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原发性颅恶性淋巴瘤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研究其临床治疗方案。方法对我院历年来收治的10例原发性颅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原发性颅恶性淋巴瘤早期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征,影像学检查确诊率较低,较易误诊,活检是唯一确诊方法。10例患者中经立体定向穿刺活检确诊6例,1例患者开颅手术活检,3例患者开颅病灶切除术后病理确诊。10例患者中6例患者获得随访,其中单纯放疗2例,生存期9~33个月;单纯化疗2例,生存期6~36个月;放疗联合化疗2例,生存期10~43个月。结论原发性颅恶性淋巴瘤系临床少见颅恶性肿瘤,早期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影像学早期确诊率低,病理活检是唯一确诊方法。治疗以手术切除病灶后放疗、化疗、放疗联合化疗为主,整体来讲,临床治疗预后差。

  • 标签: 颅内恶性淋巴瘤 病理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primarygastricmagnantlynphoma,PGML)是常见的胃间叶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之一,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胃镜下表现形态多样,确诊和分型必须依靠病理学检查,如临床医师及镜医师对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临床表现、镜下表现认识不足,电子胃镜检查时不积极活检或活检取材浅,不易获得有价值的病变组织,无法确定诊断,本文通过分析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临床特点和镜特征,进而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选取消化内科2014年01月—2017年02月确诊为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12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及镜特征。结果12例患者男性10例,女性2例,男性发病率较女性高,11例CT均存在胃壁不规则增厚改变,6例CA125升高,镜下表现符合溃疡型7例,隆起型3例,黏膜粗大型2例,病变镜诊断率为0%,但均取病理活检,病理诊断率为100%,病理诊断均为B细胞来源淋巴瘤,治疗效果观察存在并发症接受手术及术后规范化疗患者、规范化疗无明显并发症患者均存活,一般情况良好,化疗方案均为COPD方案。结论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胃镜表现形态多样,但多具有特征性影像学、实验室改变,同时积极取活检,可提高诊断率,COPD方案为主治疗效果良好。

  • 标签: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临床特点,内镜特征,诊断率,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恶性淋巴癌患者应用康艾注射联合化疗治疗方式实施救治的临床治疗结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6月,我院接收诊治的恶性淋巴癌患者94例作为研究样本,均为我院依据相应标准确诊的恶性淋巴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给予化疗治疗手段,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添应用康艾注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结果及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给予对应治疗方式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相较于对照组对应数值,提升趋势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毒副反应发生率相较于对照组对应数值,下降趋势显著(P<0.05)。结论对恶性淋巴癌患者应用康艾注射联合化疗治疗方式实施救治,临床治疗结果显著,对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同时有助于减少患者治疗过程中毒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康艾注射液 化疗 恶性淋巴癌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艾注射联合化疗治疗恶性淋巴癌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恶性淋巴癌患者50例,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前者应用康艾注射联合化疗治疗,后一组患者则仅化疗。对比两组患者KPS评分变化情况、临床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好转率(48.0%)显著高于对照组(16.0%);观察组有效率(60.0%)显著高于对照组(36.0%);前一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32.0%)显著低于后一组(72.0%),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艾注射联合化疗对于恶性淋巴癌有显著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可显著缓解化疗引起的副作用,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康艾注射液 恶性淋巴癌 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喉炎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痰相关炎症细胞因子的变化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小儿喉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在随机选取60例同龄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痰炎症因子以及红细胞免疫的水平进行有效的观察,并对比不同程度的小儿喉炎患者的以上指标的水平进行对比。结果通过对比可知,观察组的T淋巴细胞亚群中的CD4/CD8、CD4+以及CD3+均比对照组低,而只有CD8+比对照组高,两组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突出,P<0.05;观察组的红细胞免疫中的DTER、FEER、ATER以及ETER均比对照组低,但在FEIR方面则比对照组高,两组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突出,P<0.05;观察组在痰炎症因子水平方面要比对照组高,两组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突出,P<0.05。在上述指标的水平方面,小儿喉炎不同程度患者均表现出明显差异,统计学意义突出,P<0.05。结论小儿喉炎患者在综合免疫方面表现较差,并且痰相关炎症细胞因子的水平较高,在临床检测方面具有较高的价值。

  • 标签: 小儿喉炎患者 T淋巴细胞亚群 痰液相关炎症细胞因子 红细胞免疫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肠营养间断输注和持续输注用于ICU患者肠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ICU收治的60例重症监护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均经鼻腔留置鼻胃管,行肠营养支持,随机将入选病例均分为两组。试验组30例,患者以胃肠营养泵持续注入肠营养;对照组30例,患者以50ml注射器间断注入肠营养。观察两组患者肠营养支持后,营养指标和APACHE-Ⅱ评分改善情况,对比分析两组营养支持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营养支持后,试验组TSF为(6.6±0.9)mm,TP为(72.0±1.8)g/L、LYM为(1.5±0.2)109/ml,APACHE-Ⅱ评分为(19.2±2.8)分,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肠营养期间,试验组腹泻1例(3.3%),反流1例(3.3%),未见胃潴留和吸附性肺炎病例,各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患者肠营养支持行持续输注或间断输注均能基本保证营养供给,对改善患者生理功能、提高免疫力具有积极意义。但肠持续营养输注下,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更具临床使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ICU患者 肠内营养支持 持续输注 间断输注 营养支持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及胸腔镜下淋巴结清扫术的手术配合。方法45例乳腺癌患者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输液港植入术及胸腔镜下淋巴结清扫术,对手术配合的要点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45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及胸腔镜下淋巴结清扫术全部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胸病例。结论术前仪器设备及特殊器械的准备,与医生及麻醉师密切的沟通,术中密切的病情观察,准确无误的配合是手术顺利完成必不可少的条件。

  • 标签: 乳腺癌 胸腔镜 内乳淋巴结清扫 手术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治疗慢性附睾炎时采用丹参注射精索注射的方式的疗效。方法现随机选取我院在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122例慢性附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人到院进行治疗的时间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1例,对照组为常规治疗组,实验组采用丹参注射精索注射的方式进行治疗,最后一次注射后一个月进行随访,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随访一个月发现,实验组患者疗效评分比对照组要高,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慢性附睾炎时,采用丹参注射精索注射的方式取得的疗效较好,能够改善患者局部疼痛,缩小附睾硬结,患者不适症状减少,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慢性附睾炎 丹参注射液 精索内注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MRI在原发性颅淋巴瘤临床诊断以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住院收治的患有原发性颅淋巴瘤的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行MRI常规序列、DWI成像及增强扫描。观察MRI诊断与病理诊断结果和MRI诊断的影像资料表现。结果MRI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5.0%,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影响表现。结论MRI在原发性颅淋巴瘤鉴别与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原发性颅内淋巴瘤 MRI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颅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 CT、 MRI诊断,提高鉴别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回顾分析 11例经病理证实的颅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 CT、 MRI影像资料。其中 6例采用 CT检查, 3例采用 MRI检查, 2例同时行 CT、

  • 标签:
  • 简介:摘要为研究微通道离散相的形成,采用水平集法进行数值研究。对时间逆转流场中界面形状变化的数值模拟以验证水平集法对捕获界面运动的精准性。模拟T型微通道不同毛细数下的滴形状与尺寸变化规律。计算结果显示,随着毛细数增加,滴由前后端对称的形状逐渐变为前端尖的滴、滴长度减小,并且离散相入口流量对滴长度的影响减弱。滴长度与毛细数呈幂函数关系。

  • 标签: 数值模拟 水平集法 毛细数 液滴长度
  • 简介:摘要目的对宫颈基细胞学(TCT)筛查诊断为高度鳞状上皮病变(HSIL)的病例进行随访分析其组织病理结果、治疗方法及治疗后情况。方法2015年3月到2017年11月在作者所在两所医院接受TCT检查的患者,137例结果为HSIL,其中90例有完成随访资料,包括组织病理检查结果、治疗方法及治疗后复查情况等详细资料。结果90例TCT诊断的HSIL病例中,组织病理诊断66例为HSIL(73.33%),10例诊断为LSIL(11.11%),10例诊断为鳞状细胞癌(11.11%),3例诊断为慢性炎(3.33%),1例诊断为腺癌(1.11%)。66例HSIL中59例行宫颈leep刀锥切术,17例行全子宫切除术;鳞癌和腺癌患者均行子宫切除根治术,10例LSIL中3例leep刀锥切术,7例药物治疗及定期复查处理。所有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良好。结论TCT检查能早期敏感发现HSIL以上病变,对早发现早治疗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液基细胞学 宫颈上皮内病变 随访
  • 简介:摘要目的概述镜加设备的设计方法,探讨其在消化道早期肿瘤诊治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利用医用泵、导管和加盒,以阀门控制设备中四个存腔,使用时开启对应的阀门。以2017年8月—2018年8月来我院消化内科就诊的80例消化道早期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选择40例患者(观察组)使用新型镜加设备做镜检查,40例(对照组)使用传统手工加镜检查。比较两组的检查时长以及患者对检查过程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检查过程中,评价满意度(82.5%)较对照组(62.5%)显著提高,差异显著(χ2=4.013,P<0.05)。且观察组的检查时长(1.05±0.72)h较对照组(1.75±0.83)h有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意义(t=4.0292,P<0.05)。结论新型镜加设备简化了加操作步骤,有效缩短了镜检查时间,同时降低了配药器等的医疗成本。不仅加快了检查的进度,又缓解了患者身体不适,接受度高,推荐临床使用。

  • 标签: 内镜加液设备 消化道 早期肿瘤诊治 内镜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艾迪注射联合洛铂腔注射治疗癌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癌性胸腔积液患者进行研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分配法分为两组(40例/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洛铂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艾迪注射联合洛铂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明显P<0.05。而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迪联合洛铂治疗癌性胸腔积液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应用效果较高。

  • 标签: 艾迪注射液 洛铂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小肠小淋巴细胞淋巴瘤是一种低度恶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没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目前最常用的分期系统参照Rai分期系统和Binet分期系统。早期患者可以放疗也可以“观察和等待”。晚期患者可选用化疗,年轻、预后差的患者可选择参加自体和异基因干细胞移植的临床研究。SLL的5年总体实际生存率是51%,无瘤生存率是25%。总体中位生存率是7年。

  • 标签: 小肠肿瘤 小淋巴细胞淋巴瘤 Rai分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及对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4例小儿哮喘患者纳入本次试验,所有病例均选自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疗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案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97.3%)较对照组(81.1%)更高,治疗组患者CD3+、CD4+、CD4+/CD8+水平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结论对小儿哮喘患者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可获得理想的疗效,能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在较短时间内减轻患儿痛苦,安全性和可行性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哮喘 布地奈德混悬液 吸入治疗 T淋巴细胞亚群
  • 简介: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acutepancreatitis,SAP)是一种急性消化系统疾病,临床症状主要为恶心、呕吐、发热以及急性上腹痛,病理特征主要为多脏器炎性反应综合征[1]。该病发病机制复杂,且病情危重,严重时可发展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因此,急性反应期的对症治疗尤其重要^[2]。早期肠营养是临床对重症患者较常用的治疗方法,研究显示,早期肠营养对颅脑损伤、胃癌等重症患者均取得了较好效果^[3,4]。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早期肠内营养 重症患者 T淋巴细胞群 炎性因子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MRI多模态检查对颅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在我院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之间收治20例经过病理确诊的颅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手术前均对患者实施MRI多模态检查,对其检查的特点和详细情况进行总结。结果MRI多模态检查可发现颅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不同部位的定量情况,不同组织的差异显著(P<0.05),其诊断的准确率则为70.0%;结论对颅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实施MRI多模态检查具有一定价值,建议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颅内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MRI多模态检查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双重打击淋巴瘤(Double-hitlymphomas,DHL)是一组伴有MYC和BCL2或BCL6同时发生染色体易位的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临床进展迅速,经积极治疗后难以缓解、易复发进展,预后极差。双表达淋巴瘤(double-protein-expressionlymphomas,DPL)是一组有别于典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通过免疫组化存在MYC和BCL2双表达,其临床进展相对迅速,治疗效果欠佳。目前,对于DHL及DPL的治疗仍是一个挑战,新的治疗手段目前正在研究中。

  • 标签: 双重打击淋巴瘤 双表达淋巴瘤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