂,水解温度较高,对设备腐蚀严重,产生大量的酸性废水对环境造成污染。本文研究了固体酸作催化剂水解大豆异黄酮的工艺,以期克服无机酸作催化剂的不足,为大豆异黄酮苷元的制备生产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 标签: 大豆 异黄酮 固体酸 酸水解
  • 简介:摘要大豆异黄酮(Soybeanisoflavones,简称ISO)是一类从大豆中分离提取出的、具有异黄酮类化合物结构和主要活性的成分,是大豆生长过程中形成的一类次生代谢产物。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大豆异黄酮在人类具有抗氧化、抗癌、预防骨质疏松症、预防心血管疾病、改善妇女更年期障碍、抗衰老等有诸多生理功能,在畜牧业生产中的研究应用也取得一定进展。本文对大豆异黄酮的化学组成、生理功能及作用机理和在养禽生产上应用的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以利于畜牧生产,改善畜禽品质,进一步提高人们的身体健康。

  • 标签: 大豆异黄酮 养禽业
  • 简介:从豆秋植物锦鸡儿Caraganasinica的根(中药金雀根)中分得5个异黄酮类成分,分别鉴定为flemichapparinB(1);5-羟基-7-甲氧基-3′,4′-二氧亚甲基异黄酮(2);5-羟基-7,4′-二甲氧基异黄酮(3);芒柄花素formononetin(4)和赝靛黄素pseudobaptigenin(5);其中化合物2为新的天然异黄酮化合物。

  • 标签: 金雀根 异黄酮类成分 锦鸡儿
  • 简介:目的:从野葛花中提取分离鸢尾异黄酮并鉴别。方法:采用多种方法从等量野葛花中提取异黄酮及其糖苷混合物。再将异黄酮糖苷水解成苷元并与提取物中原有的异黄酮合并制得葛花总异黄酮。葛花总异黄酮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后获得鸢尾异黄酮,并利用紫外、红外、质谱和核磁共振氢谱进行鉴定。结果:以甲醇为溶剂的索氏提取仪提取和热水浸提相结合的提取方法提取的葛花总异黄酮和鸢尾异黄酮产量均为最高,鸢尾异黄酮破坏较少。结论:甲醇中索氏提取仪提取和水浸提相结合的提取方法为葛花中鸢尾异黄酮最佳提取方法;经盐酸水解法制得的葛花总异黄酮中以鸢尾异黄酮含量最高。

  • 标签: 葛花 总异黄酮 水解 鸢尾异黄酮
  • 简介:目的观察怀槐异黄酮对雌激素诱导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疗法选择BALB/c孕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溶剂组、肝损伤模型组和大、中、小剂量异黄酮给药组,每组10只,给药组从受孕第7天开始分别灌胃异黄酮,每天1次,共7d。除正常组外,各组从妊娠10d起连续4d皮下注射17-α-乙炔雌二醇1.0μg/g体重。常规检测孕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活性:水平和肝脏组织病理。结果给异黄酮的孕鼠血清ALT、AST活性水平显著下降,与肝损伤模型孕鼠比较差:平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肝脏组织病理学结果也证实给药孕鼠肝脏病理明显改善。结论怀槐异黄酮对雌激素诱导的小鼠肝损伤有显著保护作用。

  • 标签: 肝疾病 异黄酮类 雌激素类 模型 动物
  • 简介:目的研究大豆异黄酮对兰州地区绝经后妇女骨的影响。方法在兰州地区筛选出绝经后妇女60人,随机分为大豆异黄酮组(SIF)和对照组(Control),每人每天服用大豆异黄酮90mg或者同等剂量安慰剂,时间6个月。抽血检测血清碱性磷酸和血清钙、磷,超声测定胫骨中段骨密度(BMD)。结果血清碱性磷酸显著下降(P〈0.05),血清钙显著升高(P〈0.05),胫骨中段BMD显著升高(P〈0.05)。结论大豆异黄酮可增加绝经后妇女骨密度,减少骨量丢失。因而可以预防治疗骨质疏松症。

  • 标签: 大豆异黄酮 绝经后妇女 骨密度
  • 简介:目的探讨富含黄酮类物质的果蔬汁对大鼠肝脏内氧化损伤相关Ⅱ相代谢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SPF级雄性成年大鼠54只按体重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剂量果蔬汁干预组和高剂量果蔬汁干预组,对照组每日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干预组给予低剂量和高剂量果蔬汁灌胃。干预5周后,腹主动脉采血用于生化指标检测;取肝脏组织检测基因表达情况。RT-PCR方法检测肝脏中氧化损伤相关Ⅱ相代谢mRNA的表达情况;试剂盒法测定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低、高剂量果蔬汁饮食干预组大鼠的血清抗氧化能力增强,同时上调肝脏中药物代谢Ⅱ相人醌NADH脱氢(NQO1)和谷氨酰-半胱氨酸连接催化亚基(GCLC)mRNA的表达(P〈0.05),但对GSTP1、GCLM、GSTM2、GSTA2Ⅱ相代谢基因mRNA表达无影响。结论富含黄酮类物质果蔬汁可以增强大鼠血清抗氧化能力,同时诱导肝脏中抗氧化Ⅱ相代谢NQO1及GCLC基因mRNA的表达。

  • 标签: 果蔬汁 抗氧化 Ⅱ相代谢酶 大鼠 肝脏 氧化损伤
  • 简介:龙血树是热带、亚热带地区所特有的珍稀植物,是著名民间药物“血竭”的重要原料。该药在我国中药材市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血竭的生产是从多年生的龙血树上取其带脂茎杆提炼而成,该法需要大量的原材料,不断的砍伐已使其资源面临枯竭的威胁,现其己被列为国家三级保护的濒危植物。如何有效地开发和利用龙血树这一宝贵的资源,使其得到可持续和高效的利用是目前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本研究以经诱导物诱导处理刚产生血竭和未经诱导物处理的海南龙血树(DracaenacambodiannPierreexGagnep)组培苗为材料,利用抑制消减杂交(supressionsubtractivehybridization,SSH)技术构建了龙血树血竭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差减cDNA文库,采用PCR方法筛选差减文库获得431个重组子。随机挑取200个克隆经ReverseNorthernBlot筛选剔除假阳性后,共获得59个差异较明显的阳性克隆,测序后得51条差异片段,通过BLASTn和BLASTx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分离到与信号转导相关的cDNA片段5个,转录翻译相关蛋白cDNA片段5个,物质能量代谢酶类cDNA片段12个,另外有23个克隆在GenBank中均未发现显著相关的同源序列,推测它们可能是功能未知的新基因或是靠近3--末端的基因片段,因保守性较低,难以通过同源比较推测其功能。

  • 标签: 海南龙血树 血竭 抑制差减杂交
  • 简介:原花青素是黑果枸杞中一类重要的植化产物,但其生物合成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利用黑果枸杞EST数据库,克隆了无色花色素还原基因(LrLAR)和花青素还原基因(LrANR)。PCR结果表明,LrLAR和LrANR分别由333个氨基酸残基、338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蛋白编码。进化分析表明,相应蛋白LrLAR、LrANR分别聚类于L4R和ANR族。实时定量PCR结果表明,从果实未成熟时期到变色期,LrLAR、LrANR的表达量均急剧上升,但在随后的发育时期中逐渐下降;与在果实中相比,在嫩叶、成熟叶、茎、根中,两基因的表达量极低。植化分析发现,果实中总原花青素含量高于嫩叶、成熟叶、茎、根中的含量,并且在果实成熟过程中呈现先增加后基本趋于稳定的趋势。本研究将为揭示黑果枸杞原花青素生物合成机制及促进其工程改良奠定基础。

  • 标签: 花青素还原酶 无色花色素还原酶 黑果枸杞 原花青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