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高氧在减轻机体烧伤后缺血缺氧性损害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27例大面积烧伤患者随机分成加用高氧治疗的观察组与常规治疗的对照组2组,分别于受伤后第2天、第7天、第14天、第21天晨抽静脉血采用AP-AAP桥联酶免疫检测法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CD3^+、CD4^+、CD4^+/CD8^+值降低程度轻,回升早,恢复快,CD8+增高程度小,恢复快。结论:大面积烧伤病人早期复苏中静脉应用高氧对重度烧伤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具有明显调理作用,从而减少MODS的发生率,提高整体治疗效果。

  • 标签: 烧伤 高氧液 T淋巴细胞亚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镜下对早期食管癌和癌前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12例食管浅表病变患者进行染色前、后活检并进行组织病理检查对比。首先是不经染色仅凭经验对食管异常黏膜进行常规活组织病理学检查,后对食管异常黏膜进行内镜下喷洒卢戈氏碘染色,然后在不着色区、着色不均匀区或淡染区重新进行活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实验组病理呈鳞状上皮增生20例,慢性炎症51例,不同程度异型增生28例,癌变13例。对照组病理呈鳞状上皮增生47例,慢性炎症42例,不同程度异型增生18例,癌变5例。结论镜下卢戈氏碘染色技术结合组织病理检查对食管浅表病灶性质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 标签: 卢戈氏液染色 食管癌 癌前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腔注入尿激酶后10min当即抽,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55例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09~2010年来我科就诊的55例患者为常规组,2010~2011年就诊55例结核性网状粘连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55例为实验组进行对比,研究组55例在胸腔注入尿激酶后10min即抽,常规组55例在胸腔注入尿激酶2~3d后抽。结果研究组所需的注药次数胸水吸收时间、胸穿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治疗后B超测胸膜厚度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胸腔注入尿激酶后,短时间内可起到治疗胸膜粘连包裹的作用。

  • 标签: 尿激酶 结核 胸腔积液 胸腔注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肠营养支持治疗在恢复期脑卒中伴有意识和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应用的有效性。方法80例合并吞咽困难的恢复期脑卒中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采用肠营养鼻饲(40例)和对照组采用自制流质饮食营养支持方法(40例)。两组患者于入院时和营养支持治疗21天后,分别进行营养指标的比较,观察其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经21天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营养指标好于对照组,感染发生率低,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的恢复期患者,早期应用肠营养(能全力)支持治疗方式,可改善患者机体的营养状况,减少感染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的早期康复。

  • 标签: 脑血管意外 吞咽障碍 肠道营养
  • 简介:摘要目的对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及镜下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对该病诊治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点、镜表现、病理结果。结果本组病例中,45例出现中上腹痛,镜表现中以溃疡型多见,全部病理结果均为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结论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是以胃肠道症状为主,发病部位以胃体及胃窦部多见,病理类型主要为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

  • 标签: 原发性 胃恶性淋巴瘤 临床特点 内镜 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芍倍注射加外剥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环状混合痔11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56例,治疗组采用芍倍注射加外剥扎术,对照组采用单纯外剥扎手术方式。观察两组平均住院时间、肛门疼痛、肛缘水肿、肛门潮湿、肛周皮赘、复发率、治愈率等指标。结果两组各项观察指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芍倍注射加外剥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疗效确切,创伤小,并发症少,治愈率高,值得推广。

  • 标签: 环状混合痔 外剥内扎术 芍倍注射液注射术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某种原因导致圆窗膜、卵圆窗膜、内耳和中耳间隙破裂,使外淋巴漏到中耳,表现出急性感音性神经性耳聋、耳鸣、眩晕、平衡失调等耳蜗和前庭症状的疾病,称为外淋巴瘘。目的讨论外淋巴瘘临床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保守疗法头抬高30度保持绝对安静几日,避免屏气用力、咳嗽、呕吐等,禁止咽鼓管通气,否则加重眩晕发生。总之安静期避免改变中耳压力的检查和处置。手术治疗是为了达到改善听力,解除眩晕,预防脑膜炎的目的。保守疗法无效后应行鼓室探查术,确诊外淋巴瘘后行瘘孔修补术。手术处置后,仍有前庭症状者,可行迷路破坏术、前庭神经切断术。

  • 标签: 外淋巴瘘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痰检查。方法对采集到的样本进行临床检验,并依据检验结果作出诊断。结论痰是气管、支气管和肺泡的分泌物。正常人痰量很少。当呼吸道粘膜受刺激时痰量增加。痰量和痰性状与呼吸器官病变性质及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故痰检验对呼吸系统疾病的观察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痰液 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贲门癌中微淋巴管密度(LVD)与肿瘤淋巴转移之间的关系,推断新生淋巴管在贲门癌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法,在58例贲门癌和22例正常贲门粘膜组织标本中用D2-40单克隆抗体标记淋巴管,计数微淋巴管密度(LVD)。结果正常贲门粘膜微淋巴管密度值与贲门癌中淋巴管密度值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LVD与淋巴结转移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提示癌组织新生淋巴管与贲门癌淋巴转移密切相关。

  • 标签: 贲门癌 淋巴管密度 D2-40单克隆抗体 免疫组化Elivision法
  • 简介:目的探讨恶性淋巴瘤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特点。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4例各型恶性淋巴瘤患者及20例正常人的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CD3+细胞)、辅助性T细胞(CD4+)、抑制性细胞毒T细胞(CD3+/CD8+)、NK细胞(CD3-/CD16+56)和NKT细胞(CD3+/CD16+56),对两者百分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患者组中辅助性T细胞(CD3+/CIM+/CD8-)的百分比和绝对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患者组中CIM/CD8细胞亦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在恶性淋巴瘤发生发展的过程中了解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可为后期病情判断及可能采取的相关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T淋巴细胞亚群 恶性淋巴瘤 T辅助细胞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腹水超滤回输联合清开灵注射腹腔注射治疗肝硬化难治性腹水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腹水超滤回输+清开灵注射腹腔注射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用腹水超滤回输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显效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意义,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腹水超滤回输联合清开灵注射腹腔注射治疗肝硬化难治性腹水是一种安全、有效,且适用范围广的方法。

  • 标签: 肝硬化难治性腹水 腹水超滤回输 清开灵注射液
  • 简介:患者男,63岁,主因上腹部胀痛、反酸、胃灼热1个月于2006年11月入院.患者于入院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胀痛、反酸、胃灼热,不伴呕血、便血、消瘦、呕吐等不适.既往体健.查体:无贫血貌,皮肤、巩膜无黄染,心肺未见异常,腹软,全腹无压痛、反跳痛、肌紧张,肝脾未及,未触及包块.胃镜示:贲门距门齿40~44cm小弯侧可见一浅溃疡,覆白苔,溃疡周边黏膜隆起.

  • 标签: 内镜氟尿嘧啶 合并腹膜 植入术治愈
  • 简介:microRNA(miRNA)是一类普遍存在的长度为21—25nt的小分子非编码RNA,通过与靶基因mRNA3’非编码区不完全互补结合,抑制翻译,在转录后水平调控靶基因的表达。miRNA参与了多种正常细胞发育及肿瘤发生的调控,在淋巴细胞的发育分化以及淋巴系统恶性肿瘤的发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表明,miRNA可作为有效的肿瘤生物标记应用于淋巴系统恶性肿瘤的诊断、预后判断以及对治疗反应的预测。本文就miRNA在淋巴细胞发育分化中的作用及miRNA与淋巴系统恶性肿瘤发生的关系进行了综述。

  • 标签: MICRORNA 淋巴细胞发生 淋巴瘤 白血病 生物标记